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條件:1.需要擁有並保持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由 2.不能說謊也不能墮落。 3.起碼保證自己心理健康。 4.保持良好的價值觀。 5.是以君子之姿觀世界。 這麼些條件估計活不下來嗎? 那麼應該是這些條件有問題嗎?
12
回覆列表
  • 1 # 只緣無事可思量

    要能在這個《社會》中能好好(活下去)又要有(自尊~自信~自由),又要做到(不說謊~不墮落)以及(心理健康)。符合這種條件的人屬於(覚者)因為它是經歷(迷愚)的(修行者),同在(社會)中(生活)看清了(社會複雜)為了(跳出陷井)所以改變了(心態)。現實社會充滿了(欺榨)和(爭鬥)皆因(貪心)所至使(心不得安寧),如果能放棄(貪心)與世(無爭)那麼它的(心)便(清淨)而(安詳)。以(清淨心)看世界便知(世間無常),了知(世間無常)便會選擇(心安理得)的生活。

  • 2 # 北京那年的終雪

    首先得身心健康。這是我好長時間的學習整理彙總:給大家參考。//身體健康十大指標: 1、飲食指標: 350克左右。2、體重指標: 男性:(身高cm-80)×70﹪=標準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準體重。3、體溫指標: 為36℃~37℃,4、脈搏指標(心跳指標)。 成人標準為每分鐘60~100次(注:運動員的脈搏可能低於這個標準)5、呼吸指標: 平穩,有規律。每分鐘16~18次左右。 6、排便指標:每天或隔天一次。黃色軟狀。飲食少、運動少的,2~3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 7、排尿指標: 每天在1~2升左右,2~4小時就要排尿一次(夜間除外)。淡黃色,透明。 8、血壓指標:140/80毫米汞柱。老人血管壁彈性降低,體內垃圾積累過多,需要心臟加大壓力才能保證正常的血氧供應,所以血壓會上升。收縮壓不超過160毫米汞柱。9、睡眠指標: 在6~8小時,起床時精神狀態是否飽滿作為標準。10~18歲的人群,要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18~50歲的人群,每天7小時;50~70歲及以上,每天5~6小時。不能硬性規定每天要睡多久。只要睡醒後,白天有精神,無疲勞感就可以。另外,建議午休。 10、精神指標: “三良好”:良好的個性人格——情緒穩定,性格溫和,一直堅強,感情豐富,豁達樂觀。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 良好的人際關係——待人接物大度和善,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有飽滿的精神狀態,豐富的情感、敏捷的行動能力。 人 要有精 氣 神。 //心理健康: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準也有所不同。 1.智力標準。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條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會人學業成功、事業有成的心理基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2.情緒標準。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情緒穩定,首先心情愉快,才是情緒健康的標誌,且情緒的變化應由適當的原因引起,還要與情緒反應的程度相適宜。3.意志標準:是指人自覺地確定活動目標,支配自己行動,克服重重困難,以實現預定的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階梯,如果做事過於優柔寡斷、徘徊不前、思前想後,或不計後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 4.社會適應標準:主要包括①具有較好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積極、和諧的人際關係,適應周圍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諧的人際關係是身心健康之必須;③處理和應付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如作出決定、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情緒控制、心理換位、人際溝通等能力。5.“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基本相符,不能有效地面對現實、處理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是導致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對現實、把握現實,主動適應現實。6.心理活動特點應符合年齡、性別特點。人的一生要經歷各個不同年齡階段,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該年齡階段的特點。 7.注意力集中度。是一切活動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證。如果一個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穩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動,如兒童多動症,成人的焦慮抑鬱症等都會存在注意力問題。一般5~7歲可連續注意時間約為15分鐘;7~10歲為20分鐘;10~12歲為25分鐘;12歲以上為30分鐘,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寬容、悅納、善待他人,不斤斤計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確評價自我。即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9.在不違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獨特的個性特徵。 10.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規範和法規的情況下,對個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當的滿足。

    心理健康的普通標準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老年人心理狀態健康標準: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地瞭解自己。③生活目標切合實際。④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⑤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⑥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⑦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⑧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⑨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⑩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中年人標準: 1.感覺、知覺良好。判定事物不發生錯覺。2.記憶良好。能夠輕鬆地記住一讀而過的七位數字電話號碼。3.邏輯思維健全。考慮問題和回答問題時,條理清楚明確。4.想象力豐富。善於聯想和類比,但不是胡思亂想。 5.情感反應適度。碰到突發事件時處理恰當,情緒穩定。 6.意志堅強。辦事有始有終,不輕舉妄動,不壓抑傷悲,並能經得起悲痛和歡樂。 7.態度和藹,情緒樂觀,能自得其樂,能自我消除怒氣,注重自我修養。 8.人際關係良好。樂意助人,也受他人歡迎。 9.學習愛好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關心各方面的資訊,善於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10.保持某種業餘愛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11.與大多數人的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倫理觀念。 12.保持正常的行為。生活自理能力強,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青少年標準: ①智力正常。②有情緒的穩定性與協調性。③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④有和諧的人際關係。⑤反應能力適度與行為協調。⑥心理年齡符合實際年齡。⑦有心理自控能力。⑧有健全的個性特徵。⑨有自信心。⑩有心理耐受力。再補充一句:有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興趣,有勞動的本能,創造世界改造自己盡力創造生命奇蹟的堅強毅力!

    那麼一定能在這個社會好好的活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車主的車是獨立懸掛了還是覺得懸架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