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哥看歷史
-
2 # 小趙在來的路上
首先是軍隊方面。明朝號稱雄獅百萬,但真的是雄獅嗎?其實在戰前,明軍就已腐敗不堪,缺乏訓練,裝備陳舊,基層士兵過得比農民還慘,兵士素養之差,毫無戰鬥力可言。
再是經濟方面。國庫早已被萬曆三大徵用光,根本無法支援長久作戰。萬曆只得靠增加稅收、賣官和降薪來支撐前線,此舉並未湊效,反而更招來民怨,失去民心。
三是指揮系統方面。後金佔領撫順時,明朝的兵部尚書仍是空缺,直到後金逼近瀋陽才讓黃嘉善上任,半年來無人坐鎮對國家如此重要的部門,實屬罕見。皇帝不早朝,兵部不運作,不輸才怪。
四是用人方面。明朝任命的主帥楊鎬實則是個軍事庸才,此戰之前就有兵敗的惡跡。可是朝廷還讓他做了遼東巡撫,對努爾哈赤不屑一顧,作戰策略方面,竟然兵分四路,孤軍深入,還洩露了戰前機密,最終各路軍隊被伏擊潰敗。
原因:
一、天陣
遼東冬季寒冷,楊鎬把開戰時間定在三月,明軍有許多是從南方或關內調來的,很難適應遼東的寒冷。行軍作戰中“風雪大作,三軍不得開眼,山谷晦冥,咫尺不能辨”。明軍大敗,實違天時。
二、地陣
明四路大軍遠端奔襲,進入後金腹地。山川峽谷,河流林莽,易守難攻,更為輜重和步軍所忌。明軍大敗,實違地利。
三、人陣
杜松剛愎自用,貪功冒進;馬林進軍遲緩,畏敵先逃;劉綎輕信誆言,有勇無謀;李如柏起自廢籍,臨陣怯懦。杜松兄杜桐、馬林父馬芳、劉綎父劉顯、李如柏父李成梁都是名將,這些將門子弟,或借父蔭官、或崇尚空談、或跋扈驕傲、或放情酒色,亦或兼而有之。
四、兵陣
楊鎬的無能在於:“兵分四路,分進合擊”,只做成了七個字――兵分了,軍進了,敵擊了,卻沒有做成一個“合”字。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卻做成一個“合”字。
努爾哈赤以“合”對楊鎬的“分”。明軍由戰略上的優勢,變為戰術上劣勢,結果――四路出師,分兵未合,兩雙敗北。
-
3 # 無限山河淚
明朝末年朝政腐敗無能,軍紀渙散。而而努爾哈赤領導的軍隊正是最驍勇善戰的巔峰期。薩爾滸之戰是經典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
4 # baibai
薩爾滸之戰”發生於明萬曆四十七年,是明朝和後金的戰爭。
這場戰爭,是努爾哈赤在薩爾滸附近嚮明軍發起進攻的反擊戰,更是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這一戰,更是明清戰爭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場戰爭拉開了大明王朝解體直至滅亡的序幕。
在這場戰爭中,明朝投入了47萬大軍,努爾哈赤總共投入8萬兵力。那麼明朝47萬大軍,人數遠勝於後金,為什麼卻會失敗得如此徹底呢?
在軍隊方面,明朝自稱雄獅百萬,但是在戰前,明軍內部已經腐敗不堪。根本沒有系統的訓練,裝備也跟不上,還是用著以前老舊的武器。在這樣惡劣窮苦的環境下,本來就無法系統訓練計程車兵,更加沒有所謂計程車兵素養。那麼這樣的一支部隊只是擁有人數上的優勢,從戰鬥力上來說,簡直不堪一擊。
當時的明朝腐敗不堪,國庫也基本上被掏空,從經濟上來說,根本無法支撐長久作戰。所以只能依靠增加稅收、賣官和降薪這樣的措施來支撐前線的戰事。可是這樣的方法,只能解決一時之急,時間長了,民憤也就上來了。明朝更是在短時間內失去了民心。
當時前線作戰,後金已經佔領了撫順,可是明朝的兵部尚書的位置依然空缺。戰事吃緊,一個那麼重要的指揮官位置,居然沒有人在上面坐鎮指揮。還是到了後金部隊已經逼近瀋陽了,無奈之下臨時讓黃嘉善上任。也就是這空缺的一段時間,形勢已經扭轉,兵部都無法運作,怎麼能打贏這樣一場對方做好了準備的仗呢?
