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米美食

    麻辣拌,是撫順市的特產,整體的食材構成和麻辣燙很相似,有土豆、豆皮、丸子、魚丸、西蘭花、寬粉、上海青、泡麵等食材,配以鹽、糖、陳醋、花生碎、孜然等各種調料拌勻後進行食用,既有酸甜口味也有甜辣口味,口感特別適應東北人的喜好。尤其是撫順麻辣拌獨特的酸甜口味,簡直引領著東北人的味蕾享受,因此在東北地區成為赫赫有名的一道名菜。咱們來做一下這道菜嚐嚐吧!

    一、準備材料

    主料:寬粉、牛丸、魚丸、香腸、豆腐乾、豆皮、火腿腸、泡麵

    輔料:土豆半個、上海青2棵、玉米1個、西蘭花6朵、黃瓜1根;香蔥、蒜末、香菜適量

    調料:清油適量、辣椒麵2勺、五香粉半勺、孜然粉1勺;花椒粒少許;芝麻醬2勺、花生醬2勺、香油1勺、涼開水少許;蠔油1勺、老乾媽醬1勺、白糖1勺、陳醋2勺、鹽1小勺、雞精1勺;熟花生末和白芝麻各1勺;

    二、製作步驟

    1、製作乾料:

    ①碗內放入辣椒麵、五香粉、孜然粉、熟花生末、白芝麻、香蔥末、蒜末。

    ②鍋中倒入清油燒至五成熱,倒入花椒粒加熱,油冒煙後熱油倒入乾料上,乾料做好待用。

    2、製作醬汁:

    ①將芝麻醬和花生醬用香油和少許涼開水攪拌均勻待用。

    ②在碗內依次放入陳醋、生抽、蠔油、老乾媽醬、白糖、鹽、香蔥末和蒜末攪拌均勻待用。

    3、將所有的食材洗淨。

    4、香腸和火腿腸切片,豆腐乾、豆皮切條,土豆片和黃瓜切成片,玉米切小段,上海青切兩半。

    5、鍋中倒入多半鍋水燒開,放少許鹽,先放入玉米、牛丸、魚丸、香腸、豆腐乾、豆皮、火腿腸煮5分鐘,倒入寬粉煮2分鐘,倒入西蘭花、土豆用勺子攬動使鍋內食材完全煮熟,煮2分鐘,倒入下泡麵稍滾一下,倒入上海青,關火加雞精。

    6、用漏勺將鍋裡煮好的食材撈出濾幹水,倒入大盆裡,倒入生黃瓜片,最後將乾料、醬汁倒入,撒熟花生末、白芝麻和香菜末即成。開吃吧!

  • 2 # 小象同學666

    麻辣拌的意思就是主打是花椒和辣椒,並不是說只有麻和辣兩種味道。他還是會放醬油,醋,蔥姜其他的。

    麻辣拌其實更像是大鍋菜,把所有的菜煮熟以後,主要以花椒和辣椒比較突出,其他的都作為點綴。

    麻辣拌它吃起來比較方便,第二他的胃口比較大眾化,第三麻辣拌他還比較容易去溼氣,因為吃辣有利於排毒,麻椒的話可以順氣,順氣的話可以讓身體的氣血通暢。

    沒有嘗試過麻辣拌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裡做一下,這個季節可以加一些鮮花椒,讓麻辣混在一起,更加的爽口。

  • 3 # 冰糖在廚房

    麻辣拌和麻辣燙,冒菜的味道,做法都是大同小異。

    樓主沒吃過麻辣拌,對麻辣燙應該不陌生吧!味道都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

  • 4 # 嚴嚴小妖精

    麻辣拌的起源

    :麻辣拌的起源是在遼寧省撫順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國有企業改革,撫順市很多下崗職工做起了小買賣。以當地特色小吃麻辣拌為主的地方小吃脫穎而出,逐漸形成規模。最早出現在各個中小學校門口,很受學生們的歡迎,現在已經成為全國各地街頭小巷的美味小吃。

    麻辣拌的口味

    麻辣拌和麻辣燙原料相似,不過是在煮過後瀝乾水分,加鹽,陳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勻後食用, 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非常受歡迎,美食城“麻辣拌”有甜酸口味、麻辣口味、鹹辣口味等等,而且口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進行調配。

