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金易
-
2 # 甜蜜的糖糖媽
對於女兒的教育 建議媽媽多用心和孩子交流,讓女兒和自己做朋友,有什麼迷惑的問題和心事都和媽媽聊聊。爸爸在生活和成績方面多鼓勵,讓女兒感覺到爸爸的愛,就不會盡早的去找異性的溫暖。
父母和女兒做朋友後 ,在生活上多幫助和關心,在學習上多鼓勵。在孩子開心的時候,委婉的提出建議 女兒也會很輕鬆的接受,爸爸可以站在男人的角度上 ,經常有意無意的說男孩和男人會喜歡學習好 開朗大方有主見,有好工作,獨立的女孩等表達,讓女兒有意無意的會設立目標,做個正能量Sunny的女孩。正確對待懵懂中和異性的相處。
然後,學習上給她鼓勵和自由,幫孩子樹立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只要家庭氛圍和諧輕鬆,學習氛圍天天向上,初中開始努力學習 肯定還會成學霸的,加油吧孩子們!
-
3 # 何以笙簫默了誰
你好!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困惑,我家姑娘也是初一。就好比過山車一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現在總算是穩定下來,正在積極努力去追趕。
我家姑娘小學在私立學校,小班制,初中到了公立學校,我開始了漫長的適應過程,會不自覺的和私立對比,孩子倒是很高興,終於可以每天都回家了,她喜歡現在的生活,反過來勸我,讓我早點適應。剛開始孩子處於興奮狀態,什麼都新鮮,可沒過多久,開始每天發脾氣,發牢騷,回到家各種不如意,一直持續到下學期開學,開始醒悟,想要學習,說看到別人拿著數學題就會,她很羨慕,她看到題卻是蒙的,不知道怎麼去寫,回到家哭了兩次,自尊心受到重創,自己要求學,我也總結了一下,個人意見。
1、孩子在校的具體表現,在家學習情況,找老師去溝通,瞭解孩子在校學習或者生活。
2、一定要多觀察孩子心理變化,是否有出現“早戀”(抱歉,其實我特別不喜歡這個詞,但孩子真的會出現喜歡的男同學,以至於分心)。
3、遇到任何問題,不要直接指責孩子,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一定要找到能和孩子溝通的那個點,儘量多以鼓勵為主,。
4、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因為不喜歡老師,或者作業太多,或者其他原因,針對具體原因具體解決。
不管任何時候,一定要多溝通,時刻注意孩子變化,多費些心思總會有收穫。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
4 # 辛哥物理
女孩應該特別關注,一旦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他們乾的事可能比男孩更可怕。我們小區附近就有一所初中,我經常看到一些小女孩和男生混在一起,騎著電動車滿大街飛,還經常見到,小女孩湊在一起抽菸。我也是學生家長,看到這樣的事想想都覺得可怕。
如果自己的女兒學習不主動了,開始關注閒事,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❶關注孩子關注的事。這其實是同理心,只有和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孩子覺得你理解她了,她才會相信你,才會注意你說什麼,你才有機會去和孩子交流。
有一次我們的校長和一位家長交流,家長抱怨說:某一個明星抑鬱症自殺了,孩子傷心的不行,我就跟她說不相干的人幹嘛要這麼傷心啊?校長接話說:你為什麼說不想幹呢?你應該和她一起傷心,這樣她就和你有共同語言了,她就聽你的話了?大家想想我們校長是不是說的很有道理。
❷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
以前學習是為了改變命運,不學習頂多就是不改變命運,但是我還能生存。可是現在學習是為了生存,如果你不學習不懂外語不會計算機,將來你連份工作也找不到。工廠的生產線全部自動化,銀行atm自動取款,超市刷臉自助支付,連水果的採摘都實現了自動化。這些自動化的裝置根本就用不了幾個人,哪裡還有適合初中畢業生的工作。所以,現在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生存,體面的生存。
其次,找到孩子學習的突破口。
學習沒有主動性,多半是學習感到了吃力,孩子又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就退縮了。要想找回她的興趣,就得從她的優勢學科入手,把她相對喜歡的那一科的成績提上去了,信心就收回了一部分,信心有了其它的科也就容易了。
最後,取得成績要及時鼓勵。
孩子取得了成績要及時的鼓勵,必要時可以給予物質獎勵,讓她有一定的收穫感和滿足感,這樣她才能保持持續的動力。當然物質獎勵,不一定是金錢,可以是週末郊外旅遊,也可以是獎勵她玩一次手機,總之獎勵要投其所好。
