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該死心了
-
2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我是剖腹產,因為還沒有到預產期,提前半個月羊水就破了。本來醫生是鼓勵順產,誰知道住了兩個晚上,都沒有什麼動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剖腹產了。
但是,我沒有生二胎的打算。孩子班上有個同學的媽媽,她二胎也是剖腹產,根據她的描述,好像也沒有特別疼,跟頭一胎相差無幾。所以,這個應該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
3 # 九皮皮
我沒有剖腹產,是順產的,但是我覺得順產那種痛不是剖腹產所能比的。曾有人說,世界上最痛之一就是生孩子的痛。
當然每個人對痛的感覺都不一樣,有些人會認為生孩子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人就無法忍受順產的痛,就選擇剖腹產,殊不知,剖腹產術後恢復也會很疼,疼的輕但是恢復的時間長。
-
4 # 凌兒媽媽
我都是順產的,不知道剖腹產是種怎樣的體驗。但也聽過不少媽媽說,剖腹產剛開始是不疼,但傷口恢復起來比順產要慢,要疼得多。
我二胎順產由於超預產期遲遲沒動靜,打了一點催生,確實比一胎要疼得多。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還是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吧。
-
5 # 朵媽生活vlog
感覺都一樣疼!想想都後怕!我那時候疼了一天宮口才開了五指,實在受不了了又去剖腹產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直接剖腹產呢!二胎是早產了,也是疼了好幾個小時,最後又刨了。。。疼死了!這輩子都不會再生孩子了!生不如死。。。
-
6 # 林林農鄉
我是一位二胎寶媽,且兩胎都是剖腹產。我認為剖腹產只是一種分娩方式,是分娩都會有痛疼,只是痛疼的方式不同而已。
兩胎剖腹產經歷頭胎選擇剖腹產很偶然,是當天住院當天分娩,入院到分娩之間僅僅兩個小時。當時我的預產期已過,還沒有發動的徵兆,老公又陪我去產檢,給出的結論是要順產還要再等,且胎兒胎位不正,雙頂徑,臍帶繞徑一週半,順產沒那麼容易。建議剖腹產,於是就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就直接入院了,準備剖腹產,10點入的院,11:30左右進手術室,12點就卸貨完成。
二胎選擇剖腹產,實際是醫生給的建議,也是預產期過了無發動的徵兆,當然二胎比之前有經驗,我們早早已訂好了醫院,提前一天入院,第二天順利分娩。
兩胎剖腹產,心態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但有一點沒變,那就是害怕和擔心,害怕疼痛,害怕手術出現意外等。擔心孩子不健康,雖然孕檢都正常,但不由自主的還有方面的擔心。
二胎比一胎疼我感覺這個疼痛不會減輕,是一樣,轉變是你的心態和心情,畢竟多多少少有了這方面的經驗,心情也會好上不少。
最疼的應該是宮縮疼。兩胎剖腹產躺在病床上最難熬應該就是這個,那個疼痛能痛到面部扭曲,如果沒有鎮疼泵那就更難熬了,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熬過來的,反正我是不想再試那種疼痛。
最無助的是術後下床。剖腹產後必須儘快下地,雖然寶媽的身體還比較虛弱,但一定不能一直躺著不動,在拔除導尿管以後就可以自行下地活動了。第一次下地的過程也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從起身到坐起,從坐起到站立,從站立到行走,每一步都可能會牽扯到傷口,這種疼痛感是非常強烈的,這個時候感覺好無助,身體很虛弱,但又必須下地運動,還要小心因亂動帶動傷口,以免影響產後恢復。
剖腹產只是一種分娩方式,疼痛是難免的。不能因為怕疼痛而去刻意的選擇某種分娩方式,而應該根據自身真實情況而定。
-
7 # 鼠來寶麥芽媽
我沒有要二胎,因為我女兒是順八指轉的剖,真的是一胎受了兩樣罪,所以不敢要二胎了!
產檢每次都按時去,除了兩小時後血糖略高,其他都是一次過,醫生評估的順產條件也非常好,宮口開的也很順利,開到四指用了三個小時,外開到八指用了20分鐘,然後產程就停止了,最後人工破水,發現左枕橫頸,難產,孩子太大,調不過來,最後疼了六個小時轉的剖
所以寶媽們,孕期一定要注意飲食合理,按時產檢,合理控制自己和寶寶的體重,另外在生之前,一定要找有經驗的醫生確定胎位,以便更好的待產!
