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許多車企都以推出高階品牌和產品形式來適應市場的汽車消費升級,順勢提升自身品牌的形象。前後領克和WEY在15-20萬元價格段突圍,今年奇瑞旗下的高階品牌EXEED星途也終於向市場投放了自家的首款車型——TX/TXL,意欲參與競爭和開啟新局面。
眾所周知品牌和車型定位拔高之後,消費者是否願意接受這個改變,唯有產品說話,而很大一部分需要車型在靜態方面打動看客。星途TXL的外觀設計走了一條很符合國人審美的道路,首先它的進氣格柵尺寸非常巨大,第一眼氣場沒話說,而且在輔以飾條與連線頭燈之後,車頭的橫向視覺效果也非常有料。
這種氣場感同樣延續到了車身側面或者45度的視覺呈現上,TXL在型面上並沒有使用過多的特徵線,因而具有敦實感的站姿成了它的主旋律,同時TXL的三圍尺寸分別達到4775mm/1885mm/1706mm,軸距更是達到2800mm,使其有足夠的車身長度來保證了其視覺比例,加上非常漂亮的輪圈造型以及車尾的線條層次感營造,星途TXL的印象分進一步提高,能夠抓住不少潛在買家的心。
當然外觀只是敲門磚,內飾質感在當下消費者的購車選擇中同樣佔據著重要位置,開啟星途TXL的車門,會發現它在佈局和氛圍搭建上實際上沒有過多渲染所謂的豪華感,不過坐進駕駛位卻能清晰感受到那種理性的設計態度,很多細節是“先談功能再談設計”,這一點在在相對浮誇的汽車審美風潮裡面是非常可貴的。
車內的懸浮式中控+非對稱的佈局現在都不算太新鮮的設計方式,要傳遞高階感怎麼辦?TXL的方案是透過細節來傳遞。
其一是TXL在空調面板上的設計花了心思,保留物理按鍵方便操作的同時,TXL的溫度顯示是利用液晶屏來實現的,並且右側旋鈕還可以自定義顯示內容,除溫度以外還可顯示不同形式的時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細節精緻感。
另一個扣細節的地方就是星途TXL在轉向、雨刮撥杆上做了菱形的紋路處理,一開始很難注意到,但很快可以發現這個小設計和門板上的線條刻畫形成了呼應。
當然,車無完車,TXL同樣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中央通道的儲物能力略顯不足,除了杯架之外,大屏手機很難找到一個容身之處;另外一點就是後門板的材質以硬塑膠為主,和前排門板有較為明顯的觸感差距,存在著一定的割裂感。
星途TXL車內大部分的功能操作和顯示都由中控大屏和液晶顯示屏承擔,同時內建了雄獅智雲系統,並與百度車載小度OS進行了深度融合,在功能上具備了深度人臉識別、智慧語義識別、AR增強實景導航、智慧家居物聯等智聯功能,可實現人、車、生活之間的資料互通,很多出行需求、生活需求只需要給出語音指令後即可實現。
前面提到過星途TXL的軸距達到了2米8,因而在後排乘坐方面,乘員的腿部空間滿足日常出行綽綽有餘,搭配全景天窗,開揚感和後排採光度也很強。槽點則在於坐墊長度不太夠,對於身材較高的乘坐者而言大腿承託有限,時間長了會影響舒適感。
至於動態方面,此次體驗星途TXL的時間並不長,一上手便能明顯感覺到它是一臺重視舒適性的車型,其搭載的1.6T發動機的引數很漂亮(145kW、290Nm),匹配的是一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此前我們已經在瑞虎8上體驗過,此番放在自重更大的星途TXL上,決定了激烈操控的場景可能並不適合它。
不過在駕駛體感上,星途TXL在起步階段的油門踏板依舊很輕快,在城市跟車或蠕行時可以很寫意,在低速階段變速箱會出現一定的闖動感,不過也到不了影響心情的地步,而如果想要短暫的急加速,這具變速箱的降檔反應在本土車型裡可以說算是非常優秀的,同時TXL在正常巡航過程中的再加速能力也可以滿足快速路或者高速路的超車場景。
動態層面的舒適性還體現在轉向和底盤上,TXL的方向盤力度設定得很輕盈,輸入轉向指令時會明顯感覺到留有一定的虛位,屬於城市車型裡主流的調校風格。
TXL的底盤對於震動的過濾做到很到位,是媒體老師最愛提及的“富有韌性”的型別,加上厚實的座椅,當車輛碾過一些不平整路面時,等震動資訊傳遞到駕駛者身上時實際上已經被化解得七七八八了,而星途TXL在以較快車速進行車道變線或者過彎時,它的車身姿態的控制也比較得體,不會出現過於明顯的側傾現象。
小結:
儘管在這一輪的本土品牌高階化程序中,EXEED星途的推進速度不如領克和WEY那麼激進快速,不過以奇瑞上下對這個新品牌的重視程度來看,星途推出TX/TXL最終呈現在產品上的方向是討喜且正確的,車輛在整體設計、配置水準和機械素質等方面基本上符合外界對其的高階化預期,而星途該如何向市場和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優勢是下一步的關鍵。很快星途還會向市場投放更多車型來豐富品牌的產品線,當這些工作逐漸完成之後,星途的市場表現未來會到達一個什麼水準,也很值得期待。
