回覆列表
  • 1 # 蜀人好攝

    按題主要求,當下只有3款機型可選。

    第一款是索尼黑卡RX1RM2,4200萬畫素CMOS,35mm f/2鏡頭,對比度+相位對焦,連拍5張/秒,原生高感100-25600,自動可達102400,圖片格式RAW+JPG,整機重量507克,參考售價19000元;

    第二款是徠卡Q,2400萬畫素,28mm f/1.7鏡頭,對比度對焦,連拍可達10張/秒,原生高感100-50000,圖片格式DNG(RAW)+JPG,整機重量640克,參考售價33000元;

    第三款是適馬FP,可換鏡頭微單,仍是2400萬畫素CMOS,對比度對焦,全電子快門,連拍H檔可達18張/秒,感光度100-25600,圖片格式DNG+JPG,機身重量422克,連45mm f/2.8套機鏡頭參考售價15000元。

    題主選擇卡片機作為備機,應該是用作人文攝影和街拍。如果判斷不錯的話,推薦索尼RX1RM2這一款。

    理由如下:首先淘汰適馬。這款機子機身雖然最小最輕,但加上鏡頭就不能算作卡片機了。再有,適馬這款機器是作為影片機推出的,它的4K 12-bit RAW格式影片檔案十分強大,但其拍照功能卻不受待見,反差對焦差得一批,有人甚至說它的拍照功能是廠家送的。

    其次是徠卡Q。它的塊頭和重量比較大,但這還不是不入選的主要原因,而是考慮到它的價效比,3W幾的價格置辦一個備機,感覺有點奢侈了,再說它單一的反差對焦也還是弱了一點。

    索尼RX1RM2,是索尼高階黑卡RX1的二代機,從體積重量來看,是真正意義的口袋機,雖然連拍不如徠卡Q和適馬FP,但作為人文攝影也是完全夠用了。再說它的相位+反差對焦,就比前邊兩款強的多了——快速精準的對焦,不正是人文攝影最需要的嗎?1萬9的售價入一部全幅口袋機,35 f/2鏡頭(3片非球面鏡),4200萬畫素CMOS,就是作為人文攝影和街拍的主機使用也毫無問題,其隱蔽性和便攜性更是單反無法比擬的。

    如果題主並非用於人文題材和街拍,那就沒必要選擇卡片機作為備機了。拍風光人像這些題材,大多數攝影者都是兩臺同品牌的全幅機身,或者一全幅一半幅,上不同焦段的鏡頭,既方便使用又免得頻繁換鏡頭而使CMOS粘灰。

  • 2 # 只致新大陸

    我現在基本都是小相機,有徠卡q,索尼a7r2,還有富士xt3。感覺各具特色,用徠卡q拍的時候較多。發幾張徠卡q拍的照片。

  • 3 # 光線攝影學院

    請推薦一臺輕便點兒的全畫幅、畫質較好、能出R格式片子的卡片相機,作為單反相機的備機?

    松下微單,搭配松下定焦鏡頭,其實也很好玩了,很夠用了,價格便宜

    你好,我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

    一、卡片相機,全畫幅,RAW格式

    這三點……價格有點貴,接近兩萬還是超過兩萬了。

    而且,鏡頭和機身一體化,機身過時的時候,鏡頭也只能報廢?!

    只有真正的土豪才會買這種相機。

    如果你是真的土豪,請直接去攝影器材城問店老闆即可。

    二、如果只是想低成本來實現這個想法,我的建議如下

    1,松下的數碼微單,例如,GF10,GX10,搭配松下20mmF1.7或者松下25mmF1.7鏡頭,還是很小巧的,而且畫質也不錯,關鍵是松下的黑白效果很好,特別適合紀實攝影!

    松下這個組合,價格不貴,尤其是搞活動的時候,兩三千塊即可拿下!

    2,佳能M6二代機身,搭配佳能22mmF2.0定焦鏡頭,也是不錯的選擇。

    3,索尼A6100,配套頭?套頭沒有定焦鏡頭那麼好玩,用套頭貌似不如直接用手機,對吧?

    4,理光GR3,其實這個還是很不錯的,街頭紀實攝影的首選機型。只是,這個黑不溜秋的,不適合做攝影道具。

    5,富士XF100神馬的,價格比理光貴,而且外觀很好看,很文藝,適合做攝影道具。不過,富士這個,並不太適合真正的街頭紀實攝影愛好者。

    綜上所述,其實,現如今的蘋果iphone12pro max,拍照效果真的很好了,而且也有ProRAW格式,比單反微單的RAW格式更先進!

    我建議你,還是重點考慮蘋果iphone!

