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江南2020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有時候我們說到《蘭亭序》,不說整幅書法如何,單說其中的一個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

    不同的字寫出不同的姿態很容易,但是相同的字寫出不同的體勢,這是不容易的。尤其在此帖中出現了二十一個“之”字,字字不同,是刻意如此,還是順應筆勢、章法所至,或是當時的酒意、詩意、心情的隨感而發?

    王羲之少學衛夫人,得正書的技法。十餘歲至二十歲,改師叔父王廙,得眾體之妙。二十歲以後,師師之所師,正書、行書宗尚鍾繇,草法效法張芝。正是因為集眾家之長,在書寫《蘭亭序》的時候才表現出非凡的技藝。那麼我們一起欣賞此帖中的“之”字有何不同。

    從上面的字可以看出,王羲之用筆基本上都是側鋒入紙,然後扭轉為中鋒,或者就是直接用側鋒。但是不論是中鋒還是側鋒,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尖鋒。每一個字的起始筆畫都是尖鋒入筆,然後轉側鋒或是中鋒,這樣有利於下一個筆畫的運筆,便於掌控整體走勢。我們可以欣賞下面的這些字,就可以看出尖鋒入筆的妙處了。

    起筆的地方都有一個小尖尖的線,其實這就是切入的痕跡。這麼說吧,這個小尖尖就是筆毫進入紙的第一個動作,他的作用是把筆毫開啟,或者叫做把筆毫壓開。不但此帖中的“之”字這樣入筆,其它的字也是一樣。

    很多人學《蘭亭序》,有時候會把起筆的尖鋒當做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知道那是一個前奏的動作,是為了第一筆做準備的,從“之”字就可以看出來。

    像這樣的“之”字,單單從外形上看也好不到哪裡去,但為什麼歷代書法家如此推崇王羲之的書法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迷戀的是王羲之這種遊絲引帶的感覺,順暢無比的筆法。

    王羲之在轉折之處會迅速調鋒,所以力道不會在轉折處流失。這就是王羲之的字筆筆“入木三分”的秘密所在。

    王羲之的《蘭亭序》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與他的筆法有著很大的關係,透過對這個“之”字的欣賞,確實有著獨特的美感,這種美感是其他書法家無法比擬的。

  • 2 # 杉子y

    首先,《蘭亭序》的幾個精典版本中,沒有王羲之署名,不存在“包括名字在內”的問題。《蘭亭序》為後世稱道的精彩處就包括二十個“之”字無一雷同,表現出王羲之在駕馭漢字書法中的高超技藝,背後隱藏的是他的深厚的書法功力和文化藝術修養。

  • 3 # 真相很簡單

    書法的最終就是自由之境。那什麼是自由?這就是書法所要求的法度全都隨心揮出。法有法,但法無定法,這就叫書法。為什麼射墨及亂寫的東西不叫書法,因為那是假的自由。譬如舞蹈,真正的舞者可以隨心所欲,但一個人隨心所欲地滿地打滾絕不叫舞蹈。舞蹈有舞蹈的語言,書法有書法的語言,在書法,語言就是法。王羲之為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之的法,由此,我們領悟的是書所能達到的表現,讓學書者悉心體味。

  • 4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蘭亭集序》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書聖“之名不是那麼簡單的,”之“寫的有差異不難,難的是都不錯。

    想到書譜裡面的一句話: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我們當代有些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太服氣王羲之"書聖"之名。

    也不太服氣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爭名爭利很正常,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實力。

    實際上寫出二十一個”之“不一樣並不難,難的是這些有差異的”之“還要好。

    看上面這個”之“,寫得多麼的隨意,看上去還是那麼自然天成。

    一個很在意自己字好不好的人,或者說一個字好的書法家,他一定會把自己名字的幾個字練得非常的好。王羲之名字有”之“字,所以王羲之是擅長寫”之“的,這個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拋開王羲之名字的原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微醺之後而作的行書卷。

