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戴爾Alienware電腦好在哪裡?
5
回覆列表
  • 1 # 虎皮貓大人物

    跪式服務要不要了解下

    買了外星人筆記本你就知道啥叫跪式服務了,有任何問題24小時上門換件,說下我用17R5體驗

    風扇灰多了矽脂幹了,客服一檢測,第二天上門直接換全新散熱,

    電腦用了半年螢幕有點漏光,IPS屏通病都有點這個問題,售後第三天上門換了個新屏

    鍵盤有點軟,也是直接換了套新鍵盤

    以上這些請問其他廠家做的到?整套散熱,螢幕,鍵盤這些加一起大幾千了

  • 2 # 旌城遠信電腦

    戴爾Alienware電腦,全線配置均採用高階的產品,加上精美、雜實、設計獨特的外觀,是很不錯的遊戲、各種設計、影視動漫者使用的電腦。

    一個產品關鍵就是效能好、質量好,Alienware就做到了,當然其價格也不低。

  • 3 # 輕鬆少俠

    戴爾高階遊戲本,配置高階,燈光,品牌都擺在那呢,近來出了不少國產高階品牌,不過外星人系列依然是其中的翹楚!當然我建議還是自己組裝桌上型電腦,畢竟外星人也不輕薄,說是個筆記本真不算吧!配置在筆記本是很高階的,但相比桌上型電腦來說就小巫見大巫了吧,當然喜歡品牌外形,當我沒說……

  • 4 # 邊緣南木

    一樣的配置,比國產高2-3倍,喇叭和燈光高階就很牛了?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品牌就是一種滑稽的信任,外星人出問題的機率一樣,配置一樣 ,價格很荒唐,也有傻子買單

  • 5 # 超能網

    在5年前,Alienware將RGB燈玩得出神入化時,其他廠商還沒將他們的遊戲本產品線全面推向市場(實際上當時遊戲本的概念還不盛行),那時候的Alienware幾乎就是diao炸天的典型代表,得益於藍天,偉創力等精湛的代工水平,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遊戲筆記本第一品牌,要效能有效能,要外觀有外觀,要做工有做工,除了價格幾乎就是完美的存在。依稀還記得當年Alienware M14X的跑車外觀令我欲罷不能,當時國行售價11999元,我也覺得超值,因為Alienware就是值這個價。

    可是,DELL畢竟是一家向資本看齊的公司,為了壓縮成本不得不在各方面做妥協,藍天代工費用過高讓DELL的目光轉向了富士康,於是這幾年來Alienware的小問題越來越多,開始為人詬病。

    然而Alienware面臨的問題還不止是來自於自身,還有競爭對手的威脅,這幾年來微星,華碩ROG,大大小小廠商都後來追上,效能不比Alienware差,做工比Alienware好,現在Alienware的優勢就剩外觀和燈了,別跟我談售後,想售後無憂就去買國行,然而國行的價格死貴,價格比較低的就必須去海淘,然而海淘需要PS服務才能享受國內的售後。

    有上門服務業不是萬能的,君不見,各大貼吧論壇上都曾出現過售後修不好Alienware的情況,歸根到底Alienware本身的做工已經大不如前,因此,除非你像我這樣對Alienware還留有一絲信仰,不然上微星或者ROG吧。當然也不是說Alienware已經一無是處,超高的外觀辨識度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讓發燒友入手了,最特殊的就是Alienware 13了,因為這是市面上為數不多還在使用OLED屏的筆記本。

  • 6 # 中關村線上

    提到Alienware外星人,眾所周知,戴爾旗下高階遊戲品牌,”遊戲本“這一分類真正意義上的開山鼻祖。可以說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遊戲本品牌,其產品主打粗獷簡潔的外形設計、絢麗多彩的RGB機身系統化燈效,以及好到沒朋友的售後服務體系。而本次測評的主角則是Alienware旗下的遊戲本旗艦產品Alienware17 R5。讓我們一起看看這臺三萬元級遊戲本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在深入測評產品之前,先聊一下大家眼中的外星人電腦:

    “卡死了,等下次換電腦一定得換個外星人!”,一個學美術的女神小姐姐如是說。

    Alienware身上紋,從此電腦是超人

    ”學長,我想讓你幫我推薦個電腦,預算5000-7000,沒太大要求,不卡就行。我們系學者在新生群推薦外星人電腦,想問下那個電腦是不是可以用十年?”,某財會類新生問。

    2009年的AW M15X,論筆記本承載了多長的壽命期待值系列

    ”外星人啊,沒啥亮點的。論燈效、論價格、論配置,隨便找個廠商價效比都比這貨要高!”,出自某硬體資深雲評測大師 —— 雖然不一定買,但是每出新品絕對會做出一副自己馬上要入手的樣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然後在以各種理由”不買,等下一代看看提升“。

    藍天內心OS:請不要總是給我直接推零售客戶!

