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高力士為李白脫靴的故事(還有一個“國忠磨墨”),在歷史上流傳很廣。不過,我認為,這肯定是一個瞎編出來的故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力士脫靴)

    一、李白沒有讓“力士脫靴”的可能性。

    各種關於“力士脫靴”的故事版本,都把李白塑造成一個放蕩不羈,傲視權貴,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但李白真是這樣的人嗎?顯然不是的。

    李白有曠世的才華,但是,李白並沒有因為他有超越古今的才華感到高興,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都是當官。為了當官,他曾寫出“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樣拍一個姓韓的刺史馬屁這樣的詩句。

    最後,好不容易唐玄宗把他召進宮去,要封他當官。這時候,他已經42歲了,在古代基本上將步入老年了。他非常興奮,又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詩句。李白能寫出這樣的詩句,說明李白相當珍惜當官的機會。他既然很珍惜當官的機會,斷然不會輕易地得罪高力士,還在唐玄宗與楊貴妃面前脫靴放肆。

    有人可能會說,最初的時候,李白是很珍惜的。但是因為唐玄宗只是把李白當吟詩作賦的玩伴,因此李白不高興,才鬧出喝醉酒放肆這一出。

    (唐玄宗畫像)

    但是,要說到唐玄宗對李白並不給予實質任用,我覺得這是怪不得唐玄宗的。為什麼呢?其一,李白本來就是以寫詩出名的,其它也沒見他幹過什麼。唐玄宗不讓他寫詩給音樂配詞又讓他幹什麼?其二,李白入宮以後,究竟給唐玄宗提過什麼建議呢?那時候是天寶初年,各種矛盾堆積,即將爆發安史之亂。李白要是對時事有清醒的認識,他就應該針對性地給唐玄宗提些意見。但是他啥事也沒做呀,這讓唐玄宗怎麼用他呢?

    再說,李白為了當官,實在是費盡心機的。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後,他甚至前往投奔永王李璘,還寫下了“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詩句。李璘是一個糊塗王爺,並沒有打仗能力,而且還不聽唐肅宗排程。但是李白居然投奔他,而且還贊成他偏安到東南去的想法。(否則,李白也不會寫他要像東晉的謝安、謝石那樣了)。

    一個糊塗王爺,李白都要投奔,還一個勁兒誇他,只能說明李白很在乎當官。

    由此可見,李白絕不會得罪高力士這樣的權貴。

    (高力士的影視造型)

    二、李白沒有讓“力士脫靴”的事實根據。

    其一,李白讓“力士脫靴”的事,最早記載在李浚的《松窗雜錄》這本筆記小說裡。但是《松窗雜錄》一開始就寫錯了。裡面寫李白是“開元中”進宮的,但是據史料記載,李白是天寶初年進宮的。顯然,編造的痕跡太重。

    其二,稍後的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也記錄了這件事。但是,裡面先寫唐玄宗一看到李白,就“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上不覺忘萬乘之尊”,顯然,是一副李白超級粉絲的樣子。但是李白出去後,唐玄宗的表現卻很奇怪,“上指白謂力士曰:此人固窮相。”對李白進行諷刺挖苦。這前後態度轉變實在太大。

    再說了,這種皇宮裡面的事情,如果正史中沒有記載,野史筆記又是如何得來的呢?肯定只能以訛傳訛。

    其三,範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中特別記載了,李白和高力士的關係非常好,兩人“把臂言歡”。既然如此,李白為啥還要用“力士脫靴”來羞辱高力士呢?哪裡又有高力士挑撥楊貴妃,讒陷李白之類的事情呢?

    (李白月下獨酌圖)

    三、為什麼“力士脫靴”這樣的故事會流傳下來?

    “力士脫靴”集中表現了古代讀書人的兩面性:既想擠上仕途,在官場上有所作為,大展宏圖。同時又蔑視權貴,清高傲世。再加上李白的詩歌中,多次表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這樣的思想,因此,文人們也就想象出來李白讓“力士脫靴”的典故,借別人之事,澆自己心中塊壘。

    (參考資料:《新唐書》《松窗雜錄》《酉陽雜俎》等)

  • 2 # 三哥話事

    “力士脫靴”只是一個典故,現實生活中高力士是不可能給李白脫靴的。話說公元742年,李白酒醉應唐皇召集前去皇宮為楊玉環作詩。因衣著破爛,唐皇賜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無法更換,便喚高力士為其脫靴。高力士自視尊貴但因唐皇在前,遂應之。此後懷恨在心,導致李白的貶謫。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兩位聲名煊赫、風格迥異的人物相遇於大唐首都長安宮苑。一個是李白,另一個是高力士。

    李白(701-762)是一個落筆搖五嶽、嘯傲凌王侯,獨領風騷的天才詩人。

    高力士(690-762)是一個權重四海的冠軍大將軍渤海郡開國公內侍監首領。

    他們兩人相聚在唐明皇李隆基身邊,周旋於沉香亭上和白蓮池畔的清歌曼舞、美酒香花中。這其中該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和巧妙的過招吸引人的目光、引發人的遐想,事實也果然如此。

    李白雖然經常參加宮廷宴會,但他蔑視權貴,並不把皇帝和皇帝身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放在眼裡。

    有一次,他在宮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腳,對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說:“給我脫掉靴子。”

    高力士一時不知所措,只得給李白脫下靴子。當時,高力士權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他還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很憤怒,決定找機會報復李白

    楊貴妃愛吟李白的《清平樂詞》,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說:“我本以為貴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對他恨之入骨,沒想到你這麼愛他的詩!”楊貴妃吃驚地問道:”李學士怎麼會侮辱我呢?”

