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巍214414204

    第一,絕大多數已經漢化了;

    第二,清亡之後八旗的待遇也沒有了,保留那些有啥用;

    第三,剃頭匠都改行當理髮師了,留著辮子自己剃嗎?

    第四,別人都西裝革履,就你長袍馬褂不怕人笑嗎?

    第五,誰提的無聊問題?

  • 2 # 秦皇漢武

    先講一個真實的歷史現象: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開始推行“剪辮”政策,但當時反對最激烈的不是滿族,反而是漢族人。因為漢族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祖上傳下來的就是辮子,不能剪;而滿族人則認為辮子這種醜陋的髮式是從漢人那裡學來的,所以紛紛開始剪辮剃髮。

    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確實是當時的真實情況。因為經過清朝270餘年的專制統治,人們的思想已經固化,根本無從瞭解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只知道我從父輩起就是這種髮型,不能輕易改變。

    同樣,滿族人也在民族熔爐中受到了漢文化影響,並不知道祖先入關時是什麼樣的情況,一度以為他們是受到中原漢人的影響才留辮子的。套用《大話西遊》裡的春三十娘和二當家的一句臺詞:“我是男人,怎麼能做奶媽?只要你不告訴孩子,他長大了怎麼知道男人不能做奶媽?

    不僅如此,滿漢在融合過程中,又同時受到了西方外來文化的影響,早在清朝末年時,一些開明的滿族貴族就已經全盤西化,你讓他們重新留辮子穿馬褂,反而不習慣。

    當然,也有少數“冥頑不靈”者,依然抱殘守缺,堅持留著辮子,甚至還要搞復辟,不過終究將淹沒在歷史洪流當中。

  • 3 # 熊津都督

    因為之前作惡多端惡貫滿盈,所以害怕

  • 4 # 老蔣9686667863

    不敢。祖上作惡多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留髮不留頭,心虛,怕漢人報復!連姓都改了,還留辮子?穿馬褂?瘋了?

  • 5 # 關河南望

    這也是一個比較奇葩的現象。

    滿清入關的時候,一水的大辮子們衝進了關內,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就想出了從文化和思想上摧毀漢族的主意。

    於是他們頒佈命令,先要剃髮,後要易服。

    命令下來以後,所有的漢人都像瘋了一樣,堅決不剪。就連有些已經當了順民的,也起來反抗。

    對滿清來說,不剪可以,不剪頭就掉頭。留髮不留頭嘛,於是就人頭滾滾落地,漢人們死了無數,終於把這頭髮剪了,衣服換了,統治者們也鬆了口氣。

    其實這不是簡單的剪了頭髮的問題,而是透過剃髮易服,有計劃,有組織的對不聽話的,敢於反抗的消滅乾淨,滿清達到了目地,剩下的人則在其統治下,乖乖的剃了頭,當了大清國的只會下跪,沒有思想的國民。

    ……

    就這樣過了幾百年,忽然間,革命了。

    滿清的愚民政策忽悠了幾百年,最後把自己也忽悠進去了,喪權辱國,愚昧反動,把該丟的人丟完了,一群人學會了動腦子的人開始起來質疑,並去探尋真正的歷史,繼而想要推翻反動的滿清賣國政權。

    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全國十七個省獨立,新疆也跟著獨立,到處都開始了驅趕滿清官員,恢復中華的革命。

    這時候滿清統治者的心態是極其矛盾和不安的,作為對曾經的過去的知情人,他們怕革命成功了之後,自己會被報復,他們怕漢人會像他們當年對待漢人一樣。

    於是這些昔日的統治者,主子,王爺,阿哥們,紛紛改了漢姓,利用數百年來的文化融合搖身一變自己就變成了漢人了,對他們來說,自然沒有什麼剪辮的負擔,也不用誰說留髮不留頭了,麻利的和大清朝告了別。

    當時不少昔日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八旗老爺們不敢出門,出門的也跑的飛快,英達不是回憶過麼?出門的“皇族”叫著別打別打,我是漢人。

    這些並不奇葩,奇葩的就是昔日為了中華衣冠而奮起反抗的漢人經過了滿清這一朝下來,竟然無數人抱著辮子,大哭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讓剪辮子了。