    ”只要是外星人電腦,打遊戲一定不卡。我胖虎把話放在這裡,你們不信走著瞧!“說罷,胖虎打開了自己i5 4210U+860M的美版二手老款Alienware13。

    不分預算和需求的無腦推外星人,似乎也不是很妥當

    ”這水果本子好是好,就是真打個遊戲差那麼點意思。就它吧,AW17 R5,我看i9那個應該不錯,1080的顯示卡也沒啥玩不動的遊戲,我去戴爾官網買吧。不用,還砍什麼價,戴爾官網砍價也不怕美華人笑話,就這麼定了,買!“

    emmmm,貧窮限制了我的一切

    說起Alienware 外星人,上述幾種言論可能不能完全概括不同人群對他的態度,但都比較有代表性。可以看出大家對於外星人的意見相對來說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好多小白使用者對於外星人本身的品牌定位和價格並不是很清楚,但無論是外星人品牌影響力成功還是口耳相傳的認知侷限,導致大家認為”外星人“這個模糊的概念就代表著不卡、高階、耐用。

    一些論壇發燒友則以”都是基於藍天、廣達的產品誰貴誰就是耍流氓“的奇葩基本法用各類二三線廠商產品的”價效比“進行”正義討伐“,叫囂”買什麼外星人“。

    基於第一種,分化出無腦吹外星人的人群,不區分產品的尺寸和定位就一味鼓吹外星人,這類人群是最讓人困惑的,其實不屬於最適宜購買外星人的,但是。。。

    而最有趣,也最體現本質問題的是,外星人系列的實際購買主力人群,或者是處於”懵懂-追求價效比-追求質價比“這樣過程的一群”後發燒友“,或者只是基於第一種情況,購買預算十分十分寬裕的人群,這些人似乎一不會糾結花這麼多錢”能不能用十年“,二並不在意所以”同配置能買到更便宜“。你在或不在,AW的客戶們就在那裡。也就是說,當你開始精打細算,從常規的買白菜比價方式開始看待外星人系列時,其實你已經不屬於AW的目標客戶了。

    小公雞點到誰我就買誰

    而對於這款Alienware筆記本的旗艦產品——Alienware17 R5。既然大家在價效比、哪怕是同為萬元級產品間的價效比方面,都無法達成一致。那就一起拋開其他,看看內外體驗上是否有不盡人意的點,然後再探討如何評價的問題。

    本次測評順序與常規有所不同,硬體的詳細分析和跑分散熱會放在後半部分,而前半部分重點講體驗。以便於關心”好不好呀“”耐不耐用“的人群可以快速獲取資訊。如果你對價格極其敏感、屬於“打擾了”人群,AW17 R5系列的價格如下,歡迎打擾後關門:

    Alienware17 R5官網在售型號資訊(不含定製版)

    從上表可以看出,AW17 R5售價區間從19000-36000元,跨度很大,處理器可選i7 8750H或i9 8950HK,記憶體為16G/32G全係為雙通道記憶體,顯示卡可選1060/1070/1080,全部為OC可超頻版本(需BIOS支援)。而自2016年開始搭載的Tobii眼球追蹤,在版本上是與IR紅外人臉識別是繫結在一起的。也就是想要Windows Hello的必須購買眼動儀版本。本次測評拿到的是“次頂配”的17C-3858B,採用i9 8950HK+GTX1080頂級配置,實際上從螢幕上與頂配版互有長短。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開箱上手體驗的環節。

    外包裝採用簡潔的黑白撞色,除了銀色的外星人LOGO和Alienware字元外沒有太多顯眼的標識。盒子其實沒什麼,畢竟又不是送拉桿箱,不過這種暗紋鏤刻產品拆機圖的設計細節比起標準的牛皮紙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碩大的盒子預示著裡面裝著一隻巨獸,記得之前AW包裝盒都是黑色。今年似乎戴爾對白色很執著,從XPS13 9370的“出世之白”,到G7 7588的“阿爾卑斯白”,再到AW包裝上的白色,下一步難道準備出個白色版AW嘛。

    整機的結構圖以暗紋方式印在包裝面

    開箱後,本本放一邊,給使用者的寄語這類東西最能夠撩動“信仰”“情懷”,讓使用者找到“歸屬感”。。。。然後呢?還是一張小卡片,不過沒事拿來讀一下,比較心曠神怡,特別是又遇到win10更新後種種小bug的時候。機身內上下包裹的黑色泡棉倒是挺厚實,感覺盒子可以留下,郵寄玻璃製品時候當包裝用。

    我們從1996年。。。此處略去好多字

    巨大的、我覺得用enermous表達更好的 電源介面卡,額定功率330W。溫馨提示:通電執行一段時間後暖手效果更佳。根據官網的引數,1060顯示卡版本的AW17配備的是180W介面卡,不知道是不是還這麼大。不過這個量級的遊戲本,只要能hold住整機供電,體積多大都好說。

    握住這塊磚的時候,我覺得我擁有了整個世界

    說回主角Alienware17 R5,送測的為黑色版,整機一體感很強。A面一整塊金屬板,採用了磨砂處理,新版標誌性的“三叉戟”設計,頂部為可調節光效的外星人頭像LOGO,整個設計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三叉戟+外星人的標誌性設計

    B面並沒有追隨潮流採用窄邊框設計,但屏框貼合緊實,按壓時沒有明顯的形變和鬆動。整個螢幕部分頗有老一代膝上型電腦那種,在螢幕下方也嵌入龍骨後所帶來的緊實感。這不是簡單“做厚了”就可以實現的。考慮到螢幕側邊和前後LOGO上諸多燈光模組的加入,同時還要不影響原有的螢幕和WIFI天線模組的穩定性,結構的緊實可靠確實是十分必要的。

    邊框寬,不過挺“瓷實”

    值得注意的是,從京東的一些使用者曬單中我們發現,未搭載眼動儀版本和搭載眼動儀版本的B面下部設計是有一定差異的:眼動儀版本的整個B面下部做了一窄條的鏡面亞克力用來放置眼球識別模組和紅外相機模組,Alienware的發光字元較為偏上;而普通版本B面下方大部分為亞克力板,Alienware字元較為偏下。