最後,明朝當時的主帥是楊鎬這個指揮紙上談兵的庸才,楊鎬之前在官場沉浮三十年,多是靠周旋上位獲取的官職,本身就沒有才能,而且還有兵敗的劣跡,自負的他還不把努爾哈赤看在眼裡,制定了“四路出兵,分進合擊”的戰略,部署這樣的戰略就算了,還洩露了戰前的機密,直接導致各路軍隊被伏擊,鎩羽而歸。
黃仁宇先生曾經評價“明朝不能發揮自己本身的力量,不能應用軍事科技,並不是表現於一時一事的,而是官僚組織和社會狀態為背景,積習而成。”明朝的問題一直存在,只不過是在這樣一場戰役中,徹底爆發出來了,就算打贏了薩爾滸戰役,也依然抵不過明朝氣數將盡,一樣會失去整個江山。
-
5 # 三箭一雕230
2.爭功。從已知的史料記載中可以得知,其實在此戰役之前,明朝軍隊對後金軍隊,事實上是壓倒性的優勢,只是由於武官集團養賊自重的做法,才使後金得到成長的空間。因此當時的明朝軍隊都視後金軍隊是送軍功的,參戰的軍隊都是二線三線四線的部隊,主力部隊用於守城。一旦上了戰場,又擅自變更軍令,希望爭功。
3.分兵冒進。雖然明朝軍隊號稱四十多萬但實際數量大約只有11萬多,還不到後金部隊6萬的兩倍,卻兵分六路,最大的部隊也只有3萬人。因此努爾哈赤堅決採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的作戰方針,利用部隊的機動性,將明朝軍隊逐一擊破。
-
6 # 春秋正義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薩爾滸之戰明軍出動兵力絕對沒有47萬。自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血洗開原、撫順,萬曆皇帝迅速調兵遣將,半年內先後從宣府、大同等地抽調三萬邊軍,又從河北、山東、四川、甘肅、浙江、福建等省抽調了大約三萬兵力,西南的雲貴川等地也派了數千土司兵,加上北韓、葉赫部的策應,集結了大約八萬七千人的明軍主力。47萬隻是號稱,用來嚇唬人,就和沈惟敬對日本人吹噓百萬天兵的效果一樣。
1.主帥無能
在以文制武的體制下,萬曆皇帝與群臣廷推,弄出了一個楊鎬來節制三軍。說起這個楊鎬,他雖是文官,但對遼東軍務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和李成梁家族聯絡密切,但都是和蒙古人打一些治安仗,有過幾次小勝。讓他出名的卻是抗日援朝的一次大敗:蔚山攻城戰,楊鎬率四萬明軍進攻五千日軍,久攻不下,待日軍援軍趕到,楊鎬扔下部隊自己跑路,造成明軍陣腳大亂,死傷萬餘人。結果楊鎬僅僅是撤職,這次努爾哈赤作亂,又把他擺上檯面,難道大明無人了嗎?