❸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因為孩子對學習沒有了興趣,所以成績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這時候就不能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只要看到進步就是成功。自己的預期降低了,對孩子的要求也會變了,這時候看著孩子也順眼了,與孩子的交流也順暢了,我們會慢慢的看到孩子的變化。
孩子畢竟是孩子,允許她叛逆,給她機會成長,只要我們付出耐心,孩子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
5 # 遠大小狀元
其實孩子是出現厭學的心理因素,可能是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是一直被家人推著走
從不主動學習,或者父母從沒培養孩子熱愛學習的心
分析一個問題,最好的話,就先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孩子出現厭學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幾個:
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
人際關係差,由於性格原因,導致大部分同學和老師都不喜歡他;
學業負擔過重,學校給學生壓力過大,導致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感覺很迷茫。
以上幾個因素都是造成孩子產生厭學的罪魁禍首,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厭學,只有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之後,才會形成厭學的心理!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冷靜與孩子交流:每天的叫嚷、吼叫或者嘮叨都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厭惡學習的心理情緒,急切的吼叫,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冷靜處理,才能夠根治;
降低要求:幫助孩子解決厭學情緒,需要多給孩子自信,而自信,就需要在孩子的努力之後獲得的滿足感中所積累,降低要求,給予足夠的滿足感
在學校找一個能與孩子聯絡,並給予孩子指導的人:這個人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都會不離不棄的陪伴孩子,支援他,這點非常重要,給予孩子對於學習的熱愛
保持平衡感:經常與孩子做一些愉快、有趣的親子活動,儘量不要讓學校問題成為家裡的唯一共同話題和關注點。
遊戲結合學習,滿足孩子的娛樂心,同時又不放下學習的指標,讓孩子重新燃起對於學習的熱愛
-
6 # 家庭教育感悟
初一女孩子對學習沒有主動性,閒事多,必然會造成成績不理想,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①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把孩子關心的事情一一羅列出來逐一疏導,千萬不要全盤否定,更不要打罵諷刺挖苦孩子孩子之事無小事,在孩子眼中的大事但是會被父母所忽略,因為在父母的眼裡除了學習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都不可以去做,父母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失去與父母的共同語言,父母也就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所以父母要關注孩子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而不是採取強硬措施給與制止,甚至打罵諷刺挖苦,很多家長罵孩子的話是相當難聽,詳細內容如下比如父母要經常瞭解孩子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孩子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女孩子之間喜歡討論閒言碎語的同學關係,背後互相說一些捕風捉影的閒話,這些都會造成同學之間的誤解,發生矛盾,影響孩子的心情,比如我的一個初中女學生,因為有其他同學在她的好朋友面前說她壞話,好長時間她心情特別鬱悶,因此如果家長不和孩子溝通,不幫助孩子正確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孩子怎麼可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呢?所以父母要鼓勵孩子把心中所想的事情講出來,一項一項的幫孩子梳理,讓孩子及時放下這些閒事,不要再去糾結,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
