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七叔分享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遇到外星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人類能到月球定居,或者不久的將來....以後,不確定的因素太多,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未來我們的交通工具會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像《未來警察》裡那樣,天空中到外開著飛船,還是像現在一樣,我想大家都會認為第一種,現在的科技水平可謂一日千里,誰又能說得準呢,好了,我們不要在討論這些無聊的話題,我們能否想像一下未來的交通工具樣子呢?  未來公共交通系統將呈現出怎樣緝窢光喝叱估癸臺含郡的面貌?是否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人們都搭乘甜甜圈形金屬結構飛行器往返於住處與公司之間?藉助於圖片呈現的這款概念交通工具,我們絕大多數人縮短通勤時間的願望便可成為現實。如果未來交通系統均由類似這樣的飛行器構成,我們便可在眨眼之間穿行相當遙遠的距離,前往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  Sydpelin是一款時尚而亮麗的飛行器,靈感來自於經典的齊柏林飛艇和概念藝術家米德的標誌性設計作品。與最初齊柏林飛艇設計有所不同的是,Sydpelin採用等離子束作為動力,在為內部供暖的同時驅動發動機運轉。一些人認為,使用氫氣填充一艘巨大的飛船幾乎就等於讓自己置身險地。  Halo 49單人交通工具與米德設計的一款運輸裝置非常類似,但它也提出了一個極為獨特的新概念。坐在這款吃豆人造型的概念交通工具裡面,駕駛者可以藉助兩個無線盤進行導航,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垃圾收集車------假設我們在未來並未培育出用於降解垃圾的“可程式設計”細菌,我們仍需藉助傳統的垃圾回收方式使用車輛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正如圖片所呈現的那樣,這款垃圾收集卡車設計雖然簡單,但在未來世界,簡單的設計也能給人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  2112年,月球上發現一種新礦物。這一新發現讓研發新型高能鐳射成為一種可能。新鐳射能量巨大,可用於驅動圖片呈現的“綠色”城市列車。在未來世界,可以發射鐳射的特殊建築將遍佈城市各個角落,所發射的鐳射在必要時還可改變路線。  概念列車MD 400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米德的作品,是未來交通工具的一個美麗代表。這款“纖細”的列車雖然搭載人數不及傳統地鐵,但所採用的磁懸浮技術卻可讓它快速安靜地穿過隧道。  水下交通工具“章魚”------當人類文明遷至水下世界,將需要一款新型交通工具在被水包圍的城市之間穿行。水下交通工具“章魚”將有機元素與機械巧妙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在操控“章魚”行進的同時,駕駛者又可受到有機材料打造的觸角保護,保證自身出行安全。  兩輪城市車------四輪汽車佔據了公路上的大量空間,在高科技無處不在的未來,繼續使用機械方面存在諸多侷限性的四輪汽車將變得不切實際。Urb-01是一款採用迴轉儀的兩輪城市車,有了它,通勤將變得簡單而充滿時尚感。這款雙座椅汽車的一大亮點當屬滑動式車門設計。  NOMAD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米德的巨型概念車,其最大特徵當屬大容量移動橋和停機坪。它採用核動力驅動,可長時間保持運轉狀態,即使連續工作相當長時間也不在話下。 NOMAD可用於修建公路,探測陌生區域和為有需要的地區運送車輛和補給品。  如果將你的汽車與其他人的汽車連線在一起形成車隊並交由頭車控制,所有後車的駕駛者在上班途中便可簡單地坐在座位上休息放鬆和瀏覽當天的新聞,無須親自操控汽車。如此編隊出行聽起來是不是非常具有未來派色彩?目前,歐洲正在研發和測試一個類似系統。遺憾的是,接受測試的汽車並不像圖片中的概念車隊一樣又炫又酷。  自治資料庫運輸車(ADT)專為2137年設計,是一......

  • 2 # 追憶麒麟

    未來本身就是模糊的感念,明天也是未來,後天也是,一年後也,一千年以後也是未來. 不過我也有時候幻想一下未來的交通工具,

    現在2018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燃油汽車,火車(高鐵和普通列車),飛機。

    到2050年左右發達國家的主流的交通工具估計就是 可以利用無線充電技術(也可能是全核能的),沒有方向盤全電腦操作的正常純電汽車,,估計到時候汽車估計和現在的共享單車一樣,都是租用的,一個預約車就會再你家門口等你。個人一般都不會買車,有身份大佬估計會有定製車。長途旅行主流方式估計就是真空磁懸浮。到那時候的技術估計能把時速提到每小時2000到8000公里,到時候飛機只能退居二線,只能體驗旅遊觀光用了。

