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若水682171256684

    明天就是寒衣節,關於寒衣節的來由和講究,你瞭解多少,下面就來聊一聊。

    一.來由

    相傳孟姜女,十月初一這天,帶上食物、衣物,爬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長城腳下,豈料丈夫已屈死多日,孟姜女失聲痛哭,哭聲感動蒼天,長城突發垮塌,孟姜女在廢墟中找到丈夫屍駭,為丈夫穿戴好自己從故鄉帶來的驅寒衣物,獻上食物,就地掩埋。

    後來,人們將每年農曆十月初一這天,作為緬懷先輩,為先人送去衣物、食物祭祀的日子。

    二.祭祀

    十月初一這天,早晨九點到下午三點,帶上用紙裁剪成的衣物、鞋帽、冥幣、香燭、裱紙及供果為故去親人上墳。

    三.講究

    據說,十月初一這天,冥界放假一天,各亡靈回故土接受陽界親人所送衣物丶食物等,因為冥界法定假日只有三天,分別為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也標誌著初冬伊始,氣侯陰寒。男人們修補火炕、火爐丶煙囪和柴禾和婦女們縫製好棉衣棉被等抵禦寒冬。寒衣節這天,晚輩們帶上祭品,到達墓地後,首先除去墳頭雜草丶雜物,若有孔洞則用土掩實,再壓三張紙,意在保佑後人財富殷實。然後點燃香臘,獻上貢果,貢果以油炸食品為最好,品種以素食為主,蘋果是少不了的,象徵著晚輩平平安安,然而,梨、李子、無花果是不行的,這些講究不言而喻。焚燒紙錢、紙衣時,要燃燒徹底不該有殘留現象,因為殘留錢幣、衣物到冥界是不能使用的,最後再向墳墓周圍撒些食品,用以打發孤魂野鬼。

    四.禁忌

    上面提到十月初一這天,是冥界法定假日,祭祀不得推遲,若遇特殊事可提前一兩天進行,但注意焚燒紙錢、紙衣時,應劃一小圈,意為時間、地點專屬區,它人不得入內。若在外地不能親自前往上墳,應在自家門口焚燒,並唸叨幾句吉言善語,求得先人諒解,但餘灰一定要倒在十字路口,因為十字路口人來人往,英靈們帶上親人送過來的物品,也覺得自信滿滿。

    寒衣節這天,兒童不能參與祭祀的,據說兒童陽氣不足,容易被孤魂野鬼拽著不放,或者先人一般較疼愛兒童,嬉逗親熱。另外,有些地方禁忌孕婦及女婿也不能上墳,至於什麼理由,另有說辭。

    然而,時過境遷,祭祀更顯文明、莊重,向先輩們獻上白菊花、真冥幣,除了日用品外,還增加了別墅丶小車丶手機丶充電器等。懇切希望先輩們在天之靈脫離痛苦,盡享富貴榮華。

  • 2 # 使用者96382337540老虎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為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曰。相傳起源於周代,流行於中國的北方。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的親人謂之送寒衣。北方人把清明,七月十五中元節和十月初一寒衣節合稱中國的三大鬼節。

  • 3 # 大豐205065954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寒衣節",又稱"祭祖節"。

    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日祭掃,紀念逝去的親人,謂之送寒衣。

    相傳送寒衣源於秦始皇時期。當時有對夫妻,丈夫範喜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妻子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得知丈夫己死被埋於城牆之下,悲痛欲絕,哭倒長城……千百年來這段悲傷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寒衣節"燒紙錢的傳說,更是一個精明人促銷大捷的美麗傳說。

    據不完全可靠傳說,蔡倫的哥哥蔡莫看到弟弟造低有利可圖,夫妻倆也開了一家紙坊,但做出的草紙質量不好,少有人購買,倆口子著急。急中生智,倆人自導自演了一出燒紙化錢還魂一幕,讓鄰里見到燒紙讓他老婆死而復生的妙用。紛紛掏錢買紙……十傳十,十傳百,不幾天他們家堆積草紙被搶購一空。所以每逢送亡靈祭祠先人,就有買些草紙燒灰化錢招亡靈的習俗。

    這兩個傳說一悲一喜,一個送寒衣一個送紙錢,雖都是杜撰的典故,但都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需求,是我們華夏民族表達感恩的一種重要方式。

    寒衣時節祭先人,

    繼承傳統不忘恩。

    紙菸風送達天堂,

    寄銀捎書保安康。

  • 4 # 肉仔小李哥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1]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2]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5 # 燈花物語

    “十月一,送寒衣”,在中國北方,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有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這個習俗相傳起源於周代,傳承至今。這一天,人們要把用紙做的衣物燒給逝者,以免他們挨冷受凍。據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東京汴梁在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獻故也”。當然,在東漢蔡倫沒有發明造紙術以前,人們所送的寒衣多是實物,如布衣或者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錢幣,或燒或埋。後來有了紙,才興起了送紙衣、紙錢,直到今天也沒有變化。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紙錢》裡有“古埋帛,今紙錢則皆燒之”的記載。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原節並稱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些日子裡,人們要緬懷先人,寄託哀思。

    寒衣節的真實由來是什麼呢?有幾種說法:

    來源於先秦時的迎冬禮儀。據《禮記·月令》記載,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天子都要率領三公九卿舉行迎冬禮,並封賞為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父母妻子。來源於明代朱元璋“授衣”的傳說。相傳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為了顯示順應天時,便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有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異鄉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來源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比較熟悉,不再細說,由於這個故事,長城內外的北方人民,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稱作“寒衣節”,並在這一天燒寒衣,憑弔已故親人。 來源於江蘇“紅豆飯”傳說。從前,在江蘇大豐一帶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了,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苦的人們在十月初一這一天都要吃紅豆飯紀念放牛娃。

    “寒衣節”的確切來源,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在“寒衣節”這一天,要緬懷逝者,並關心尚在的親人。歷代文人有詩為證:“星因朔氣寒椿樹,兒送棉衣並羽衾。化去紙錢時繞我,依依應是兩牽襟”,“悲淚但隨寒衣寄,冷霧惟怯紙箔溼。莫訴人間悽苦狀,惹得離人泉下哭”,“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邊頭奏涼風,戰士送寒衣”,“誰知別後身寬窄,欲送寒衣未敢裁”……

  • 6 # 丹青繪錦繡

    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十月初一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天氣寒冷,希望親人在另一個世界暖和一些。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寒食節的來歷。這是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舉辦的節日。

    在晉國時,介子推生於山西聞喜,長於夏縣,後來為了保護重耳,割股熬湯餵食他,十九年的陪伴使其登上晉文公之位,自己卻不受俸祿隱居山西介休綿山,晉文公聽信小人之言,火燒綿山,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留給晉文公遺言以示自省。

  • 7 # 巴爾魯克種羊

    寒衣節,作為三大鬼節之一,只要是負責給牽掛的人送去禦寒的衣物。

    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人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黍臛”,《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陰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秦朝雖然早亡,但秦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38載詩人沈遘的《初冬近飲酒作》,其中詠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遺存。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節流行於北方,南方鮮有耳聞。

    在北方到了農曆十月一之後,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肝釣魚怎麼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