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傳說鰲拜的出身顯赫,對二代皇帝忠心耿耿,為什麼後期對皇帝這樣擅權?
11
回覆列表
  • 1 # 史無止境

    鰲拜可以說是大清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大清能夠成功入駐中原,很大的軍勞都是鰲拜立下。可是,鰲拜的下場卻很慘,被幽禁致死。其實,這都是因為孝莊太后的一句話所導致。

    鰲拜之所以能成為大清的四大輔臣之一,也確實為大清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他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從早期的跟隨清太宗皇太極四處征戰,清軍入關後又極力掃除各種反清勢力,再到皇太極去世後,聯合正黃旗與鑲黃旗反抗多爾袞擁立豪格登基,可以說是清朝的三代元勳。這些都足以說明,鰲拜對大清還是擁有著一片忠心的。可是,在封建社會中,權力才是最好的東西,一旦得到足夠的權力,人就會變了。鰲拜也不例外,在出生入死、創下無數戰功後,就算是不能得到大清的全部也要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於是,鰲拜就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打算打破目前的政治格局。

    鰲拜和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被稱為四大輔臣,這四人都為大清立下了很多功勞。而且,也都在順治靈前盟誓,全力輔佐玄燁擁護大清,至死不渝。而且,大清也想讓這四人共同存在,不僅可以繼續為大清效力,輔佐大清幼主,還可以讓這四人達到互相牽制、以防一方勢力過大,對大清造成威脅的目的。其實,這四人之間也存在很大利益糾葛,而鰲拜是最有想法的一人,並且,成為輔臣之首是鰲拜一直以來的願望。 其實,這四大輔臣中了,索尼屬於元老也是輔臣之首,但是,他年歲已高,只想脫身世故、頤養天年,不想再參與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蘇克薩哈早年追隨多爾袞,可是,當多爾袞一族在爭立帝位中敗下陣來以後,蘇克薩哈便倒戈投靠順治一族,並且,出來指正多爾袞的種種的罪行。這種賣主求榮的做法雖然得到了順治帝的重用,可是,卻讓索尼、鰲拜等人對其嗤之以鼻,但其還是排在是輔臣的第二位。 第三位是出生儒雅的遏必隆,他雖然排名第三位,卻事事依靠鰲拜來為其撐腰,自然對鰲拜不構成威脅。 可以說,鰲拜一直不甘心屈居第四。所以,鰲拜分析,目前三人中,只要除掉蘇克薩哈,那麼,自己就可以輕鬆登上輔臣之首。 鰲拜一直在等待時機,康熙六年,索尼病死,這對鰲拜來說是個好訊息,因為最起碼,輔臣首位已經讓了出來。可是,同時索尼卻給鰲拜也帶來個壞訊息,就是索尼死前,一直擔心鰲拜會反。幾番謀略後,決定上書15歲的康熙親政。不久,康熙便親政開始主持國事,這時候的蘇克薩哈順位成輔臣首位,但是,他做出的一個舉動卻徹底讓鰲拜對他起了殺心。那就是,他上書打算解除輔臣之位。

    這就讓鰲拜的位置非常尷尬了,如果,鰲拜不退出,那麼,就非常明顯的表露出他對皇帝之位乃至對大清還有貪念。鰲拜內心是非常複雜的,雖然,自己沒有奪位之心,可是,也不想這麼多年的辛苦換來的卻是這種結局。況且,鰲拜向來貪戀權力,正在馬上登到輔臣之首,勝利在即之時卻功虧一簣草草的退出,自然,這不是鰲拜想要的結果。於是,他就打算除掉蘇克薩哈,可是,康熙卻力圖阻止鰲拜的做法。最後,在鰲拜的強權下康熙沒有勝過鰲拜,蘇克薩哈被處以絞刑。

    此時,孝莊太后著急了,看到鰲拜的勢力已經無法阻擋,於是,決定跟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聯姻,這個女人也就是後來的孝誠仁皇后。

    可以說,索尼雖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鰲拜的勢力,不過,他臨死前的一個動作卻在其身後造成解決鰲拜問題的良好轉機。這年康熙與赫舍里氏完婚,由於,小皇帝玄燁已年滿14歲,所以,索尼上書請小皇帝遵循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開始親政。 索尼病死,蘇克薩哈已除,遏必隆完全不在鰲拜的威脅裡,這時候的鰲拜,已經佔據了四大輔臣之首。可是,也正是這種勢均力敵的四大力量被打破後,才讓年幼的康熙帝對鰲拜越來越不放心。因為,此時的鰲拜不僅功高蓋主,還在朝廷上下威信極高。而且,蘇克薩哈的這一事件,讓康熙和鰲拜的矛盾更加明顯。雖然,康熙覺察到鰲拜是他成長路上的最大阻礙,可是,回想鰲拜對大清的貢獻,還是下不了決心除掉鰲拜。

    而鰲拜這一邊,其勢力間的想法卻產生了分歧,很多跟隨鰲拜的部下此時已經察覺到康熙已經對鰲拜起了疑心。如果不先下手,那麼,最後只能被康熙除掉。可是,鰲拜畢竟是跟隨大清多年的人,讓他起兵反叛大清,他覺得對不起先皇,更對不起這麼多年的自己。並且,就在幾人秘密投票選擇反不反的時候,鰲拜還是在紙條上寫了“隱”而其他幾個都寫了“廢”。這也足以說明,鰲拜其實是沒有反叛之心的。 雖然康熙已經親政,但鰲拜並不想歸政於他。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此時的鰲拜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可以說,此時無論鰲拜如何,年幼的康熙面對手握兵權的鰲拜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