其實也不是,明軍陣中還有馬林、杜松、劉綎三大總兵,杜松是李成梁之後的遼東總兵,而劉綎則官至左都督,地位僅次於李成梁,號稱當時大明第一猛將,東南西北各處戰場都打了個遍。然而可笑的是,明軍決策小組偏偏沒有這三位老哥,全是清一色文官。也就是說,楊鎬坐鎮瀋陽,在後方看著地圖打仗,這群武將粗人就去前邊賣命,打贏了功勞歸楊鎬,打輸了就怪三位總兵大人執行不力,流血流汗都與己無關。
2.瞎指揮
在這種尷尬的情況下,楊鎬開始了他的紙上談兵:大軍兵分四路
北路開原總兵馬林帶領一萬五千火槍騎兵北上開原,協同葉赫部的一萬援軍進攻;
中路山海關總兵杜松帶領三萬火槍部隊,攜帶大量火炮等攻城重武器從瀋陽本部出發,出撫順關進攻;(主攻方向)
南路四川總兵劉綎帶領一萬七千內地騎兵(冷兵器為主),從寬甸會同北韓方面的援軍一萬三千人進攻赫圖阿拉,製造威脅;
後路李成梁的二兒子李如柏帶領兩萬五千遼東軍(冷兵器為主)從本溪出發。
三大總兵得知上述部署,不禁破口大罵。尤其劉綎,他知道楊鎬和自己有仇,楊鎬還特意安排他提前出發,快速逼近赫圖阿拉吸引努爾哈赤注意,簡單來說就是送死,讓後金主力圍攻劉綎部,希望劉綎和北韓兄弟撐幾天,為其他部隊爭取兵不血刃搗毀後金老巢的時間。不得不說大敵當前,楊鎬還糾著這些私人恩怨不放,在軍事策略上犯渾,心疼大明將士的命運。
3.明軍佈陣巨大缺陷與努爾哈赤天才指揮
觀察楊鎬的兵力分佈,可以發現,杜松作為明軍主力,擁有最好的火力配置,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當時火器並不成熟,尤其遇上後金兵裝備大量牛皮遁車,八旗騎兵一個衝鋒就到眼前,而杜松的火槍兵卻沒有其他部隊掩護(全在其他路)。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常識錯誤,是因為文官帶兵想當然的佈陣思維。在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時,總指揮陳化龍也是文官出身,同樣採用分兵合圍的戰術。明軍獲勝,並不是因為這個戰術讓敵人首尾不相顧,而是楊應龍水平也就這樣。 而當敵人變成十七世紀最傑出的軍事家的努爾哈赤時,楊鎬這套方略就顯得錯漏百出。
如果我們站在努爾哈赤的視角,同樣會想到,只要集中精力消滅杜松一路,實際上其他路明軍威脅就會大大減少。而努爾哈赤也是這麼做的,他先是親率三萬精銳在薩爾滸設下埋伏,引杜松軍來攻,後再北上擊潰馬林部,而這兩路失敗的訊息,在南路攻城拔寨的劉綎是不知道的,於是努爾哈赤從容地派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帶領四萬優勢兵力圍攻劉綎,距離劉綎僅半日路程的李如柏部不戰而退,最終導致南路軍覆滅。
-
7 # 炭烤母豬蹄兒
這說法,不對;說準確點,不妥。
薩爾滸之戰出兵四十七萬哪裡來的說法呢?
二月二十四日,明楊都堂遣使致書,美言修好。然其不遣善者,而遣一名取撫順時逃出之諸申人齎書。其書曰:“我明領兵大臣及議政諸貝勒均已到齊,我大兵四十七萬,將於三月十五日月明時兵分八路進發”等語。(滿文老檔天命四年正月——三月)明顯是比較扯的嘛,不信再看,記法典作書之額爾德尼巴克什曰:“明萬曆帝,自戊午年二月始聚集兵眾,整備一應兵械。至未年二月,以二十七萬兵號稱四十七萬兵分四路出兵,以破我諸申國英明汗所居之城府,欲滅中國。彼不顧天意,自恃國大兵眾,出兵來戰者,似逆天意也!誣陷忠誠,以是為非,夫欲害善良,謂逆天者是也!明萬曆帝若無大過,其二十七萬兵,何以於三日內被殺殆盡耶?乃因受天譴,故被殺也!諸申之英明汗心術良善,馳奔追殺敵眾凡三日,坐騎未疲,統兵諸貝勒大臣,未損一員。此所謂天助者也!與明、北韓二十七萬兵相戰,殺其二十萬,諸申英明汗之兵陣沒者不及二百人。(滿文老檔天命四年三月到五月)好嘛,這是後金兵?這是戰狼突擊隊。
而比較靠譜的說法應該是八萬多。
薩爾滸出兵八萬這一說法,是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上的,原文說:
以上各路除麗兵外,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
而當事人楊鎬在一份諮文上提到說,遼東“通共未滿八萬”。在戰後的辯護詞上說,“而昨之主客出口者僅七萬餘”。這句話雖然難免有為自己開脫之嫌,但是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這個人數是有據可查的,楊鎬如果空口白話的說,可能就把自己給繞進去了。
同樣可作旁證的是北韓方面的記載。
《光海君日記》上記錄了北韓軍元帥姜弘立和東路總兵劉綎的一段對話:
北韓援軍都元帥姜弘立馳啟曰:“……臣弘立往見都督(劉綎),問各路兵數,答曰:‘西南路大兵齊進,東路兵只有俺自己親丁數千人,且有各將所領,要不滿萬耳。’”
東路不到一萬人而已,其他幾路,想必好不到哪去。
反觀後金人數就有意思了。
比如清朝人記載:
薩爾滸之戰,太宗以三十精騎,敗明兵四十萬,載在琅書。
你敢信嗎?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後金攻陷撫順及大小城池十餘,村寨四千餘 ,獲得馬匹九千,甲冑七千副,收降人戶一千多戶 。此戰俘虜人畜三十萬餘,就地分給部眾,未能分完者則命帶回家再分,四月二十日押送俘虜回城者便有六萬兵士 。此處,努爾哈赤出兵原則為:每個牛錄五十個披甲的人,留下十個人守城,四十個人出戰。 以此論,八旗當有一萬二千人留守,四萬八千人出征。而此處僅出征軍隊中押送俘虜回城的便有六萬 ,而且還有跟隨努爾哈赤行動的四萬人,如此則出兵人數達到十萬,可還有留守的人呢,加起來是多少?
此處原文是:
遂令兵六萬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歸國,帝與諸王大臣領兵四萬移營。——《滿洲實錄》卷四,四月十三日條。
除此之外,昭槤在《嘯亭雜錄》記載說:
“高廟(努爾哈赤)初,滿洲軍尚寡,時董鄂溫順公諱何和理者為琿春部長,兵馬精壯,雄長一方。上欲借其軍力,延置興京,潁以賓禮,以公主妻之。乃率兵馬五萬餘歸降。薩爾滸之役,卒敗明師者,皆公力也。”
此處說後金在薩爾滸之戰藉助了何和禮歸附努爾哈赤時的兵。何和禮雖然不可能如文中所說有那麼多兵,但是他說明努爾哈赤當時借用了其他部族的兵力,也就是說,參戰的後金軍隊並非完全是女真八旗,那麼完全有可能當初被俘虜的漢人也被他們用來參戰。
這事,也有佐證。
《神宗實錄》記載劉綎捷報說,劉綎行至馬家寨口,忽遇伏兵,“斬獲真夷八十五級,生擒夷漢八十八名”,此處“真夷”和“夷漢”便是對女真人和後金漢人的稱呼,而眾所周知的是,東路軍覆滅和後金假傳西路軍令有關,既然是傳杜松的軍令,讓一個剃了發的八旗兵去,顯然不合適,那麼是什麼人去傳的令呢?呵呵。
楊鎬對後金兵馬人數的記載是:
蓋奴酋之兵,據陣上共見約有十萬。
《滿文老檔》記載,萬曆四十六年,後金攻打撫順時,是:
四月十三日,寅日巳時,發八旗十萬兵徵明。
也就是上文我說的“遂令兵六萬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歸國,帝與諸王大臣領兵四萬移營”的事。
萬曆四十七年,遼東經略熊廷弼《敬陳戰守大略疏》中說:
今賊改元僭號,已並有兩關、灰扒、魚皮、鳥喇、惡古裡、虧知介、何伊難一帶,海東諸國兵眾。又令降將李永芳等收集三路開鐵降兵萬人,計兵已近十萬。
無獨有偶,北韓方面也寫了類似的。
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有個北韓人被俘,這哥們在後金被羈押一年之久,回頭寫了一本《建州聞見錄》,其中就他見到的後金兵馬說:
今則長甲軍十萬餘騎,短甲軍亦不下其數雲。
若是僅明朝一方面聲稱後金十萬兵馬,或許有摻水之嫌,可這參與過薩爾滸的明、金、朝三方不同渠道的記載都是此數,我感覺這不是一個明朝故意誇大就能回答的。
再看專家論文怎麼考證的後金兵力
哦對了,還有個問題是,明軍是不是真的就全軍覆沒了?
