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淚的詩人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武則天坐上皇后位置後,極力的排除異己,將曾經公開反對自己的長孫無忌等人貶官的貶官,流放的流放,至此,滿朝文武沒有在敢與她抗衡的勢力。同時社會經濟跟著這幫人的離去,重新洗牌,他們離去後,武則天利用自己的權力,用手段扶植依附於自己的地方官員和商人,再從這些人中挑一些有能力的人,去開闢新的土地或者商場,這極大的帶動了經濟發展,讓農民有了自己的工作,並且還能養家餬口。朝廷方面,武則天推出了制舉、策問,就是政府派人去地方上選拔人才,之後送往京城,再由皇帝親自選拔。這個方法大大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當時也形成了京城遍地人才的局面,促使社會進步飛快。

    廣開言路,注意納諫:武則天跟著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段時間,從他身上學到甚多治國安邦之策,其中便有納諫。武則天很注意鼓勵大臣上書言事,在她執政初期,有很多和當初魏徵一樣直言勸諫的大臣,武則天對他們很是敬重不敢忽視他們的意見,就算有些大臣言語直爽,也恕他們無罪。長此以往,朝廷上下颳起一陣直諫之風,大大打擊了一些朝廷弊端,使得朝廷發展蒸蒸日上。

    任用酷吏,消除異己:武則天開始的這一環節,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總體來說還是加固了她自己的地位。武則天覺得自己統治已經穩定了,便開始任用了大批酷吏,之中有兩個最為有名,一個是審問過狄仁傑的來俊臣,另一個是請君入甕的周興。兩人審問手段都及其殘忍。最終在武則天的授意下來俊臣用手段殺了周興,這也是著名的成語請君入甕的由來,而來俊臣也死在武則天的手中。

    重視農業,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武則天稱帝后,及其重視農業,制定規則,制約地方官員,努力發展農業。武則天為什麼會重視農業呢?因為武則天在長安的時候,由於人員數量增加,土地擴建資源少,外地進糧食路途曲折,所以糧食供不應求,這也促使了武則天遷都洛陽,在深層面上促進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武則天執政後,還推行了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對農民實行寬容大度的政策,使其對土地保持熱情。武則天稱帝時期,當時的各個產業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人口也翻了一倍,在古代人口基數是一個國家強盛的表現。

  • 2 # 南梔子ing

    武則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但是一直得不到唐太宗的寵愛,唐太宗死後,她作為先皇的嬪妃被安排到了感業寺,由於之前和唐太宗的第九個兒子李治出現過一段感情,所以李治便是她抓住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憑著兩人之間的感情,武則天費盡心機地從感業寺回宮,在一步步謀劃之下,成功絆倒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后之位。

    武則天在短短時間內步步高昇,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難免招來一些非議,而武則天本身也是比較在意人們對她的看法,所以她就就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她想讓人們對她另眼相看,認為她是有能力、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的。

    1.改變當時的等級制度

    因為之前的王皇后出身很高,是當時五姓家族之一,身世非常顯赫,而武則天就是出身在平平常常的人家裡,所以武則天和王皇后鬥爭的過程中,她就吃了不少虧,所以她當上皇后之後,第一個就是要說服皇帝並協助他改變當時的等級制度。當時唐朝的制度是“一脈相承”的,就是在唐太宗時期,是為了打擊那些不利於自己統治的舊門閥,特地扶植那些在唐朝建立和統一過程中立有戰功的謀臣猛將,以鞏固李氏王朝的統治。多年來,這些功臣家庭就一直被累世加冕,家族子弟也在各個方面得到了重用。而這個制度,就徹底斬斷了寒門的仕途之夢,導致寒門難出貴子。武則天就針對這個制度做出了改變,將對社稷大功勞的人列入等級之中,而那些被加冕的貴族中,如果沒有功勞,就直接排除在外。這樣一來,那些有才華的人就開心得不得了,自己的政治訴求終於要實現了,終於可以靠自己光宗耀祖,造福後代了。