    可是,康熙皇帝畢竟是大清的主子,就是自己不想爭取,後面的很多人也想要殺了鰲拜,以此奪回大清的政治大權,而孝莊太后更是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她力勸康熙下定決心殺了鰲拜,甚至說道:“如果不除鰲拜,那麼,你自己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男人,一輩子就會淪為鰲拜的傀儡,在大清歷史上最大作用也只是給大清留下後代的一個人而已。”正是孝莊太后的這一席話,讓年幼的康熙最終下了狠心除掉了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不得不否認他的確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鰲拜到底有沒有奪位之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不過,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眼裡,造成威脅的就是要除掉的,也許,對他們來說,鰲拜的死去才是對大清最大的忠心。

  • 2 # 日小堯茗居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留下的遺照是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四大臣,他們四人曾經在順治帝的靈前盟誓,同心同德輔佐小皇帝“玄燁”(康熙帝),可是不久就發生了鰲拜擅權謀位,專橫跋扈的事情。

    有清一代,作為滿洲八大姓之一的瓜爾佳氏鰲拜家族就要比赫舍里氏.索尼的家族鮮亮得多,相對瓜爾佳氏.鰲拜的家族更加高貴。

    鰲拜的出生沒有考證?——1669年,滿洲鑲黃旗人,有滿洲第一勇士之稱的鰲拜,戰功赫赫,以戰功封為公爵。

    在滿清未入關前,鰲拜從軍阿濟格參與了著名的“皮島之戰,松錦會戰”。

    1641年,由於圍攻錦州,從鄭親王濟爾哈朗,鰲拜指揮果斷,大敗明軍的洪承疇及麾下的吳三桂等部。

    因鰲拜五戰大勝晉升護軍統領。這次的大捷為滿清入關並奪取全國統治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鰲拜頻頻得到了升遷。滿清入關後,鰲拜隨英親王阿濟格對李自成的農民軍進行了猛烈的追擊,1644年,順治元年,取道陝北,把李自成打的七零八碎,直至湖北,鰲拜與阿濟格收復六十三城。

    順治三年,鰲拜隨肅親王豪格追張獻忠部,鰲拜身先士卒,肅清了四川的農民軍,鰲拜居首功。

    鰲拜在皇太極去世的時候,鰲拜堅決主張立皇太極兒子繼承皇位,特別是堅決支援擁立豪格,與多爾袞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在裡立新君的問題上,無奈之中,多爾袞做出了讓步,為了不使引起內訌,雙方提出了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順治帝繼位,由多爾袞攝政。由於鰲拜是豪格繼承人的擁護者,所以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鰲拜與豪格一同遭到了打擊。

    1650年,多爾袞死,順治親政得知鰲拜與索尼等人曾經發誓孝忠順治帝,自此順治帝視索尼、鰲拜為心腹忠臣。

    1661年,順治十八年的正月初八,年紀輕輕的順治帝去世了。

    順治帝有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繼皇帝位置(康熙帝),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四大臣。

    四大臣之首的索尼,由於年老多病在很多時候不能過問,也沒有經歷過問。

    康熙六年,索尼病死,死前索尼提出了一個非常合理的請求,既康熙帝已經年滿十四歲,應該親政了!飛揚跋扈的鰲拜當然不想退出這個權利的舞臺。

    鰲拜藉機羅織罪名將自己的政敵蘇克薩哈處死。鰲拜這個舉動激怒了康熙帝,君臣之間的矛盾就此公開化。

    鰲拜的飛揚跋扈與咆哮朝堂,已經讓康熙帝所不能容忍,此時此刻的康熙帝決定除掉鰲拜了!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對鰲拜採取了行動,鰲拜交部議處三十大罪,革職、立斬!康熙帝念在鰲拜的功勞,而且並無謀逆之嫌,寬大處理,禁錮,不久於康熙八年死去。

  • 3 # 史論縱橫

    康熙初年,一共就四大輔臣,一個是索尼(正黃旗)、一個是蘇克薩哈(正白旗)、在有就是遏必隆(鑲黃旗)和鰲拜(鑲黃旗)

    本來,索尼沒死的時候,鰲拜肯定也不敢專權,但是索尼死後,輔臣的均衡被打破,然後鰲拜和遏必隆都是出身鑲黃旗,整死了蘇克薩哈,在外人看來肯定就是鰲拜擅權啦!

    鰲拜和遏必隆為什麼要整死蘇克薩哈?

    因為鰲拜和遏必隆是鑲黃旗,兩黃旗從來都和多爾袞的正白旗不和,當年哪怕兩黃旗在多爾袞和豪格的皇位之中保持中立,多爾袞也登上皇位了,但是兩黃旗的條件就是必須是皇太極的兒子繼承皇位,這樣就直接咔擦掉了多爾袞的繼承權,由於多爾袞的兩白旗不同意豪格繼任,為了避免矛盾的升級,兩黃旗才推舉福臨繼位。

    多爾袞當攝政王之後極力打擊兩黃旗大臣,所以,多爾袞死後,兩黃旗的大臣諸如鰲拜又得以重新啟用;蘇克薩哈本身就是正白旗的人,是靠著揭發多爾袞的罪狀才得以倖存,但是你過的是順治那關,能不能過得了兩黃旗那關還是個事呢!

    這就是後來,鰲拜和遏必隆為什麼要整死蘇克薩哈!

    那麼,康熙為何同意整死蘇克薩哈呢?是因為忌憚鰲拜嗎?

