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港澳國際家居
-
2 # 無心隨墨
丘和邱原來是一個姓氏——丘,在清朝才發生改變。
據說丘姓以太公呂尚為祖,周初分封諸侯,太公功大而被封於齊,都於營丘,而太公的子孫中就有一支以丘為氏,後來秦漢姓氏合流,從此都是以丘為姓氏。
到清朝雍正帝時期,要求天下人要避聖人諱,凡是遇到丘字 或缺筆或寫作邱,從此天下丘姓改作邱。
清末,民族英雄臺灣詩人丘逢甲提出,太公早於孔子,不應先人避後人諱,要求恢復丘姓。從此有一部分邱姓改回丘姓。
所以現在邱與邱姓,實在兩者本是一姓,源流如此。
-
3 # 冰藍月吟
個人認為不是一樣的。古人為姓和氏做了區別。1、概念不同
“姓”起源於母系社會,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
“氏”起源與父系社會,為同姓衍生的分支。
2、用途不同
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
氏則是從姓中衍生出來的分支,用以區別子孫之所自出,是古代貴族標誌宗族系統的稱號。
3、使用人群不同
男子稱氏不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女子則多稱姓而不稱氏。
丘和邱之間,丘可能更為普遍,因古人象形字來區分,可能最初是指居住在山邊和高坡邊的人的統稱,而邱則是從丘姓分支出來的人,以作區別!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
-
4 # 閒情偶記生活點滴
其子孫後代有以地為氏的,稱為五氏,史稱丘姓正宗。
二是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於邯,到周靈王時,為莒國所滅,其子孫去邑為曾氏,其後分支中有以五為氏。此為曾、邱聯宗之說。
三是出自媯姓,以地為氏。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建都宛丘,邾國(傳為顓頊後裔挾所建,曹姓)有一個地方口峒弓丘,居住在這兩個地方的人皆以“丘”為氏。
四是出自他族改姓,如漢代少數民族烏桓族有丘氏。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丘林氏、丘敦氏改為漢字單姓丘氏。
古時“丘”與“邱”同用,清代以前大多以丘為姓。清雍正時因避諱孔子的名號,下令把“丘”姓一律改為“邱”姓。民國時,邱姓族人有的改用丘姓本字,但大多數人仍沿用邱字。
歷史上丘(邱)姓的重要人物有:南朝梁文學家丘遲;唐朝右武侯大將軍、冀陝二州刺史丘行恭,詩人丘為;南宋學者丘富國;元朝長春演道主教真人丘處機等。
-
5 # 多財多億有情有億
清雍正三年,頒詔尊師重道,稱先師孔子聖諱,理應迴避,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為邱字,天下丘姓多改姓邱。
中華民國參議院議員丘逢甲等於1912年提議恢復祖先肇姓之丘。認為丘姓得自姜太公封地營丘,早於孔丘,無先人避諱後人之理,並在廣州登報呼籲族人恢復丘姓。因此,閩粵臺部分族人聞之響應。但全國大部分省區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戶籍等諸多問題,仍然使用邱姓。
-
6 # 百年帝業千年世家
由百度查詢得:
據《姓纂》記載:“齊太公封於營丘,支孫以地名為姓,代居扶風”。《後漢“邱”姓與“丘”姓書烏桓傳》提到“烏桓有丘氏”。
從這些文獻可以知道過去的“邱”姓有兩個來源,第一支是周朝初年姜太公呂尚的後裔,由於他們的始祖受封於營丘(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而以地為姓,後來到陝西省扶風縣一帶繁衍,併成為當地的望族。第二支則是南北朝五胡亂華時,外族的丘敦氏改姓為“丘”的。
追溯起來,姜、呂、丘、邱同出一源,因為姜太公的祖先伯夷本姓“姜”,他幫助大禹治水,封為呂侯,後人以“呂”為姓。
