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戲魔窟
-
2 # 成功教育是正道
個人覺得父母不應陪讀,孩子需要培養各種適應能力,包括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對孩子是一種歷練,而且現在的勞動實踐能力也是需要考核的。
-
3 # 肯特M
這是目前教育形式下家長們的焦慮症的具體表現。
一是擔心孩子,對孩子沒有信心,覺得孩子隨時需要幫助。
二是擔心自己,對自己沒信心。擔心不這樣,自己成了沒有責任的父母,害怕承擔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責任。
總之,這樣做不管效果如何,家長總能獲得一份心安。
在工作中我們都清楚努力是必須的,方法更重要。家庭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切記,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
-
4 # 娜氏新聲
古有“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有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現如今,為了讓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顧,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一些家長竟不惜花費大量資金,千里迢迢跨地區轉學,甚至辭掉工作陪同孩子讀書,成為全職的陪讀父母,以“犧牲自我”的方式來“成就”孩子的未來。“家有讀書郎,全家跟著忙”,這樣的付出背後,再次折射出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
-
5 # 天藍水紫
我只能說家長陪讀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個人不是很贊同家長陪讀陪考。
先說說家長陪讀的初衷
出於愛和擔心相信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知道,這一切都是出於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
因為擔心孩子忙於學業,不能兼顧自身的身體健康,所以家長決定親自陪讀,親自打理孩子的衣食住行,讓他可以健健康康的學習。
而且也是出於家長的擔心,擔心孩子不會照顧自己,這一點對於孩子在異地讀書的父母是深有體會。他們會時不時的打個電話過去噓寒問暖,擔心孩子冷了熱了還是感冒了等等。有條件的巴不得住過去,與孩子同吃同住。
為孩子解決後顧之憂當然這也是出於擔心和愛。家長的想法也簡單,過去陪讀,幫孩子解決生活上的一切瑣事,讓他可以一個心的放在學習上,不會為了其他雜事而分心。
可是陪讀甚至陪考就一定是好的嗎?
也不盡然。家長陪讀意味著要放棄這邊的工作,全心全意的照顧著孩子,一天到晚的圍著孩子打轉,這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很多的負擔。孩子會覺得父母為自己犧牲了這麼多,自己卻無以為報,只能拼命的學。當然這還是好的情況,不好的話,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孩子會覺得家長管的太多了。不管哪方面的結果,孩子的壓力都很大。
容易滋生矛盾人都會有私心,不過因為有親情的存在,私心顯得不是太重。但若是家長陪讀之後,發現孩子的成績依舊是很差,我相信家長肯定會埋怨孩子,甚至會覺得自己為孩子犧牲了那麼多,換來的卻是這麼一個結果。抱著這樣的心理,家長很容易與孩子擦槍走火,鬧出矛盾。
而孩子本身學習上的壓力已經很大,若是父母再念叨什麼我本就為了你放棄了什麼什麼,你卻是這樣回報我的……這些話會將孩子的逆反心理完全的逼出來,兩方的矛盾更為激烈。
影響發揮首先宣告,我明白家長焦慮的心情,知道他們在家裡等不下去,擔心孩子考的怎麼樣,擔心他是不是順利進入考場,一定要親眼看看才放心之類的。但撇開這些不談,我覺得陪考是弊大於利。
說個比較極端的想法。當孩子在裡面考試時,只要一想到家長在烈日炎炎之下等著自己考完,那焦慮的心情肯定是有的。雖然一直說不要有壓力,是家長自願的,可為人子女的,一想到敬愛的父母在烈日下炙烤著,就算不焦慮,總會擔心他們是不是渴了、累了,甚至是中暑暈倒了等等。
當然,不排除有一些孩子會因此化壓力為動力,但絕大多數還是會受負面影響的。考試已然很是緊張,要求注意力必須集中,這種情況下,哪怕不會影響發揮,只要一個走神,粗心看錯了題目,那也是會影響最後成績的。
