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足常樂0724
-
2 # 北京得明
確切的說:能量並不存在所謂的消耗,能量,只有“能量形態”或“能量屬性”的轉換。就個體而言,你消耗了活力的能量的同時,也在積累了體衰的能量,當活力能量耗盡,體衰能量就達到了峰值。你就會呈現疲憊不堪的狀態,這個狀態既是活力能量耗盡的結果,也是體衰能量達到峰值的結果。從活力四射到體衰至極,能量本身的總量並沒有改變,但是能量的屬性則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同樣的距離,如果就同一個屬性的能量而言,由於運動形式的不同,其能量變化肯定也是不同的。
-
3 # W大千世界Q
不一樣!透過一千米的距離主要消耗動能,動能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跑步的速度明顯大於走路速度,所以跑步透過所消耗的能量多
-
4 # 艾伯史密斯
答:肯定是不一樣的,人在走路和跑步時速度不一樣,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也不一樣,身體機能的能量消耗效率也不一樣,具體情況與人的運動方式有關。
在物理學中,一個恆力F對物體產生位移S,那麼這個力的做功大小:
W=FS
但這只是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的情況適用,人在走路和跑步時,是依靠地面對腳底的靜摩擦力來實現向前移動,受力過程比較複雜。
在生活中,我們跑步一公里會比走路一公里累很多,說明跑步時消耗的體能更大,但是跑完一公里所需時間更短,那麼哪種情況消耗的能量更大呢?
對於相同的距離來說,人體消耗的能量與運動方式有關,原因有這麼幾點:
(1)人在跑步時,人體重心的上下變化幅度更大,這會使更多的體能被浪費掉。
(2)人體在劇烈運動時,會造成身體內的熱量大量積累,然後人體會透過排汗等方式來維持體溫,這些都會消耗額外的能量,而且隨著機體溫度的上升,機體內酶的活性也會有所降低(酶活性的最佳溫度大約是37℃),從而降低細胞對能量的利用效率。
(3)人在跑步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和地面的摩擦阻力更大。
(4)但是人體的特殊身體結構,在不同的運動方式下,會具有不同的機械效率,就如汽車有個最佳經濟時速一樣。
(5)由於速度不一樣,對於同樣的一公里,跑步需要的時間比走路短,但是普通人快跑能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這裡有一個參考資料(成年人):
(1)慢走(4km/h)一小時消耗能量大約是255大卡;
(2)快走(8km/h)一小時消耗能量大約是555大卡;
(3)慢跑(9km/h)一小時消耗能量大約是655大卡;
(4)快跑(12km/h)一小時消耗能量大約是700大卡;
我們換算成同樣一公里的距離後(僅做參考):
(1)慢走消耗能量64大卡;
(2)快走消耗能量69大卡;
(3)慢跑消耗能量73大卡;
(4)快跑消耗能量58大卡。
-
5 # 跨境電商徐老師
不一樣,走一千米基本上是腿部肌肉運動消耗能量,而跑一千米是腿部肌肉和呼吸肌肉,腰部肌肉共同消耗能量,所以會消耗的多。
回覆列表
同樣的一千米,走過和跑過去的能量卡路里消耗的完全不一樣。物體動能計算公式為 e=(1/2)mu² 式中:e運動物體動能,m物體質量,u物體運動速度。
速度越快,能量越大;但能量越大,不一定速度越快,因為能量有多種表現形式,比如說可以是溫度越高。跑步雖然速度快了,但是它的消耗的卡路里能量不是一種線性關係,這裡麵包括爆發力的能量轉換效率問題。其實,這種問題可以建議提問者購買一臺跑步機進行切身體會。看一看跑步機上的電腦晶片給你計算出來的能量消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