    本次送測的帶眼球識別版本

    C面依舊延續了粗中有細的風格,頂部外星人LOGO電源鍵同時也是電源狀態指示燈。而周邊的鏡面亞克力條與B面的設計相呼應,在所有燈光亮起互相反射時的效果也十分炫酷。鍵盤鍵帽較大,鍵程2.2毫米,屬於較高的水平。按下後回彈適中,如果要有參照系的話,就是介於主流筆記本和ThinkPad之間的回饋感。雖然鍵距很小但是誤觸機率卻不大,相對於戴爾家用系列的筆記本鍵盤,AW的手感比我預期的要好上太多。

    圖中展示為全藍燈模式

    鍵盤左側和右上角共有10個宏程式設計按鍵,可以自定義操作。鍵位佈局上,Alienware顯然針對遊戲操作做了一定調整,如PRT截圖和INS插入等功能鍵沒有做獨立按鍵,將空間留給了宏按鍵。所以第一次上手外星人系列的使用者可能需要適應下。類膚質塗層掌託依舊是老生常談的感受:手感很贊、指紋很多、好好保養

    另外需要提一嘴的是觸控板,與R4相同,採用的是Synaptics新思的觸控板方案,材質未知,十分順滑。但是有一個小問題,雖然支援PTP觸控板驅動,但是暫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觸控板在三指上下滑動這個手勢上偶爾不靈敏,期待後續可以透過軟體更新修復。觸控板下方獨立的左右按鍵按壓手感尚可,不會有很難按動或者很鬆垮的感覺。

    C面類膚材質,手感和防汙不可兼而得之,且用且珍惜

    雙揚聲器在側邊面向玩家一側,聲音效果。。。聽不出來。硬體規格上,AW17 R5延續了上代的雙揚聲器+獨立低音單元。作為非音訊發燒友,只談直觀感受,聲音大+不破音+低音足+不跑調。相比測試過的好多入門本發出的千奇百怪的聲音,AW17 R5的揚聲器至少沒有讓我產生外接音箱的需求。吃雞時候簡單聽個聲判斷敵人方案還是OK的,而需要超級精確的,稍後說到。

    雙揚聲器在正側面,朝向玩家,增強聲音的立體感

    機身介面方面,AW17 R5的介面主要集中於尾部,左右兩側各一個USB-A 3.0介面,此外左側還有兩個音訊輸入/輸出介面,其中輸出口實際上也支援輸入,這就意味著無論是雙插口傳統耳麥還是手機上常見的二合一單插口耳機都可以與筆記本完美相容,不需要為了麥克風功能而到處找轉換頭。而這種設計多見於桌上型電腦上,足見Alienware產品之用心。

    多模音訊介面

    尾部介面包含千兆RJ45網線介面(Killer E5200)、miniDP介面、HDMI2.0介面、USB-C型滿速雷電3介面、外星人專用顯示卡擴充套件塢介面、電源介面。出風口在機身後方和左右側共四個,保證充足的出風量。介面後置使得桌面看起來不會很凌亂,對於喜歡把電腦變成八爪魚但又強迫症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好事,目前的好多主流遊戲本也開始採用這類設計。

    主流介面比較齊全,就是USB介面少了些

    而至於左側那個剛才沒有提到的USB Type-C介面,從介面旁邊標註“SS10”來看應該是10Gbps的USB3.0 Gen2速度介面。經過測試,連線顯示器無反應,並彈出了一個提示該介面只能支援傳統的USB3.0功能的資訊提示,使人十分困惑。查閱戴爾官網的同型號產品資料,標註為USB3.0 Type-C。由於目前身邊暫無超5Gbps頻寬的儲存裝置供測試,所以暫時無法確認該介面是否支援3.1 Gen2 (10Gbps)的頻寬。

    機身底蓋為金屬材質,可以有效防護底面防衝擊。而巨大的進風口區域濾網的處理也顯得十分精緻。拆開底蓋,會發現Alienware保留至今的優秀內嵌框架結構設計。目前主流筆記本基本按照機身四個面,做出ABCD四個主外殼。從維護升級的角度來看,簡化的設計結構使得使用者和服務人員在拆機維護更為方便,開啟D殼整個主機板及元器件一目瞭然。

    規規矩矩的拆機圖一直是戴爾遊戲本的拿手好戲

    但問題在於,結構簡化後一方面整機強度得不到之前的保障,另一方面所有元器件開蓋後直接裸露,容易因靜電和誤觸造成元器件損傷。而主要解決方案為採用強度更高的外殼材質,如5000系甚至7000系鋁合金以及碳纖維材質,同時最佳化機內元器件的結構佈局,使其更為緊湊,同時為記憶體等部件加裝遮蔽罩、將重要介面進行額外固定。可以看到未來材料工藝不斷進步的情況下,輕薄化的產品也可以擁有較好的機身可靠性。

    採用記憶體遮蔽罩的方案

    而目前,針對專業遊戲本及移動工作站這類效能優先順序高於便攜的產品來說,做好機身的可靠性設計依舊是很必要的環節。畢竟動輒近10斤的大傢伙,磕磕碰碰和跌落都不是鬧著玩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計成本,那麼內嵌框架+防滾架就成為最好的解決方案。同時,配合巧妙的設計,可以使得機身內部結構更加規整。對於日常拆機只是更換記憶體和固態的普通使用者來說更為友好。