    麻辣拌的食材

    麻辣拌的原料隨意,想吃啥就燙啥,店裡賣的麻辣拌主要食材有土豆、海帶結、豆皮、素丸子、甘藍、寬粉、茼蒿、白菜、豆泡、麵筋、蘑菇等。根據食量,另外可以加泡麵、火腿腸、麻花。

    麻辣拌調味料主要有:辣椒醬、麻油、白糖、醋、鹽、雞精、芝麻、孜然、芝麻醬,花生碎等。

    各種食材用骨湯煮熟,混合著調料拌勻,裝盤,一份美味兒的麻辣拌就做好了

  • 5 # 武漢壹周

    天天吃麻辣燙的你,不知道聽說過麻辣拌嗎?要知道,麻辣拌是遼寧省撫順市最有特色的小吃了,據說一年能賣出3億份,用的碗都能繞地球兩圈。

    在四川扛把子美食在先,大東北,出個風靡的美食也是挺難得的。撫順麻辣拌已經火了有十來年了,被稱為“撫順第一小吃”。

    麻辣拌是撫順人在四川麻辣燙基礎上發明的,所用原料跟麻辣燙很相似。

    大家都知道全國有個“張亮麻辣燙”連鎖店,到處都是它的蹤跡;要知道,在瀋陽有個“曉亮麻辣拌”,也是哪哪兒都是它的身影。

    他家無論是環境還是菜品都挺乾淨,麻辣拌是自選形式,20塊錢一斤,口味酸甜麻辣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除了麻辣拌,拌雞架和炸串也是超級好吃!

    麻辣拌的原料,主要有土豆、海帶結、豆皮、丸子、魚丸、甘藍、寬粉、茼蒿、白菜、悶子、豆泡、蟹棒、蘑菇等組成。跟麻辣燙相比,只不過是煮熟後瀝乾水分,再加鹽,陳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勻。

    拌完後,紅亮亮的,直冒尖。

    牛丸魚丸用筷子穿一串,再一顆一顆擼著吃,比麻辣燙更加乾爽。因為麻辣拌的料汁里加了花生碎、孜然、麻油調味,使丸子嚼起來味道很有層次感。

    口味分為酸甜、麻辣、酸甜麻辣、特麻特辣和魔鬼辣,辣度依次進階。吃麻辣拌不建議放麻醬,否則口感會黏膩,辜負了那深層次的爽辣。

    主食有泡麵、菠菜面、土豆粉、米飯……還有,肉夾饃等,和菜品一起煮熟的。

    撫順人最地道的吃法是,麻辣拌加上宏寶萊再加上一根炸香腸,鹹、辣、酸、甜各種味道融為一盤,而且mix得恰到好處,在加上炸香腸的脆,有種神奇的治癒力!

    我特別喜歡泡麵,還有米飯,在麻辣拌跟前,那真的沒有更下飯的菜了!超級費米飯,一碗米飯,恨不得一口麻辣拌就可以消耗掉!

    現在可流行麻辣拌蓋飯,米飯粒粒浸潤著紅油,再卷裹著細碎的豆腐絲。一口肉,一口飯,一口肉,一口飯……

    我還會創意地將口味做了些創意:比如在麻辣拌上撒一些花生碎,或者還放了麻醬和老乾媽在上面,吃得所有人都迷離得要吞舌頭,不保證正宗,但是保證好吃。

  • 6 # 傾一生白了頭

    第一次吃麻辣拌是剛上大學的時候,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沒有湯的麻辣燙。如今才明白,它也是一道菜。

    它是遼寧省撫順市特產,主要有土豆、海帶結、豆皮、丸子、魚丸、甘藍、寬粉、茼蒿、白菜、悶子、豆泡、蟹棒、蘑菇、素丸子等原料組成。和麻辣燙原料相似,不過是在煮過後瀝乾水分,加鹽,陳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勻後食用,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有甜酸口味、麻辣口味、鹹辣口味等等,而且口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進行調配,還有九葉粉之類的,現在遼寧周邊也有相應的麻辣拌出現。

    現在晚上去學校門口買晚飯的時候喜歡去買麻辣拌。因為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菜,而且還不貴,最重要的是因為大多是素菜,所以不會長胖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北朝北周和北齊還有陳國,哪個地理位置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