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廣場協議對日本的直接衝擊並不大,心裡衝擊很大,日元的大幅升值導致日本人突然發現自己很有錢,開始消費和支出,日本的資產也大幅升值,導致外資流入日本的金融和地產,引導資本價格繼續上升,日本也在這種財富效應下開始把資本向這些行業轉移,導致經濟的虛火繼續上升!最終在資本專案放開情況下放了個大煙花!廣場協議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因為市場經濟的邏輯就會導致那樣的發展路徑。

    一些國人並不瞭解真相,把力量用反了。但是資本專案放開是一道坎,看能不能順利跨過去,不要以為能躲過這個坑,越躲這個坑就越大,最後大到你不敢跳為止!

  • 2 # 千佛山車神

    日本在二戰之後,在美國的扶持下,經濟快速增長。到了1978年,日本超越蘇聯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作為世界工業製造強國,日本的汽車、電子產品、鋼鐵等大量產品在美國十分暢銷,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貿易順差。也加速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騰飛。

    到80年代初,日本東京的房價總值就能夠賣下整個美國,“日本時代”呼之欲出。

    (在港口等待出口的日本汽車)

    這時,相比於日本的日進斗金,美國卻承受這鉅額的貿易赤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及西德5個工業發達國家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於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秘密會晤後,在簽署了一個秘密協議,因為是在廣場飯店簽署的,所以叫做《廣場協議》。

    這個協議的目是要求美、日、英、法、德五國政府出面干預匯率,使美元對日元及馬克等主要貨幣有秩序性地下調,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

    《廣場協議》簽訂後,上述五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引發連鎖效應。造成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這其中受到衝擊最大的是日元,它直接導致日元大幅升值。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日元兌美元迅速升值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升幅20%。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

    日元的大幅升值,導致日本出口受阻,這引發了日本的經濟泡沫,日本股市崩盤,房地產崩潰

    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同年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

    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整個1990年代,日本經濟都受泡沫經濟的後遺症困擾,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日語稱“平成景氣”。

    (繁華的東京街頭)

    不過對於日本90年代的經濟疲敝,很多經濟學家並不認為是《廣場協議》導致的。他們認為日本經濟的低迷是由於政府施政不當所造成的。並且日本在經歷所謂“失去的十年”後,依舊是一個發達國家,而國民也依然享受著極高的生活水瓶。

  • 3 # 社科院主任

    我來發表一個不同於大眾看法的回答,我如果說“廣場協議救了日本”,你們會怎麼看??對於廣場協議日本政府欲蓋彌彰總是宣傳自己是受害者,事實真是這樣麼?廣場協議簽訂於1985年,從圖中可以看出當面年日本的GDP為1.3萬億美元,在看看受廣場協議影響10年後的1995年當年日本GDP為巔峰的5.4萬億美元。整個翻了4倍,也許有人會說期間日元增值很多,到從日元兌美元的資料來看,這10年間日元兌美元只增長了3倍。說明廣場協議並沒有讓日本的GDP總量減少反而增長了30%,也許有人要說10年才增長了30%所以還是被美國坑了。那麼重點來了為什麼日本願意被美國坑?因為他們要解決“房地產泡沫”這個日本最大的經濟問題。。日本的房地產從1980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期房價猛漲行程了和我國現在相同的局勢,日本政府下定決心要解決他,那麼房地產泡沫破碎靠什麼來彌補經濟呢?實體經濟。對,日本有強大的實體制造,從80年代年開始以本田,豐田,尼桑,三菱,鈴木為代表的車企,以索尼,東芝,三洋,松下為代表的電子企業在全球瘋狂銷售佔據全球的半壁江山,那麼問題又來了日本是個小國,人口少,資源少根本不夠這些企業生產用,怎麼辦?資源可以進口啊,工人可以僱傭國外的啊,但是我日元不值錢用日元買資源,僱傭工人太不划算了,得讓日元升值才能加強購買力,於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廣場協議”誕生了,隨著日元的增值日本人更瘋狂的投資國外房地產(這一點是出乎日本政府意料的),最終美國如願剪了日本羊毛,日本如願加強了日元的購買力。10年後的1995年日本房地產完全崩潰但日本也達到了歷史的GDP巔峰,依靠強大的製造業磨平了房地產泡沫。。至於為什麼後來日本的GDP一直在4-5萬億美元徘徊,那是應為這已經是它的極限了。它真的就只有這麼多地,這麼多人,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那麼日本靠強大的製造業解決了房地產泡沫,我們應該怎麼去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呢?我認為依然是以日為師走好製造業的路。。。。。 全手打,謝謝觀看。。

  • 4 # 漆毅淮安

    廣場協議,讓日本20年內從一個活蹦亂跳的人變成了一個半死不活的垂暮老人,被美國活生生掏空了。所以,中國這次一定得不惜血本,決不讓美國陰謀得逞,寧可對美出口虧損嚴重也不能從宏觀上萎縮!

  • 5 # 大志遠思想空間

    《廣場協議》是多贏協議,相當於美國多印錢,日本不印錢,美元貶值,日元升值,雙方市場都一片繁榮。

    從此之後,日本犯了一個錯誤,把錢投向了樓市和股市。錯誤在這裡,還不是《廣場協議》,千萬不要混淆了。

  • 6 # 趕緊發楓華谷

    《廣場協議背景原因和影響》

    廣場協議背景是日本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其經濟地位已經開始威脅到美國地位情況下達成的。

    80年代的日本經濟進入全勝時期,在商品市場上美國產品不是當時日本對手。日本一些企業家認為美國同行沒有什麼競爭力。在半導體,汽車,日用品等領域,日本和德國產品是美國產品最大競爭者。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擴大。美國希望透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1985年9月22日,美國強迫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透過美元貶值來刺激美國出口,抑制相關國家對美國產品輸入來達到促進美國貿易改善,進一步改善美國財政赤字。

    廣場協議與今天的中美貿易戰有異曲同工之妙。

    廣場協議對日本影響

    1,極大削弱日本出口商品競爭力。造成日本出口大幅度下滑。

    2,日本在出口下滑情況下開始把目光轉向本國的房地產市場,用房地產增長來拉動經濟增長。

    3,日本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產生嚴重泡沫,為之後房地產危機打下基礎。

    4,日本出口下滑,給韓國汽車和半導體工業發展帶來機遇。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韓國企業藉此得到發展。

    以上是《廣場協議》產生背景,原因和影響

  • 7 # 雲愛衣衫花想容

    使日本的國家經濟戰略和發展停頓了至少20年;使日本全球第二,且繼續發展會很快進入第一的可預見性弄的煙飛灰滅。使日本喪失了千載難逢的全球第一的機會。

  • 8 # 尋道底呢

    日夲人很精明!它利用一切正負面條件!努力發展自已的實力!並不是外界猜的那樣!《廣》讓其停滯或倒退!它利用了這個協議!取得了各方的雙贏!別聽那些歪嘴專家瞎唄!否則日夲當下是世界老二(經濟強)!!!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生活中瞭解的“語言”有哪些作用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