    不過就算是行書卷,《蘭亭集序》裡面的這麼多的”之“也實在非常的優秀。

    這個時候就一定要拉出田英章了,田英章非常能夠說明這件事情。

    因為我們當代控筆能力強的書法家不那麼多,田英章是其中一個。

    田英章能夠比較輕易的控制毛筆寫出上面的楷書基礎筆畫,雖然是基礎但是不少書法家是做不到的。

    田英章寫楷書的時候,出現相同的字寫得差不多,還可以解釋解釋。但是田英章寫行書出現相同字的時候,也能寫得差不多。

    能到只能說書法沒落嗎?

    一人有感

    書譜中的這一段: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簡單的說書法三個階段:平正、險絕、平正。

    田英章第一個平正階段做到了,可是也只是做到了平正。但是我們當代書法家中能夠做到第一個平正的有幾個。

    平正險絕平正,平正並不只是說楷書,什麼是險絕復歸平正。

    上圖從左到右:第一個《集王字聖教序》王羲之的”有“,第二個趙孟頫臨《集王字聖教序》,第三個沈尹默臨《集王字聖教序》。

    我們當代認真練字的只是能夠過第一個平正階段,有些沒怎麼練過的書法家練第一個基礎的平正都做不到。

    《蘭亭集序》裡面的”之“給我們最大的震撼,為什麼王羲之可以那麼真的喜歡書法,而且他還能確確實實寫的那麼好,那麼的優秀?

    我們當代書法,也就只能夠和田英章差不多水平。你說其他人水平不高,有些人不服,這些不服的人你讓他們寫寫,他們只會超越自我。

    讓田英章的楷書行書了成了楷書行書的標杆是一件有點悲哀的事情,不是田英章太強,是我們太弱顯得田英章厲害。

    不要說草書,我們當代草書都不行。有些人喜歡說草書線條和節奏,有些說草書這和那,你知道草書也是在寫字嗎?

  • 5 # 琴棋書畫詩情畫意

    王羲之,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有書聖之稱。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單說其中的一個字,“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

    21個之字所在之處: :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足以極視聽之娛,夫人之相與,悟言一室之內,放浪形骸之外,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每覽昔人興感之由,不能喻之於懷,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後之覽者,後之覽者

    王羲之所處的魏晉時期,是隸書向楷書、章草、今草發展演變時期,王羲之擅楷書,楷書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因為有楷書的造詣,王羲之把楷書的寫法帶入到行草中來。如果王羲之不精研楷書筆法,不把楷書中處理橫折的轉折筆法借鑑到行草書中來,也許王羲之就不能把行草書推到一個新的高度而獲得書聖的美譽。

    從上面的字可以看出,王羲之用筆基本上都是側鋒入紙,然後扭轉為中鋒,或者就是直接用側鋒。但是不論是中鋒還是側鋒,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尖鋒。每一個字的起始筆畫都是尖鋒入筆,然後轉側鋒或是中鋒,這樣有利於下一個筆畫的運筆,便於掌控整體走勢。我們可以欣賞下面的這些字,就可以看出尖鋒入筆的妙處了。 起筆的地方都有一個小尖尖的線,其實這就是切入的痕跡。這麼說吧,這個小尖尖就是筆毫進入紙的第一個動作,他的作用是把筆毫開啟,或者叫做把筆毫壓開。不但此帖中的“之”字這樣入筆,其它的字也是一樣。 王羲之用過這一個字,就是在轉折之處會迅速調鋒,所以力道不會在轉折處流失。這就是王羲之的字筆筆“入木三分”的秘密所在。 王羲之的《蘭亭序》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與他的筆法有著很大的關係,透過對這個“之”字的欣賞,確實有著獨特的美感,這種美感是其他書法家無法比擬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喜歡一個人甚至想嫁給他時,現實告訴你不可以,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