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揮弓探賾
-
2 # 鄧工280
千秋紙墨驚天地,請對下聯?
-
3 # 秋暮煙雨
千秋紙墨驚天地;
一曲離騷泣鬼神。
離騷,詩歌名。紙墨,名片語。詞性一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4 # 齊國一柱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萬里山川泣鬼神。
-
5 # D東哥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萬代詩文泣鬼神
1、上聯的意思是誇讚書畫的厲害。
下聯我對的意思是稱讚詩文寫的好,連鬼神都感動了。
2、上聯的出處:清代文人宋湘於嘉慶年遊大觀樓所作。
原文:千秋筆墨驚天地,萬里雲山入畫圖。
3、宋湘簡介
宋湘,字煥襄,號芷灣,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生,嘉慶進士,官至湖北督糧道。宋湘為官清廉,體恤民間疾苦,所得薪俸多用於為民謀福利,道光六年逝於督糧道任所時,家徒四壁,存銀無幾,惟詩文墨寶頗豐,為封建官僚中所鮮見。宋湘詩、書、畫皆精,人稱廣東第一才子。
4、原文的意思:
千年的筆墨驚動了天地,萬里高的山和萬里高的雲都畫在了紙上。
5、創作背景:
傳說,宋湘在遊覽一名山勝蹟時,曾留下“高千秋筆墨驚天地,萬里雲山入畫圖”草書,驚動四方。有一酷好書法的和尚聞知後,專程前來瞻仰,越看越敬服,遂在其旁搭茅棚住下,仿其筆意,廢寢忘食,晝夜不停苦練。
6、這樣過了兩個月,書法大進。於是,和尚運足精神,照宋湘原句草書,並將其所書與宋湘所書排列一起。觀者無不讚嘆,認為與宋湘書法已不分高下。此事為宋湘聞知後,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趕到其處一看,既大為歎服,又大為惋惜。
7、眾人問:“為何既歎服又惋惜?”宋湘回答:“歎服者是,其書法古拙灑脫,反樸歸真,已臻爐火純青;惋惜者是,其早夜不停苦練,大傷元氣,已不久人世。”眾人不信,認為宋湘是故作驚人之語。
8、那知過了不久,和尚果吐血而亡。眾人驚問宋湘:“你看了和尚寫的字,為何即知其將離人世呢?”宋湘說:“我幾十年磨穿鐵硯,他竟在兩個月內練成,心血耗盡,怎能不死?”眾人方恍然。
-
6 # 全利53
上聯:萬春詩畫繪日月,
下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萬里江山華平安。
下聯:萬里長城永不倒。
-
7 # 孫繼東877
千秋紙墨驚天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闋高詞泣鬼神。仄仄平平仄仄平。
千秋對一闋,紙墨對高詞,
驚天地對泣鬼神。
-
8 # 東海懷東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萬眾抗疫泣鬼神。
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協作,成功抗擊新冠病毒,其壯舉驚天地,泣鬼神。
-
9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請賞: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下聯:持久戰論文蓋世。【注:毛澤東著作《論持久戰》】
-
10 # 天府神彩
上聯:千秋筆墨驚天地,
下聯:萬里江山入畫圖。萬里雲山入畫圖
萬里雲山人畫圖
萬里春風入夢人
萬里江山入畫區
萬里江山亂世人
萬里江山得道人
萬里江山傲世心
萬里江山太古風
萬里江山動人心
萬里江山入畫場
一代文章蓋世風
一代文章淡泊人
萬里江山淡泊心
一代文章淡泊心
萬里江山淡泊人
萬里春風淡泊人
萬里春風醉水雲
一世情懷醉月心
萬里江山冷月心
四海風雲動月心
萬里江山入海人
萬里春風引路人
萬里風雲起空山
萬里風雲醉月心
四海風雲醉月人
四海風雲醉月心
萬里江山入水心
一世功名醉夢人
萬里春風醒夢人
-
11 # 荷之靈
千秋紙墨驚天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萬載通言警世人。(仄仄平平仄仄平)
對聯引出文學知識:1.《警世通言》是一本什麼書?2.“三言二拍”指那幾本文學作品?
