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作者

    古代兩軍對壘,為何武將先單挑,士兵觀看?

    在許多古裝大戲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許多戰爭的場面。戰場之上,黃沙漫漫,雙方逐漸拉開陣型,正當兩支軍隊劍拔弩張的時候,一支軍隊之中突然走出一位將軍,要向對面的將軍挑戰。

    這是大家司空見慣的古代戰爭景象,作為動輒投入數萬人的戰爭,戰場之上卻會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對一場景,剩下計程車兵主要負責吶喊助威。那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其實,戰場之上這種將對將的情況,遠遠沒有電視劇以及演義作品來的頻繁。作為整支軍隊的最高統帥,可以說是肩負著整場戰爭的成敗,中軍大將幾乎不可能出去單挑。比如說關羽,如果關羽真的只是帳下聽命的大將,那麼倒是有可能出去單挑。可是當他身為指揮的時候,出去單挑的可能性也會微乎其微。

    外出單挑的不一定是中軍大將,比如說孫武韓信,更有可能的是年輕小將,或者說武力值比較高的角色。挑戰的也不一定是中軍大將,而是軍隊之中公認的武力值高的角色。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士氣問題。冷兵器時代,大家的訓練程度差異不大,武器水平更是半斤八兩,因此士氣也就變得至關重要。比如說著名的長勺之戰,曹劌就是依靠著對士氣的控制一舉擊敗了數倍於自己的齊國軍隊。

    如果己方派出的將軍可以將敵方將軍斬殺,那麼對於己方計程車氣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提升,也會激勵手下士兵們的信心。相反,如果己方將軍被敵方斬殺,那麼自己計程車氣一定會猛烈下降。

    就拿虎牢關之戰來說,在呂布連殺對面幾員大將之後,不要說下面計程車兵,就連身為最高指揮的諸侯們也陷入了一種慌亂之中,覺得戰爭局勢突然變得撲朔迷離,這就是士氣受到了影響。

    敵方士氣下降,己方進攻時候的傷亡就會大大減少,對於沒有職業軍人的古代來說善莫大焉。而且敵方士氣下降,我方進攻的時候也能俘虜更多士兵,對於人口缺乏兵源緊張的古代來說,人口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

    除此之外,這種單挑還有時代的限制。冷兵器時代,大家都沒有什麼暗器,最多射出一枝冷箭,對於武藝高強的將軍們也造不成太大的殺傷。可是後來就不同了,明朝時期,就能使用大炮準確擊斃敵方不注意的指揮官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明清兩朝,也沒有在聽說雙方大將外出單挑,袁崇煥怒戰努爾哈赤之類的事情。相信這些將軍們也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鎧甲擋不住火槍大炮。所以說,單挑這種形式實際上有著很強的時代限制性。

    對於古代戰爭而言,說到底,戰爭的目的都是最大程度的消滅地方的有生力量,把對面的有生力量轉化到己方。因此,單挑這種形式在冷兵器時代必然大行其道,藉著一人的勇武激勵自己的整支軍隊。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戰爭必然會向更大規模更大殺傷發展,單挑這種一對一的形式,必然也會消亡於戰爭的發展之中。

  • 2 # 一斛濁酒喜相逢

    武將單挑,那就基本上只存在於演藝小說裡。

    耳熟能詳的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長坂坡、張飛挑燈戰馬超等等著名單挑案例,其實大都是小說附會而已。然而在真實歷史中,相對而言單挑並不多見,例如三國時期的史料中所記載的單挑不過寥寥數場而已。例如《魏書 卷七 呂布傳》裡的郭汜對呂布的單挑,結果呂布一槍戳中了郭汜,郭汜隨後就跑路了。再比如樊城之戰中關羽對龐德的單挑,結果關羽反被龐德射傷。

    這種單挑的行為,也不排除雙方將領為展現個人武勇鼓舞士氣而進行,但隨著軍事活動的越來越頻繁,強度越來越大,烈度越來越強,總體上而言這種行為是越來越罕見的,與戰爭的規律和頻率相比而言,是絕對的非主流。

    透過一些史料發現,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講究各種長短兵器編隊組合。關鍵要多而不亂,行進有序,透過棋語或者特殊的聲音傳遞資訊,資訊的傳遞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誰解決的好誰就會有巨大的優勢,軍團靠氣勢壓倒對方。進攻一方注重的是衝擊敵方的隊形,讓敵人混亂,如亞歷山大使用的馬其頓方陣。至於武將喊話,也確實存在,但多數是對軍團長或者突擊隊長的私聊。但是,武將單挑,那就基本上只存在於演藝小說裡。