    AW M14X,一脈相承

    所以在戴爾的中高階遊戲本中,會有“E殼”這種說法,也就是機身內實際起支撐+“兜底”作用是框架D面,而E面為蓋板,同時增強底殼強度。而目前一線廠商的遊戲本中,只有戴爾的中高階型號搭載了這一特性(遊匣7566/7567、遊戲7577、G5、G7以及AW系列)。而戴爾遊戲本帶給許多發燒友的亮點之一就是結構工整,有大廠風範。既保證了升級維護的簡易,又不會犧牲機身的強度。

    而一直沒有說到的燈效方面,後面會有專門章節講到,在AW17 R5上與R4基本一致:A面的外星人LOGO,B面的ALIENWARE字樣,C面的鍵盤和電源鍵以及機身側翼四個亮度均勻的燈柱。這些,配合專屬調節軟體,構成了一整套Alienware引以為豪的燈效系統。只不過這方面,目前採用四分割槽RGB鍵盤以及側邊氛圍燈的產品越來越多,外星人目前也由當初的行業佼佼者變成了滄海一粟,但在背光均勻程度以及軟體配合上還是具有一定優勢。

    自我感覺調的完美,不接受反駁

    總結來說,Alienware17 R5延續了外星人一貫的優良做工和家族式設計,有極高的產品辨識度。相對於很多殺馬特紋路、強行外殼做“肌肉紋路”凹造型以及“辣眼睛”RGB的遊戲本產品,老牌遊戲本廠商外星人似乎對於產品設計把控更為張弛有度。粗線條中有小細節,大磚頭隱藏了很多小智慧。這些都讓我們始終能夠看到一個大廠的用心,而非單純的硬體配置引數堆疊(雖然他配置也基本登頂了)。

    作為一款遊戲本,除了頂級配置外,更重要的是廠商對於軟硬體的調教得當。使得在遊戲過程中不僅可以達到較高幀數,還能夠保持幀數階段性的相對穩定,而不是頻繁在30與200之間跳轉。這對於散熱設計和廠商給予硬體的效能釋放調教尺度的要求較高,要的是”多年真君子”而不是“三秒真男人“。

    如果真的“順應民意”,在一開始就為追求”滿血“為唯一目的,無非兩種結果:一種是“堅持到底”,較高的機身內溫度以及表面溫度,給玩家帶來較差的溫度體驗,同時高溫也會加劇硬體的損耗,帶來較高的售後隱患。另一種就是“三秒真男人”,僅能在一小時甚至幾十分鐘內保持紙面引數的好看,隨後便迅速降頻。而這樣的表現恰恰是八代酷睿低電壓處理器的特點,而對於標電壓處理器的遊戲本,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新款XPS13的八代低壓處理器可以在短時間衝刺到堪比標壓的效能水平

    下面就讓我們以3A大作《古墓麗影:崛起》《戰地1》以及《使命召喚:二戰》三款遊戲作為示例來看一下Alienware17 R5的效能表現究竟如何,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多數遊戲本測試不同,由於送測版本為2K屏,所以所有測試都是基於2K解析度進行的,如果調整至1080P的遊戲幀數會更高

    《古墓麗影:崛起》是由Crystal Dynamics開發,Square Enix負責發行的一款單機類動作冒險遊戲。於2015年12月正式發行。講述了我們的不死女主勞拉,在邪惡組織的臥底繼母背叛、父親去世的巨大打擊下,精神恍惚與情人鬍子大叔遠走高飛夢遊太虛幻境在西伯利亞冰原一邊對抗神秘組織”聖三一“一邊尋找永生的奧秘的故事。

    遊戲地圖包括了世界上的多個地點,可探尋的場所將比前作大三倍,地圖的開放度比前作更大,充滿優美和危險並存的場景。與前作相比本作在中國還發行了普通話版本。因為其解謎元素較多,場景和環節設計豐富,初次上手時很容易導致主角花式死亡,因為被戲稱為”勞拉的一千種死法“。

    《古墓麗影:崛起》的抗鋸齒可調範圍非常廣,同時最高檔也對硬體效能要求較高,我們將FXAA、SMAA、SSAA 2X、SSAA 4X四種抗鋸齒表現的幀數情況彙總為表格,大家對照參考。其他變數為2K解析度、120HZ重新整理率、垂直同步三重緩衝,畫面設定為“非常高”,基本已經達到2K下的畫質調節極限。

    不同畫質下使用自帶能效軟體測試平均幀數

    可以看到即使是開到最高的SSAA 4X,在能效測試中也可以達到40幀的測試成績,而在我日常的遊戲過程中實際上由於負載比能效測試要低,所以表現會更好。而在其推薦配置FXAA更是輕鬆無壓力。古墓麗影的能效測試得出的幀數是我測試的三款遊戲中成績最低的,雖然發行時間較早,但是其想要在極高畫質下欣賞勞拉的飄逸的“海飛絲”,對於硬體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戰地1》是一款由EA DICE開發、Electronic Arts發行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於2016年10月21日發行。遊戲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遊戲中包含了很多系列元素的迴歸,比如馬、火焰噴射器、雙翼飛機和齊柏林飛艇。講述了一戰時期,一群士兵因為配備的武器實在太差,一怒之下搶奪了兵工廠還是研究階段的強悍原型武器,在世界範圍內大殺四方的故事。在《使命召喚》系列在”現代戰爭“後成功跑偏、錯誤地步入“神魔大戰“的當時,《戰地1》的出現,喚起了玩家的一戰情懷,口碑極高(前提是忽略掉爛橘子那個以掉線為己任的伺服器)。