    顯然不是,鰲拜連兩黃旗都擺不平,怎麼可能擺平八旗,在清朝,勢力滔天當時如豪格有多達五旗的支援,都沒能登上皇位,別說你一個沒有皇族血脈連一旗都沒有掌握的權臣了。而且,在康熙親政以前,國家的軍政大事是透過議政王大臣會議來決定的,也就是所謂的“軍方”。

    康熙同意鰲拜剷除蘇克薩哈是康熙和孝莊有意為之,當剷除蘇克薩哈死後,其實就應該是康熙名正言順的親政了,但是鰲拜戀權,不一定是擅權,很可能只是貪戀,所謂: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都是沒有掌握至上權力的人。

    不能望峰息心,不能窺谷忘反,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淪為階下囚。

    至於說鰲拜有謀逆之心則一點沒有可能,如果鰲拜有過謀逆的行為,康熙不會擒而不殺,也不會有後來的“平反”。

    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是後金開國五大臣費英東之侄,是清朝三代元勳,對皇太極和順治都忠心耿耿,尤其是皇太極死後,作為兩黃旗大臣,鰲拜極力反對多爾袞繼位。正是這樣的政治資本,位高權重,在四大輔臣的均衡被打破後,遭到了康熙的忌憚,最後對其下手。

    康熙能殺鰲拜而不殺,則是因為康熙自己都不好意思,凡幼帝繼位,對於前朝重臣,只有極力打壓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秦惠文王殺商鞅,崇禎殺魏忠賢等等莫不如是。

    這也是為什麼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想到鰲拜過去的功勞,追賜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世襲爵位,讓他的弟弟巴哈的孫子蘇赫承襲,蘇赫死讓他的孫子達福襲爵的原因。

  • 4 # 猴子請來的救兵180259274

    首先 索尼老而不死 後來老掉牙了 然後沒精力了 最後死了這人也就結束了 遏必隆好像跟鰲拜一夥的 是個好好先生 凡事都讓鰲拜拿主意 然後鰲拜的對手也只有蘇克沙哈了 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次 鰲拜好像最年輕吧 精力旺盛 武將出身。 蘇克薩哈好像是文官吧 清朝初年重武輕文 鰲拜地位應該比蘇克薩哈有點優勢吧 再加上遏必隆的支援 鬥倒蘇克薩哈機率很大的 所以一切就順理成章啦

    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 5 # 有得觀史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他作戰勇敢有謀略,深受皇太極的喜愛。皇太極死,他的弟弟多爾袞爭奪皇位,鰲拜反對,誓死支援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爭鬥十分激烈,最終多爾袞讓步,提出折中辦法,讓皇太極的另外一個兒子順治繼位,自己做輔政大臣。順治繼位後,多爾袞大權在握,曾三次迫害鰲拜,順治親政後,鰲拜才再次被重用。

    鰲拜軍功卓著,忠心可嘉,兩朝元老,順治駕崩,玄燁繼位,時年8歲,無法親政,於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被定位輔政大臣。

    在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排第四位,為什麼後來會出現鰲拜擅權呢?

    索尼歲數大了,精力有限,好多事情他不願過問。蘇克薩哈和鰲拜有殷勤關係,但兩人政見向佐,本來可以遏制鰲拜,只是蘇克薩哈原來在多爾袞手下幹,多爾袞死後他檢舉多爾袞有功才到順治這邊來的,政治基礎弱,說話沒分量,對鰲拜的抑制作用有限。遏必隆沒主見,是個老好人,鰲拜說啥是啥,基本跟著鰲拜跑。鰲拜作為功勳卓著的三朝元老,在這種情況下便開始擅權,他根本不把小皇帝玄燁放在眼裡。

    所以我們說,人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的,原來的功勳卓著的勇士,誓死保主的忠臣,面對著年幼的主子,他變了,變成了不可一世權臣。

  • 6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作為皇太極的最忠實的“粉絲”,鰲拜一生譭譽參半,作為大清國“第一巴圖魯”,鰲拜有功有過!

    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八,紫禁城一片哀傷!大清國第三代君主,年輕的福臨離世!在孝莊太后的堅持下,順治立下遺詔,由皇三子玄燁繼承大統,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四位輔政大臣在順治靈前盟誓,同心同德忠心耿耿輔佐玄燁管理朝政。這一盟誓意義重大,四位輔政大臣登上歷史舞臺,但事實證明四大臣並沒有抱成一團,同心協力,忠心輔主。而四位輔政大臣剛開始地位權勢各不一樣,導致他們影響力也不同!

    位居四輔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雖然年高但十足是個老狐狸,他藉著年老多病,許多事情不願意過問,但心裡都清楚明白!表面畏事避禍,實際上儲存實力!

    位居輔政大臣第二的是蘇克薩哈,最開始他是依附多爾袞獲得名利,後來多爾袞死去,朝局變動,蘇克薩哈就立即出來告發剛剛死去的多爾袞,因此受到順治器重。正因蘇克薩哈是多爾袞那邊的勢力,索尼等人內心都很瞧不起他,覺得他是兩面三刀的小人。而鰲拜與蘇克薩哈是姻親關係,但實際上二人因為政見不合而時常爭論,內心彼此不滿,就像仇敵一樣。

    列名第三的遏必隆雖出自名門,但為人懦弱,才能平庸,遇事毫無主見,又屬鑲黃旗,沒有太多的權勢,在朝堂之中不敢忤逆鰲拜,只能是附和。

    而鰲拜雖居四輔臣之末,但鰲拜的資格老,軍功高,在軍中的影響力非同小可,所以常常氣勢奪人,讓其餘三位輔政大臣不敢得罪,最終他一人掌握大權,而且日益驕橫,蠻橫無理,把其餘幾人甚至小皇帝都不放在眼裡,逐步走上專權的道路!

    康熙六年,年邁多病的索尼因病離世,但他臨終前請奏小皇帝年滿14歲應當親政!

    隨後,康熙親政,對輔臣大臣的“勞苦功高”大加封賞,仍命幾位大臣佐理政務,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應對鰲拜在朝堂的威脅!隨後,蘇克薩哈便上疏請求解除自己輔臣之任,皇帝有能力處理好政事,自己年邁願去守護先帝爺陵寢。

    蘇克薩哈此舉可謂敲山震石,別有深意!此時的蘇克薩哈已經是第一輔政大臣,既然蘇克薩哈卸任,那麼鰲拜、遏必隆兩位輔政大臣也按理當辭職。當然,鰲拜肯定不想交還朝政,不願退出政治舞臺!蘇克薩哈已然觸及到鰲拜的要害,於是鰲拜公報私仇,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罪。康熙深知是鰲拜故意為之,蘇克薩哈罪不至此,但康熙也沒有辦法,他無法動搖鰲拜的勢力,無力保全蘇克薩哈!鰲拜氣勢洶洶,目無皇帝,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直到達到目的,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蘇克薩哈被殺,讓康熙對使鰲拜更加警惕,君臣之間矛盾急劇上升。

    索尼和蘇克薩哈相繼死去,鰲拜的實力空前大漲,滿朝文武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對他有威脅!四大輔臣只剩下一個無關緊要的遏必隆,鰲拜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故而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而且並不沒有歸政於康熙的打算,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這勢必要讓康熙出手除掉鰲拜!

