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業濤子
-
2 # 小繆說八道
首先說塑膠膜大棚是可以種植食用菌的,但是單純的依靠塑膠膜與太陽的光帶來的熱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些人工的介入。
我們這裡有種植毛木耳,也是食用菌的一種。這裡種植也是採用塑膠膜棚的種植,一般在搭棚的時候還需要建設鍋爐房為棚內提供溫度,這樣可以冬季使木耳正常生長,也就可以反季節種植。
其次還要做稻草蓆子,晚上放下以免棚內的溫度流失。這跟蔬菜大棚一個道理。最關鍵的還是鍋爐的控制!
種植食用菌前景很好,管理技術上加強,比較操心!多多努力,相信會把食用菌行業做好!
給個鼓勵唄!!
-
3 # 益優興農
塑膠膜大棚是可以種植食用菌的。
但是需要經過相應的改造,首先棚內部的地面要清理平整,根據自己所選食用菌品種種植要求整理到位,並提前要鋪設好水管和電力照明等設施,以利於到時調節食用菌所需環境要素。
棚外塑膠膜以上要用草苫或棉被進行覆蓋,並要用鋼絲或繩子等物料將其固定牢固,但要留有通風口,以便調節棚內溼度和溫度。
經過以上的改造,塑膠膜大棚就能達到種植食用菌的要求了。
-
4 # 新鮮水果最好吃
可以。
一、大棚要求
塑膠大棚上用稻草全部覆蓋,使大棚既具遮光性,又能保溫保溼,夏天可降溫,冬天可增溫。塑膠大棚一般為:長10~20米、寬5米、高3米。棚上覆蓋稻草厚5釐米,棚頂留2個排氣洞,棚中間對開2扇門。棚內設定2排床架,共8層。
二、栽培技術
1.大肥菇栽培:①季節安排。7月10日堆料,像蘑菇一樣進行二次發酵,7月30日播種,8月30日覆土,9月20日收頭潮菇,10月中旬結束。②播種發菌。發酵料進棚鋪料,厚15釐米,料含水比栽蘑菇的稍高。播種宜在早晚進行,播種量要大些,佔料重的15%,採用混播和撒播相結合。③覆土。大肥菇的覆土要比雙孢蘑菇稍薄些,以2~3釐米厚為宜,覆土材料以發酵土為好。④出菇管理。大肥菇出菇期正逢高溫,必須注意菇棚內通風換氣和空氣溼度的管理。其它措施與常規相同。
2.冬蘑菇栽培:①季節安排。10月3~5日堆料進行二次發酵,10月20日發酵料進棚鋪料、播種,11月中旬覆土調水,12月下旬出菇,翌年4月結束。②播種發菌。10月下旬以後氣溫逐漸降低,可在覆蓋的稻草上再加一層塑膠薄膜,或在棚內加放煤爐,以提高溫度,加快發酵速度。用料不宜過厚,掌握在15釐米。中午播種,用種量稍多些可加快發菌。
3.草菇栽培:①蘑菇廢料二次利用。3月上旬蘑菇生產結束後,對栽培廢料進行翻格、通風、去除汙泥雜質及雜菌感染的爛料後,每110平方米加入15公斤石灰粉,將料抖松吹乾備用。②播種發菌及出菇。播種前將幹廢料用pH為10的石灰水調勻,使料溼透,再在每平方米中加5公斤新鮮棉子殼,按常規方法堆制發酵3天,調節pH至9,以波浪式鋪料於床上,按草菇生產常規方法播種管理。一週後出現子實體,床面、床下兩面出菇,產量較高。
-
5 # 冒喜優農官方號
採用塑膠大棚全遮陽技術,可週年栽培食用菌,使食用菌一年四季均可供應市場,特別是高溫等淡季可賣好價錢,獲得高效益。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大棚要求
塑膠大棚上用稻草全部覆蓋,使大棚既具遮光性,又能保溫保溼,夏天可降溫,冬天可增溫。塑膠大棚一般為:長10~20米、寬5米、高3米。棚上覆蓋稻草厚5釐米,棚頂留2個排氣洞,棚中間對開2扇門。棚內設定2排床架,共8層。
二、栽培技術
1、大肥菇栽培:①季節安排。7月10日堆料,像蘑菇一樣進行二次發酵,7月30日播種,8月30日覆土,9月20日收頭潮菇,10月中旬結束。②播種發菌。發酵料進棚鋪料,厚15釐米,料含水比栽蘑菇的稍高。播種宜在早晚進行,播種量要大些,佔料重的15%,採用混播和撒播相結合。③覆土。大肥菇的覆土要比雙孢蘑菇稍薄些,以2~3釐米厚為宜,覆土材料以發酵土為好。④出菇管理。大肥菇出菇期正逢高溫,必須注意菇棚內通風換氣和空氣溼度的管理。其它措施與常規相同。
