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際冤屈

    一個是國有企業,一個是私有企業,加多寶是把黃老吉推上全國市場的公司,怕上火喝黃老吉,這廣告語,可記得。就近幾年,廣藥和加多寶打了多少商標官司,都是廣藥贏了,所以只能改名加多寶,兩個曾經在一起是合作企業,瞬間一去不返。

    其實選擇喝那個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也是沒那麼重要的,主要是價格而已,味道也是一樣,要是同等價格我相信還得加多寶有優勢,這裡面我不說你也應該動的。

  • 2 # 手機使用者62033584141

    答 就是一罐甜水水。什麼幾百年 什麼什麼祖傳 什麼什麼皇宮都是胡編亂造的謊話,而且說的太多遍 ,連他們自己都相信了。

  • 3 # 131419鑫圭雜苑

    怕上火就和王老吉,大江南北 膾炙人口的一句廣告詞。隨著廣藥與加多寶的爭端也漸漸退市 可謂夕陽西下 兩敗俱傷。他們關係大概是前期合作運作,廣藥出品牌及配方涼茶,讓加多寶進行市場營銷運作,進行利潤分配。由於汶川王老吉的捐贈,打動了國人的認可。又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銷量效益確實不錯。後期合同到期,不知廣藥出於那種目的沒有續簽合同。加多寶配方市場都不是問題,就是以前王老吉品牌不讓用是麻煩事,所以開始官司戰爭。有句話贏了官司贏不了錢,終歸他們打著官司丟了客戶丟了市場。最後好象誰也沒有真正贏得市場賺到錢。客戶感覺亂套了,可能應了那句家和萬事興吧。個人見知 點關注不迷路

  • 4 # 使用者9722458002984

    王老吉被廣藥做垮了,後來把品牌租給加多寶的老闆生產經營,後來做出名了,合同到期後,廣藥收回了王老吉品牌,之後有了新品牌加多寶。再後來二家官司不斷。

  • 5 # 北濱路巡遊者116

    這麼多年的撕逼大戰,其實大家都應該比較清楚了,淵源方面簡單的說。兩者配方是同源的,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師兄弟分家經營那種關係,配方工藝都有專利。王老吉是廣藥下屬品牌,但是做的爛,於是授權給了加多寶,合約是十年,好像是2009年到期吧。在這個時期,市場上同時有紅罐的加多寶版王老吉和綠色紙盒的廣藥版王老吉。紅罐火了起來,風靡全國,當然廣藥不想續約想摘桃子唄,加多寶對時任廣藥總經理還是董事長行賄,續約了二十年,費用不高。後來此人落馬,廣藥遂起訴要求判令這二十年合約無效。(參考國內多如牛毛的受賄案,有對行賄進行追責的,取消受賄人簽署合約的有嗎?所以大家可能普遍覺得雖然加多寶也沒幹好事,但廣藥這個要求很不要臉。)經過N輪撕逼(開庭),最終判令廣藥勝訴,所以紅罐王老吉消失了,變成了紅罐加多寶。為了挽回市場,加多寶出了那個被人告的廣告: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後來自然二次撕逼,加多寶被判廣告違規,後來又玩了一次金罐。綜上,現在的王老吉,任何包裝都是廣藥的,當年的王老吉現在是加多寶。至於感官,我個人認為我們熟悉的王老吉現在是加多寶,那個綠紙盒王老吉我也喝過,要說有多大不一樣也不至於,但是個人更認同加多寶。作為川人,我知道2008年給汶川捐一個億的王老吉是加多寶而不是廣藥,以上。

  • 6 # 安平144796971

    絕對選擇王老吉!加多寶居然拿戰鬥英雄邱少雲來進行侮辱,以達到產品宣傳的效果,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企業,根本就要對這家企業予以取締!

  • 7 # 時間輪

    九七年廣藥廉價把王老吉租給加多寶,後來加多寶把王老吉做大<紅罐的>(年銷售160億,可口可樂在大陸年銷售是150億)廣藥眼紅了04年推出綠盒王老吉,完全是借了加多寶紅罐的王老吉賣出去的,廣藥原先就是一製藥的。08年汶川地震加多寶王老吉捐了不少錢,又讓廣藥佔了便宜。兩方衝突越來越大,然後廣藥要收回王老吉使用權不讓加多寶再用王老吉,加多寶11年就把紅罐王老吉商標一面打王老吉一面打加多寶,現在更是完全放棄王老吉商標正式更名加多寶,廣告詞也改為“怕上火喝正宗涼茶”

  • 8 # 瞭明飛

    一個出配方,一個負責投資,原本配合得挺好,忽然有一天,出配方的人感覺利益被分少了,不幹了,於是,兩方在磋商無果的情況下,打起了曠日持的官司,經過漫長的時日撕扯,最後市面上就出現了和王老吉味道一樣的罐裝涼茶加多寶,不過,價格還略貴了一些,要面子的人喝加多寶,實惠的人喝王老吉,我本人是特實惠的一個人,多數情況下,喝的是王老吉,

  • 9 # 手機使用者93761932532

    廣藥集團這樣和加多寶撕B好像也不是什麼誠實守信的好企業,聽說前兩年又推出了個什麼叫酒搭檔的解酒飲料,也沒什麼效果,純屬忽悠人,前段時間還聽說有人為代理了這個產品跳樓,真是坑爹。