    鰲拜作為一代權臣,前期有功於大清,但後期一步步膨脹,驕橫跋扈,對皇權產生了極大的威脅,最終被康熙除去,也是罪有應得!

  • 7 # Lee世立

    順治皇帝,去世之後,立下遺囑,有皇三子玄燁繼位,並指定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四大輔臣,共同輔佐小皇帝玄燁。正是由於順治臨終這樣的安排,也就有了後來鰲拜擅權專政,少年康熙智擒鰲拜的歷史戲劇。

    那麼鰲拜在四大輔臣中排在最後一位,他有哪些資本可以走上擅權轉正的位置?

    其一:皇帝年幼,自己戰功赫赫,手握實權。我們都知道,清朝和別的朝代不一樣,它實行的八旗制度,八旗的力量決定王朝的皇權。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後,順治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將多爾袞的正白旗歸到自己的手中,至此皇帝掌管了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為上三旗;諸王,貝勒手中掌握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為下五旗。但上三旗,是由皇帝掌握的,所以是皇帝的親兵,所以擔任的都是包圍皇宮,駐守京師的要職,而鰲拜就出於鑲黃旗。並且,鰲拜在清朝整個建立過程中,立下無數功勳,戰功赫赫,被稱為大清第一勇士,自然手握重兵。所以他才有把小皇帝不放在眼裡的資本。

    其二:有個好身體。我們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年,一個人要想做成功一件事,前提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體魄,鰲拜就具有這個條件。四位輔臣中,索尼排名第一,位高且聲望大,有他在,鰲拜斷不敢擅權。但索尼卻年老多病,對朝政之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且死在了鰲拜的前面,所以這才給鰲拜專權提供了契機。

    其三:出身好,根正苗紅,旗幟鮮明。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的侄子,滿洲鑲黃旗人(上三旗),可謂是出身清白,根正苗紅,。四位輔臣排第二的蘇克薩哈,出身正白旗(原屬於多爾袞),是多爾袞的人,因為出賣主子,倒戈相向,因此上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招致其它三位輔臣鄙視,瞧不起,不待見,自然孤掌難鳴。最終,無法與鰲拜相抗衡。

    其四:有個好基友。四大輔臣中的遏必隆雖然排在鰲拜的前面,可是這傢伙是沒主見的主,且事事附和鰲拜。一遇到事,就問:“哥,你看這事咋辦呢?” ,“ 哥,你說的對著呢”。你看看老大多病死得早,老二出身又不好,老三是我好基友。所以,所以鰲拜不想專權都難。

    其五:先帝信任,太后放心。順治能夠成功上位,鰲拜是出了不少力的,為此曾經還遭到了多爾袞的打壓。據史書上記載,有一次鰲拜生病了,順治皇帝還親自去看望他,可見鰲拜對先帝的忠心,先帝對鰲拜的信任,所以說孝莊這對孤兒寡母對鰲拜是有感激的,和充滿信任。所以,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太后,說鰲拜是老人兒。這也為鰲拜走上專權道路提供了契機。

  • 8 # 看遍山川

    輔政大臣一個多麼具有誘惑力的名字,多少文臣武將自從戴上這頂桂冠,哪怕一開始躡躡諾諾,隨著權力的日益集中,帶來的都是私慾的極度膨脹和驕奢跋扈,到頭來自身難保,就算善終,身後也累及宗族,霍光,張居正,多爾袞,肅順這類人物歷代比比皆是。

    鰲拜作為清初傑出的軍事將領,以突出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功贏得清太宗皇太極的賞識。也因參與派系鬥爭和皇權爭奪被罷黜,又仰仗軍事才能擺脫困境。

    看一下他的成長路線圖還是有必要的。天聰5年,皇太極發動大淩河戰役,鰲拜身先士卒,大敗明軍,受牛錄章京世職。崇德2年,與阿濟格一起功佔長期作為清軍後方之患的皮島,鰲拜以軍功獲三等梅勒章京,賜“巴圖魯”。

    崇德7年鰲拜迎來了他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功克松山,擒獲洪承疇,接著再下錦州,祖大壽受降。在對明作戰中,鰲拜無往不勝,其爵位也步步高昇。

    隨著清太宗皇太極的突然去世,各派力量都捲入皇權爭奪中。在永福宮莊妃的運作下,兩黃旗的索尼,鰲拜勢力倒向了莊妃和皇太極之子6歲的福臨。在盛京崇德殿召開的皇位繼承會議上,兩黃旗將領在鰲拜帶領下持劍衝上大殿,表示要擁立福臨,在清制中正鑲黃旗勢力最強,也最有發言權。作為掌握兩白旗的多爾袞和皇長子豪格也認識到不管你我誰繼位都會遭到王公大臣的反對,於其這樣,作為一種平衡選擇,福臨勝出,是為順治帝。

    軍事力量決定政治地位,在關鍵時刻鰲拜的表態對福臨的繼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沒,被破格擢升一等昂邦章京,也正因如此,多爾袞深深嫉恨鰲拜。

    多爾袞任攝政王期間,鰲拜備受打壓。在與李自成,張獻忠等作戰時連戰連克,非但沒有加官進爵,還因為一些小過受罰,甚至受索尼“擅自籌謀皇位繼承大事”的牽連,駐防大同後剿滅了反清的姜瓌,多爾袞又找了個藉口把他抓了起來。