    高力士說:“詩中不是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兩句嗎?”楊貴妃說:“對呀!”高力士又說:“漢朝宮廷裡的趙飛燕,出身歌女,後來雖然立為皇后,但作風不正最後還是被貶為庶人,李白將趙飛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賤了嗎?”

    楊貴妃聽了高力士的話,也對李白惱怒起來,這以後,唐玄宗幾次想任命李白官職,都被楊貴妃阻止了。

    “力士脫靴”是一個成語,來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貴,不受拘束,狂傲不羈、蔑視權貴。唐代貫休《古意》:“一朝力士脫靴後,玉上青蠅生一個。”

  • 3 # 天麼

    “力士脫靴”的故事,應該是後世文人編造出來的,以訛傳訛就變成了真有其事。要說李白一生追求的目標,當屬做官,而不是寫詩喝酒舞劍觀明月,因為直到他六十歲臨終前還在孜孜不倦地為做官奔波勞碌,只可惜,他最終沒能做一個如他所願的大官。很多時候,李白都落魄到“但願長醉不願醒,與爾同消萬古愁”的地步。

    他對酒當歌、望明月、亂舞劍,都是為了藉此消愁,如果看過李白全集詩的人,肯定會發現,李白終其一生都在寫愁詩,只不過用語很浪漫而已。他最大的願望的確是做大官。

    所以,高力士身為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李白怎可能輕易得罪?只怕巴結還來不及呢,何況還是當著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要高力士脫靴,如此羞辱當朝宰相,他今後的日子肯定不好過,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怎會做這種蠢事?

    得說明一點,正史裡並沒有這個故事記載,多見於各種文學體載,純屬是野史。只不過是文人想表達大詩人是個放蕩不羈的雅士而已。

    李白本有機會得到唐玄宗賞識,可惜,他除了會寫古言詩之外,其它的並不善長,能供奉翰林,只怕是唐玄宗對他破例提拔了。當時正是安史之亂髮生的前湊,李白並沒有向唐玄宗建議任何策略,可見,他不適合做高力士那樣的大官。但高力士這種官職是他做夢都想得到的,換句話說,高力士肯定是李白的偶像,怎可能羞辱高力士為其脫靴?

    大家還記李白多少首詩?床前明月光不算,看我默寫一首:

    “登幽州臺歌”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滬州。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成古愁。

  • 4 # 發展論Lzz

    《隋唐演義》褚人獲著第八十二回:李謫仙應詔答番書——忽一日,有一番國,名曰渤海國,遣使前來,卻沒甚方物,只有國書一封。非草非隸非篆,跡異形奇體變。玄宗發怒道:“堂堂天朝,濟濟多官,如何一紙番書,競無人能識其字!不知書中是何言語,怎生批答?可不被小邦恥笑耶!”那時李太白正寓居賀知章家。知章出班啟奏:“臣有一布衣之交,西蜀人土,姓李名白,博字多才,能識番書”。此後大意是:李白在殿上譯出番書,並指出番邦的無禮。唐玄宗及群臣憤怒欲出兵。李白奏道:番邦不過試探天朝的動靜,明日可召番使入朝,命臣番字草詔,恩威並著,懾伏其心,務使可毒拱手降順。玄宗大悅。(可毒就是番邦國王的名號)次日升殿,李白道:臣前些時參加科舉考試,橫遭右丞相楊國忠,太尉高力士斥逐。今見二人列班於陛下之前,臣氣不旺。況臣今日奉命草詔,手代天言,宣諭外國,事非他比。伏乞聖旨著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以示寵異,庶使遠人不敢輕視詔書,自然誠心歸附。玄宗此時正在用人之際,且心中深愛李白之才,即準其所奏。故事大略就是這樣。

  • 5 # 薩瑞娜綠城播報

    李白比高力士小17歲,李白少年時高力士就已成為宮中呼風喚雨的人物,倆個人一個在宮外一個在宮內,不可能有交集。所謂的“力士脫靴”,應該是古時說書人的演繹。李白生於701年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

    對於李白在詩詞上的成就,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曾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於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6 # hyg陌上花開

    按照史料的記載,這個事兒是真的。而且結果是,李白因此砸了自己來之不易的飯碗。

    李白為什麼能讓高力士給他脫靴?