-
8 # 蘋果果果的蘋果
剖腹產經歷是有的,當初懷老大時小,剖腹產感覺也沒多疼,手術完成後很快就排氣了,24小時就能下床走了,不說健步如飛,那也差不多了
可到了二胎時,別的感覺沒有就是疼,這也得比一胎疼很多很多,止痛泵都不能止痛,其實道口的疼還算可以有止痛泵呢,多少緩解很多,子宮收縮的疼止痛泵也不能止痛啊,痛的時候真的一直罵老公,
一胎時我都沒用止痛泵,也沒感覺多疼,可能當初年紀小吧,疼痛耐受力強,二胎時歲數大了疼痛的耐受程度不行了,
一胎是21歲,二胎時30歲,差九年真的差很多
-
9 # 老公愛吃肉火燒
因為寶寶是臀位,不得已選擇了剖宮產,產前也做了各種努力調整胎位無果,又不敢嘗試體外倒轉,安全起見最終決定選擇剖宮產。一開始挺害怕剖宮產的,畢竟肚子上要剌那麼長一條大口子,有點接受不了,但事後回想起來,其實沒那麼可怕。
因為選擇了下午的手術,所以前一天晚飯過後就禁食了(直到產後排氣才可以進食,我大概48小時沒有吃東西),術前準備後(備皮+尿管)自己走進了手術室,手術室和手術檯比電視裡看到的要小,進去後被要求TGG(覺得超尷尬),然後自己爬上手術檯,扎針後就躺著聽大家扯著閒篇幹著活等主刀醫生了『內心的潛臺詞是:What,不應該是各種嚴謹緊張的節奏嗎,請自行腦補電視情節』,搞得我都不好意思緊張了。醫生到了聊著天就開始了手術,麻醉過程不疼也很快,有點上頭,麻醉師確認麻醉後就tingtingtangtang開始了,沒多會就把寶寶拽出來,寶寶哭過後被帶到一邊收拾,可能因為寶寶娩出的原因我的心律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我看麻醉師蠻緊張的,一會問我一會叫人來看,但我自己沒啥明顯的感覺,有點遺憾沒有跟寶寶做第一時間的親子接觸,寶寶收拾好後推給我看,等我這邊縫合完畢就跟寶寶一起回病房了。
剖宮產第一痛苦應該就是麻藥過後的壓肚子了,可以用慘不忍睹形容,著實超出我所能接受的程度了;第二就是麻藥過後的翻身了,因為護士一直催著勤動彈;第三就是下床走路,原則上6個小時就應該下床,因為我術後6個小時快半夜了,就第二天才下床的,下床的過程有點難,活動一會就好了,活動不了太多,比較虛;第四就是上廁所了,補充一下個人覺得插尿管還是會導致尿道有點損傷的,但方便時膀胱的收縮會刺激傷口,就像傷口撕裂的感覺,才是巨疼無比,只能慢慢尿。至於很多人說的宮縮疼,我倒沒有太大的反應,產後各種檢查出院啥的都是自己走的,能適應的了,出院後晚上就自己照顧寶寶了。
我常感嘆,其它型別大大小小的手術後都少不得各種靜養各種補,只有剖宮產後要很快調整好像個沒事人兒一樣投入照顧寶寶的角色中,因為是媽媽,有了鎧甲有了軟肋,就來不得半點嬌氣了。
-
10 # 火命兔子
2012年剖腹第一胎,2019年剖腹第二胎。第一胎的時候沒用鎮痛棒。早上六點左右手術的,手術完就感覺很虛脫,但還不怎麼疼,等中午的時候麻醉勁兒沒了,開始疼,當時是6月,又很熱,然後肚子疼的腿也不敢動。一動就疼。所以疼、熱、不動導致的腿難受交織在一起。這些感覺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所以這一天半的時間,我痛苦到對生下來的兒子一點感覺都沒有,覺得自己廢了。當然還有壓肚子的慘痛經歷。第三天開始才從疼痛的感覺中緩過來,才對兒子的哭有感覺。第二胎是七年後,也不知道是不是技術好了,還是換大醫院的原因,我做手術的過程和結束後並沒有太大感覺,可能鎮痛棒也起了作用,只有壓肚子和孩子嘬奶時肚子才抽抽的疼。但也可以忍。當然躺好幾天也不那麼爽。而且我很早就自己下床上廁所了。所以我建議用鎮痛棒吧
-
11 # 夏冉的美好生活
我的經歷比較特殊,希望可以給姐妹們一點啟示。