    這一切在順治7年多爾袞去世後結束了,鰲拜在順治親政期間青雲直上,在順治年間過了10年有職有權的養尊處優的生活。而正是多爾袞的離世,讓鰲拜感到了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在大清,軍政方面能彈壓鰲拜的也只剩多爾袞了,順治帝是長君,鰲拜的專橫還有所顧忌,而隨著順治去世,8歲的玄燁的繼位,鰲拜的跋扈才開始顯山露水。

    輔政四大臣中索尼為正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而遏必隆和鰲拜是鑲黃旗。四大臣輔政期間還是有所建樹的,軍事上先後平定和招降了東南部各路反清勢力,基本完成了前朝未有的統一大業,政治上完備了清朝法典,鞏固了清朝的統制。

    登上權力高峰的鰲拜也許是因為以前深受派系權力鬥爭之苦,現在反而施加給別人,不斷排除異己,以至覬覦皇位。

    借圈地運動擴大本旗的地盤勢力,換取倆黃旗的支援,打壓屬於正白旗的蘇克薩哈,而屬於黃旗的索尼,遏必隆當然都支援鰲拜。而凡是反對圈地政策的人,鰲拜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處理態度。欺負皇帝年幼,不顧康熙的態度,竟假傳聖旨,將反對圈地運動的戶部尚書蘇納海等幾人處以絞刑,其他反對者或貶或捕無一倖免。

    圈地事件的如願以償,讓鰲拜的野心急劇膨脹,開始廣植黨羽,清除異己。在索尼去世後,鰲拜躍居輔政首位,康熙6年7月升一等公,手下佔據要職人員不下二十幾人。上帝若將其毀滅,就會先讓其瘋狂,這種權臣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禍事在慢慢向自己靠近,可這當下他在權力的最頂峰,物極必反的道理他不信也沒功夫去信那些前車之鑑。

    鰲拜視正白旗的蘇克薩哈為眼中釘,操縱議政王大臣會議,假傳聖旨,編造二十四條罪狀,在朝堂上疾言厲色,不顧康熙的反對,堅決要處死蘇克薩哈本人和兒子,孫子等十一人。還是孩子的康熙被嚇著了,被迫同意了鰲拜的方案,至此鰲拜已經沒有了人臣的道義,康熙感到無法容忍。

    康熙已經成為鰲拜的傀儡,他的黨羽遍佈朝廷上下,六大部幾乎都是他的人,有重要事件先在鰲拜府中商議好了再上奏康熙實行。

    可康熙少年天子,一代雄主,豈能坐以待斃。招索尼之子索額圖近宮,以培康熙遊戲為名,在八旗子弟中選身強力壯十多歲孩童進宮組成善撲營。整天在宮裡表演角鬥,摔跤,鰲拜進宮奏事也不讓他們迴避,有時還讓鰲拜教幾招善撲營,讓鰲拜以為康熙懶於政務,貪圖享樂,胸無大志,而表面上康熙更尊重鰲拜以麻痺他的防備之心。

    時機慢慢成熟,康熙將鰲拜重要黨羽以各種藉口支出京城,康熙8年5月16日,康熙單獨召見鰲拜,鰲拜一進宮門就被一擁而上的善撲營小子們摁住,開始以為是在和他玩笑,等他反應過來已束手就擒,另一輔臣而遏必隆同時被捕。

    秋後算賬的日子來了,但康熙也沒大面積株連。列出鰲拜欺君擅權,結黨亂政等三十大罪狀,本當誅族有餘,康熙寬厚大度,念在鰲拜過去立國創業期間屢立戰功的面上,免死罪,改判無期,妻並孫為奴,家產籍沒,鰲拜黨羽罪大惡極僅九人處斬,其他都從寬發落,鰲拜最後死於獄中。

    古來輔政大臣大都沒好下場,覬覦皇權那更可能被驚濤駭浪所吞沒,不懂得進退有度,明哲保身,在權力最高峰處就是江河日下的轉折點。

  • 9 # 日小堯茗居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留下的遺照是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四大臣,他們四人曾經在順治帝的靈前盟誓,同心同德輔佐小皇帝“玄燁”(康熙帝),可是不久就發生了鰲拜擅權謀位,專橫跋扈的事情。

    有清一代,作為滿洲八大姓之一的瓜爾佳氏鰲拜家族就要比赫舍里氏.索尼的家族鮮亮得多,相對瓜爾佳氏.鰲拜的家族更加高貴。

    鰲拜的出生沒有考證?——1669年,滿洲鑲黃旗人,有滿洲第一勇士之稱的鰲拜,戰功赫赫,以戰功封為公爵。

    在滿清未入關前,鰲拜從軍阿濟格參與了著名的“皮島之戰,松錦會戰”。

    1641年,由於圍攻錦州,從鄭親王濟爾哈朗,鰲拜指揮果斷,大敗明軍的洪承疇及麾下的吳三桂等部。

    因鰲拜五戰大勝晉升護軍統領。這次的大捷為滿清入關並奪取全國統治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鰲拜頻頻得到了升遷。滿清入關後,鰲拜隨英親王阿濟格對李自成的農民軍進行了猛烈的追擊,1644年,順治元年,取道陝北,把李自成打的七零八碎,直至湖北,鰲拜與阿濟格收復六十三城。

    順治三年,鰲拜隨肅親王豪格追張獻忠部,鰲拜身先士卒,肅清了四川的農民軍,鰲拜居首功。

    鰲拜在皇太極去世的時候,鰲拜堅決主張立皇太極兒子繼承皇位,特別是堅決支援擁立豪格,與多爾袞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在裡立新君的問題上,無奈之中,多爾袞做出了讓步,為了不使引起內訌,雙方提出了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順治帝繼位,由多爾袞攝政。由於鰲拜是豪格繼承人的擁護者,所以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鰲拜與豪格一同遭到了打擊。