不是的。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對這個問題,說:
陣亡道鎮副協參遊都司通判守備中軍千把總軍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並印信一顆;陣亡軍丁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員名,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召集官軍共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大致是回來一半,戰死一半。考慮到李如柏那一路基本沒參與,而劉綎那一萬人是真的全軍覆沒了,所以這個人數大致是西、南、北三路的。
戶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吳伯與說:
我兵屬李如柏一路者未動,而杜松一路敗陣歸者尚一萬四千餘,合馬林一路,總收拾整頓之,可五萬餘人。
杜松的西路軍回來了一萬四千餘,比如監軍太監東廠的郭真郭公公、錦衣衛的千戶陸文昭、百戶沈煉(大霧)。
巧的是,一向以挑刺找茬為己任的科道官員們,也有類似的記錄:
比如,戶科給事中姚宗文說:
馬林尚擁餘兵,劉綎得成小捷,李如柏全師撤回,即杜松殘兵散亂虜地者,尚可多方召集,合兵得五六萬。
所以,這一仗,僅從人數上找原因,恐怕欠妥。
楊鎬曾說:
選調宣大山西延寧甘固七鎮兵馬一萬六千,薊鎮各營路兵丁數千,及遼鎮招募新兵貳萬。
山東巡撫李長庚奏:登州三營共額兵二千四百一十九名,今奉旨挑選一千五百渡遼應援。
一萬六千兵馬,居然來自宣大山西延寧甘固七鎮,再加上提到的薊、遼、山東,不下十處。請問,如此兵馬,怎麼磨合?
還有杜總兵。
《神宗實錄》卷五七〇,四十六年五月乙未:
起山海關總兵杜松,奏乞寬限招募家丁方可抵關,上命兼程赴任。
命兼程赴任,請問那怎麼“奏乞寬限招募家丁”?
另外,《光海君日記》旁註說:
綎嘗鎮四川,有手下苗兵甚精猛,嘗以御西羌,屢捷。及是,綎言少需即來,鎬不許,促進兵,故云。
姜弘立曾問劉綎:
“然則東路兵甚孤,老爺何不請兵?”劉綎回答:“楊爺與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國厚恩,以死自許,而二子時未食祿,故留置寬奠矣。”姜又問:“進兵何速也?” 劉綎回答:“兵家勝籌,惟在得天時、得地利、順人心而已。天氣尚寒,不可謂得天時也,道路泥濘,不可謂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
天氣尚寒,不得天時;道路泥濘,不得地利;將帥不和,一線的主將說了不算,不得人和。
怎麼打?
-
8 # 逝去即歷史
薩爾滸之戰是明朝和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之間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戰。
此戰過後明朝和後金的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後金從此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背景: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並且以“七大恨”為由對明朝發動了戰爭,撫順及附近五百餘城堡淪陷,掠奪了明朝人畜三十多萬,殺死總兵、參將、遊擊、千把總五十餘人,李永芳投降。
訊息傳到京城,朝廷震動。
事件:經過一番準備,明朝徵集了四路精兵共八萬八千五百餘人,北韓出兵一萬三千餘人葉赫部二千餘人,號稱四十七萬征討建州。
結果努爾哈赤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先後擊敗了四路大軍,取得了勝利,史稱薩爾滸決戰,清史交薩爾滸大捷。 失敗原因:1、輕敵冒進,群龍無首。
西路、北路、東路三路大軍先後中計被伏,損失慘重,指揮三路大軍的總兵先後被殺,各層級將領死傷無數。
2、努爾哈赤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3、後金士氣強,明軍士氣弱。
後金失敗就意味著滅國,所以士兵們都奮勇殺敵,而且都是在本土作戰適應性強。明軍勞師遠征,筋疲力盡,士氣低下,地形不熟悉客場作戰。 所以明軍號稱四十七萬精兵,實際只有十萬多的大軍在薩爾滸大敗和努爾哈赤的第一次決戰中失敗,丟失了大量的均需,實力下降,從此落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
9 # 方圓讀書
薩爾滸之戰可以說是自明朝中葉一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據史料記載,雙方動用的作戰總兵力將近二十餘萬,因而可以稱得上是一次規模比較大的會戰。在萬曆朝對北韓之役中,明朝前後用兵只有十多萬,各次戰役的規模也都比較大,但是就單次來看的話,還沒有哪一次能比得上薩爾滸之戰。本場戰役後金大獲全勝,明軍慘敗收場。
關於這次戰爭需要談及之處非常之多,三言兩語是絕對不能將其說明的,所以我們就只來看一個點,那就是明朝先後投入號稱47萬部隊,而且還有槍有炮,可為何還是敗給努爾哈赤呢?
