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海外網3月18日電 據臺媒訊息,臺灣作家李敖因罹患腦瘤於今日(18日)病逝。據悉,李敖於18日上午10點59分離世,享年83 歲。將於下午2點在臺北榮總中正樓一樓大廳召開記者會說明。
5
回覆列表
  • 1 # 小倩的蜂蜜

    驚聞李敖先生辭世,不勝唏噓。

    李敖先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不管到哪裡他都會說,他是中國人。

    在他身上,我看到中國文人特有的骨氣,狂傲,自信。

    我大學的時候,看過他的作品,是他的個人傳記,講述了他在臺灣讀中學,大學讀書的經歷生活,還有追女人,泡妞的樂趣,以及他的感情經歷,寫的非常灑脫,自如。看的時間久了,打多都忘記了。

    他是一個特別可愛的人。

    李敖,他有很多頭銜

    人們給了李敖太多頭銜,只是不少都似是而非,比如國學大師之類。但持平而論,思想家、時事批評家、作家、歷史學家、詩人和他非常不喜歡的“政客”二字,都可安在他頭上。當然,還有主持人。

    李敖,他罵人。

    最大最出名的怕是罵人這個名頭,他誰都敢罵,罵蔣介石,罵李登輝,罵陳水扁。

    李敖這輩子,最喜歡的是罵人,自詡“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一生罵過的人,數也數不清,而且從文壇到政壇,從商界到學界,甚至娛樂圈,都被他罵了個遍。

    李敖,他自戀

    除了“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之外,他在其他領域也有捨我其誰的態度,比如認為自己是“中國五百年來文物鑑定第一人”。

    李敖,他狂傲

    最經典那句,當屬“我生平有兩大遺憾:一是,我無法找到像李敖這樣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我無法坐在臺下聽李敖精彩的演說。”

    李敖,他是一個老男孩,老憤青

    他是一個叛逆而多變的人,終究老成了叛逆而固執的樣子。這不是我們記憶中的李敖,卻是真實的李敖。

    離世前親筆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

    就在前兩月,我還看到他因患病,要與朋友,親人,仇人告別的通告,現在摘抄一段:

    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幹的,抓緊!”我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真小人,偽君子

    李敖,我覺得他真實。

    在我心中,他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因為他真實,所以我敬佩他。

    天堂沒有痛苦,沒有偏見,沒有人性醜惡。願您與世界和解。一路好走。

  • 2 # 間諜希夷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大師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冠群才。

    銘功中華結,起土五嶽外。

    揚波噴雲雷,長鯨正崔嵬。

    英權不及君,太上晚輩白。

    黃山歸來不看嶽,見君一眼嫌黃山。

  • 3 # 家庭情感社會

    提起李敖,還是朋友給我介紹一本龍應臺的《背影》,到百度一搜,居然都是李敖和龍應臺的糾結,李敖嘲諷龍應臺,“當一個女人只有性感,沒有感性的時候,他可以去做明星,當一個女人只有感性,沒有性感的時候,他可以去做作家”,當時感覺李敖不是什麼好東西?龍應臺被譽為華人世界最犀利的一支筆,他的散文《背影》和《孩子你慢慢來》深受女性讀者喜愛,李敖此舉怎麼說一種老流氓的感覺。他們也許是政治立場的不同,龍應臺在寫出《1949大江大海》,李隨即寫了一篇《大江大海騙人的》來回應,真是夠狗血的。當然,李敖的文筆犀利,但政治的事又有誰能說的清呢?

    再有就是李敖和前妻胡因夢的狗血婚姻呢。一個是臺灣第一才子,一個是臺灣第一美人,把,三個月的婚姻,整整罵了胡茵夢30年,“美人便秘,常人無異”,真是沒有絲毫風度,離婚後一向風流才子的李敖,一生花叢流連,但是難以再碰見胡因夢這樣美麗而智慧的女人,胡也是他一生最心裡最放不下的,即使臨死之前最想見的也依然是胡因夢。男人對待感情就是虛偽,明明心裡在乎卻口是心非,想過給胡因夢帶來的痛苦嗎?好在胡因夢走過陰霾,在翻譯和寫作中找回自己。