    2.與皇帝的親人以及朝廷命婦打好關係

    皇帝出身皇家,肯定有很多的姐妹,因為皇帝的母親長孫氏去世早,婆媳關係她就不必擔憂了,但是其他的人她可不能怠慢。她展現出自己和藹可親的模樣,與那些公主們交好,將自己有的一些稀有物品也拿出來,時不時就送給她們當小禮品,還經常找公主們來喝茶聊天,談談點家常事,所以她很快就得到了公主們的喜愛。另外,對於朝廷命婦,她也是一樣展現平易近人的模樣,就比如在親蠶禮,那是由皇后主持的,並由皇后率領朝廷命婦一起祭拜的大典,武則天就非常看重這種與她們相處的機會,爭取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雖說親蠶禮是古代皇后採桑餵蠶,以鼓勵國人勤於紡織的禮儀,但是歷代皇后根本就沒有太過在意,只是敷衍了事。而武則天就不同,她十分注重這個典禮,因為這個典禮不僅讓她和朝廷命婦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也可以讓她給天下的百姓做好了一個表率,從而在百姓的心中樹立一個好形象。

    3.衣錦還鄉,彰顯身份,打造形象

    武則天當上皇后,她當然要回自己的故鄉去走一趟,告訴當地的所有人,這裡出了一個怎麼厲害的人物。所以她就和唐高宗一起去了,唐太宗為什麼願意和她一起去呢?因為那個地方是之前先祖起兵的地方,在那裡打響了戰爭的第一次,之後才奪取政權,建立鼎鼎有名的大唐朝,他也想去目睹一下故地,感受一下先祖當年的英勇氣概,所以兩人就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去了。到了那裡以後,兩人就大擺宴席,宴請當地的老百姓,唐高宗高興之餘,還給當地高齡的老奶奶贈封品級。這樣一來,所以人都很開心,都覺得當朝的皇帝和皇后都很平易近人,沒有一點架子,這不,一下子就成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在人們的心中樹立起高大的形象。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也是她塑造自身品德的,在她沒有當皇后之前,唐高宗立過一位太子李忠,但是武則天殺掉王皇后和蕭淑妃之後,太子知道自己無依無靠,就主動提出了辭去太子之位的要求。這不就剛好順應了武則天的心意了嘛!在武則天的一陣倒弄之下,李忠就被廢去了太子之位,改封為梁王,派到了地方任職。李忠雖然遠離京城,但他也不安心呀,他怕武則天安排人手在他身邊,怕一不小心就慘遭毒手,所以他每天晚上睡覺都是不安穩,經常噩夢連連,半夜驚醒,精神都出現了恍惚的情況。有一天,有個人就相唐高宗告發,說前太子李忠不甘被廢,於是懷恨在心,夢中說出不少謀反的話。唐高宗一聽就惱火了,下令將李忠按謀反罪處死,這時,武則天就出來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唐高宗求情,說孩子還小,罪不至死之類的,唐高宗也就看在武則天的面子上輕饒了李忠,只是把他貶到更偏遠的地方而已,但是李忠以這種身體狀況,過去不久也就死在那裡了。在這一件事情當中,武則天又為自己塑造了一個良好母親的形象。但是我們細細來討論這個事情,好像它並不簡單,李忠雖然被貶到地方,但是他那邊不得不安插眼線,時時監控著他的一舉一動,而以武則天中強大的組織能力,安插眼線這種事情對她說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所以她可以知道李忠的所有情況,她就是看中了這個機會,才安排了人手,上演了一場告發謀反的大戲。

  • 3 # 凌煙歷史社

    武則天想當皇帝,認為必須假借天意才能達到目的,使人們信服無疑。她的侄子武承嗣對此心領神會,積極籌劃。垂拱四年(688)四月,武承嗣指使人在一塊白石上鑿刻“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大字,然後將這塊石頭染成紫色,用藥物填充在石頭的中間,他又命令雍州人唐同泰上表獻石,謊稱這塊石頭是從洛水中打撈出來的。武則天十分高興,把這塊石頭命名為“寶圖”。她先在南郊祭祀,告謝上蒼,祭祀完畢,駕臨明堂,這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在明堂舉行朝會、祭祀、慶賞、選士等大典,以反應帝王的世俗權力與上天的和諧關係。垂拱四年二月,武則天在洛陽修造了明堂,會見群臣,令各州都督、刺史及皇族、外戚必須在祭祀洛水前十天在神 都洛陽會集。武則天又自封為聖母神皇。七月,武則天大赦天下,改“寶圖”為“天授寶圖”,洛水改名永昌洛水,封洛水神位顯聖,加特進。禁止在洛水打魚垂釣。“天授寶圖”發現地賜名聖圖泉,泉旁置永昌縣,十二月,武后來到洛水朝拜,接受“天授寶圖”。武則天就是這樣利用古代百姓的愚昧,讓他們認為她的皇權是上天授予的,使人民群眾失去反抗之心,確實是一步好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娛樂圈的第一美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