    1650年,多爾袞死,順治親政得知鰲拜與索尼等人曾經發誓孝忠順治帝,自此順治帝視索尼、鰲拜為心腹忠臣。

    1661年,順治十八年的正月初八,年紀輕輕的順治帝去世了。

    順治帝有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繼皇帝位置(康熙帝),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四大臣。

    四大臣之首的索尼,由於年老多病在很多時候不能過問,也沒有經歷過問。

    康熙六年,索尼病死,死前索尼提出了一個非常合理的請求,既康熙帝已經年滿十四歲,應該親政了!飛揚跋扈的鰲拜當然不想退出這個權利的舞臺。

    鰲拜藉機羅織罪名將自己的政敵蘇克薩哈處死。鰲拜這個舉動激怒了康熙帝,君臣之間的矛盾就此公開化。

    鰲拜的飛揚跋扈與咆哮朝堂,已經讓康熙帝所不能容忍,此時此刻的康熙帝決定除掉鰲拜了!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對鰲拜採取了行動,鰲拜交部議處三十大罪,革職、立斬!康熙帝念在鰲拜的功勞,而且並無謀逆之嫌,寬大處理,禁錮,不久於康熙八年死去。

  • 10 # 史論縱橫

    康熙初年,一共就四大輔臣,一個是索尼(正黃旗)、一個是蘇克薩哈(正白旗)、在有就是遏必隆(鑲黃旗)和鰲拜(鑲黃旗)

    本來,索尼沒死的時候,鰲拜肯定也不敢專權,但是索尼死後,輔臣的均衡被打破,然後鰲拜和遏必隆都是出身鑲黃旗,整死了蘇克薩哈,在外人看來肯定就是鰲拜擅權啦!

    鰲拜和遏必隆為什麼要整死蘇克薩哈?

    因為鰲拜和遏必隆是鑲黃旗,兩黃旗從來都和多爾袞的正白旗不和,當年哪怕兩黃旗在多爾袞和豪格的皇位之中保持中立,多爾袞也登上皇位了,但是兩黃旗的條件就是必須是皇太極的兒子繼承皇位,這樣就直接咔擦掉了多爾袞的繼承權,由於多爾袞的兩白旗不同意豪格繼任,為了避免矛盾的升級,兩黃旗才推舉福臨繼位。

    多爾袞當攝政王之後極力打擊兩黃旗大臣,所以,多爾袞死後,兩黃旗的大臣諸如鰲拜又得以重新啟用;蘇克薩哈本身就是正白旗的人,是靠著揭發多爾袞的罪狀才得以倖存,但是你過的是順治那關,能不能過得了兩黃旗那關還是個事呢!

    這就是後來,鰲拜和遏必隆為什麼要整死蘇克薩哈!

    那麼,康熙為何同意整死蘇克薩哈呢?是因為忌憚鰲拜嗎?

    顯然不是,鰲拜連兩黃旗都擺不平,怎麼可能擺平八旗,在清朝,勢力滔天當時如豪格有多達五旗的支援,都沒能登上皇位,別說你一個沒有皇族血脈連一旗都沒有掌握的權臣了。而且,在康熙親政以前,國家的軍政大事是透過議政王大臣會議來決定的,也就是所謂的“軍方”。

    康熙同意鰲拜剷除蘇克薩哈是康熙和孝莊有意為之,當剷除蘇克薩哈死後,其實就應該是康熙名正言順的親政了,但是鰲拜戀權,不一定是擅權,很可能只是貪戀,所謂: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都是沒有掌握至上權力的人。

    不能望峰息心,不能窺谷忘反,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淪為階下囚。

    至於說鰲拜有謀逆之心則一點沒有可能,如果鰲拜有過謀逆的行為,康熙不會擒而不殺,也不會有後來的“平反”。

    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是後金開國五大臣費英東之侄,是清朝三代元勳,對皇太極和順治都忠心耿耿,尤其是皇太極死後,作為兩黃旗大臣,鰲拜極力反對多爾袞繼位。正是這樣的政治資本,位高權重,在四大輔臣的均衡被打破後,遭到了康熙的忌憚,最後對其下手。

    康熙能殺鰲拜而不殺,則是因為康熙自己都不好意思,凡幼帝繼位,對於前朝重臣,只有極力打壓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秦惠文王殺商鞅,崇禎殺魏忠賢等等莫不如是。

    這也是為什麼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想到鰲拜過去的功勞,追賜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世襲爵位,讓他的弟弟巴哈的孫子蘇赫承襲,蘇赫死讓他的孫子達福襲爵的原因。

  • 11 # 猴子請來的救兵180259274

    首先 索尼老而不死 後來老掉牙了 然後沒精力了 最後死了這人也就結束了 遏必隆好像跟鰲拜一夥的 是個好好先生 凡事都讓鰲拜拿主意 然後鰲拜的對手也只有蘇克沙哈了 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次 鰲拜好像最年輕吧 精力旺盛 武將出身。 蘇克薩哈好像是文官吧 清朝初年重武輕文 鰲拜地位應該比蘇克薩哈有點優勢吧 再加上遏必隆的支援 鬥倒蘇克薩哈機率很大的 所以一切就順理成章啦

    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 12 # 有得觀史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他作戰勇敢有謀略,深受皇太極的喜愛。皇太極死,他的弟弟多爾袞爭奪皇位,鰲拜反對,誓死支援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爭鬥十分激烈,最終多爾袞讓步,提出折中辦法,讓皇太極的另外一個兒子順治繼位,自己做輔政大臣。順治繼位後,多爾袞大權在握,曾三次迫害鰲拜,順治親政後,鰲拜才再次被重用。

    鰲拜軍功卓著,忠心可嘉,兩朝元老,順治駕崩,玄燁繼位,時年8歲,無法親政,於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被定位輔政大臣。

    在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排第四位,為什麼後來會出現鰲拜擅權呢?