    到2100年最遲2150年科技技術估計能研發出來反重力的交通工具。到時候動力估計全部是核能。空氣動力學也突破,全速執行時候速度不可想象。

    到2300以後的未來幾百年,估計慢慢就沒有交通工具了,就是有估計也是腳踏車了,娛樂健身用了,因為到時候人體基因密碼全部破解,人到那時候理論上可以有無限的生命,就看那時候的法律是怎麼規定的,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了,想去哪裡就走進一個分解機器,能在另一個地方把人體重組。類似玄幻小說的傳送陣。也有可能突破空間技術,直接把人,空間傳送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

    以上就是個人對未來的幻想請勿當真,我還有很多想法就是手機打字太麻煩就簡單說說。

  • 3 # 十年汗水

    我比較同意樓上的說法,未來還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十年之後是未來,五十年之後也是未來,所以很難回答。不過在這裡暫且選能看得見的二十年當做未來吧。

    首先從資源儲存量方面考慮。眾所周知目前交通工具燃料主要是透過開採石油,然後深加工得來的。在地球資源日益減少的大環境下,新能源交通工具必將登上歷史舞臺。

    然後從環境汙染方面考慮。燃油產生的一系列有害物質已被世界各國逐漸重視起來。所以清潔無汙染的新能源必將取代燃油的交通工具。

    新能源交通工具是個總稱,具體可能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火車、新能源腳踏車等等,以及現在我們還無法想象出來的新產品。

  • 4 # 大鍋菜

    對於當前的交通工具來說,主流的應該是:陸地---汽車,火車;水中---輪船;空中---飛機。這些交通工具是我們現在接觸最多的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的。那麼下一步這些交通工具應該是先往智慧發展,比如汽車的無人駕駛技術,也正是當前的熱點,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地研究和推進。所使用的動力源也正在由高汙染的油氣向清潔能源發展,比如電力,太陽能動力等。這是當前交通工具的近期發展方向。

    那麼再往前看,應該是更先進的交通工具會發明出來,比如陸海空都能應付自如的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再比如是否會有類似於時空隧道一樣的瞬移技術出現呢?這些雖然還處於幻想階段,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正如騎馬的時代想象不到現在的高鐵時代一樣,誰也無法預料是否真有一天會實現。

    人類在不斷進步,交通出行方式也在隨之往前發展,相信未來的某一天,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交通工具出現,徹底改變人們現有的出行方式,我們拭目以待吧。

  • 5 # 說人說事

    第一,懸浮式列車,隨著中國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懸浮式列車的研發可能最快被研發!高鐵的平均速度目前已經達到350km/h,據報道上海的一家研究機構已經將懸浮式提到了432km/h。而這種速度不僅僅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而且也提高了軍事上軍隊快速集結及快速轉移的目的!所以無論從個人還是從國家層面上來說快速執行的列車是首要的研究目標!

    第二,懸浮式汽車!

    隨著現在家用轎車的普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車多的壓力!出門停車難,路上各種堵。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所以迫切的希望趕緊出現一種車能解決只要路上跑的問題,將平面交通改成立體交通網路,並且儘可能縮減家用車的體積!即使人均一輛車也不會有擁堵現象的發生!下面這種車的外形預想設計就不錯,要是能在空中懸浮開就更好了!

    第三,傳送器。

    無數次在電影中看到過傳送器,如果將來一天人們出行不在靠車,你想去哪裡只要在傳送器內輸入地點,然後就會出現在離目的地最近的傳送地點!這不更好呢,想去哪就去哪裡分分鐘到達現場!

  • 6 # 心靈休息的港灣

    未來,不用說太遠。我感覺將是低空飛行的時代。夏天我們腳踏飛行器,縱橫四海,涼風習習好不自在威風。冬天我們坐在弓箭飛行器內好不溫暖舒心!地面上將是離地賓士的轎車,永遠不會再出現圓圓的橡膠輪胎!我們用的將是太陽能和空氣分解出來的氧氣和氫氣!

    駕駛他們的將是智慧機器人。我們一切的操控只是用我們,的思維傳達給機器人而已。我們大家就是這裡的上帝!

  • 7 # EyeOpener

    對於愛好駕駛的人類來說,無人駕駛汽車是個壞訊息嗎?當然不是!雙手一旦解放,還有一萬種新奇高科技等你駕馭。Eyeopener今天介紹一些你絕對沒見過的越野裝置。

    1.LC7。華盛頓廠商的最新產品—LC7,是一艘會主動爬上岸的船。兩隻大爪子能在惡劣條件下靠岸,像螃蟹一樣穩固。可載重600斤左右,裝運完畢之後,還能自動下水。

    2.銀翼飛艇。比普通摩托艇多一條划水橇的特別設計,再加上時速提升,駕駛者得以脫離水面。可自動調節水平垂直角度,避免翻車。50馬力的發動機直逼快艇。

    3.天行者。陸空兩用的超強山地摩托,你見過嗎?地面速度31米/秒,即使在300米高空,速度仍高達23米/秒。89馬力的雙缸發動機,支援連續行駛390公里。五分鐘即可起飛。