2、冬蘑菇栽培:①季節安排。10月3~5日堆料進行二次發酵,10月20日發酵料進棚鋪料、播種,11月中旬覆土調水,12月下旬出菇,翌年4月結束。②播種發菌。10月下旬以後氣溫逐漸降低,可在覆蓋的稻草上再加一層塑膠薄膜,或在棚內加放煤爐,以提高溫度,加快發酵速度。用料不宜過厚,掌握在15釐米。中午播種,用種量稍多些可加快發菌。
3、草菇栽培:①蘑菇廢料二次利用。3月上旬蘑菇生產結束後,對栽培廢料進行翻格、通風、去除汙泥雜質及雜菌感染的爛料後,每110平方米加入15公斤石灰粉,將料抖松吹乾備用。②播種發菌及出菇。播種前將幹廢料用pH為10的石灰水調勻,使料溼透,再在每平方米中加5公斤新鮮棉子殼,按常規方法堆制發酵3天,調節pH至9,以波浪式鋪料於床上,按草菇生產常規方法播種管理。一週後出現子實體,床面、床下兩面出菇,產量較高。
-
6 # 不做庸人不自擾的庸人
我就是種食用菌的,種的香菇。用的就是塑膠膜,不過大棚塑膠膜有很多種,用的不對的話效果也不好。
大棚的受光狀況,與塑膠薄膜種類、新舊、被汙染程度、附著水滴多少,以及棚型和棚的延長方向有關。這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另外大棚使用塑膠膜受外界影響變化劇烈,季節和晝夜溫差大。一般條件下冬春季節小棚的增溫能力只有3~6℃,加蓋草苫子的小棚,溫度可再提高2℃以上,增溫能力達5~8℃。
夏季棚溫最高可比外界高出15~20℃,容易造成高溫危害,應注意通風降溫。
具體使用起來要根據你所種食用菌的特性,採取相應的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儘量創造適合食用菌生長的溫度、溼度、通風等條件。不能死搬硬套,種植食用菌要因地制宜,靈活的得運用很是關鍵!
-
7 # 鄉村農事123
首先,肯定一點可以種植。食用菌的種類挺多的,像香菇、平菇等。
如果是想上價錢建議種香菇。香菇的價格在超市基本都在10塊錢以上,價格波動不大,比較穩定。但是,種植是比較麻煩的,它需要光照、水分、溫度等的配合,尤其是光照但又不能是直射光。控制起來就有些難以控制,這也是香菇價格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平菇。這種非常好管理,只要溫度溼度得當,在地窖中也能種出來。用大棚的話,全部遮蔽無光線就行、水、肥、溫度、溼度跟上就行了。
如果經驗不足的話建議種平菇,但是平菇的價錢不高。
-
8 # 小菌菇娘
塑膠大棚種植食用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1)窪地地形和遮蔭網設定不當造成通風不暢,可能引起菌絲髮育不良、高溫期燒菌、出菇期現蕾少以及產量低、畸形菇多等問題。尤其,對於玉木耳一類好氣型食用菌來說,以上問題會表現得更嚴重。
(2)窪地效應的成因如下:①如果大棚南北兩面都有成行的樹,阻擋了南北方向的主風流;②大棚區整體有遮蔭網覆蓋,形成蓋子一樣的保溫效應,阻斷了上下方向的空氣對流。
(3)建議:①將該區域按東西方向分為3-4塊,每兩個區域之間留一個大棚不用,並將其棚膜拆除;②適當減少高溫期菌棒的擺放密度;③高溫期適當升高遮蔭網距離棚頂的高度。④在以上措施的基礎上,還可將實際使用的大棚棚門改裝到距離南北兩邊道路更遠距離的位置。
回覆列表
可以種植。但是,種植以前需要對蔬菜大棚進行清潔、整理,搞好大棚內的環境衛生,然後進行消毒和滅蟲。蔬菜靠光合作用生長,所以設計的大棚採光效能好,以確保足夠的光照滿足蔬菜生長的要求。而改作栽培食用菌就需要做相應的改造。
食用菌喜陰、喜溼,這就需要增加遮蔭和保溼設施,如棚內吊掛遮陽網,棚外加蓋臨時遮蔭層。另外,多數食用菌為熟料栽培,自身沒有蟲源,為了避免外來害蟲的侵襲和為害,通風處還要安裝窗紗。施用有機肥較多的蔬菜大棚,使用前要特別注意蛾類和跳蟲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