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講糖
-
2 # 營養師宋明月
如果您排除肥胖、天氣炎熱造成吃飯就滿身大汗的話,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自主神經病變。
一些神經控制著你身體的某些功能,那些你根本不用想的功能,如心臟跳動和食物的消化,這些神經叫做自主神經。自主神經病變就是指這類神經受到了損害,它的機制很複雜並且能影響到身體的絕大部分。
面板問題就在其中,面板的神經病變可能會導致多汗或少汗,或者非常乾燥,或者面板瘙癢。
所以,如果想控制這種現象建議您要今早控制好血糖、做好面板護理。
-
3 # 健康行僧
為什麼糖尿病人一吃飯就滿身大汗?
資深營養師開講啦!
糖尿病最早能夠追溯到3500年前的古埃及,直到今天患病人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有些人將糖尿病說成是“富貴病”,因為得了糖尿病,真的是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每天還需要注射一定的胰島素來幫助降低血糖。
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糖尿病的引發原因錯綜複雜,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同時又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如果患上糖尿病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出現呢?除了一些需要藉助醫療裝置測量的血糖等等症狀,我們從一些身體變化也能有所窺探。例如:
1.經常會有疲憊感,總是感覺渾身上下沒有力氣,還有如題主所提到的那樣容易出汗。2.對於一些男性而言,排尿次數會明顯上升。
3.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走哪都要帶上一壺茶,每天的飲水量要遠遠超過常人,這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會伴隨著口渴的現象。
4.短時間內體重嚴重呈現下滑趨勢,每天吃的越來越多,但是反而越來越瘦。
當然,並不是說沒有這些症狀就說明沒有患上糖尿病,要知道很多糖尿病的發生在前期是沒有任何徵兆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朋友一經發現時,病情就已經惡化了。
生活中哪些簡單的小習慣能夠預防糖尿病呢?1.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限制攝入熱量較高的食物,例如可以將日常所吃的大米改成蕎麥。
2.大量研究都表面,加強鍛鍊能夠明顯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人在運動過程中不僅血糖會得到明顯的控制,其胰島功能會被進一步啟用,同時還能降低體脂率,減輕體重。
-
4 # 妙手文
糖尿病人汗腺的作用與正常人並無異常。糖尿病人出汗多的原因是:
人體的汗腺是分佈於面板真皮內的一種分泌腺,當人在運動或遇到高溫時,人體都會增加汗腺分泌,這是體內為使上升的體溫下降的生理性應急保護反應。
糖尿病人吃飯就出汗,是因為糖尿病人由於長期體內血液葡萄糖含量大於正常需要值,體內代謝出現障礙後,高糖損害了交叉神經,致使糖尿病人合併植物性神經功能障礙,導致體內乙酸膽鹼分泌增多,引起體內小汗腺分泌過多的一種非正常排汗,其引起的根本原因是體內血液含糖高。
採取措施是打胰島素或服用降糖藥降低血糖量,或用藥抑制乙酸膽鹼的分泌。
-
5 # 問上醫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分為溫熱性出汗、精神性發汗和味覺性出汗等三種類型。糖尿病人邊吃飯吃出汗是一種味覺性出汗,常與糖尿病併發自主神經病變、高血糖代謝增加、餐前低血糖使交感神經興奮有關。
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上半身出汗減少,下半身出汗增多的情況不能怠慢,要加緊治療。口服維生素B族控制血糖代謝、補鈣、藥物治療都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出汗的原因有哪些?1、糖尿病併發自主神經病變
自主神經是負責胃腸蠕動、汗腺排汗等功能的一類不受人意志支配的神經。正常情況下,當人體體溫升高,自主神經就會指揮汗腺出汗,汗液蒸發帶走熱量以降低體溫。
血糖長期異常升高不僅會直接干擾神經細胞內的代謝,還會使蛋白變性、微血管病變使神經組織區域性缺氧,功能受損,因此全身各處的神經組織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損害,自主神經也不例外。
2、糖代謝障礙
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率增加或降低都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得交感神經興奮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出現面板潮溼多汗。
3.餐前低血糖
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會出現餐前低血糖症狀。低血糖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增加。
糖尿病患者出汗異常的症狀在糖尿病的發展過程中,異常出汗往往是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的一個重要的機體訊號,有60%的患者最終將出現排汗障礙。
足汗減少或停止是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的最早表現之一,而上半身出汗增加,包括頭部、背部,往往大汗淋漓。
其出汗症狀有多汗症、少汗症、侷限性多汗症、味覺性多汗症等多種出汗異常現象。
如何應對患者出汗異常現象?糖尿病患者出汗異常的話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進行調節:
當出汗過多時最好不要游泳、洗澡等。否則容易引起感冒從而使體內的血糖產生波動。若飯後多汗,可用抗膽鹼藥物;
口服維生素B族來營養神經、改善神經血供,控制血糖代謝;
鈣攝入不足也可能導致多汗,所以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補鈣;
中醫辨證施治,可用一些中成藥調理,如虛汗停、知柏地黃丸。
-
6 # 高血壓管家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近幾年的的病發率正逐年增加,並趨於年輕化。病發原因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適當地分泌過多所引起,引起的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發生病變。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生活中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無時無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血糖,若在生活中有出汗如果同時伴有肌餓無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等,則提示有低血糖的可能,低血糖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是比較危險,這時候應及時就醫,並找到原因進行調整,否則會危及生命危險。
平時在調養的時候,應注意飲食、多喝熱水、注意休息、規律作息、放鬆心情、適當鍛鍊,低血糖的狀況會慢慢好轉的。
-
7 # 糖友友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即使血糖高達餐二18.2,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最低血糖到4.0,都沒有一吃飯就滿身大汗的時候。夏天再熱也沒有過。不是學醫的,不知其中奧妙。對不起,我只有學習的份兒了。
回覆列表
有些糖友特別好出汗,往往一吃飯就大汗淋漓,其特點是上半身(頭、胸、背部)出汗,而下半身卻一點汗也不出。出汗異常是植物神經受損的表現,要當心神經方面的併發症。
當然有些人可能是因為體質的原因吃飯也會出大汗,這可與氣虛或脾虛有關。
如果從中醫角度來說,吃飯出汗太厲害,有可能是三陽經(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中的陽明經出現了問題,吃飯的時候,水谷之氣進入胃中,胃氣變充足,此時衛表之氣又不足,所以就導致了頭面汗出。總的來說,有氣血或脾虛兩種可能。
1、氣虛。對於氣虛的人來說,多汗是一個顯著症狀,還會表現為食慾下降、失眠心悸和身體虛弱等,因此要多做運動,以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體質。還要多吃補中益氣、滋陰養血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黨參、南瓜以及五穀雜糧等。
2、脾虛。吃飯時候會出汗,中醫有個名字叫飲食汗。飲食後隨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證。因正虛脾熱所致。因胃與脾是相輔相成的,若脾虛,飯的熱氣一激發,加速了胃的運作功能,而脾卻“難以消化”,所以人便容易流很多汗,這就是脾虛導致出汗。
同時,脾虛還會表現為大便溏洩、頭暈乏力、水腫和食慾減退等的症狀,這部分人群需要經常到戶外做做深呼吸,有利於鍛鍊呼吸機能,透過運動,溼氣就會透過汗排除體內,人也會精神氣爽。飲食方面要多吃溫補食物,如牛肉、山藥、茯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