②培養孩子分清主次的思維給孩子講清楚中考的重要性!告訴孩子忙碌於閒事就會被擋在高中的校門之外同是初中生,都是同齡人,家長要好好想一想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關心網路聊天,明星八卦,早戀,穿衣打扮互相攀比,同學之間的生日,早戀,同學關係等等之類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而別人的孩子卻在關心學習,關心中考,關心考一個什麼樣的高中呢?主要因為有兩個原因
一:孩子對中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家長要給孩子講清楚,關心閒事不關心學習,那麼中考的時候是肯定考不上高中的!等中考結束了,你的同班同學考上高中了,你卻被無情的擋在了高中的校門之外,上不了高中就沒法考上大學,你好好想想該何去何從?家長可以讓孩子看看下圖中我與初中生的嚴厲對話
二:孩子沒有做事情分清主次的思維把與學習無關的閒事主要的位置,把學習和中考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說明孩子的思維依然停留在小學階段,他們做事情不分主次,不計後果!所以家長要用《心智成熟教育法》來幫助孩子辨別事物的能力,不要在錯誤的時間,去做與中考和學習無關的那些錯誤的事情最後希望家長明白孩子的有些“閒事”並不是“壞事”,孩子可以從這些閒事中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實踐能力和人際關係,所以家長要疏導孩子把握好尺度,同時把學習和中考放在心上
回覆列表
家長首先要慶幸,這種女孩還算好,目前就是有點學習成績不理想,根本還沒有到“自甘墮落”的地步——只要思想不拋錨、身體不出問題,其實還好辦。
不少學校每學期都有一二起這樣的傷心或鬧心的事,而且往往是那些特殊家庭或特殊人群的女生。有時看著真是傷心,初一女孩再不及時懸崖勒馬,這一輩子或許就這麼毀了。
初一還來得及,這種女生要多關注點,如果平時關心較少,可藉此機會多關心以適當補償,切不可用簡單的打罵法來教訓。
前年教初一時有個女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青春期撞上叛逆期。初一下學期起,成績突然大降,還很叛逆,不服爺爺奶奶管教,於是班主任電叫她父母趕緊回來商量對策。雙方配合,共同努力,講道理、找學習方法,該女生才從初二起慢慢好起來了,最後順利考上高中。以前如果一直是交給爺爺奶奶帶的,此時最好能回來陪伴孩子,至少在本縣找份工作,一週或半月能見一次,交流感情,感受親情。
身邊就有這麼一位家長,因孩子腸胃不太好,有時鬧病,於是不放心就回來專門帶孩子,讓孩子身體慢慢調理,並辭去了在深圳的工作。當然我跟她特別說明,不能因為心痛孩子而太嬌慣、放縱他——因為有點親戚關係,她還寫了保證書,平時不溺愛、不遷就。
初中是關鍵,作為父母寧願少掙點錢也要多關注一點孩子的思想動態,否則得不償失——這樣的教訓不少。當下,很多爸爸更有意或無意缺席了兒女的成長過程,這也是危險的事。父愛缺位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有些事情中父親的角色是旁人無法替代!
曾經問一位女生,留守生的那種:別人一到週末都興高采烈的,你怎麼常常悶悶不樂呀?她的回答既讓我驚訝也在意料中:我這週上外婆家,下週去奶奶家,真好像是寄人籬下似的。每一到週末,看著大家都走了,空蕩蕩的校園裡只我一個人慢慢往校門外移,心裡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也就是孤獨的開始。
我立即安慰她說:你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自理、自強能力,以後不管到哪裡都能順利適應……好在該女生平常還有上進心,也習慣了,大多數時候還開朗,就是有點怕過週末。
成績不理想一定有狀況,如果小學成績很好,一上初中就明顯下降,就要努力查明原因。如果是思想原因,心理因素就更需要母親引導,可能是正常青春期,也可能出現叛逆。初一孩子成績跟不上腳,要麼小學基礎沒打好,要麼角色還沒轉變,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出了點問題,不適應初中老師的上課方式、生活習慣等。
如果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問題,就要趕快調整。初中一下增加了那麼多學科,而且都是考試科目,難度也加深,理解、記憶量大增,經常有學生一下難以適應,這也很正常,學生個人需要較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好的習慣,否則步步落後,直至一落千丈,最終無還手之力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是學習方法的事,那就要養成勤複習、預習的好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作業是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的方式之一,要獨立完成,不能應付差事了之。有些該記憶的東西一定要多下功夫、找好的記憶辦法記牢——這就像上樓梯,登高不止才能步步升高,如果偷懶太多、差欠太大,想靠後期來彌補一定吃力又難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