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五釣魚筆記
-
2 # 大阿福1
深度不同產生的浮力不同!把簡單的垂釣娛樂上升到科學層面還不如去關心陰曆節氣變化對垂釣成果的影響上呢[靈光一閃]
-
3 # 鐵色高原
提出這樣的問題的人大概對垂釣一竊不通.簡單的說,鉛墜和浮漂存在浮力和重量的比例關係,使用方法也是受地形地貌、風速風力風向、水的深度、流速等各種因素影響,合適的配重,只要有魚口,都會傳導到浮漂上,而不是拉動與否.
-
4 # 帶鎖的泡泡
關於漂的問題你首先得明白整條大線上各環節的作用。浮漂屬於一個向上的力,浮漂以下的所有物品都屬於向下的力,當透過調整鉛墜重量使向上的力與向下的力達到平衡時,整體調漂工作完成了,這時理論上有一點點力量就會使浮漂有所動作,所以吃鉛量與釣多大魚關係不大。但是有一點,就是你調完漂以後露出水面的這部分漂目的浮力大小,很關鍵,因為這部分的浮力如果比較大,那麼小魚是拉不動的。
-
5 # 力量蟲蟲
就是不掛鉛墜吃鉛十克的浮漂半斤的小鯉魚就能拉的看不見了,海杆50克的死墜上個小鯉魚都能拉的亂跑,你別小看了魚在水裡的力量。
-
6 # 布響代套
不誇張的說,只需要一個很小的魚,因為我釣黃辣丁,1兩不到的魚,可以拉動25克的鉛墜,你5克,只需要一個魚苗
-
7 # 眼鏡哥說魚
嚴格來說,吃鉛量5克的浮漂在野釣中可以用來釣5斤以上的大魚,在黑坑中可以用來釣10斤以上的大魚,所以很明顯這樣的浮漂吃鉛量是偏大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有5斤以上的大魚才能夠拉得動吃鉛量5克的浮漂,要分具體情況來看。
一、魚是否吃死口如果魚吃死口,半斤的魚也能夠拉動吃鉛量5克的浮漂。如果魚不吃死口,即便是10斤的大魚也很可能不會拉動吃鉛量5克的浮漂。
所謂吃死口就是魚把鉤餌吃進嘴之後不吐出來,直接帶著鉤餌遊走。魚是否會吃死口主要取決於魚的狀態,生口魚容易吃死口,被釣放過的回鍋魚以及滑口魚很少吃死口。夏季的魚活性高,食慾旺盛,更容易吃死口,冬季魚的活躍性低,食慾差,不容易吃死口。窩子裡魚的密度高,魚容易吃死口,窩點裡魚的密度低,魚不容易吃死口。
二、調釣的靈與鈍雖然浮漂的吃鉛量已經固定在5克,但是同一支浮漂可以有不同的調釣方法。如果是採用調4釣2這類比較靈敏的調釣,有可能1斤左右的魚咬鉤浮漂也會出現訊號。但是如果採用跑鉛這類比較遲鈍的釣法,就只有大魚吃死口才能拉動浮漂了。
三、魚種不同吃口輕重不同有一些魚普遍吃口較輕,例如鯽魚和羅非。有一些魚則普遍吃口較重,例如鯉魚、草魚、青魚。所以魚種不同也會影響浮漂訊號,吃鉛量5克的浮漂,如果遇到鯽魚咬鉤出現訊號的可能性就很小。但是如果遇到鯉魚咬鉤,即便是半斤左右的小鯉魚也有可能拉動浮漂。
回覆列表
拇指大的魚也可以拉動5克吃鉛的漂,關鍵看調釣。
長說的調幾釣幾是平衡浮漂的浮力,打破平衡就是魚情,魚吃餌浮漂就會有訊號,如果說5克的浮漂使用4.9克的鉛皮去平衡它的吃鉛重量,那麼剩餘的吃鉛重量就是0.1克,所以說拇指大的小魚也可以拉動浮漂。
這種情況是調的低釣的低,浮漂的上浮力小上牽力小,比如十目的浮漂調1目釣半目,很小的魚可以打破這種平衡,只有半目的上牽力,所以說釣小型魚弱口魚調底釣低。
換個調法情況就變了,如果說10目的浮漂調1目釣9目,浮漂的上牽力就小,釣的目數多,鉛皮躺底,小魚是拉不動的長說的調靈釣頓,這種釣法常用於釣雜魚過多主攻底部有效魚種,減少浮漂的無用訊號,主抓大力下頓頂漂死口魚。調底釣高。
浮漂雖然吃鉛五克,臺釣是懸墜釣法,鉛墜不沉底魚拉動的是剩餘的浮漂吃鉛重量,如果說鉛墜躺底魚拉動的是魚鉤+餌料+鉛墜的重量不止5克的重量,小雜魚是無能為力。半斤以下的鯽魚這時候吹餌浮漂表現不出來。這種釣法針對大個體的魚垂釣。
還有是季節問題,魚的身體狀況,魚的養殖環境 ,冬天魚口弱魚很難拉動吃鉛大的浮漂,魚有病魚口弱也很難拉動吃鉛大的浮漂,養殖魚小水面魚的力氣小野生水域的魚力氣大,所以在拉動多大吃鉛浮漂的問題上要綜合考慮。關鍵是調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