    《戰地1》可選多人模式和單人劇情模式,無論是單人還是多人地圖都是十分巨大,遊戲場景豐富且極其寫實,玩家受傷後會帶來明顯的阻滯感而非單純的低血量。我們選擇在2K解析度、 120Hz重新整理率下看看72%解析度和100%解析度以及各自關閉垂直同步這四種情況作為對比。

    可以看到,無論在哪種畫質下,幀數都可以輕鬆破百,十分流暢。遊戲測試的主要是單人模式場景下的表現,在多人模式緊張刺激對決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調低畫質,以便獲得更高幀數,從而充分發揮120Hz重新整理率+G-Sync的作用。

    《使命召喚:二戰》是一款由Sledgehammer Games和Raven Software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為使命召喚系列第14部主系列作品,也是繼《使命召喚:戰爭世界》後再次將背景設定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品。遊戲主要講述了男主與他的好基友以及妻子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分分合合的感人愛情故事。”動視出品,必屬精品“,動視基於現在的技術打造的全新二戰故事融入了更多的劇情,無論是CG過場動畫還是實際戰鬥場面都讓人身臨其境。同時也支援多人模式,相比《戰地1》的大場面陣地戰,《COD:二戰》的多人模式則更像是傳統FPS遊戲的狀態:小團體、快節奏、近身肉搏,轉角遇上”愛” 肘節式霰彈槍。

    由於《使命召喚:二戰》的單人劇情每一關節奏太快,所以導致幀數測試有很大誤差,所以這個遊戲只能大概描述其幀數,無論是垂直同步的開關以及畫面調整,遊戲幀數始終保持很高水平。即使是2K解析度+120HZ+全高畫質也可以達到平均80幀的水平,說明該遊戲最佳化做得很贊,GTX1080 2K解析度下可以無壓力執行。

    這三款遊戲的長時間和短時間測試,我都是使用自帶鍵盤完成的。整個過程鍵盤沒有因為手感問題讓我感到拖沓或是乏力。而主要遊戲鍵區也沒有燙手,只是連續兩小時的遊戲使得數字鍵區域有些溫熱。RGB背光我將四個分割槽調整為四種顏色,光線充足時,即使背光最高亮度也不會很明顯。而光線較暗時雖然照片上看起來背光非常炫彩,但實際並不晃眼,也不會在遊戲時因為色彩過於鮮豔致人分神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螢幕上。

    而大家比較關注的《絕地求生:大逃殺》以及《逆水寒》等遊戲的體驗情況可能會在專項的AW17 R5遊戲測試文章中提到。至於LOL、DOTA2、CS:GO、Overwatch這些網路遊戲,AW17哪怕是最入門的1060版都可以輕鬆Hold住,就更不要說1080版本了。總的來說,遊戲測試方面帶給我的的更多是“潤物細無聲”,但又難以用量化資料表達的結果。

    體驗完AW17 R5上玩遊戲後,再回歸到我的i5 2500+GTX660古董遊戲機上時,總會不自覺的嘗試把畫面調的高一些以便於儘可能適應自己的眼睛。一款遊戲本可以從硬體到外設帶給玩家沉浸式的舒適體驗,且儘可能不因為任何小問題和小卡頓而對其遊戲過程造成干擾,那麼這就是一臺出色的遊戲本。很顯然Alienware17 R5做到了。

    筆者一直有個夢想,什麼筆記本市場也可以在釋出一款頂配新品的時候,豪氣地喊出:”配置是我們這款XXX產品最平庸的部分!“不過至少不是現在,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目前硬體配置仍舊是使用者購買一款產品特別是一款遊戲PC的重要衡量標準。

    本次送測的Alienware17 R5,具體型號為AW17C-D3858B,螢幕採用17.3英寸2K解析度TN+WVA顯示屏,重新整理率120Hz,同時支援G-Sync技術。英特爾酷睿i9 [email protected]處理器+英偉達GTX1080oc 8G的組合,搭配有16G雙通道記憶體(8G *2)以及512G PCIe固態硬碟+1T高轉速機械硬碟的組合。選裝有Tobii眼球識別+IR紅外人臉識別系統。除戴爾官網的個性化選裝版外。該款算是標配款中次頂配,然而頂配的3859實際上採用的是4K解析度的60Hz重新整理率IPS螢幕,因而從遊戲體驗角度考慮,3858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9-8950HK處理器,堪稱目前移動平臺中民用領域最強神U。擁有6核心12執行緒的規格,基於14奈米工藝的Coffee Lake架構,BGA封裝在主機板上不可拆卸和更換。主頻2.9Ghz,最高可睿頻至4.8Ghz,而由於是可超頻的HK版本,可官方超頻至5Ghz。在隨後的Cinebench R15測試中,單核成績達到201cb,基本可以追趕主流桌面平臺處理器;多核成績1100,中規中矩,使用XTU工具進一步調節後應該會有更高成績。

    Cinebench R15測試成績

    記憶體方面,Alienware全系標配雙條16G/32G DDR4記憶體,無需自行組建雙通道。雙通道記憶體非常奇妙,測試中發現對於核顯電腦和搭載高階顯示卡的電腦這類“兩極”帶來的體驗提升要比中端產品的提升更為明顯,所以高階遊戲PC配備雙通道記憶體是理所當然的。遺憾的是AW17只有2個記憶體插槽,而非4個,想要考慮記憶體擴充套件的使用者只能進行記憶體的替換而非加裝。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官網資料,i9版本標配的記憶體頻率為2666Mhz,而i7版本為2400Mhz。

