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平144796971
-
2 # 蝸牛小小姐
我個人認為崇禎想當個好皇帝,很有政治抱負。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崇禎在位期間除掉魏忠賢,清算閹黨,勤政廉政,無奈當時土地乾旱,顆粒無收,又爆發了瘟疫,內憂外患,流寇不斷騷擾,北方皇太極又伺機而動,崇禎無奈自縊而亡。
-
3 # 桂圈兒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1644年大明最後一任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和他的貼身太監承恩一起在北京城的煤山(現在叫景山)上吊自殺,算是為大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剛強、倔強畫上了一個不那麼圓滿的句號。
履霜堅冰至。
崇禎皇帝最終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與他自己的執政失誤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往前推十七年,是崇禎元年。朱由檢同志辦了一件自以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他把自太祖朱元璋開始就存在了的官府驛站給裁撤了。
朱由檢同志大筆一揮在命令上簽字畫押,然後蓋上皇帝的玉印,在龍椅上來了個“葛優躺”,通體舒泰。他沒有理由不舒坦,裁撤了這麼多混吃混喝的冗員,將會為帝國財政產生了多少頭寸結餘?
然而命令傳達到基層執行的時候,無數的崇禎口裡的“冗員”情緒低落,眼神空洞,不知道將來的生存怎麼樣才可以維繫。長期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讓他們喪失了生存的最基本本領。很多人心裡想——
“難道真的只能上山當強盜才可以了嗎?”
大部分人只是腦袋裡面想一想,但是有的人就真的這樣做了。將這個想法落實的其中一個人就是陝西米脂的李闖——後來的“闖王來了不納糧”的闖王。
1644年,崇禎在煤山上吊的兩天後,他和承恩的屍體被“反賊”李闖計程車兵找到並草草掩埋。
276年的大明江山就此成為歷史。又過了一段時間後,滿清被吳三桂放進山海關。大明子民迫於屠刀的淫威,留起了不倫不類的“金錢鼠辮”……
-
4 # 孤江秋月
崇禎作為歷代最悲壯的亡國之君,比起劉禪溥儀之輩,在亡國之時他選擇以身殉國,不辱皇室,這也是後世很多人同情哀婉他的原因。崇禎的謀略水平的確一流,尤其是上位幾個月就除掉了魏忠賢,但他的謀略只是用於黨爭的小計謀,卻沒有治國安邦平天下的雄才偉略。其實崇禎之時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多機會挽回敗局的,但卻都被崇禎一手斷送。第一,崇禎剛繼位時,農民起義尚未爆發,明朝的主要威脅仍是關外的後金。但天災人禍接踵而至,西北連年大旱,而賦稅不減,致使大規模農民起義爆發。第二,殺戮主帥。崇禎用人疑心很大,其在位之時也頻繁更換主帥大臣。皇帝將領不能上下一心,相互猜忌,這對國家來說只能是災難。最具代表性的是冤殺袁崇煥,致使遼東軍心散盡,明朝自袁崇煥死後在遼東的形勢日益危急,最終松錦之戰明朝主力盡被殲滅於關外,明朝在遼東已無可戰之兵。第三,不能對農民軍進行有效殲滅。明朝有多次徹底殲滅起義軍的機會,都被崇禎放棄。甚至很多起義首領如張獻忠等多次被打得投降,隨後降而復叛。第四,同清朝和農民起義軍兩線作戰。崇禎其實也有同清朝議和的決策,但自己拉不下面子,固守成規,殊不知漢高祖也曾屈服匈奴,而崇禎卻死要面子活受罪,不願承擔向滿清議和的責任,最終明朝在兩線作戰中走向滅亡。第五,不遷都南京。松錦之戰後,明朝北方主力已被徹底消滅,明朝完全沒有能力繼續定都北京同清朝和起義軍對抗,北方的淪陷已經不可避免。此時崇禎仍然執意不遷都,甚至不讓太子到南京監國。此後清兵入關,南明宗室雖然在南方建立政權,但也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不能統一一心,內鬥嚴重,最終也很快走向敗亡!