    索尼歲數大了,精力有限,好多事情他不願過問。蘇克薩哈和鰲拜有殷勤關係,但兩人政見向佐,本來可以遏制鰲拜,只是蘇克薩哈原來在多爾袞手下幹,多爾袞死後他檢舉多爾袞有功才到順治這邊來的,政治基礎弱,說話沒分量,對鰲拜的抑制作用有限。遏必隆沒主見,是個老好人,鰲拜說啥是啥,基本跟著鰲拜跑。鰲拜作為功勳卓著的三朝元老,在這種情況下便開始擅權,他根本不把小皇帝玄燁放在眼裡。

    所以我們說,人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的,原來的功勳卓著的勇士,誓死保主的忠臣,面對著年幼的主子,他變了,變成了不可一世權臣。

  • 13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作為皇太極的最忠實的“粉絲”,鰲拜一生譭譽參半,作為大清國“第一巴圖魯”,鰲拜有功有過!

    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八,紫禁城一片哀傷!大清國第三代君主,年輕的福臨離世!在孝莊太后的堅持下,順治立下遺詔,由皇三子玄燁繼承大統,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四位輔政大臣在順治靈前盟誓,同心同德忠心耿耿輔佐玄燁管理朝政。這一盟誓意義重大,四位輔政大臣登上歷史舞臺,但事實證明四大臣並沒有抱成一團,同心協力,忠心輔主。而四位輔政大臣剛開始地位權勢各不一樣,導致他們影響力也不同!

    位居四輔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雖然年高但十足是個老狐狸,他藉著年老多病,許多事情不願意過問,但心裡都清楚明白!表面畏事避禍,實際上儲存實力!

    位居輔政大臣第二的是蘇克薩哈,最開始他是依附多爾袞獲得名利,後來多爾袞死去,朝局變動,蘇克薩哈就立即出來告發剛剛死去的多爾袞,因此受到順治器重。正因蘇克薩哈是多爾袞那邊的勢力,索尼等人內心都很瞧不起他,覺得他是兩面三刀的小人。而鰲拜與蘇克薩哈是姻親關係,但實際上二人因為政見不合而時常爭論,內心彼此不滿,就像仇敵一樣。

    列名第三的遏必隆雖出自名門,但為人懦弱,才能平庸,遇事毫無主見,又屬鑲黃旗,沒有太多的權勢,在朝堂之中不敢忤逆鰲拜,只能是附和。

    而鰲拜雖居四輔臣之末,但鰲拜的資格老,軍功高,在軍中的影響力非同小可,所以常常氣勢奪人,讓其餘三位輔政大臣不敢得罪,最終他一人掌握大權,而且日益驕橫,蠻橫無理,把其餘幾人甚至小皇帝都不放在眼裡,逐步走上專權的道路!

    康熙六年,年邁多病的索尼因病離世,但他臨終前請奏小皇帝年滿14歲應當親政!

    隨後,康熙親政,對輔臣大臣的“勞苦功高”大加封賞,仍命幾位大臣佐理政務,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應對鰲拜在朝堂的威脅!隨後,蘇克薩哈便上疏請求解除自己輔臣之任,皇帝有能力處理好政事,自己年邁願去守護先帝爺陵寢。

    蘇克薩哈此舉可謂敲山震石,別有深意!此時的蘇克薩哈已經是第一輔政大臣,既然蘇克薩哈卸任,那麼鰲拜、遏必隆兩位輔政大臣也按理當辭職。當然,鰲拜肯定不想交還朝政,不願退出政治舞臺!蘇克薩哈已然觸及到鰲拜的要害,於是鰲拜公報私仇,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罪。康熙深知是鰲拜故意為之,蘇克薩哈罪不至此,但康熙也沒有辦法,他無法動搖鰲拜的勢力,無力保全蘇克薩哈!鰲拜氣勢洶洶,目無皇帝,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直到達到目的,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蘇克薩哈被殺,讓康熙對使鰲拜更加警惕,君臣之間矛盾急劇上升。

    索尼和蘇克薩哈相繼死去,鰲拜的實力空前大漲,滿朝文武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對他有威脅!四大輔臣只剩下一個無關緊要的遏必隆,鰲拜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故而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而且並不沒有歸政於康熙的打算,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這勢必要讓康熙出手除掉鰲拜!

    鰲拜作為一代權臣,前期有功於大清,但後期一步步膨脹,驕橫跋扈,對皇權產生了極大的威脅,最終被康熙除去,也是罪有應得!

  • 14 # Lee世立

    順治皇帝,去世之後,立下遺囑,有皇三子玄燁繼位,並指定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四大輔臣,共同輔佐小皇帝玄燁。正是由於順治臨終這樣的安排,也就有了後來鰲拜擅權專政,少年康熙智擒鰲拜的歷史戲劇。

    那麼鰲拜在四大輔臣中排在最後一位,他有哪些資本可以走上擅權轉正的位置?

    其一:皇帝年幼,自己戰功赫赫,手握實權。我們都知道,清朝和別的朝代不一樣,它實行的八旗制度,八旗的力量決定王朝的皇權。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後,順治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將多爾袞的正白旗歸到自己的手中,至此皇帝掌管了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為上三旗;諸王,貝勒手中掌握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為下五旗。但上三旗,是由皇帝掌握的,所以是皇帝的親兵,所以擔任的都是包圍皇宮,駐守京師的要職,而鰲拜就出於鑲黃旗。並且,鰲拜在清朝整個建立過程中,立下無數功勳,戰功赫赫,被稱為大清第一勇士,自然手握重兵。所以他才有把小皇帝不放在眼裡的資本。

    其二:有個好身體。我們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年,一個人要想做成功一件事,前提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體魄,鰲拜就具有這個條件。四位輔臣中,索尼排名第一,位高且聲望大,有他在,鰲拜斷不敢擅權。但索尼卻年老多病,對朝政之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且死在了鰲拜的前面,所以這才給鰲拜專權提供了契機。