    無非是三點:

    一、當時李白確實是玄宗皇帝眼前的紅人,自覺有資格可以乘機捉弄一下他看不上的奸臣。

    高力士再囂張跋扈,他可以不扯李白,但他得給皇帝面子,皇帝如果有讓他這麼做的意思,他只能照做。

    李白入朝,是很風光的。唐明皇親自從御輦上下來迎接,又賞賜他一起吃飯,更榮耀的是,他親自調了一碗湯給李白。

    這就不得了了!放眼天下,沒幾人能有這高規格的待遇啊?一時間李白風頭無兩,紅得發紫。

    高力士衝著皇帝對李白的熱乎勁,不得不跟著,表現出把李白非常當一回事兒的樣子來。

    二、李白仗著有才,有些飄飄然,玩得沒了尺度,才敢讓高力士脫靴。

    換成別人,就是高力士想給他脫靴子,人家也不會讓啊!

    都說“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那高力士是啥人呢?誰傻到往他肉裡刺釘子,不怕他以後報復你啊。

    可李白這麼幹了,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以為然的架勢。他是揚眉吐氣了一回,但估計高力士心裡已經氣得吐了老血了。

    三、李白當時喝醉了,有酒壯膽,平時清醒時,可能也不會出現這事兒。

    “力士脫靴”真有其事嗎?

    還真是確有此事。

    一、《舊唐書》和《唐才子傳》裡都有記載。

    這兩本書裡,都是同樣的說法。

    原句是“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之”。

    翻譯過來就是,讓高力士脫靴子,高力士認為是一種恥辱,摘取李白寫的《清平調》中“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的句子,激怒楊貴妃,皇帝一要給李白封官,楊貴妃就阻止。

    高力士是怎麼用李白的詩激怒楊貴妃的呢?

    他挑撥說李白把她比作漢成帝的妃子趙飛燕。趙飛燕,那禍國殃民吶,下場也很悲慘,被貶為庶人,最後自殺了。

    他這不是諷刺你呢嗎?而且還詛咒你。楊玉環聽了,是這麼個意思啊。她能不生氣嗎?

    二、《唐才子傳》裡也是差不多的表述。

    區別就在於多了一句:

    “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

    為什麼要用水潑臉洗臉呢?為了醒酒啊!用涼水讓他精神精神。

    李白讓高力士脫靴的後果是什麼呢?

    這後果是相當不妙。

    楊貴妃是夜夜吹枕頭風,說李白的不是;高力士是日日敲邊鼓,講李白的壞話。

    結果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幹不下去了。唐玄宗受不了寵妃和寵臣天天不高興地嘮叨,手一揮,你哪來回哪去吧。

    就這樣,李白總共才當了不到兩年的官兒,就又遊山逛水去了。

    當然,他不虧,走的時候,唐玄宗賞了他不少金子。

  • 7 # 豐富遵化1h

    我也沒見。只能分析一下,李元霸在正史中沒有記載,卻被傳得神乎其神,說是隋唐第一好漢,上哪講理去?

    李白雖然狂,卻不傻。不會無緣無故地得罪權貴。再說讓那個醃貨給脫靴不是髒了鞋嗎。他也沒那麼無聊。

    李白沒當成公務員,他的粉絲為了給他要面子,編了力士脫靴美化他。高力士成了背鍋俠。

    李白骨子裡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找創作靈感,以詩證道,以道登仙。他像一顆璀璨的流星划向天際。為中國文壇留下驚心動魄的詩篇。

    現在說不上唐朝歷代皇帝名號的大有人在,凡是認識啊喔阿的,想不知道李白都難。

  • 8 # 草原風大

    因為信仰所致,“力士脫靴”是真的。

    中國自古以來主流意識形態或信仰主要是“儒釋道”。一直以來,三家思想並駕齊驅,各有信眾,上至帝王天子、王公大臣、文人騷客,下至黎民百姓,今天只說著名詩人。大家從小耳熟能詳的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王維,分別是道家、儒家、佛家的忠實信徒,這就導致他們骨子裡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寫出的詩直接體現了三種不同思想的巨大差異,都是自然流露,不是刻意而為。

    李唐王朝為了讓他們的政權合法化、合理化,祖上溯源,李姓名人一直追到老子李耳,於是把老子奉為祖先,自然而然推崇道家(通道教)。作為李白生於盛唐,又是李氏子孫,自然對道家思想推崇備至。道家思想的核心:返璞歸真、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是隱世哲學,希望不與人為伍,遁入山野林間,脫離世俗,一個人與大自然為伍,追求“自由自在、逍遙灑脫、風流飄逸、浪漫開懷”的情趣。莊子著名的《逍遙遊》、《齊物論》都是這個思想。

    稱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李白,喜歡飲酒作詩,生活過得隨意逍遙,不趨炎附勢,不巴結權貴,正是這樣的思想,李白寫出了不少放蕩不羈的作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所以李白讓高力士脫靴子就是真的,見怪不怪了。

    儒家詩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杜甫、陸游,詩句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佛家詩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王維,受佛家“緣起性空”思想的影響,他的詩句空靈、彌音,彷彿置身於嫋嫋青煙、晨鐘暮鼓的古剎之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等,無不體現隱逸、空淨之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歲了,學程式設計好還是學修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