  • 4 # 卷太郎攝影坊

    輕便點的“全畫幅”能拍“raw格式”的“卡片”相機,具有這些特徵的相機在當下相機型別中並沒有太多選擇性,而且作為單反備機也都有些浪費了,因為它們本身可能比所謂主力的單反機身更昂貴。目前可以選擇的全畫幅不可換鏡頭相機主要由兩個品牌:徠卡、索尼。其中徠卡的q系列便攜全幅相機和索尼黑卡rx1系列便攜全幅機是符合這些選擇特性的。

    徠卡Q相機:索尼rx1rm2相機:這兩臺相機如何選擇,需要根據自己的攝影理念而定,畢竟買了相機是要用的,選一臺符合自己攝影定位和需求的相機才是最重要的。我個人認為當下徠卡Q和索尼rx1rm2對於他們自身來說,價位已經相對合理(當然,這種機器本身就不是突出價效比的相機,只是與它們自己相比),功能也基本符合了當下主流的需求,要根據它們這些特性的不同來進行選擇:

    1、選擇品牌。徠卡目前來看是具有相對奢侈屬性的品牌,在攝影器材中屬於高高在上的地位。徠卡的光學畫質確實非常優秀,但高昂的售價使它並沒有太高性價比可言,也不是用來幹活的機器,早就已經不是佈列松那個時代紀實攝影師用來幹活的利器了,這個品牌逐漸蛻變成了攝影器材中的奢侈品。不過Q系列便攜全幅相機在價格上還並非遙不可及的,也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發燒把玩的好玩意兒。如果想在不到3萬元的價格入手一臺象徵豪華的德國原產相機,那麼徠卡q及它身上的可樂標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當然它的畫質和色彩也是沒有打折扣的,絕對讓人滿意。而索尼rx1r2則是另外一個定位了,雖然價格也比較貴,但畢竟索尼只是一個普通的相機品牌,雖然信仰大法品牌的粉絲也很多,可是在相機界索尼只是小學生。這臺rx1r2是索尼黑科技創新的產物,就像rx100系列一樣,整個黑卡系列在索尼相機中都有著非常高的科技含量和超濃縮的體積,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高畫質、多功能、做工精緻的相機產品,就是這個系列的宗旨,而rx1r2則是這個系列中的頂尖旗艦。索尼有可以用來幹活的微單產品線,cmos技術在業界也是領導者的地位,光學方面有蔡司技術加持,產品畫質和品質都是沒什麼問題的,rx1r2主要是一臺用來記錄生活、街拍等用途的便攜機型,但它卻擁有無比小巧的體積和驚人的高畫質,如果比技術和功能,這臺機器甚至比徠卡Q要更有料。如果你需要一臺科技含量超高的高畫質小巧機器,這臺比較合適。

    2、選擇焦段。這兩臺相機都是定焦不可更換鏡頭的設計,所以鏡頭焦段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在以後使用過程中你只能去適應這個焦段,如果選了一個並不喜歡或並不能適應的焦距,則可能會後悔。徠卡Q是28mm焦距,索尼rx1r2則是35mm焦距。這兩個焦距都是小廣角的視野,偏向於人文紀實的視角,但是略廣一點的28mm與經典的人文35mm之間的選擇,要看你的喜好。

    3、選擇使用習慣。在拍攝使用方面,索尼提供了更多的拍攝輔助,比如摺疊屏,比如彈出式取景器等,徠卡則相對更加傳統,鏡頭的樣式都保留了傳統手動鏡頭的外觀。對於拍攝的直出效果來說,徠卡顯然德味兒十足,而索尼最好需要後期調教一下色彩。對於相機的持握手感,個人覺得肯定是相對大一點的徠卡更舒服,但如果喜歡小巧精緻那麼索尼就會比較突出。看個人喜好選擇吧。

    其實這兩臺相機都是銷售量並不大的小眾機型,如果想作為單反的備機,確實有些浪費了,其實選擇備機,1英寸的變焦卡片機更合適一些。這種機型更適合慢拍,邊思考邊拍,一點一點享受攝影的過程,回到攝影的初衷,認真拍照。

  • 5 # 輝白黑

    RX1系列,電池不給力,開機慢,對焦偏慢。 Q1也不推薦,因為我的電源開關鈕已經修了兩次。Q2好似不錯!但價格貴,體積偏大。 在主力機給力的情況下,建議GR口袋,主打快捷小巧!

  • 6 # 攝影師楊盛

    可選不多,看了其他老師的回答,基本已經說透了。

    我給你建議換方案,用微單。微單的好處是機身小巧,鏡頭隨心。想輕便就裝定焦鏡頭,想方便就裝變焦。

    如果不要求全畫幅,可選範圍就大多了。不知道你的具體目的,不敢妄論。

  • 7 # 平頂山夏羽

    Raw格式的圖片目前的單反微單都能拍攝,但是題主把範圍限定在可以拍攝raw格式的全畫幅卡片機這個範圍,那麼選擇的範圍就很小了,推薦一款是索尼黑卡RX1R全畫幅卡片相機。