努爾哈赤像
戰初,遼東的局勢十分緊張,明朝軍隊處於被動局面,這使得明朝建立了200多年的遼東防禦體系面臨著崩潰的危險。因此明朝統治者覺得有必要在這個地方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以此來消滅後金勢力。戰初的時候,駐守遼東各地的明軍大約有兩萬餘人。但是這些人早已經在後金八旗軍的打擊下,軍心已經崩潰,成了驚弓之鳥了。於是,遼東的守軍只能是被動的分兵駐守在各個衛所,根本無法完成反擊和進剿後金的任務。因此,明朝只能是從全國各個防區抽調軍隊,試圖組成一支在數量和裝備上壓倒後金勢力。
我們來看一下此時明軍的具體構成:
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各抽調精騎一萬,共約3萬人;延綏、寧夏、甘肅、固原四處,各抽調兵精騎6千,共約25000千人;川廣、山陝、兩直,各發步騎兵五七千不等,共約20000人;浙江發善戰步兵4千;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上兵,數量兩三不等,共約7000人;明軍共計88000左右。再加上同盟軍海西女真葉赫部兵二千人,北韓兵13000人,總計110000多人;號稱47萬大軍。
薩爾滸之戰作戰經過示意圖這樣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問題,明軍明顯佔據著極大的優勢。但其實你仔細看一下的話會發現,此次明軍的構成簡直就是萬曆北韓之役中明軍的翻版而已,並沒有太多的變化。要知道,在明朝末年的時候,“衛所制”早已經名存實亡了,而明軍採用的是募兵制,軍隊都是調自全國各地,但實際的作戰主力中,一般就是來自九邊重鎮、四川和浙江。而來自九邊重鎮的軍隊,則主要是以騎兵為主,其中還有一定數量的“跳蕩鐵騎”,一手拿著大刀或者長矛,一隻手拿著火銃。
九邊重鎮除了遼東、延綏、寧夏等鎮,其他的邊鎮因為長時間沒有戰爭,所以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強。但四川確實一個很重要的兵源地。我們知道,自播州之役開始,西南之地戰事不斷,在長時間的戰爭“磨礪”下,使得川軍積累起了較為豐富的作戰經驗,其中川軍步兵尤其善於山地和攻堅作戰。浙軍則實際上是一支由戚繼光締造出來的軍隊,並在嘉靖和天啟年間在抗倭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作為浙軍的統帥,戚繼光十分重視軍事訓練。這一傳統很好地保留了下來,因而浙軍有著良好的軍事素養,戰鬥力也很強。在萬曆年間的北韓之役中,浙軍曾在攻克平壤的戰鬥中留下了威名。
相對於明軍的數量來說,後金的兵源並不是那麼充足。我們知道,後金的兵制是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其作戰的主力也主要是八旗軍。在此次對明朝的戰役中,努爾哈赤已經做了全民總動員,女真族的所有青壯男丁統統都編入到了八旗軍。後金此次參展的部隊結構如下:正黃、鑲黃二旗,約15000千人,由努爾哈赤統領;正紅、鑲紅二旗,約15000人,由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統領;正白旗,約七7500人,由努爾哈赤八子皇太極統領;正藍旗,約7500人,由努爾哈赤五子莽古爾泰統領;鑲藍旗,約7500人,由努爾哈赤侄兒阿敏統領;鑲白旗,約7500人,由努爾哈赤長孫杜度統領;薩爾滸戰役中八旗軍總計約為60000人。
透過這樣的軍力對比,我們不難看出,明朝的兵力遠比後金的兵力要多得多,明軍的戰鬥力似乎也不低。後金的軍隊卻不太像是“正規部隊”,看起來更像是努爾哈赤家族的親兵。但是這也有好處,那就是有著強大的組織力和凝聚力。