    GPU-Z相關資訊

    顯示卡方面是我們的老朋友,英偉達移動平臺版GTX1080,採用16nm 帕斯卡架構GP104核心,位寬256bit,擁有2560個流處理器,視訊記憶體為8G GDDR5X,視訊記憶體顆粒來自鎂光。除了執行頻率外,規格上與桌面級GTX1080基本沒有出入。另外AW17 R5所搭載的這款1080是可超頻的,不過暫時沒有在戴爾官網找到相關的OC BIOS,預計日後會釋出相關更新。

    AS SSD測試結果

    固態硬碟採用的是SK海力士的PC401 512G固態硬碟,採用PCIe3.0*4匯流排,支援NVMe協議。使用AS SSD測試讀取為2047M/S,寫入為919M/S。與PC401的官方資料基本吻合,相比三星PM981等固態硬碟略有差距。但在日常使用中,這個量級的體驗不會有明顯差異。機身內另有一個僅支援PCIe匯流排固態硬碟的m.2 2280介面和一個m.2 2242固態硬碟位,AW17 R5最高可以在機身內裝4塊硬碟,擴充套件性十分強大。由於晶片組為CM246,因此AW17 R5也支援雙PCIe固態硬碟組建Raid這類特殊需求。

    機械硬碟採用的是希捷的一塊1T 7200高轉速硬碟,對於容量/速度有需求的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2T甚至更大容量的機械或固態硬碟。值得提及的一個細節點是,這塊硬碟的金屬硬碟托架並非簡單的固定住硬碟側邊。在硬碟與排線接合的位置,也做了擋板固定,防止意外情況下拖拽造成損壞,細節點贊+1。

    螢幕方面,AW17 R5採用一塊17.3英寸的2K解析度TN+WVA螢幕,支援”電競三連“:快速響應、高重新整理率、G-Sync屏。這款2K屏的重新整理率為120Hz,配合G-Sync,好處其實我們在之前其他高重新整理率G屏的測評中提到,保持顯示卡輸出幀率與螢幕重新整理率一致,減少畫面撕裂卡頓,同時讓100以上的高幀率帶來的視覺提升可以為肉眼所感知到。這對於FPS玩家來說有如神助,在”玩FPS類買什麼電腦“這類問題的回答中,你經常可以看到”買個高重新整理率顯示器“的建議高頻出鏡。

    好多人看到TN後就嗤之以鼻,實際上目前的高階TN特別是解析度大於1080P的,顯示效果都很出色,好多也加入了一定的廣視角技術。是不能和低端本用的普通廉價TN面板相提並論。此外,TN面板自帶的高速響應時間的特性一直是電競玩家的最愛。許多專業級電競顯示器都是採用了TN面板。而這塊TN面板的左右可視角度非常好。話不多說,上紅蜘蛛與屏庫資料。

    71% Adobe RGB / 67% NTSC / 92%sRGB

    屏庫網B173QTN01.4的螢幕資訊

    除了這款螢幕外,AW17 R5還提供了FHD 高色域IPS/FHD 高色域IPS 含G-Sync,以及4K IPS含G-Sync的選項,可根據個人需求在官網購買時調整。不過重新整理率為120HZ的只有2K屏版本,因此推薦選購1070以上顯示卡+2K屏的組合。

    螢幕部分,最後一個小小的提示,好多使用者在購機後仍舊第一時間去使用所謂的魯大師驗機。不是看到螢幕是所謂”多年前庫存“,就是看到跑分特別低。首先筆者個人態度,某些軟體之所以被冠以”娛樂“的名頭,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準確性存疑。其次,螢幕的所謂出廠日期老,完全是螢幕底層某些軟體驅動的時間,這些基本性韌體是不需要像我們常規理解的軟體那樣經常更新的。而至於”頂級遊戲本為啥跑分低“,首先跑分軟體也許很”娛樂",其次,如果像螢幕帶有G-Sync這樣的技術的話,關閉G功能後跑分更佳。如果你買個本子只是為了跑分的話。

    說到跑分,還是實實在在的幾個專業軟體的單項測評比較好。大雜燴式的所謂“綜合跑分”實際上並不能體現出不同硬體配置傾向和產品定位的各自特點。

    我們選擇Cinebench R15作為CPU效能的測試軟體,i9 8950HK跑出了單核201cb,多核1100cb的成績。單核十分強悍,充分發揮出可超頻處理器的優勢,多核方面也不弱,不過應該有待解鎖效能後進一步提升。

    而3D Mark跑分環節,在FSU、FSE以及Time Spy三個環節測試成績,在多數場景測試時,視覺直觀感覺畫面沒有明顯示卡頓。針對測試分數,我的態度可以參考但不是唯一準繩,一切以遊戲實際測試為準。

    Fire Strike Ultra模式成績4947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成績為9265

    Time Spy模式成績6751

    PC Mark10測試模擬了人們在使用電腦時候輕中重度的各種場景下的體驗並進行量化打分,相對於單純的效能測試更為貼近人們的日常使用的情況,AW17 R5最終成績為5861。筆記本產品發展到如今,針對文件編輯及日常的影音娛樂、網頁瀏覽,基本都可以勝任,特別是遊戲級PC,除非出現驅動相容問題或者Windows系統的日常bug,否則基本不會存在日常操作的卡頓。