近幾年國內許多車企都以推出高階品牌和產品形式來適應市場的汽車消費升級,順勢提升自身品牌的形象。前後領克和WEY在15-20萬元價格段突圍,今年奇瑞旗下的高階品牌EXEED星途也終於向市場投放了自家的首款車型——TX/TXL,意欲參與競爭和開啟新局面。
眾所周知品牌和車型定位拔高之後,消費者是否願意接受這個改變,唯有產品說話,而很大一部分需要車型在靜態方面打動看客。星途TXL的外觀設計走了一條很符合國人審美的道路,首先它的進氣格柵尺寸非常巨大,第一眼氣場沒話說,而且在輔以飾條與連線頭燈之後,車頭的橫向視覺效果也非常有料。
這種氣場感同樣延續到了車身側面或者45度的視覺呈現上,TXL在型面上並沒有使用過多的特徵線,因而具有敦實感的站姿成了它的主旋律,同時TXL的三圍尺寸分別達到4775mm/1885mm/1706mm,軸距更是達到2800mm,使其有足夠的車身長度來保證了其視覺比例,加上非常漂亮的輪圈造型以及車尾的線條層次感營造,星途TXL的印象分進一步提高,能夠抓住不少潛在買家的心。
當然外觀只是敲門磚,內飾質感在當下消費者的購車選擇中同樣佔據著重要位置,開啟星途TXL的車門,會發現它在佈局和氛圍搭建上實際上沒有過多渲染所謂的豪華感,不過坐進駕駛位卻能清晰感受到那種理性的設計態度,很多細節是“先談功能再談設計”,這一點在在相對浮誇的汽車審美風潮裡面是非常可貴的。
車內的懸浮式中控+非對稱的佈局現在都不算太新鮮的設計方式,要傳遞高階感怎麼辦?TXL的方案是透過細節來傳遞。
其一是TXL在空調面板上的設計花了心思,保留物理按鍵方便操作的同時,TXL的溫度顯示是利用液晶屏來實現的,並且右側旋鈕還可以自定義顯示內容,除溫度以外還可顯示不同形式的時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細節精緻感。
另一個扣細節的地方就是星途TXL在轉向、雨刮撥杆上做了菱形的紋路處理,一開始很難注意到,但很快可以發現這個小設計和門板上的線條刻畫形成了呼應。
當然,車無完車,TXL同樣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中央通道的儲物能力略顯不足,除了杯架之外,大屏手機很難找到一個容身之處;另外一點就是後門板的材質以硬塑膠為主,和前排門板有較為明顯的觸感差距,存在著一定的割裂感。
星途TXL車內大部分的功能操作和顯示都由中控大屏和液晶顯示屏承擔,同時內建了雄獅智雲系統,並與百度車載小度OS進行了深度融合,在功能上具備了深度人臉識別、智慧語義識別、AR增強實景導航、智慧家居物聯等智聯功能,可實現人、車、生活之間的資料互通,很多出行需求、生活需求只需要給出語音指令後即可實現。
前面提到過星途TXL的軸距達到了2米8,因而在後排乘坐方面,乘員的腿部空間滿足日常出行綽綽有餘,搭配全景天窗,開揚感和後排採光度也很強。槽點則在於坐墊長度不太夠,對於身材較高的乘坐者而言大腿承託有限,時間長了會影響舒適感。
至於動態方面,此次體驗星途TXL的時間並不長,一上手便能明顯感覺到它是一臺重視舒適性的車型,其搭載的1.6T發動機的引數很漂亮(145kW、290Nm),匹配的是一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此前我們已經在瑞虎8上體驗過,此番放在自重更大的星途TXL上,決定了激烈操控的場景可能並不適合它。
不過在駕駛體感上,星途TXL在起步階段的油門踏板依舊很輕快,在城市跟車或蠕行時可以很寫意,在低速階段變速箱會出現一定的闖動感,不過也到不了影響心情的地步,而如果想要短暫的急加速,這具變速箱的降檔反應在本土車型裡可以說算是非常優秀的,同時TXL在正常巡航過程中的再加速能力也可以滿足快速路或者高速路的超車場景。
動態層面的舒適性還體現在轉向和底盤上,TXL的方向盤力度設定得很輕盈,輸入轉向指令時會明顯感覺到留有一定的虛位,屬於城市車型裡主流的調校風格。
TXL的底盤對於震動的過濾做到很到位,是媒體老師最愛提及的“富有韌性”的型別,加上厚實的座椅,當車輛碾過一些不平整路面時,等震動資訊傳遞到駕駛者身上時實際上已經被化解得七七八八了,而星途TXL在以較快車速進行車道變線或者過彎時,它的車身姿態的控制也比較得體,不會出現過於明顯的側傾現象。
小結:
儘管在這一輪的本土品牌高階化程序中,EXEED星途的推進速度不如領克和WEY那麼激進快速,不過以奇瑞上下對這個新品牌的重視程度來看,星途推出TX/TXL最終呈現在產品上的方向是討喜且正確的,車輛在整體設計、配置水準和機械素質等方面基本上符合外界對其的高階化預期,而星途該如何向市場和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優勢是下一步的關鍵。很快星途還會向市場投放更多車型來豐富品牌的產品線,當這些工作逐漸完成之後,星途的市場表現未來會到達一個什麼水準,也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