  • 10 # 水晶港L

    廣藥背信棄議,沒有基本的社會公德,王老吉商標搶回去也成昔日黃花,握在手上遲早會被捏死。全國人民抵制無良無德的廣藥產品,支援加多寶。

  • 11 # 慶老廚煙燻熟食

    怕上火就和王老吉,大江南北 膾炙人口的一句廣告詞。隨著廣藥與加多寶的爭端也漸漸退市 可謂夕陽西下 兩敗俱傷。他們關係大概是前期合作運作,廣藥出品牌及配方涼茶,讓加多寶進行市場營銷運作,進行利潤分配。由於汶川王老吉的捐贈,打動了國人的認可。

    又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銷量效益確實不錯。後期合同到期,不知廣藥出於那種目的沒有續簽合同。加多寶配方市場都不是問題,就是以前王老吉品牌不讓用是麻煩事,所以開始官司戰爭。有句話贏了官司贏不了錢,終歸他們打著官司丟了客戶丟了市場。最後好象誰也沒有真正贏得市場賺到錢。客戶感覺亂套了,可能應了那句家和萬事興吧。個人見知 點關注不迷路

    131419鑫圭雜苑

    408粉絲 · 4296贊

    搜尋

    老梁說加多寶

    2019加多寶現狀

    加多寶24罐批發價

    王老吉老闆是誰

    加多寶老闆是誰

    梁宏達講王老吉

  • 12 # 風夜之聲

    這麼多年的撕球大戰,其實大家都應該比較清楚了,淵源方面簡單的說。兩者配方是同源的,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師兄弟分家經營那種關係,配方工藝都有專利。王老吉是廣藥下屬品牌,但是做的爛,於是授權給了加多寶,合約是十年,好像是2009年到期吧。在這個時期,市場上同時有紅罐的加多寶版王老吉和綠色紙盒的廣藥版王老吉。紅罐火了起來,風靡全國,當然廣藥不想續約想摘桃子唄,加多寶對時任廣藥總經理還是董事長行賄,續約了二十年,費用不高。後來此人落馬,廣藥遂起訴要求判令這二十年合約無效。(參考國內多如牛毛的受賄案,有對行賄進行追責的,取消受賄人簽署合約的有嗎?所以大家可能普遍覺得雖然加多寶也沒幹好事,但廣藥這個要求很不要臉。)經過N輪撕逼(開庭),最終判令廣藥勝訴,所以紅罐王老吉消失了,變成了紅罐加多寶。為了挽回市場,加多寶出了那個被人告的廣告: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後來自然二次撕逼,加多寶被判廣告違規,後來又玩了一次金罐。綜上,現在的王老吉,任何包裝都是廣藥的,當年的王老吉現在是加多寶。至於感官,我個人認為我們熟悉的王老吉現在是加多寶,那個綠紙盒王老吉我也喝過,要說有多大不一樣也不至於,但是個人更認同加多寶。作為川人,我知道2008年給汶川捐一個億的王老吉是加多寶而不是廣藥

  • 13 # CNS王曠

    王老吉和加多寶相愛相殺,是一對矛盾統一體。看起來鬧得你死我活,實際上二者上演的是一場世紀營銷好戲!

    最開始鬧的時候,我感情上會選擇加多寶,但是隨著曠日持久的官司折騰後,我發現自己的心態更客觀和平和了。我不排斥選擇二者任何一種。

    他們簡直就是中國版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故事。

  • 14 # 西門上聽吹牛

    他們之間的關係呢,我想舉個例子或許你們一看就會明白

    在一個城市的黃金地段,有兩個餐館相鄰而開。為了搶生意,從菜品,服務,價格上進行明爭暗鬥,更甚時當街對罵,提刀扛凳對持。正是如此,客人受益不少,因此吃客絡繹不絕,兩家生意都出奇的好。

    幾十年過去了,有好事者發現,兩家後面的廚房居然是一個。

    所以,不明究裡的消費者總是喜歡看到同行間不可理喻競爭行為,好像能從中得到莫大的好處。

    他們不知道這只是一種營銷手段。

    就是自己與影子競爭。不管消費者支援哪邊,對他們都沒有害處,只有好處。

  • 15 # 5816084447

    可以肯定王老吉,加多寶二者屬於涼茶類孿生兄弟,也屬於民族產業,個人認為涼茶類口味更適應國人的習慣,比泊來品碳酸飲料更健康,平時愛喝的不是王老吉就是加多寶,我也很喜歡喝它們!

  • 16 # 聽潞城官方

    1997年,王老吉商標內地的持有者廣藥集團與香港鴻道集團,簽訂了商標使用許可,授予鴻道子公司加多寶在內地生產紅罐裝王老吉,廣藥則自主生產銷售綠盒裝王老吉。2000年,廣藥集團與香港鴻道集團再籤合同,雙方續約至2010年5月2日。2002年到2003年,加多寶與廣藥集團簽署補充協議,將租賃時間延長到2020年,但2005年,參與簽約的原廣藥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益民,因收受賄賂,被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廣藥集團認為,李益民是受賄後才簽訂商標租賃時限延長協議的,因此該補充協議無效,商標租賃期限已於2010年到期。紅色、綠色兩種包裝的王老吉商標大戰,就此引發。

    去年12月底,王老吉仲裁案開庭前夕,廣藥集團的新聞發言人就認為,王老吉這一品牌形象已經存在了185年,屬於廣州市國資委的資產,而加多寶集團則為民營企業,後者在口口聲聲說保護民族品牌的同時卻篡改商標,竊取國有資產利益。

    補充:加多寶是民企、廣藥集團是國企。原來的王老吉只是更換為加多寶了,裡面的東西還是不變的,我支援加多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社會一味的善良、溫柔、體貼、包容、謙讓能掙到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