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張打卡北京城
-
2 # 福善相依
不同的是祭掃方式會發生變化,如:網路祭掃、在家中緬懷親人、面朝安葬親人方向寄託思念,如果方便的話到墓前掃掉碑上的塵埃、或獻上一束鮮花、或在墓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總之,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保護環境,同時傳承傳統文化。
-
3 # 北平志士
不會再聚眾祭祀,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燒紙燒香。分析一下,首先就今年這個疫情來看,聚眾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國家提倡保護環境,綠色環保文明祭祀,所以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燒紙燒香了。
-
4 # 陽光總在風雨後來
肯定有啊 紙錢燒的少了一些地方禁止了 人員活動也不知不覺減少了 但是至親似乎趁清明時節走親戚似乎參與的人多了 可能和學生放假好多行業歇業 經歷過這次疫情後 才顯的親情珍貴 趁此多多讓家庭成員彼此接觸 感受一下親情
-
5 # 老金jsm
祭奠逝者是一種傳統,必須繼承,但方式可以不同。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最好不要聚在一起,響應政府號召,對自己對他人的生命負責,可以網上祭奠,寫些詩文,紀念文字等,在家庭群裡紀念緬懷等,也可在家放置逝者像片,獻上鮮花,點一柱香,向逝者鞠躬等。總之,只要心中有,什麼方式都可以的。再者,現在環保要求嚴,也不允許焚燒冥幣等,大家要自覺遵守國家規定。
逝者安息!
-
6 # winner謝永勤
答:從前的祭奠方式有:
(1)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2)2020年清明節,放假安排來了!清明節是4月4日,從4月4日(星期六)至6日(星期一)放假調休,共3天。
(3)但2020年的清明不同往年。今年的清明,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為有效防止疫情輸入擴散、倡導文明祭掃新風,確保2020年清明祭掃安全、文明、綠色、有序
a:嚴防聚集,文明祭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市民朋友儘量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不參與宗族性的聚餐祭祀活動。積極倡導透過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種植花草樹木和網上祭祀等方式來懷念逝者、寄託哀思,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變實地實物祭掃為注重精神傳承,營造文明祭掃的社會氛圍。
b:弘揚美德,厚養薄葬
百善孝為先,要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提倡對在世老人多關心、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仙逝後,發揚勤儉節約優良傳統,樹立厚養薄葬新觀念,以安靜、生態、環保的方式治喪,讓逝者欣慰,生者心安。
c:告別陋習,安全祭祀
樹立環保意識,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破除燃放爆竹煙花等陳規陋習,杜絕在城市道路、廣場、小區、綠化帶等公共場所焚香燒紙,大力推行文明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倡導綠色環保文明祭祀新風尚。
c:移風易俗,節地安葬
廣大群眾尤其是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響應並大力宣傳節地生態葬法,帶頭轉變觀念,節儉治喪,自覺抵制喪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倡導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態葬法安放骨灰,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子孫後代留下青山、綠水、藍天。
(4)2020年:今年的清明節,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往年相比,稍顯有些不一樣,感覺是少了一些喧囂、缺多了一份沉重。很多身在異鄉夥伴們,可能會受到交通的影響,沒辦法及時趕回家參加祭祖活動。
(5)不管你人在哪裡,身在何處?只有心中有一份思念,在這個全國防疫關鍵時期就足夠了,相信,待到來年春暖花開又一清明時,我們在一起回鄉祭祖!
-
7 # 紫陌墨
由於疫情影響儘量減少聚集,所以國家提倡網上祭拜
-
8 # 使用者嶽文革
明天(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在此,我首先對逝去死者(也包括我的父母)在地下安息,祝福所有活著的人們能夠堅強,因為現實生活需要我們去努力工作、學習和打拼。
在今年的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給國家添亂,努力做一個守法守德的好公民。
在我們當地農村有一個俗語,清明可前,十月可後。意思就是晚輩給長輩掃墓在清明節前十天就可去燒紙、上香祭拜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2020年的清明祭祀,和往年相同的方面還是很多的,不同的方面有三個:一是預約分流錯峰,二是限制人數,三是如果出京回京需隔離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