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家長陪讀陪考,將孩子除了學習上的所有事情全都大包大攬,很容易培養出一個只會學習,不會生活,不懂得料理自己的巨嬰。更為極端的是,會培養出孩子的惰性,完全不會動手,可能連吃飯都要家長去喂,不然寧願餓死也不親自動手。
這樣的孩子,哪怕學習成績再好,自己生活不下去,也很容易被社會給拋棄。
綜上,我認為家長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是要管,但事事親力親為,容易矯枉過正。我相信過猶不及,家長放棄自身去陪讀陪考,也許有一定的好處,但我怕會適得其反。所以希望家長考慮的時候,權衡一下利弊,再做出比較圓滿的選擇。
以上。
-
6 # 高考語文齋
其一,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家長陪讀陪考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孩子養成依賴家長的習慣,缺少獨立處事能力的鍛鍊機會不說,長此以往,孩子還缺少自信,因為家長的包攬一切,孩子不能自立、自理。這樣對孩子的未來非常不利,孩子不能獨擋一面,缺乏獨立擔當精神,其結果高分低能,獨立生活能力欠缺,不能適應走向社會的需要。
其二,不但增加了家長的工作負擔、經濟負擔、精神負擔,加大了生活壓力,而且也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形成不必要的壓力,有時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及考試的正常發揮。
其三,至於你說,家長擔心孩子遇到學習問題沒人溝通而陪讀陪考,這個理由不成立。因為術業有專攻,可以說孩子遇到的學習問題,絕大多數家長是很難處理的恰到好處,孩子完全可以透過與同學們探討解決,還可以詢問任課老師,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學習。
院子裡遛不出千里馬,溫室裡長不成棟樑材。孩子就象雛鷹一樣,不放手,是飛不起來的,更不可能翱翔藍天、搏擊長空!
為此,我建議,家長大膽放手,不陪讀陪考!
-
7 # 嫵心99865101
其實,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人的父母只想讓你過的更好而已,有的努力可能是徒勞,但是隻要能有機率,他們都願意試[玫瑰][玫瑰][玫瑰]
回覆列表
這些父母可以用一個專業的詞語形容:高考媽媽,高考爸爸,一般情況下,中國家長比孩子更看中高考,一般重視教育的家長會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例如:孩子一高考結束,出現離婚潮、孩子在傢什麼都不用幹,導致生活自立性很低,種種現象,可見高考在中國家長中的地位,我們今天只談家長表現值不值得深思,不涉及高考這件事的對錯,我們講:萬事都無絕對的對與錯,只是在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下,發生的事情可以有個相對的對錯。
這就簡單了,當前中國社會背景是一個全民高考時期,很多底層階級透過這種相對公平的方式達到階級跨越,本身,高考也能學習到很多基礎知識,對你的可塑性打造一個良性基礎,首先企業和國家,甚至村裡的人都是認可的,所以得到全民重視也是所有人樂於看到的。
至於家長參加高考,我認為其意義很大,本身說明家長對學習也是有很強的渴望,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去完成的,首先克服的是心理,別人的眼光,第二,本來家長一般是創造價值,家庭收入的來源,試想父母有一個(母親)也在上學,那父親那邊得照顧他們娘倆衣食住行,經濟壓力也很大,每天得上班工作,還得收拾家裡,情況差點還有四個老人照顧,試想,你一個人照顧6個,想都不敢想。所以肯定父母之間也必須達到一定平衡。這種種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學習問題,孩子參加高考,父母一般都是40歲左右,學習能力的問題,真的能吃透書本上的東西嗎?稍微一點理解差的,完全不知所云呀,比聽天書還難,還有就是作息,一天從早上六點半到晚上10:30,加上洗漱時間,睡覺時間7小時,而且是高強度,日考,週考,月考,季考,期末考,門門考,練習題,5年高考,3年模擬,老師出市裡出,網上出,專家出,來來來,錯題本,大題本,筆記本,挨個做,挨個背,文言文,白話文,古詩詞和公式,公式還分物理,化學,數學,想想都不知道當時怎麼過來的,能把這些整明白的,說明你記憶力,邏輯思維是很有點能耐。
綜上所述:你想成為考爸,考媽的機率為1%%%%,從數學上說,小機率事件為不可能事件,所以得出:你不可能成為考爸考媽[笑哭][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