至於“丘”姓與“邱”的出現是270年前的事。據邱氏家譜記載,邱氏族人本來是姓“丘”,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頒發詔諭指示,孔子是至聖,孔子名“丘”,為了尊敬先師,後人必須避諱。於是朝廷的文官開會討論,議決凡是姓“丘”的人,必須在“丘”字的右旁加上“耳朵”成為“邱”,地名如有“丘”字則改為其他名字。
文官們把議決案向雍正皇帝上奏獲得批准,從此,“丘”姓族人都奉旨改姓“邱”。到了民國初年(1912年)丘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孔子是東周春秋時人,沒有前人避後人諱的道理。避諱是封建意識,現在是民主時代,不必避諱。”
經過丘逢甲登高一呼,主張恢復姓“丘”,於是,福建、廣東一帶很多邱姓族人,尤其是與丘逢甲同屬一個方言群的客家人恢復“丘”姓,但是仍有不少邱姓族人繼續姓“邱”。
-
7 # 忠實流芳
我們同姓邱上次人口普查時用筆的一姓用兩個邱丘匯釹寫錯一阝便領不到了′耍去改大麻煩每家都有兩個邱丘如果此次能一致的話多好'
回覆列表
據《姓纂》記載:“齊太公封於營丘,支孫以地名為姓,代居扶風”。《後漢“邱”姓與“丘”姓書烏桓傳》提到“烏桓有丘氏”。
從這些文獻可以知道過去的“邱”姓有兩個來源,第一支是周朝初年姜太公呂尚的後裔,由於他們的始祖受封於營丘(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而以地為姓,後來到陝西省扶風縣一帶繁衍,併成為當地的望族。第二支則是南北朝五胡亂華時,外族的丘敦氏改姓為“丘”的。
追溯起來,姜、呂、丘、邱同出一源,因為姜太公的祖先伯夷本姓“姜”,他幫助大禹治水,封為呂侯,後人以“呂”為姓。
至於“丘”姓與“邱”的出現是270年前的事。據邱氏家譜記載,邱氏族人本來是姓“丘”,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頒發詔諭指示,孔子是至聖,孔子名“丘”,為了尊敬先師,後人必須避諱。於是朝廷的文官開會討論,議決凡是姓“丘”的人,必須在“丘”字的右旁加上“耳朵”成為“邱”,地名如有“丘”字則改為其他名字。
文官們把議決案向雍正皇帝上奏獲得批准,從此,“丘”姓族人都奉旨改姓“邱”。到了民國初年(1912年)丘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孔子是東周春秋時人,沒有前人避後人諱的道理。避諱是封建意識,現在是民主時代,不必避諱。”
經過丘逢甲登高一呼,主張恢復姓“丘”,於是,福建、廣東一帶很多邱姓族人,尤其是與丘逢甲同屬一個方言群的客家人恢復“丘”姓,但是仍有不少邱姓族人繼續姓“邱”。
邱(丘)姓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丘逢甲(1864—1912)是其中的佼佼者。丘逢甲被譽為民族英雄及愛國詩人,他誕生於臺灣彰化,曾在臺中、臺南各書院講學。188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他預料日本會侵略臺灣,便召集鄉民進行軍事訓練,防備日本侵略。
同年9月丘逢甲奉旨組織團練(民兵),他捐出自己的財產作為軍糧費用,以“守土拒倭”為號召,組織鄉民,把全臺灣的團練編成192營。1885年中國戰敗,滿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他三次刺血上書,要求再戰。
“邱”和“丘”兩個姓氏之間聯絡還是比較多的。
眼看朝廷無意再戰,丘逢甲只好發起建立臺灣民主國,致電朝廷:“臺灣士民,義不臣倭,願為島國,永戴聖清”。表示臺灣永遠屬於中國。1885年,日軍進入臺灣,他率領義軍抵抗,血戰20多天,糧盡彈缺,他只好撤退,回到祖籍廣東鎮平(今蕉嶺縣)。
回返中國大陸後,他創辦學校,推行新教育,曾任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廣東諮詢局局長。民國成立,他到南京,被推舉為參議院參議員,因病回返家鄉便去世。
此外,南朝文學家丘遲,曾任交趾太守,以安定荒域而著名,後來歸順唐太宗李世民,而被封為交州大都督的丘和。貞觀年間討伐高昌有功,被封為天水郡公的丘行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