    這款相機有效畫素2430萬,配備35mm F2.0的鏡頭,鏡頭結構為7組8片(包括3片非球面鏡片),9片光圈葉片,光圈範圍F2—F22,這個鏡頭可以在很多場合使用,適合掃街,拍攝人文等圖片,該機拍攝畫質較好,且支援光學防抖,儲存介質為SD卡,SDHC卡,SDXC卡,MS Duo記憶棒,MS Pro Duo記憶棒,MS Pro-HG Duo記憶棒,缺點不可更換鏡頭,電池不耐用。

    再就是徠卡Q,操控性更好,使用簡單便捷,一般情況下拍攝圖片可以直出。並且f1.7的最大光圈背景虛化非常漂亮。缺點是價格較高。

    目前看來全畫幅的卡片機可選範圍非常小,建議題主可以選擇微單入手,微單不僅具有輕便、便攜的特性並且選擇範圍較大,且可更換鏡頭,現在價位也比較合適。

  • 8 # 光學鏡頭

    r格式圖片,還全畫幅的卡片機。就從你這個表述相機和攝影的語言裡,就能看出來你根本不是什麼專業的攝影愛好者。甚至說你連相機用沒用過都兩說呢。全畫幅的微單機器,當備用機,真的不知道你的單反是什麼機型,你能方便透露一下。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裝懂,提出來這樣的問題。還有一堆人。跟著在回答,真是不能理解。

    一個全畫幅的微單,你知道。需要多少錢。一個全畫幅的單反相機,又需要多少錢。下次想提問題的時候先把相關的術語先查明白了。

    我做攝影幾十年了。還第一次,聽人把raw的影象格式叫做r格式。這種格式的圖片是幹嘛用的。你先搞明白了再說吧。

  • 9 # 工程師也愛玩攝影

    建議GR3,:便宜、畫質好,小、便攜,就是是半畫幅。實際上全畫幅、半畫幅的區別對於真正的攝影者來說真的沒那麼重要!

  • 10 # 小黑115284211

    我是喜歡rx1,不過電池續航不太好,盛傳今年出三代,所以等等看。而且三出了二代還能再降降,更好取捨。我也不是當備機,單反剛賣掉了,我純粹是玩。愛好者,不是靠攝影技術吃飯。所以心態可能和專業的兩樣。

    我喜歡隨拍,就是看見好看的場景就拍,不會去刻意創作,所以大底和定焦很適合,35膠段比萊卡28更接近所看視野,所以只有rx1了。

  • 11 # 視覺廣角

    索尼黑卡系列全畫幅RX1RM2吧,約4240萬有效畫素的全畫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實現了更快的傳輸速度。就是有點小貴。

  • 12 # 浩影映像

    想找一臺能夠拍攝RAW格式照片來作為單反備機。其實RAW格式拍攝不難,因為現在很多相機都具備RAW格式拍攝,甚至很多手機都開始有RAW格式了。難就難在了全畫幅卡片機上面。

    其實現在全畫幅卡片機數量很少,全畫幅微單橫行時代,尋找一個輕便的全畫幅卡片機很難。

    徠卡Q系列

    首先推薦的是徠卡Q系列,想必很多人已經對徠卡的品牌非常熟悉了。Q系列因其便攜全畫幅固定鏡頭而聞名。剛剛不久釋出了Q2更是給很多人就下了深刻印象。4700萬畫素的全畫幅卡片機。滿足你的便攜需求同時對於畫質好不妥協。28mm鏡頭用於風景人文都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是透過高畫素數碼變焦可以提供最大70mm視野的效果。

    如果你的預算充足可以考慮,而且徠卡在相機圈出了名的保值。買來玩兒一年可能都掉不了多少錢。

    索尼全畫幅黑卡

    索尼在2012年推出的機器RX1系列機器,才用了全畫幅的感光元件,35mm蔡司鏡頭最大光圈F2保證了足夠的進光量,可以暗光下拍攝和一定的背景虛化需求。

    由於型號比較老了,你可以尋找一下二手的產品,5000元可以淘到成色比較好的了,價效比出眾。

    富士X100F

    最後推薦一款產品其實不是全畫幅的卡片機。因為富士不做全畫幅,堅持APSC和中畫幅。但是我仍然堅持推薦給大家,因為富士的這款產品畫質上完全不輸全畫幅。

    旁軸的復古造型,非常的吸引人,波輪的設計我也非常喜歡,可以同時調整快門和感光度。

    等效35mm的固定鏡頭也是出色的人文焦段,拿來應付一些小的風景和人像也是可以的。

    最新的X100F才用了2400萬畫素的感測器和最新的X-Processor pro處理器,保證了出色的畫質和響應速度。尤其是高感畫質非常令人驚豔,完全可以匹敵全畫幅機器。

    全畫幅卡片機確實不多了,如果想弄一臺單反備機,建議考慮一下目前主流的全畫幅微單。

  • 13 # Babyfac3

    rx1r2已經出了幾年,應該快出新款了,但是估計提升只是速度和防塵防滴。

    徠卡Q已經出了2代。

    問啥?隨便買一臺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天正常吃飯,晚上不吃的話能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