薩爾滸之戰要知道,八旗軍隊是努爾哈赤一手建立起來的軍隊,在後金建國之後,一個旗完整的建制在7500人左右,八個旗總計60000餘人。明軍雖然數量上佔據很大的優勢,但是其戰術組織並沒有後金軍嚴密。此外,後金軍一直以來都是在戰爭中度過的,所以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無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集團作戰能力都比明軍要強得多。此外,透過比較我們不難看出,明軍共有八萬多人,再加上盟軍的兩萬多人,總計不過十一萬人,但是善戰的人也不過只有兩三萬人而已。
所以說,後金軍在人數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劣勢,而且六萬八旗軍基本上各個都是作戰勇猛,在實力上一點兒不亞於明朝軍隊。
此外,在武器裝備方面,明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明軍配有大量的火氣,例如大將軍炮、虎蹲炮、佛郎機炮等多種威力巨大的火炮,射程遠,威力大。此外,一些步兵還配有火銃這樣的熱武器。反觀後金軍隊則不然,他們主要都是以弓矢刀劍為主要武器,擅長騎射,這樣十分利於突襲取勝,但是絕對不能正面對戰。此外,後金軍絕大部分還都是以騎兵為主,主要的武器還是典型的冷兵器,例如大刀長矛等,防護器具基本上都是以鐵甲,皮甲為主。與明軍相比,後金的武器裝備明顯落後。
演繹薩爾滸之戰
按照這樣的實力配比,明軍應該是碾壓後金軍才對,然而在當時的時候,由於明軍並沒有採用良好的戰術來強化自己的武器優勢,這就為努爾哈赤提供了取得勝利的機會。明軍所裝備大量槍炮,只利於遠攻,不利於近戰和野戰。但是近戰和野戰又偏偏是機動性超強的後金軍的優勢所在。明軍在本次戰役中犯下的種種錯誤,給了努爾哈赤以反擊的機會,最後大敗明軍。
綜上便是我們對薩爾滸之戰的一個簡述,其實關於明軍的失敗原因還有很多,這裡就暫時分析到這兒了。
參考文獻:
《明史》
《清史稿》
李金濤-博士論文-《薩爾滸之戰研究》
-
10 # 陌上說歷史
薩爾滸之戰明末清初的一場世紀性大戰,是明清歷史的重要轉折點,決定了明清歷史的走向。
對於戰爭本身而言,薩爾滸之戰也是努爾哈赤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薩爾滸之戰規模之龐大,戰況之慘烈,令人唏噓,然則大明王朝幾傾盡國力發動的戰爭,緣何如此不堪一擊,以慘敗而告終呢?
答案是沒錢。
薩爾滸之戰薩爾滸之戰,明軍以楊鎬為首的十一萬大軍分四路向努爾哈赤進攻,對外號稱47萬大軍。努爾哈赤採取憑爾幾路來,只管一路去的打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明軍。
但當時,雙方在兵力上懸殊還是很大的,努爾哈赤只有6萬左右兵力,真想對付起來明軍,還是有些吃力的。
但此時的明朝,已非張居正在位時那麼富有了,剛剛經歷三大徵的明朝,國庫已經空了。萬曆為了薩爾滸之戰特地募集200萬兩白銀。但大軍出征,消耗甚多,200萬兩銀子,11萬人分,一人也就合20兩左右,加上征途遙遠,軍需較大,20兩壓根稱不了多久。
於是萬曆開始急了,再不打,朝廷就沒錢支撐了,於是便再三催促楊鎬出戰迎敵。楊鎬迫不得已,只能倉促開戰。可面對早已做好準備的努爾哈赤,明軍底氣不足,加上又兵分四路,給了努爾哈赤擊敗明軍的機會。
薩爾滸之戰過後,明朝元氣大傷,萬曆也開始抑鬱,逐漸不再上朝,到了後期更是連續28年沒有上朝。
最要命的是,經此一戰,努爾哈赤開始強大起來,明朝再也無法徹底消滅努爾哈赤,為明朝滅亡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回覆列表
薩爾滸之戰前後的明朝軍隊
薩爾滸之戰前後的後金軍隊
明朝兵力方面:
現在流傳的主要說法是: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三萬;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發兵共約兩萬人;浙江發善戰浙軍步兵四千;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約七千人;明軍總數約八萬六千人。與盟友海西女真葉赫部軍一萬人,朝鮮軍一萬三千人,總計十一萬多人,號稱四十七萬。這個47萬隻是號稱。但實際上是多少呢?清朝文獻說 "楊鎬以二十萬兵,號四十七萬“。顯然不是事實,因為清朝是勝利者,難免有自誇的嫌疑。而明朝方面關於兵力說法不一,總指揮楊鎬在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初五日奏報朝廷一切準備就緒時,詳細說明了進兵日期,路線,主副將人員等,只有人數沒有提到過。也許是為了保密。但並非沒有蛛絲馬跡可尋,戰前兵科給事中趙興邦在一份關於遼左剿守機宜的奏摺中提過,"即擁十萬之兵,費三百萬之餉,苟且完局,遼左一空,遼將不知所終已“趙興邦是薩爾滸戰役明朝方面作戰方案的制定者之一,他反對攻打女真,而且認為攻打女真的兵力最多也就十萬到頂了,因此可見,後期明軍在實際作戰時,真實兵力不會超過十萬。而在薩爾滸之戰後,三月十七日,楊鎬的敗奏中提到,女真方面出動的兵力在戰場上看到的估計是十萬左右,打敗他們需要十二、三萬的兵力,而明朝在戰場上只投入了七萬兵力,所以無法打敗女真,楊鎬自己作為敗軍之將,故意把兵力說的少些,為自己的失敗辯護,這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七萬這個數字不一定準確。而根據《三朝遼事實錄》裡作者王在晉說過,這次戰役除了朝鮮、葉赫援軍外,參與薩爾滸之戰的明朝遼東當地部隊和外地增援部隊兵力總計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王在晉並未參與薩爾滸之戰不牽涉責任問題,又在戰後三年到過遼東。加上他給出的數字又比較精確。所以認為王在晉的說法比較可靠。但也不能全信,因為王在晉的書風評一向不是很高。因此,明軍兵力估計在七八萬以上,十萬以下。所以,加上朝鮮姜弘立率領的一萬三千人。(葉赫部一萬餘人並未參戰)因此參與作戰的明軍及其盟友總兵力估計也就十萬出頭。而關於後金方面兵力記載的資料就相對模糊很多,大多語焉不詳,不過大致的看法是後金兵力在六萬左右。
戰鬥中後金貫徹"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原則對明軍實行各個擊破。最後明軍大敗。
反映薩爾滸之戰的圖畫資料
至於明軍失敗的原因,從宏觀方面來說,明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已經立國兩百餘年的封建王朝,此時已經爛到根了,按照中國的歷史規律,王朝末期早已沒有了創業之初那種奮發圖強的進取之銳氣。行政效率低下,軍隊中暮氣沉沉。這個暮氣是從明軍整體來說的,雖然存在個別勇猛頑強的將士但也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而此時的後金作為新興政權正處於歷史上的上升期,行政效率,動員效率,極為高效,士氣高漲人人踴躍。
從軍事戰術方面來說,明軍當時雖然已經大規模裝備火器,但縱觀當時的整個世界,火器並不發達,冷兵器對決仍然是取得勝利最重要的因素,更何況火器發展相對滯後的遠東地區。火器給明軍帶來的優勢實在有限。後金兵長期生長於白山黑水,漁獵為生,弓馬嫻熟,而且此時的後金在冷兵器裝備方面也要強於明軍,其盔甲器械相當精良,在戰鬥中依賴精良的甲冑,嫻熟的騎射,高昂計程車氣,猛衝猛打,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自然遠比冷兵器格鬥能力差,又依賴並不發達的火器,士氣低迷的明軍要強。經常出現後金騎兵勇猛拼殺衝破明軍槍炮環列的大營,明軍大潰,後金一路追殺擴大戰果的場面。
綜上所述,明軍在兵力上並無太大優勢的情況下,倚賴落後的火器,被士氣高漲而勇猛的後金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失敗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參考文獻:
《明清戰爭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