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心有靈犀

    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恐慌的,然而看慣了世事無常,也正好是處在這種比較尷尬的年齡,坦然面對吧!能出錢出錢,能出力出力,找個無人處哭出來吧,讓逝者安息,我們的生活還需要繼續,對還在的親人好些吧,別等到這個時候,我們能給的只有眼淚。

  • 2 # 與玥寶共成長

    雖然是30歲的成年人,但是,不過多大年齡,直面親人離世,都是無法坦然面對的。

    11年臘月,我31,最疼愛我的奶奶去世了,我趕回家奶奶已經嚥氣了,回家後,我嚎啕大哭,看著奶奶在我面前,被裝入黃袋子,要去火化,他們抬下奶奶,我大聲喊,輕點,奶奶疼。喊完,突然意識到,奶奶再也感受不到疼痛,感受不到任何東西了。直接崩潰了,原來人死了,就是死了!永遠也回不來了。

    30歲多歲的我,因為孩子小,總覺得忙,總覺得以後有很多可以陪奶奶的時間,卻沒有想到,奶奶說走就走,原來,愛是不能等待的。

    後悔,後悔得要命!

    所以,奶奶走後,我加倍的對父母好,對公婆好,因為知道無論多愛的親人,總有分離的一天,所以,能在一起時,不要浪費好時光。

    30歲親人的離開會讓我們更成熟,雖然這是建立在痛苦和後悔上的成熟。

  • 3 # 使用者55718007239

    在我30幾歲時父母先後離去,當時生病住院手術開啟後已不能手術,醫生向我們講了以後,妹妹當時暈倒被人攙扶,我是兩眼冒金星什麼都看不見了,醫生後面的話一句都沒聽見,親人離世的滋味,是永久的痛想起就難過。生前他們從沒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過,從沒著過急。

  • 4 # 周安的時光

    要說坦然面對,很難。每個人都無法面對親人的離世,可能剛開始會覺得沒什麼,但是到後來,你一個人回到冰冷的家中,看到空空的冰箱,心裡的酸楚就會氾濫。所以,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學會的堅強,用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可以多去別的親人那裡走動走動,用他人的愛和關懷彌補內心的空落感。

  • 5 # 軒爺6768

    面對親人的離世,作為成年人,心裡一定會悲傷,而且很難淡忘。畢竟相處時間長了。這個我雖然才二十多歲,但是經歷親人的離世,心裡是非常的痛苦,幾年了我始終還未淡忘,夜深人靜時我都在回憶過去點點滴滴,默默流淚。但是我希望你可以分散注意力,事業為重,別太傷心,一些人終將離我們而去。到外面散散心旅遊,改變心情。謝謝!

  • 6 # 暮色孤人

    今年不到三十歲,現在父母都健在,爺爺奶奶去世幾年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以為自己對親人的去世已經達到那種能夠看的很開的地步。但是現在感覺,其實還是有很多不能釋懷的。

    當年爺爺奶奶去世的時候,感覺也沒有太多的傷心。爺爺去世的時候八十二歲,我爺爺有個兄弟,因為六零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和二爺爺鬧的很不愉快,兩家住在一個衚衕,前後只隔一家,在病重的時候,二爺爺搬到叔叔那裡去住的,因為那段特殊時期的事,兩位老人之間的隔閡一直到二爺爺去世都沒有化解開。二爺爺出殯那天之前,也沒有告訴他。那天,爺爺出門,看到有人家在辦喪事,就問莊裡的人,是誰家人死了,莊裡的人說,是你二兄弟,你不知道麼?然後爺爺就趕快跑到二爺爺居住的院子,想再看看這個大半輩子沒有太多交涉的兄弟,但是老人是火化的,為了不讓爺爺傷心,而爺爺的骨灰都沒有看一眼。

    事情過去以後,爺爺沒事就去二爺爺去世的院外溜達,我想,這是對兄弟的緬懷吧。從那以後,爺爺就有了這個心結,總是解不開。讓後就得了心病,不吃不喝的,帶去醫院,各項檢查都做了一遍,什麼毛病都沒有,給醫生講了爺爺和二爺爺的事後,醫生說多開導開導老人就好了。但是無論誰說什麼,爺爺就是聽不進去,爺爺病了以後,叔叔大伯們也都回來了。每天不吃飯,就是躺在床上,怕老人撐不過去,就買些營養品讓老人喝,爺爺脾氣不好,總是罵道,六零年都沒餓死我,這還能餓死我了?從八月十五後二爺爺去世,到爺爺去世有四個月左右,爺爺那天突然起床說,要出去走走,家裡人給攔住了,讓後說,自己去世後,要給二爺爺埋的進點,然後吃了些飯,下午六七點的時候去世。可能那個時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吧。見爺爺最後一面的時候,感覺特別傷心,但是想到爺爺生前並沒有受什麼罪,也沒有因為疾病的疼痛受苦,所以也沒有太多的傷心難過。