    PC Mark10打出了5681的分數

    各項引數測試到此結束,僅供參考,具體表現請以第三頁遊戲體驗為準。

    作為遊戲本界的“燈廠”,Alienware開創了膝上型電腦的“玩燈”時代,歷經數十年的迭代,最終呈現給我們現在的燈效系統。Alienware17 R5的機身設計與R4基本一致,燈效系統的排布也自然承襲下來:取消了A面兩條燈柱,轉移到頂蓋的兩側,而在機身下半部分的兩側也設有兩條燈柱,視覺上相呼應,也勾勒出了整機的輪廓。A面的外星人頭像、B面的ALIENWARE字元、C面的頭像形狀電源鍵以及鍵盤和觸控板都可以進行獨立的燈光色彩調節。而鍵盤區域則可以定義宏鍵區+4個主分割槽一共5各區域各自的背光色彩。所有燈光都支援1670萬色的精準調節。

    而實現這一切,不需要任何的程式設計技術和電路知識,只需一個名為Alienware Command Center(AWCC)的軟體就可以。目前迎合win10的潮流,AWCC做成了UWP版本,更加的穩定和高效。開啟軟體就可以在FX選項卡中對於上述燈效隨意調節。

    除鍵盤外的燈效調節

    獨立的鍵盤燈效調節

    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缺少相應快捷鍵,不過這時鍵盤上的10個宏鍵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你可以隨意編輯定義其觸發操作,如開啟網頁/應用、調整亮度、一鍵開啟關閉某功能選項。當然,可能受限於外星人不住在地球,技術不夠強大,所以Alienware的宏鍵並不能和國內的一些筆記本那樣可以一鍵叫外賣,這裡值得批評一下

    除了基礎的調光功能外,AWCC還集成了效能調教功能,可以自行預設效能模式,包括CPU睿頻/超頻頻率、電壓和電壓偏移。當然軟體也自帶了諸如靜音和超頻等模式,同時滿足小白和發燒友的使用需求。同時也可以在這裡檢視CPU/GPU的使用情況。

    實際體驗中,AWCC選擇靜音模式後,風扇轉速會在幾分鐘內迅速調低,即使這個狀態下,日常遊戲也不會太受影響。不過出於最佳遊戲體驗的角度考慮,建議遊戲時開啟全速模式。而CPU調節很貼心的是,在你調整電壓和頻率後會先模擬執行測試,如果發現調節資料會對執行造成損害會直接取消調整。即使是電腦小白也可以一點點學習和試錯,無需擔心弄壞電腦,從而逐步進階為大神。

    而另一個亮點則是集成了Alienware Sound Center。除了調節聲音外,這個軟體最廣為人知的功能便是遊戲中“看聲辨位”。該功能開啟後,在支援的遊戲中,會有一個圓形懸浮窗,將玩家周邊聲音的強弱和方向圖形化展現出來,從而可以準確的判斷出聲音的來源方位和距離。下圖展示的是《全境封鎖》中的狀態。

    右側的藍色浮窗便是AWCC的聲音收集功能

    由於《絕地求生》還沒有測試,所以暫不清楚該功能是否適配。作為吃雞界的王牌攻樓突擊手快遞員,這個功能對我來說有如神助啊。希望早日實現通用化適配,那時候作為鐵桿超極本使用者的我,也許也會抱著一臺AW喃喃自語“真香”。

    可以看到AWCC軟體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確實是整個Alienware17 R5的控制中心,集成了諸多強大功能。很多遊戲本雖然有自家的command center,但不知是想不到,還是做不到,比起Alienware的控制中心多多少少都有些遜色。

    除了軟體的控制中心,硬體上,自2016年開始搭載的Tobii眼球追蹤技術也算是AW的專屬特色。在螢幕下方亞克力條閃爍的紅點就是眼動儀+紅外人臉識別。首先在沒有官方教程的情況下,對於普通使用者,眼球追蹤的直觀作用似乎就是 —— 螢幕亮度調節器。

    實測在我離開電腦屏幕後,螢幕在閒置很短的時間就會迅速將螢幕亮度調到幾乎不可見的狀態。而當我的眼睛進入眼動儀識別範圍時(請注意是眼睛,如果你用其他物品在螢幕前晃動,他是不會識別的!),螢幕會迅速回復之前的亮度,這種擬人化的互動體驗讓我感到很舒服,有人質疑這樣的成本實現這個功能,還不如一個手機上的距離感應器。關於這個問題首先第一個回答其實上一句已經提到,Tobii的這套方案可以防止其他物品被誤識別。其次,這個模組並不只是這個功能。

    官方軟體上實時動態展示對機主眼球識別的狀態

    眼球識別有自己獨立的軟體可以設定相關功能,據官方宣稱,可以藉助該技術實現滑鼠游標定位和觸發其他日常操作。此外,在支援的遊戲中也可以用眼神控制遊戲人物的視角以及其他操作,簡直是現實版的“如果眼神可以殺死你”!這個功能我們選擇《古墓麗影:崛起》進行了測試,效果請大家自行感受。

    漢斯小哥哥上演靈魂控制電腦

    不過,雖然技術十分前瞻,但是目前可供適配的遊戲還是太少,而且眼球識別的精度也有待提高,目前對於多數使用者來說,習慣用它來取代滑鼠作為遊戲主力還為時尚早。但筆者看來這項技術完全可以走與VR不同,但同樣主打沉浸式遊戲體驗的道路,非常有發展前景。而在這條道路上Alienware和Tobii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在差異化上,Alienware有自己的傳統優勢,也有對未來遊戲體驗的思考。雖然很多優勢已不再獨佔,但從體驗上仍舊能體現出其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經驗,這都是其他遊戲本廠商所不能相提並論的。不過期望未來,AW不會像很多老牌廠商一樣“吃老本”,能夠利用自身經驗和品牌優勢發掘出全新的使用者痛點。