    4.薩滿越野車。俄羅斯產的薩滿號稱極端道路克星,長6米,高3米,寬2.5米,薩滿帶你去高速到不了的地方。8個獨立懸架,備用螺旋槳,三種駕駛模式,輕鬆hold住沼澤苔原,大山大河。12座的寬敞內部空間,荒野之行一臺搞定。

    5.無人垃圾車。單人操縱大型垃圾車太困難了,尤其是出入居民區。這臺自動駕駛回收車就不一樣了。車身四周的一排排感應器,保證這個大傢伙不會撞到任何人。中央感測器和GPS定位雙重保證,危急時刻,還能緊急制動。

    6.鬥牛消防車。緬因州人民豐富的滅火經驗,直接促成了這款頂配消防車的誕生。137釐米的軍用輪胎,一次載水量7500多升。巨大的體型碾壓一切。

    7.Gliss摩托艇。雖然號稱老少皆宜,但這款Gliss還是要9歲以上,身高1米4以上才允許駕駛。低位的重心設計提高了穩定性,也進一步提速至25千米/小時。五馬力的強勁動能,每分鐘成本只要3塊多錢。

    8.水上飛機。2016年的南漢普頓遊艇展上,8.3米長的新款水上飛機看起來簡直就是一顆賽艇。6.4升的雪佛蘭引擎,雙極噴氣式加速。重量只有三千千克,即使普通版,都自帶550馬力,高階玩家可自選升級至兩千馬力,瘋狂無比。

  • 8 # 科技公元

    如今,研發新型交通的苗頭勢如破竹。在國內,除了馬路上跑的“無軌列車”,更有趣的是,地鐵還能“在天上跑”。

    今年10月份,河南開封自貿區就出現了“天上跑”的地鐵。不過,它並不是地鐵,而是一種行走在空中的新型軌道交通系統,也叫空鐵。

    這種懸掛式空鐵,造價低,每公里的建設成本,僅為地鐵的1/8到1/6,而且節約土地,建設工期短,一年內便可投入運營。即使在雨雪天,也不會有脫軌的風險,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其實,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條空鐵,早在兩年前,中國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就在成都亮相了。這條空鐵,以鋰電池組作為牽引動力,時速達到60公里。接著,另一條空鐵也在青島試執行,它採用的是新型永磁電機,最高時速提到了70公里,執行速度媲美地鐵。

    而河南這條,是中國第一條,採用電氣化牽引的懸掛式公共交通線路。相較於上面兩種,電氣的效率和功率更高,因此加速更快,爬坡能力更強。不過,由於空鐵掛在空中,靠連線處支撐,因此它的載客量比地鐵小很多。當客流量較大時,就不能滿足運輸的需求了。

  • 9 # 蒼穹新能源

    太陽能充電新能源電動車,利用太陽能光伏板充電行駛電動車,現階段行駛里程三四十公里,隨著技術進步,未來續航里程將增加不少,可能實現無限續航,使用清潔能源,上路行駛。

  • 10 # 易成陽光

    隨著科技的發展,太陽能轉換效率進一步提高價Grand SantaFe來越低,太陽能在低速電動車上越來越成熟,每千瓦電力可以支援電動車增加續航能力大約25公里,而高速電動車只能增加續航6-7公里,低速太陽能電動車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中國的西部地區光照1類地區更加適合。

  • 11 # 行知漫步

    無人汽車的技術確實讓人遐想不已,但是同學你的估計可能太樂觀了,回想google花了10年時間,才讓waymo實現了鄉村無人公交。

    waymo累計完成了1000w公里的路試,通常路況中的各種場景waymo很有信心處理,但仍然無法完全處理異常情況,所以現在還有安全員。記得有一次車禍是因為路上出現了一個不應該出現的物體(靠墊),waymo處理不當而造成了事故。

    目前無人駕駛是基於機器學習的方式實現,需要大量資料進行訓練,但人們無法提供大量的異常情況供無人車學習,這就是問題所在,可以預見很長一段時間無人車是需要人來處理異常,特別是在中國,各種女司機的神操作,沒有預判和異常處理能力,安全就很難保證。

    一項技術的普及,還需要考慮到應用的成本,目前無人車的費用還太高了,要加裝多個鐳射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感測器,相應的計算控制單元,這些成本都不低,遠遠超過了車輛本身的價格,要讓這些器件的成本下來,就需要有供應鏈的支援,短時間量產車輛都加這些器件的可能性很小,沒有量是很難把成本降下來,別看現在這些創業公司說把成本做到多低,那都是沒有經過量產的樂觀估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哪些特別後悔的賭博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