  • 3 # 瘋狂人間

    許多朋友看了古裝電視劇(尤其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出現的將領之間單挑的畫面非常多,讓人感到很疑惑,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單挑?歷史上真實的戰爭也會出現單挑嗎?下面小編給您解答!看過《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電視劇或小說的小夥伴知道,戰場上武將之間的單挑是很常見的!其實這僅僅是為了突出主角的一種寫作手法,單挑雖然在古代戰場上發生過,但是並沒有電視劇裡演得那麼頻繁,試想一下你比對手兵力多很多,你會選擇單挑還是碾壓?所以出現這種場景基本上是兵力博眾之間才會出現的場景!即使單挑也不太可能是軍隊的第一主將,基本是那些武藝高強先鋒將領,主要目的就是擊殺對方將領,提高自己計程車氣。

    士氣対軍隊來說很重要,古代士兵大多都是平常百姓,並沒有太多正規軍,受過系統訓練的很少所以士氣就顯得格外重要!

    還有一方面,陣前單挑很容易被暗算,因為中國冷兵器時代弓箭的發明,所以單挑風險很大很少會這麼做。另外如果輸了也會影響士氣,還會損兵折將,如果沒有萬全把握不會輕易單挑。綜上所述,古代戰場上有可能出現單挑,但是非常少見,電視劇和小說戰場上單挑場面太過頻繁不實,這樣為了更直接描寫主角的能力!

  • 4 # 滴滴人家

    比如《三國演義》《說岳全傳》,還有《隋唐演義》《東周列國》裡面對打仗的描寫,都是兩軍列隊於曠野,中間有很寬闊的距離,然後其中一方將軍出陣,躍馬揚槍,高聲叫罵。另一邊坐不住了,一將挺刀而出,驅馬殺奔過來。然後兩邊士兵當啦啦隊,擂鼓助威,大聲吆喝。

    倘若這場大戰,戰不數合,一方將領就被挑落馬下,那這一方更厲害的將領肯定不會服氣,一定要上前報仇雪恨。如此數個回合,當某一方所有將領都被打得趴下,再不敢出戰的時候,另一方主帥令旗一舉,率軍乘勝掩殺過來,往往這場戰一開始就決定了勝負,鮮有逆轉的情況。

    假如你是屬於先鋒官之類的,相對來說,側重點就是個人勇武,你會發現,歷代軍隊先鋒官一般都是勇冠三軍的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除了說明蜀國將才青黃不接外,更說明先鋒官的勇武是多麼的重要。因為廖化本身就是以勇武著稱,只不過相對於那些三國牛人,是差距太大。

    而且手下會有副先鋒之類能夠在自己缺席之後控制部隊,這條件下應該會接受單挑,先鋒的作用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及探知敵軍行蹤,也是一支部隊的箭頭,說到底,就是個探路的,兵力不會很多,但是卻是最先碰到敵人,最容易碰上敵人先鋒遭遇戰的,士卒數量不多,武將的個人勇武作用更大,同時也是最容易吃掉對方先鋒!

    所以先鋒官的個人勇武是硬指標。如果不接受敵人單挑,那麼對己方士氣是很大的打擊,畢竟古代士卒文化水平不高,心中沒那麼多道道,也想不到那麼多道道,勇冠三軍的將官都不敢單挑,就是懦弱,怕死,將是兵的膽,將怯則兵慌,那麼被吃掉的就是自己了。

    一但能吃了對方先鋒,等於弄瞎了對方的眼睛,那麼自己就能處於主動狀態,這是實打實的首功。首功有多吸引?主將一說這個職位,手下大將一個個打了雞血一樣!單挑是能夠最快打擊對方士氣的辦法。也是最後能夠吃掉對方先鋒的最大保證。所以這時候對方要單挑,那是絕對要答應。

    假如你是三軍主將,那就另外計算,一般軍隊的三軍主將,都是文人居多,因為三軍主將本身的防護夠好,而且側重點是謀略,上天是很公平的,武力高的,一般謀略不行,謀略高的,武力一般不高,文武雙全並且都屬頂尖的畢竟不多,而且三軍主將本身的地位無可代替。

    即使代替都得皇帝親自委派,一旦出了什麼事,三軍將群雄無首,兵敗也就如山倒了。即使你是文武雙全,但是三軍性命繫於一身,你不可能冒這個險來單挑,而且對方主將也不會這麼傻。

    反過來說,即使先鋒陣亡甚至整個被吃掉,三軍主將則可以根據戰場形勢,重新委派先鋒並組建先鋒部隊。而且對整體部隊的損失也是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上幼兒園需要一輛小型SUV家用,遠景X3的配置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