    有關Alienware17 R5的體驗,其實只有短短几天,如果想要了解到更多的使用中的問題或是其他尚未發掘的新功能,最好的辦法就是,買一臺用,簡單粗暴實用的解決方案。而總結使我很犯難,因為在過去,八千以內的入門級遊戲本產品很少有體驗較好的。無論是製造工藝、硬體效能、外設素質還是散熱表現都很難讓人滿意。更多時候,只能看作是一臺CPU+GPU效能相對較高的普通筆記本而已。在那個時候,Alienware等老牌廠商可以傲視群雄。如果抬槓說遊戲體驗還是桌上型電腦最好的那另說,僅筆記本領域來看,那是Alienware是創始人,也是遊戲本領跑者。

    而最近兩三年的入門遊戲本突飛猛進,IPS面板、高重新整理率螢幕、大容量SSD、強悍散熱加持的標壓+GTX的“藍綠組合”,甚至分化出輕薄高效能本(XPS15)、網遊遊戲本(低壓+GTX),價格從5000-10000不等。似乎引數看起來不錯,玩個LOL體驗也很好。這個時候很多人自然就會質疑購買Alienware的意義,除了那個信仰LOGO外還有什麼呢?

    “同門師弟",戴爾G7 1060頂配版僅一萬出頭價格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上面的各項測評已經回答了很多。對於Alienware,如果你預算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需求只是想”簡單玩個遊戲“,對於各項細節沒有太大追求;又或者你的最高預算不超過15000元。那麼市場上絕大多數6000元以上搭載1050Ti顯示卡的遊戲本基本都可以滿足1080P下暢玩6-7成的單機和網遊大作,即使追求設計也有很多高顏值或是輕薄產品可以選購。價格是很多人放棄Alienware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至少短時間內AW不會也沒有必要因此而改變其定價策略。

    那麼Alienware的優勢到底在哪呢?一句話:充足預算下,可以實現頂級硬體配置+考究細節設計+品牌優勢三者的均衡。

    你可以隨意的拆開目前主流的多數遊戲本後蓋進行簡單硬體維護,當然也包括外星人系列,但不是所有的產品拆開後都可以給你井然有序的規整佈局,裸露的電容與PCB也許下一秒就因為意外的接觸而損傷。

    你可以找到許多C面金屬材質的產品,手感順滑,冬涼夏暖,偶爾會和手指產生”愛情“的火花。當表面溫度逐漸升高時,你可以及時感受到來自本本心臟的熱氣。但你卻很難遇上C面採用隔熱的類膚材料而在背面加上厚實的金屬防滾架與D面框架一起增強整機結構強度。這也許目前是最老實最有效的加固方案,只不過不討好,如今大家都喜歡看露在外面的金屬有多少。而表面溫度則自來水一般的一句”外接鍵盤啊“就過去了。

    你也可以找到很多”電競級RGB炫酷背光“的遊戲本,閃爍跳躍、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只不過很難找一個背光均勻,而且可以支援分割槽域精確獨立調整的產品。

    細節,從來不是用來吹毛求疵的。經常有人抱怨現如今的筆記本不耐用”用一用就壞了“,而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好多端倪。筆記本輕薄化這一路走來,有太多的入門產品在沒有找到新的替代方案前就省去了不該省掉的關鍵部件或工藝。主打高階的產品因為有足夠溢價去支撐研發,因而可以循序漸進的穩定進行革新。而入門系產品出於競爭需要,以毫釐為單位的壓縮成本,產品迭代速度較快,很多細節可能沒有發揮它的作用就已經到了要更換的時候了。所以往往高階產品會在”價效比“三個字上吃虧。

    回頭看Alienware時,其實更可以從理性角度思考,採用頂級硬體後意味著雖然每年會有更新換代,但是並不會明年出了九代處理器今年的八代處理器就做什麼都卡。反而更多時候是發現處理器換代似乎並沒有對體驗有什麼影響。否則每年也不需要出那麼多定位不一的硬體產品,直接出一款最便宜的一年一換就可以了。

    既然硬體水平已經是”夠用X年“,那麼自然可以把硬體之外更多的成本花在產品的設計、耐用性、售前與售後服務甚至預算充足的時候還可以把一部分花在品牌上。因為很多時候,品牌更像是上述這些的濃縮符號。很明顯,除了頂級硬體,Alienware在其他方面也沒少下功夫,而這就足以滿足它的受眾群體。特別是服務方面,標配兩年上門服務且融合AI人工智慧預判故障的完善服務,對於這種體積龐大的重型遊戲本使用者來說絕對是馬太福音。

    對於一直考慮購買外星人系列的消費人群來說,AW17 R5是基於R4模具下的硬體平臺更新款,這應該是你能買到的目前最高配置的外星人系列。而對於持幣觀望的人群來說,如果猶豫不定,要首先考慮確認購買與否的方法不是比價格,而是看硬體之外的特性是否能夠打動你。如果你喜歡體驗新技術,那麼Alienware17系列作為旗艦系列經常會做很多大膽的嘗試,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其實搭載i9+1070/1080的產品沒有太便宜的,從普通消費者視角,其他的都不熟悉,只聽說過外星人,還不如就選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主流”、“殺馬特”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