《警世通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有的來自民間傳說,有的來自史傳和小說,例如老百姓所熟知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內容涉及面廣,有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的;有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的;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的,從各個角度呈現了當時生活中的社會百態。時間跨度大,包括宋、元、明三個朝代。《警世通言》構築了作者獨特的藝術世界。
擴充套件資料:
蘇東坡對王安石的嘲諷讓王安石感到生氣,並將他降職。
鄭板橋有詩云“難得糊塗”,陳繼儒在《警世通言》中也曾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巧甚麼?”我們常說“善遊者溺,善騎者墮”,失敗的往往都是聰明人。
太過聰明,說話做事不考慮他人感受,不給別人留餘地,智商高情商低,這樣的人要做出一番成就是很難的。
“水至清則無魚”,說話辦事不需太過清楚,給別人提意見建議要婉轉註意表達,不要恃才傲物要保持謙虛之心,別耍小聰明,人最重要的不過一個“真”。
書中類似的事例很多,小故事蘊含大道理,給人啟迪和警示。馮夢龍創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以及凌濛初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被後人合稱“三言二拍〞。
-
12 # 問情56203358688
千秋紙墨驚天地,
一隻白狐蠱惑心,
萬筆難書惆悵飲,
醉賞紅梅折安貞。
-
13 # 秀才啃詩詞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萬卷詩文照漢唐。
續句:抱酒泛舟吟妙句,
末句:春風得意馬蹄香。
-
14 # 王廙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百代文章著道德
聯解:對聯需要詞性相對,平仄相對,仄起平收。也就是上下聯的第二、第四、第六平仄相反,末字需要上聯結尾用仄聲,下聯用平聲。且詞性需要相對。千秋的紙墨震撼天地,百代的文章弘揚道德。
-
15 # 藍天58568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半壁江山留後人。
下聯:萬代詩詞號長空。
下聯:萬紫千紅吸遊人。
-
16 # 打油詩ren知恥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下聯:一招仁義定乾坤。
一般驚天地就對泣鬼神,人家對了,我沒招了,上絕招吧。
-
17 # 麗186766191
出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對聯:萬代文武定乾坤。|
-
18 # 春城草木生
上聯:千秋紙墨驚天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萬卷詩書泣鬼神。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覆列表
這是劉坤的書法
莫非只有一個季節可以收穫,是誰武斷地把這寫進了法典?我踏遍千山,尋找那金黃的足跡,鬱鬱蔥蔥的田野我分明嗅到她悄悄的來了。這不是豐收的讚歌,就算收割了什麼,而土地卻變得遮蔽和空茫,裝進麻袋裡的果實是財富嗎?
或許只是一抔發黴的種子,你拿什麼去迎接春的約定?不讓窈窕的她在風中流浪,是厭倦了今日此門,還是趕著下一個第五季,雁翅匆匆究竟為何?
一場隨颱風客串過來的雨,讓季節更加參差濃淡,差一點在迷濛中失去了方向。忽覺領悟:秋,不再是顯耀豐碩的高潮而是一個告別的時刻,在秋意濃重之前還是捧上我的希冀,袋子裡是什麼不重要。聽,那邊傳來三月的嘮叨,是淚珠還是珍珠,是光陰或是年輪……
記不得了,幾時戀上秋的味道,或許被那片楓葉牽引的剎那,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曾有多少這樣的時刻,那些憂傷的心情軼事,那些不安的顛沛流離,都在這一季演繹成經典的片尾曲。參考陌上的風聲,以及秋的靜怡,可以再謀劃、盤算一場葳蕤的春期。沒有任何一組詩句可以把一段痛而不言的流年打扮成雲淡風輕,也沒有任何一段語言可以把褶皺的心緒梳理成如禪的安寂,唯有這靜默的秋,她將所有輕浮絢爛的鼓譟悉數收進老君的八卦爐中,鍛鍊成一輪圓滿如冀的秋的圓月。
我心神領會,思忖著牙縫間的微涼,慶幸初起拒絕了綻放,才遠離了枯萎和零落,只是惋惜這欲之將離的別卻,我擔心自此那輪滿載秋光的月色,一夕成環,夕夕成玦。
天地為之動容,雲海千山都可以畫進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