    而今年發生的一件事,感覺讓自己真正體會到爺爺他們兄弟的感情了。今年我堂哥,在泉州收廢品,因為利益的衝突,被思想極端的人給殺害身亡。當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所謂對生死坦然的價值觀徹底顛覆了,半個月前還在見面說話的人,半個月後,卻聽到死亡的噩耗。當時家裡的叔叔,兄弟們都去了,在那邊處理這些事,呆了一個多月,感覺每一天都是一種煎熬,自己沒有能力多去勸三伯和大娘堂姐堂嫂的話,自己想到兩個人從小一個院子長大,二十多年的感情,自己總不能釋懷。事情過去三個多月了,每次想到這些,都會感到心痛,沒人的時候,也會為此掉眼淚。每次大侄女有意無意提起他爸爸的時候,自己總是莫名其妙的為小孩感到惋惜。雖然不是新兄弟,但是對於九零後的我們,在兄弟姐妹並不對的條件下,感覺堂兄弟們感情也很重要。也從這件事,才明白人不是聖賢,面對親人的去世總有許多不能釋懷的。

    人活一輩子都不容易,原世界溫柔對待每一個努力活著的人

  • 7 # 廣銀8910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三十歲己是而立年,人生閱力己臻至成熟,面對親人故去,則應更添幾多感慨,幾分感恩。幾分擔當。正值承前啟後的關健時段。理應懷情追憶親情,理智再度起跑吧?

  • 8 # 隔路男孩黃藥師

    逝者已逝,應該為活著的親人著想,你的妻子孩子需要你,你得朋友兄弟需要你。向前看,人終有一死,天道輪迴不可逃脫。

  • 9 # 波波心語

    面對親人離世,切斷血脈這種痛,會讓人很絕望,但是啊,悲痛之餘,一定要不斷的提醒、告誡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無論我們多不願意,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人可以避免,所以,面對親人離世,要保持冷靜,照顧好情緒激動的親人,招待好前來弔唁的朋友,同時盡心盡責的辦理好離世親人的後事,為他/她做好人世間最後一件事,護他/她周全!

  • 10 # 白城九妹

    幾個月前老姨去世了,她是突然離世的,那天我在歌廳唱歌,別人通知我時我就感覺眼前一黑,走路都有點不穩了,到地方看到的是老姨的遺體,還是那麼的慈祥和藹,我的眼淚就一直流,就後悔沒有多陪她,一年也不去看她幾回。後來就入土為安了,一個多月吧,姨父就找了一個女人,在我們還在肝腸寸斷的時候,人家已經面對新生活了,東風惡,歡情薄,人生對於老姨來說就是一場夢。如果姨父看到我說的話希望你不要怪我,我可能就是這樣想的。車軲轆朝前轉,人要朝前看,生活還是很美好的,珍惜眼前人吧。

  • 11 # 喜文樂見吾樹家

    30歲以上的成年人,可能已經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親人的去世,固然是悲痛的,但是人的去世,本來就是不可避免地,可能死於意外,可能因為太老,可能因為生病。所以,首先要知道親人去世,可以悲痛自己再也沒有這個親人的陪伴。 但是,活著的人,終究還是要好好活下去,所以,面對親人的離世,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做法,即使是親人去世,也要讓他能含笑九泉,所謂“走得安心”不正是因為活著的人能好好活著,能隱藏自己的悲痛麼?

    所以,要說面對,就是走好自己之後的路,安頓好照顧好在世的親人。

  • 12 # 漫步雨林—世情揭秘

    月有圓缺,日有升落,草有枯榮,花有盛衰。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無人能免,這是天道。

    故親人倘若是壽終正寢,無需過度悲傷,無需哀痛欲絕。

    仔細想想,大凡在老人去世後傷心至極者,多是在父母生前他們沒有盡到孝道,心有遺憾,心有悔怨,故而良心不安,哭出的是不堪的痛,流出的是悔恨的淚。

    人為什麼要盡孝?盡孝不光是感恩,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更是安撫自己的良心,不讓自己的良心受到終生的折磨。

    倘若你在父母生前,盡了孝道,照顧好其衣食,撫慰好其心情,抽出時間陪伴他們,朝陪他們觀日出,晚陪他們度寂寥,撫慰他們,照料他們,給他們愛護,給他們關心,使他們能夠笑口常開,那麼他們離世了,你就不會太難過,太痛苦,太悲傷。你也就不會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悔恨。

    盡孝不能拖,否則你一定會悔恨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同職位的員工如何進行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