    由此可見,滿清的奴化政策是多麼的成功啊。他們讓奴隸的標誌成為了中國人的象徵,這些中國人竟然怕丟了丟了辮子就再也做不成奴隸,所以死也不肯剪辮子。

    何其悲哀。

    整個中國,在這個愚昧的統治者統治下,竟然成了如此這般。

  • 6 # 上了洋當啦

    人口不到六十萬的八旗子弟統治中國267年近三個世紀,已是奇蹟,八旗貴族二百多年在皇城根帶出無數侃爺玩主,至今北京城還有大把滿味十足的侃大山一族,禍害中華文化幾百年,遺毒至今未消。辛亥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朝,喚醒了民眾,剪辮留髮是必須的,滿清都不存在了還留甚半邊瓦奇醜的男辮幹啥?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醜的朝代。

  • 7 # 北洋海軍炮手

    我還真沒見過題目這種說法,因為剃髮扎辮子在清朝大多數時間內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實際上只有在清初強制執行,整個清朝都一直允許束髮存在,比如清朝遺民夏震武、牛兆濂兩位大儒都是束髮古裝。到了清末立憲運動,為了與世大同,也就是要融入世界,清政府在法律上廢除了剃髮令,允許臣民留西式髮型。在這之前,新軍就被強制減辮,因為在戰鬥中,辮子會影響將士們的人身安全,所以新軍官兵不管是滿人還是漢人,亦或是蒙古人全部被強制剪掉辮子,反倒是漢族軍官馮國璋帶頭抵制剪辮子,最後被載濤給硬剪了。

    到了民國,由於對基層控制力度較為薄弱,只有個別大城市普及了剪辮子,因為在大城市的市民,尤其是青年學生看來,剪辮子是進步的象徵,因為短髮、平頭等西方髮型打理起來更方便,看著更精神,也十分衛生。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以及其他偏遠的縣城,依然有大量的老百姓留辮子,其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農村以及偏遠地區的老百姓沒有接觸過太多的西方文明,審美也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標準;第二就是民國強制剪辮子遭到了抵制。一直到建國後,隨著最後一代留辮子的人相繼離世,辮子才最終從中國消失。當然,在土匪、響馬這些人當中,辮子依然有很大的市場,因為要有個性,要讓人能記得住他的匪號。

    當然,很多傳統知識分子也拒絕減辮,因為在他們看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且民國廢除了君主制,讓這些堅持傳統社會道德的知識分子無法接受,畢竟一輩子都接受忠君愛國、捨生取義這種思想的薰陶,他們不可能接受他們所效忠的皇帝被逼退位這一現實,同時民國引進的西方思想也讓他們無法接受,所以他們就把對傳統文化的堅持轉移到對清室的忠誠,因為清室在他們心目中是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另一部分人是因為取得過功名或是在清朝做官,他們認為自己和清室君臣名分早定,所以為了表示自己為清室守節的志向,他們自然不會剪辮子。這部分人當中以清朝遺民為主。

    這些人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牛兆濂,他在修訂《藍田縣誌》的時候對清室仍以君臣相稱:濂生於清時,君臣名分早定,故名稱一仍其舊,所以立名教之大坊也。另一個代表人物是蒙古旗人升允,他早年做過陝甘總督,和牛兆濂有很深的交情,雖然在牛兆濂的勸說下罷兵,但是畢生依然堅持恢復清室,其忠誠甚至令日本人動容。

    當然還有一個另類就是張勳,張勳認為自己受過清室的恩惠,這是因為他早年也讀過書,所以在清亡後仍然留辮子,以示對清室之忠誠,並且堅持恢復清室。

    在我看來,這些知識分子對信仰的忠貞在那個婊子立牌坊的年代也屬於難能可貴。

    全文完

  • 8 # 立志成蟲

    清朝滅亡前滿族的稱呼是“旗人”,有清一代旗人享受著政治和經濟的各種特權,清朝中期時旗人就已經腐化,到清末時完全就是白吃國家錢糧的寄生蟲。而清末內憂外患,廣大民眾掙扎在飢寒交迫的死亡線上,絕大部分旗人卻還衣食無憂,而且只會享樂的敗家子兒多,仗著特權欺壓民眾,所以民怨沸騰。清朝滅亡後,“滿族”這個稱呼開始流行了,當時“排滿”的觀念流行,旗人又失去了俗稱“鐵桿兒莊稼”的經濟來源,想另謀生計被社會排斥,還難免會被尋仇報復,滿族人紛紛改漢姓,比方說姓“金”的滿族人很多原來是姓“愛新覺羅”的,隱瞞過去的旗人身份好順利太平的融入社會解決生計問題,這也是滿族人翦辮子積極的主要原因

  • 9 # 戰神蚩尤

    因為豬尾巴滿清造型代表的就是醜陋、落後、愚昧無知,所以連滿族人自己都受不了,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改為了漢族服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故事通常以什麼開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