-
5 # 善莫大焉18
昏君身邊必有奸臣,而明君身邊必有能臣。崇禎十六歲繼位,現在的初中生年紀,這個時候有個好的首輔或者太后過渡,將來未必不能中興,可惜他碰到了袁崇煥,對他高度信任,所有人都認為明軍應守好山海關,以圖國力恢復,再奪回失地。袁崇煥卻騙他5年平遼,袁崇煥自己也認為不可能做到,你拿一個自己都不認可的方案給一個初中生老闆,好開口要職位,提要求。然後國策就不一樣了,為了平遼加大徵遼稅,稅收的大部分都給袁崇煥平遼,不惜逼的民怨四起,而袁崇煥上任以後,為奪權擅殺毛文龍,袁崇煥心裡如果認為毛文龍已經投敵或有投敵之心,如何敢隻身登島,不怕成為後金的大禮嗎?他認為毛文龍沒有異心,他才敢登島,反證毛文龍清白忠心。賣糧給蒙古,通過蒙古再給後金,幫後金度過災年。皇太極繞道進攻到北京城下,也可能是袁崇煥故意的,目的是逼崇禎議和,為5年平不了遼,而推卸責任。而且他指揮反常,讓後金輕易越過,而且沒有預警,把勤王之師分散往皇太極包圍圈裡指揮。在他之前之後,明軍雖然一敗再敗,後金從沒到北京城下,皇太極敢大搖大擺孤軍進關,沒有後勤沒有後援,給拖住以後,各省勤王之師源源不斷趕來,不可能不知道後果,而且在關內明軍地盤,又在明處。所以袁崇煥不管是通敵還是無能,漢奸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對後面明朝整個決策影響太大了,都無法挽回。袁崇煥對明朝滅亡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
6 # 神威小柚子
大明怎麼滅亡的?袁崇煥開了個好頭!遼東軍心恰恰是被袁崇煥 搞掉的,一品大員 毛文龍 東江鎮總兵官 隨隨便便就給殺了 搞得之後的武將人人自危,個個當軍閥,明末就是被軍閥 搞滅亡的 一個個都不聽皇帝號令了,袁崇煥開了個好頭啊!崇禎有樣學樣,濫殺大臣,這樣當兵的誰還敢為你效力?李自成怎麼打進北京的?崇禎沒錢啦 指揮不動吳三桂啦!要說什麼明朝精銳盡失 我是不信的 那些投降的軍閥 打起仗 殺起人來 一個比一個很 你看看看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廣州大屠殺 都是什麼人的部隊搞得吧 看看南明四大軍閥 是怎麼回事吧 這些都是 明朝鄙視武將 不拿武將當人 所帶來的後果 蔣中正都知道要國共合作抗日 打跑了日本人 再打內戰 他袁崇煥就不懂? 自毀長城的 我看就是袁大妄人!
-
7 # Lee世立
崇禎皇帝,即明思宗,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天啟皇帝朱由校去世後,由於沒有子嗣,所以作為弟弟的朱由檢(崇禎)就繼承了哥哥的皇位。但傳到崇禎手上的天下是個爛攤子,並不是一個太平盛世,是一副內外交困的局面。內有宦官專權,農民起義,外有後金虎視眈眈。此時的朱由檢登上皇位,真不知道對他來說到底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可能在某個夜晚,說不定他心裡也在糾結?從最終國家破滅,身死煤山的結局來看,足可見以他的能力是無法挽救風雨飄零的末路王朝。崇禎確實是一個勤奮廉潔好皇帝,卻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明朝有兩個勤奮廉潔的皇帝,一個是朱元璋,另一個就是他,但他缺乏朱元璋的執政能力,以及駕馭群臣的手段。
其一、太天真,沒有統籌大局的能力和觀念,打破了王朝的政治平衡,導致整個真個王朝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力量的失衡。明朝從朱元璋開,就對科舉非常重視,因此後來就形成了巨大的文官集團。同時,與文官集團同時存在的一股力量就是宦官集團,正是這兩種力量的相互制約,相互制衡,才保證了皇權穩定。崇禎的爺爺萬曆,他的哥哥天啟,以及還有他的那些太爺爺,可謂各個奇葩,荒誕滑稽。可是,為什麼在他們的手上,國家這臺機器卻能正常運轉。崇禎皇帝登基以後,肅清了整個魏忠賢集團的勢力,還解散魏忠賢多年建立起來的特務機關,我們都知道這些人都是為皇權服務的,這樣做無異於自斷手腳。而這些文官集團(東林黨人)自此以後沒有了制衡,迅速膨脹,把持朝政,成為皇權的最大障礙,皇權的敵人。所以崇禎皇帝最終付出了大部分精力在與龐大文官集團的抗衡上,他的改革處處都受到東林黨人的反對,無法實施。這些東林黨人紙上談兵,大空話誤國,於國家無益,所以崇禎臨終說:文臣人人可殺。
其二、生性多疑,剛愎自用。真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例如明末第一猛將盧象升,不僅多次擊退後金鐵騎,還多次打敗了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可謂是戰功卓越。但崇禎皇帝卻擔心其犯上作亂,一方面抽調盧象升的兵馬,一方面命令其與後金決戰,最終導致盧象升與多爾袞的決戰戰中,戰死沙場,一命嗚呼。還有就是一代名將袁崇煥,也因它的多疑,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使得袁崇煥被誣陷致死。
其三、優柔寡斷,毫無遠見。據史書記載,為剿流寇,崇禎帝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從這些對將領的啟用上可以看出,崇禎皇帝是一個優柔寡斷,無察人善任的人,正是他的這種反覆無常,毫無遠見,才使得李自成的一次次逃脫,才給了農民軍以及後金不斷喘息的機會,得以不斷壯大,最終成為落在自己頭上的一把刀。
回覆列表
祟禎執政能力低劣。一、對中原饑民,不救濟不安撫。那時湖廣、江浙並未受災。二、財政差。該收的稅不收,不該收的迫勒,至官追民反。三、縱容藩王貴族、土豪劣紳吞噬人民。四,把官場厚黑學發揮到極致,濫殺好殺忠能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