  • 4 # 杜新1

    多謝邀請,實感惶恐。惶惶之處乃在於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人死為大,莫說壞話。”來看,對這個許多人心目中的大師級的人物,說幾句“一路走好”之類的話含糊過去也就是了。但這恰恰不是本人性格之所在,所以就拖延下來。臨近午夜時分,看到有些人把對其持有批判態度的發聲稱為“惡毒攻擊”,還有些人把他和魯迅先生相提並論,說他是第二個魯迅的時候,不禁愕然,於是動筆來寫這篇回答。

    不錯,李熬確實有才,有文才,有口才,更有辨才。他的才華曾經在一個時期風靡海峽兩岸,而且在臺灣地區已經從對他的欣賞轉為對他的厭倦以至厭惡的時候,大陸這邊也還在一個時期內保持著對他的高度的欣賞和讚揚。之所以如此,乃在於有些人只是從他的文章和書籍當中看到了他針貶時蔽,挑戰當權所表現出來的一副慷慨之氣,君子之風。卻並不瞭解他的表現其實不過是經過審時度勢,精心設計之後的一種投機,一種爭名作秀的、乃至做戲的投機。當被這種作秀和做戲所迷惑的大部分臺灣地區的人們發現他道貌岸然背後的另一面其實是一個並沒有什麼社會責任感的、甚至沒有多少做人的道德可言的人的時候,他的名聲也就自然而然地一落千丈,或曰聲名狼藉了。

    在個人道德上,除了與他妻子的這個本人不願過多提及的婚姻家庭問題以外,本人對他的另一樁“公案”的詫異之感曾經久久不能平息。那是他的一位好友在因涉及刑事案件而把數件十分珍貴的文物交由他代為保管時,他居然把這些交他代管的文物據為己有,並且倒賣大部。然後又言之鑿鑿地矢口否認他的朋友曾經託他代管的真相。此事當時在島內的媒體以及坊間鬧得沸沸揚揚,但因為沒有簽署代管的文字證明,那人也就只能是自認倒黴了。

    他對女姓的評論中的毫不掩飾的低劣、甚至下作的語言,一部分是他的本性的流露,另一部分則是他刻意造成一種超凡脫俗,放浪不羈的“真名士,自風流。”的策略罷了。對他而言,只要能夠“引領一時之潮流”,只要能夠名利雙收,道德意義上的臉面乃屬可顧可不顧的無足輕重的事情。但當他與臺灣著名的的女作家龍應臺有所不合的時候,不是就事論事地以文對文,卻是以“性感”與“感性”為切入點來諷刺眾所周知的龍應臺文風中的男子氣概(以及李敖本人看來缺乏他自己心目中的女性的“容貌”和“風姿”),難道他沒有看到過龍應臺與自己的兒子之間的母子平等交流的通訊中所表現出來的殷殷切切的母愛的柔情?他所表現的是怎樣下作的一種文德和口德還需要多說嗎?其與魯迅先生的深刻犀利是一回事嗎?

    他的著名的、也是為許多人擊節讚歎的一句話是“五十年來和五百年以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為我供著牌位。”呵呵,那一副自戀自狂的嘴臉暫且不論,難道一個“文化大師”就不知道上世紀的1918年才發生了由胡適、陳獨秀髮起和領導,魯迅等人鼎力而為(1918年魯迅先生髮表了中國大陸上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本世紀初世界上四十四個國家的作家評選出的上世紀一百年世界上的一百部優秀小說中,魯迅先生的這篇〈狂人日記〉赫然在列。)的白話文運動?到今年,2018年,不過是一百年而已,哪裡來的什麼“五百年內”?

    〈南方週末〉的記者曾經採訪臺灣的著名的歷史學家許倬雲教授,請他發表對胡適和魯迅的評價,〈南方週末〉用大半個版的篇幅報道了許倬雲先生對胡適和魯迅的祥細的評價。在這次採訪中,許倬雲說,“二十世紀中國的文化人裡可以傳下去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胡適,一個是魯迅,其中魯迅的成就要大一些。”但當記者問及怎麼評價臺灣的文化人物李敖的時候,許倬雲只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對李敖,我一句話也不說。”李敖其人的名聲如何,豈不一目瞭然耶?

    古人云,“身前身後事,千秋萬歲名。”誠哉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會聽歌流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