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有哪些地方被稱為中原
13
回覆列表
  • 1 # 彪哥出遊

    1.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2.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

    3.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充套件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4.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5.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

    中原地形

    6.現在經濟中心逐漸往沿海轉移,粵、江浙滬等省開始成為經濟重要一級,中原的經濟地位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農業基地。

  • 2 # 華夏智

    “中國”之稱最早來源於“中原”,“中原”最早來源於原國。原國又名原城,為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之一。傳說武王伐紂成功以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考察四方,尋找“土中”,結果找到伊洛平原,並於這裡定都洛陽。 周武王分封諸侯時,把姬姓本家大都封到洛陽周圍。武王的十六弟是原叔(名豐、也稱原公豐),他被封到原國(今河南濟源),便以國為氏,是為原姓之祖。原國居天下之中,故有“中原”之稱,原國亦被稱為“中國”。 後來“中國”一詞涵蓋範圍不斷擴大,“中國”也由純正的地理名詞轉換成具有政治意義上的名稱了,成為華夏民族活動區域的總成。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熊耳山、桐柏山、大別山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奔騰向海,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川流不息。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在元代之前是中國歷史的核心地區,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中原建都。中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祥地,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

  • 3 # 風月夜1

    中原一般是指河南省,山西省東南部,安徽省西北部等黃河中下游地區。上古時期黃帝出生於青丘之野,建立華夏部族,定都現在的河南新鄭一帶,勢力範圍也是在黃,淮一帶,是華夏文明的興起之地。而我們普遍自認是華夏後裔,黃河為我們的母親河,所以以上述地帶為“中原”。

  • 4 # 江山如此多郊

    中原九州,北京,南京,西安,這個等邊三角形區域內皆屬中原,等900以外,南夷北蠻東狄西戎。商周以後的結合體,都自稱華夏。華夏和四周異族再融合,就是華夏異,簡稱,華夷,華裔。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自稱漢族,民國時期?但周邊幾個華人國家,自稱華族。華,中華,古華胥氏演亦。母系社會裡,伏羲,女媧,沒有文字成形,只能代代嗚哩哇啦相傳,三皇五帝都算華胥氏遠親。夏,但說夏是哪裡,周朝應算夏一分支,被迫遷徙今陝西,也可能是自願逃離夏都,東渡過來。最近看了個《史前一萬年》,裡面沒有提起我們的歷史,但是那個建金字塔的老妖怪,應該就是我們歷史神話裡的西王母娘娘。而被稱之為母親的那個頭領,應該是華胥氏。夏商的關係,華夏的由來。懂了麼。

  • 5 # 寶樹白石

    中原就是指中國人起源的中心地方。今天是黃河流域。這是中國人的祖籍地。也是黃種人的發源地。隨著人口的增加,向四處擴散。有的是自由遷徙的,有的是官府強迫的,有的是戰爭的逃難者。有的是逃亡者,有得是朝廷移民的。他們都來自中原。

  • 6 # 河洛源

    歷史上的“中原”:

    廣義上是指今河南省以及周邊地區,既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原經濟區範圍(魯、皖、冀、晉臨近河南部分地區)。

    狹義上就是今河南中原城市群一帶。

  • 7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以至於將來,“中原”之說將永遠存在。“中原”是自然之中原,不是人為的“中原”,更不是那個人肆意圈定的“中原”。

    “中原”之於中國的價值和意義:中國文化出中原,中原文化定中國。可以十分肯定的說:沒有“中原”,何謂“中國”?!

    不瞭解“中原”,就不瞭解中國;不知“中原”,就不知中國;不到“中原”,就等於沒有到達“中國”。“中原”,更是文化文明之“中國”!

  • 8 # 璀璨的焰火

    謝邀,大家的回答各有所長,從方方面面解釋了中原的源由!也百科了一下:中原,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充套件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問鼎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佔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同時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解釋範圍!由於古代交通工具所限,中央王朝直接管理能力所及的範圍即為中原.殷商之前,中原僅以今西安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以西的西歧,商稱之為西戎,出了潼關稱東夷,秦嶺以南為南蠻,陝北高原稱北狄,到了秦漢,始皇帝“車同軌、書同文”,中原的範圍擴大了.西擴到甘肅,東至河南,北至燕趙,南至長江;唐宋以後,在中原再擴大,西到青海寧夏,東到海邊,北達遼東,南至南嶺.以後基本固定下來,後來中原就泛指中原大地!當然百度百科也有不同的解釋,有考證,有記載,有傳說!畢竟中華五千年曆史源遠流長,各種說法也在情理之中!在知乎上有網友認為把河南改為中原省?這樣就能凸顯河南的高大上的歷史,文化,人文!如果改了搞不好韓國又會不高興!國內其他省也會爭來爭去!

    創建於2017.10.25

    編輯

  • 9 # 喀秋莎61589681

    《宋史-李綱傳》:“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之"中原指黃河中下游流域,諸葛亮《出師表》:“當獎率三千,北定中原”之“中原”就指黃河流域。中原一直是中國的政冶、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孩喜歡星座運程,戀愛看星座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