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瓷的世界真精彩
-
2 # 以瓷惠友
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能做為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嗎?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能做為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嗎?“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是完全“能作為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的,因為“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隸屬於微觀世界的不可逆、不可仿、不可複製和無可取代的本質性、規律性、真理性特徵,而絕不是可逆、可仿、可複製和可取代的非本質、無規律和非真理的淺表性“宏觀特徵”,所以“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是完全“能作為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的,詳細論述請見十幾年前的拙作《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和《瓷器鑑定中的“Y”系DNA》等文章。
有很多淺嘗輒止、略知一二、囫圇吞棗之徒大肆貶低、鄙夷、排斥“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是完全“能作為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的這種學術觀點,認為“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只不過是一種純天然、純自然、無規律的客觀現象而已,遠沒有“標形學”的“宏觀特徵論”更具體、更詳盡、更有抓手,一些零星的、個別的、鬆散的自然現象而已,怎麼可能“能作為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呢?開什麼國際玩笑!
其實,只有經過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瓷器中的變色及死亡氣泡”得來龍去脈之後,你才能夠豁然發現,在原來看似零星的、個別的、鬆散的純天然、純自然、無規律的客觀現象,當排除了人為複製、人為仿造的可能性之後,其珍貴罕見的天然屬性、自然屬性、時間屬性就自然而然地排列組合而成一個能夠清晰標誌各個歷史年代的可見的、可考的和可靠的資料鏈條,能夠輕鬆、精準、確鑿地丈量任意時間段的任何瓷器,渾然天成,有目共睹,無可置辯!
做科學研究就必須採用刪繁就簡不斷合併同類項的“歸納法”,而不能採用避簡趨繁不斷紛繁演義的“演繹法”,否則,研究越細緻、越深入、越仔細就越背離規律、背離本質、背離真理,就越惡毒、越醜惡、越邪惡、越罪惡,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而“瓷器宏觀特徵眼鑑學”就屬於這種毫無意義和價值的損人而不利己的垃圾學術和學術垃圾而已!
相反的,“瓷器微觀氣泡衰變進度對比法”則採用“歸納法”,科學概括,超越極限,打破界限,統一了鑑定的依據、鑑定的尺度、鑑定的標準、鑑定的規則、鑑定的程式、鑑定的結論和鑑定的責任,統一了鑑藏界的“度量衡”,鑑定結論有目共睹、可靠可考、無可置疑,何樂而不為?
上幾件瓷器中已有“變色及死亡氣泡”的到代瓷器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無框六字單行神級臻品青花弦紋龍紋高足杯。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無框六字行書款神級臻品寶石紅釉三足束頸板沿香爐。
元青花鼎盛期神級臻品魚藻紋碗。
-
3 # 骨董時光微講堂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答案是否定的。瓷器中的變色和死亡氣泡這種微觀角度,只能進行輔助性的因素來鑑定瓷器。 那麼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有那些呢?我們就以下器形,紋飾,幾個方面來簡單的談一談。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器型來鑑定瓷器。這要求我們要對歷代瓷器的造型有一定基本的瞭解。瓷器的造型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以及當時的制瓷技術有著較為緊密的關聯。就元明清三代的瓷器對比來看。元代的瓷器作品相比於後兩朝來講,造型多鈍重,器型也相對偏大。明代的圈足較元代來講偏大了一些,所以整個作品放置會更加平穩。明清的器型總的來說比元代更為精巧豐富,花樣也多了不少。細心觀察瓷器的口、腹、底。觀看是否有拼接的痕跡,就能得出很多不同的看法,如明代中期的一些瓷器作品中,許多瓷器在腹部都有明顯的接痕,而在清代以後,由於制瓷技術的升級,這種接痕就不明顯了。這種一線之差,在斷代辨偽的工作中,起到了許多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們根據瓷器的紋飾和色彩來鑑定這個瓷器是否是傳世品。瓷器上面的紋飾同造型一樣,這裡都蘊含著豐富的時態特徵,從原料和技術都在不斷的改進,都賦予了它們不同的時代特點。 比如元末,明初等一些進口青料的瓷器,色彩濃豔,但色調不沉穩。再比如成化鬥彩,畫中花無陰面,葉無反側,男女老少四季均穿一件單衣。還有正德瓷器的回紋與行龍穿花,康熙瓷器的雙犄牡丹和月影梅花,等等等等,若能掌握這些突出了時代特徵紋飾的重要規律,也能在判斷瓷器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我們也可以從胎釉的方面來鑑別瓷器,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以及題主所在乎的氣泡的大小疏密。辨別胎釉,既要用眼睛來看它的色澤,片紋,氣泡,也要用手來觸控感覺瓷器的粗細。總的來說還是要掌握各朝瓷胎,色釉的主要特點。與認知的綜合知識相結,進一步來判斷瓷器。
-
4 # 士心弘毅
瓷器中變了顏色的氣泡亦稱為死亡氣泡,這是因年代久遠所致,如下圖由於年代久遠,氣泡由原來的統一顏色變成黑色或褐色。因此,變J顏色的氣泡是可以做為鑑定瓷器老化的依據的。
-
5 # 高家高古瓷
釉下微觀情況氣泡狀態很能說明問題,除氣泡外,微裂紋情況,沉積情況,過多或少都能從不同側面說明問題。多看標準器釉下微觀情況,對甄別古瓷真偽很有幫助。
-
6 # 我不做校花已多年
從“死亡氣泡”特徵來斷年代,是偽專家忽悠人的又一伎倆,信這個所謂的“死亡氣泡”必死無疑。
首先,陶瓷釉面是肯定有氣泡的,古瓷的氣泡更多,不同時期、不同窯口、不同器物、不同燒製環境和不同的釉漿配方,都會導致呈現的釉面氣泡不同,只要找到標準的古瓷器,透過對比就能判斷是不是同一時期的產物。至於釉面的氣泡“死亡”還是“不死亡”,那得看存放環境、保養情況,不是說有“死亡氣泡”東西就老,沒“死亡氣泡”就不老,有沒有所謂的“死亡氣泡”那得看東西在什麼存放,是陰暗潮溼的、腐蝕性強的環境還是在密封乾燥的環境中。現在的造假技術十分高超,現在細菌都能製造和培植,何況氣泡凹坑裡的那些微生物。
釉面特徵是鑑定古陶瓷真偽的重要特徵,現在的仿製就是釉面氣泡特徵這一關過不了,只要找到準確的古陶瓷標準器來作為參照標本,就十分容易分辨古陶瓷的真假,大家要記住,是釉面的氣泡特徵,但不是有沒有“死亡氣泡”這個特徵。
大家想一想,一件好的官窯器,存放在盒子裡,防塵防曬防腐蝕,十年八年都不拿出來示人,去和一件天天拿來盛放食物,經常清洗、磨擦,或者放在某個角落裡,沒有任何包裝,灰塵厚厚裹一層,這些不同環境存放的陶瓷,特徵會都一樣嗎?是不會一樣的,鑑定千萬不要以偏概全。要知道,陶瓷只要存放得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完好如新是完全可能的。
從現在的收藏市場來看,結果經常是這樣的: 假的象舊的一樣,象“真的”一樣;真的象新的一樣,象假的一樣。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真貨不需要做舊,而假貨通常都做舊,假貨不做舊更難欺騙人,所以,都有不同程度的各種做舊。
回覆列表
任何一件瓷品,定其真偽要看胎質,釉料,器形,紋飾,款識,工藝等等。變色和死亡氣泡是鑑定中的一種輔助手段,變色和死亡氣泡受時間,環境等條件影響比較大,顯現的狀態也不一樣,所以要全面,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