我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迫剖腹產的,寶寶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降生。萬幸的是不是提前好幾個月。
懷孕第一次做B超,顯示右側卵巢有個囊性包塊,大小2.3x2.0cm。當時問產檢醫生這個囊腫有沒有關係,需不需要處理掉,醫生說沒關係。在之後的產檢中,醫生沒有再關注這個囊腫,B超也只是檢視子宮內寶寶的發育情況。我們都沒有預見到這個囊腫在慢慢長大,它就像一個定時炸彈存在我的卵巢中。
剖腹產的前一天,我跟老公在家附近公園走了走,人很輕鬆,心情也很愉快。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我肚子右側莫名其妙痛起來,不是陣痛,是持續性不間斷的痛。剛開始的痛可以忍受,我以為只是累到了,休息一下就好。於是躺在沙發上,用了一個小枕頭墊著腰。可是沒想到痛感越來越強烈,我感覺不對勁,立馬叫上老公往產檢醫院趕。
到了醫院掛了急診,醫生一通檢查也搞不清楚我為什麼會肚子痛,B超了3-4次,都是請的很有經驗的醫生來看,還是沒有頭緒,搞不清楚原因。一直到晚上6點多,寶寶在我肚子持續疼痛了10個小時之後開始發動,宮縮陣痛開始了。。。。
立馬辦住院,此時的我筋疲力盡,上午10點從家裡出發到晚上6點多,一點東西沒有吃,中間嘔吐了3次,我老公嚇傻了。持續的肚子痛+宮縮痛=巨痛,一點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住院之後,主任醫生親自跟隨我再做一次B超,期間聽到主任跟B超醫生對話,她們只是猜測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壓迫到神經了?但是B超還是看不出來,最後主任說只能等剖腹產後才能知道原因了。
晚上10點,宮縮疼加劇了,已經開指了。我懇求醫生,能不能保胎一週看看,因為當時只有35+4,沒有足月,我希望寶寶可以足月出生。醫生說恐怕不行,你這樣一直不明原因肚子疼,宮縮會越來越明顯。你自己的體力也耗不起。
凌晨5點,我被推進了手術室,是當天的第一臺手術。麻醉師,醫生一行人還打著哈欠,說實在,我內心很害怕。還好手術很成功,主任醫生說她的猜測沒錯,是一個卵巢囊腫壓迫到神經了。位置很刁鑽,B超看不到,囊腫直徑有一個乒乓球那麼大。我被當成臨床的一個典型案例。還好囊腫是良性的。切除了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剖腹產後壓肚子,那個疼我能接受。就是第一次下床太艱難了。邁一步像是邁了一個世紀。
第一次BC
-
12 # totoro6
一胎順產,半夜兩點半破羊水,大概上午九點上的無痛,不想再經歷的是宮縮陣痛,難以忍受。順產完就能下床,但是渾身像散了架一樣,坐不直,渾身痛,然後下面撕裂,也需要恢復半個月。
二胎剖腹產,胎位不正,晚上九點半破水,十一點半寶寶就出來了。剖腹產不用宮縮陣痛,不需要用力生出來,生完需要痛三天左右,起不來床,一用力上樓就巨痛,二胎產後的宮縮也痛了好幾天。
相比於順便剖腹產,我更傾向於剖腹產,主要對宮縮陣痛有點恐懼。而且剖腹產不需要撕裂,只要捱過三天就好了,但剖腹產的後遺症也許就更持久一點,氣血更虛,而且有一個永久的疤。
回覆列表
目前就一胎,不敢想著要二胎,想著在手術檯上就怕的發抖,身邊同事,朋友破腹產的他們都說打麻藥很痛,手術過程不痛,我剛好反著來,打麻藥一點感覺都沒有,手術過程痛的流眼淚,出了手術室臉都是白的。想想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