    其三:出身好,根正苗紅,旗幟鮮明。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的侄子,滿洲鑲黃旗人(上三旗),可謂是出身清白,根正苗紅,。四位輔臣排第二的蘇克薩哈,出身正白旗(原屬於多爾袞),是多爾袞的人,因為出賣主子,倒戈相向,因此上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招致其它三位輔臣鄙視,瞧不起,不待見,自然孤掌難鳴。最終,無法與鰲拜相抗衡。

    其四:有個好基友。四大輔臣中的遏必隆雖然排在鰲拜的前面,可是這傢伙是沒主見的主,且事事附和鰲拜。一遇到事,就問:“哥,你看這事咋辦呢?” ,“ 哥,你說的對著呢”。你看看老大多病死得早,老二出身又不好,老三是我好基友。所以,所以鰲拜不想專權都難。

    其五:先帝信任,太后放心。順治能夠成功上位,鰲拜是出了不少力的,為此曾經還遭到了多爾袞的打壓。據史書上記載,有一次鰲拜生病了,順治皇帝還親自去看望他,可見鰲拜對先帝的忠心,先帝對鰲拜的信任,所以說孝莊這對孤兒寡母對鰲拜是有感激的,和充滿信任。所以,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太后,說鰲拜是老人兒。這也為鰲拜走上專權道路提供了契機。

  • 15 # 看遍山川

    輔政大臣一個多麼具有誘惑力的名字,多少文臣武將自從戴上這頂桂冠,哪怕一開始躡躡諾諾,隨著權力的日益集中,帶來的都是私慾的極度膨脹和驕奢跋扈,到頭來自身難保,就算善終,身後也累及宗族,霍光,張居正,多爾袞,肅順這類人物歷代比比皆是。

    鰲拜作為清初傑出的軍事將領,以突出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功贏得清太宗皇太極的賞識。也因參與派系鬥爭和皇權爭奪被罷黜,又仰仗軍事才能擺脫困境。

    看一下他的成長路線圖還是有必要的。天聰5年,皇太極發動大淩河戰役,鰲拜身先士卒,大敗明軍,受牛錄章京世職。崇德2年,與阿濟格一起功佔長期作為清軍後方之患的皮島,鰲拜以軍功獲三等梅勒章京,賜“巴圖魯”。

    崇德7年鰲拜迎來了他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功克松山,擒獲洪承疇,接著再下錦州,祖大壽受降。在對明作戰中,鰲拜無往不勝,其爵位也步步高昇。

    隨著清太宗皇太極的突然去世,各派力量都捲入皇權爭奪中。在永福宮莊妃的運作下,兩黃旗的索尼,鰲拜勢力倒向了莊妃和皇太極之子6歲的福臨。在盛京崇德殿召開的皇位繼承會議上,兩黃旗將領在鰲拜帶領下持劍衝上大殿,表示要擁立福臨,在清制中正鑲黃旗勢力最強,也最有發言權。作為掌握兩白旗的多爾袞和皇長子豪格也認識到不管你我誰繼位都會遭到王公大臣的反對,於其這樣,作為一種平衡選擇,福臨勝出,是為順治帝。

    軍事力量決定政治地位,在關鍵時刻鰲拜的表態對福臨的繼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沒,被破格擢升一等昂邦章京,也正因如此,多爾袞深深嫉恨鰲拜。

    多爾袞任攝政王期間,鰲拜備受打壓。在與李自成,張獻忠等作戰時連戰連克,非但沒有加官進爵,還因為一些小過受罰,甚至受索尼“擅自籌謀皇位繼承大事”的牽連,駐防大同後剿滅了反清的姜瓌,多爾袞又找了個藉口把他抓了起來。

    這一切在順治7年多爾袞去世後結束了,鰲拜在順治親政期間青雲直上,在順治年間過了10年有職有權的養尊處優的生活。而正是多爾袞的離世,讓鰲拜感到了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在大清,軍政方面能彈壓鰲拜的也只剩多爾袞了,順治帝是長君,鰲拜的專橫還有所顧忌,而隨著順治去世,8歲的玄燁的繼位,鰲拜的跋扈才開始顯山露水。

    輔政四大臣中索尼為正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而遏必隆和鰲拜是鑲黃旗。四大臣輔政期間還是有所建樹的,軍事上先後平定和招降了東南部各路反清勢力,基本完成了前朝未有的統一大業,政治上完備了清朝法典,鞏固了清朝的統制。

    登上權力高峰的鰲拜也許是因為以前深受派系權力鬥爭之苦,現在反而施加給別人,不斷排除異己,以至覬覦皇位。

    借圈地運動擴大本旗的地盤勢力,換取倆黃旗的支援,打壓屬於正白旗的蘇克薩哈,而屬於黃旗的索尼,遏必隆當然都支援鰲拜。而凡是反對圈地政策的人,鰲拜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處理態度。欺負皇帝年幼,不顧康熙的態度,竟假傳聖旨,將反對圈地運動的戶部尚書蘇納海等幾人處以絞刑,其他反對者或貶或捕無一倖免。

    圈地事件的如願以償,讓鰲拜的野心急劇膨脹,開始廣植黨羽,清除異己。在索尼去世後,鰲拜躍居輔政首位,康熙6年7月升一等公,手下佔據要職人員不下二十幾人。上帝若將其毀滅,就會先讓其瘋狂,這種權臣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禍事在慢慢向自己靠近,可這當下他在權力的最頂峰,物極必反的道理他不信也沒功夫去信那些前車之鑑。

    鰲拜視正白旗的蘇克薩哈為眼中釘,操縱議政王大臣會議,假傳聖旨,編造二十四條罪狀,在朝堂上疾言厲色,不顧康熙的反對,堅決要處死蘇克薩哈本人和兒子,孫子等十一人。還是孩子的康熙被嚇著了,被迫同意了鰲拜的方案,至此鰲拜已經沒有了人臣的道義,康熙感到無法容忍。

    康熙已經成為鰲拜的傀儡,他的黨羽遍佈朝廷上下,六大部幾乎都是他的人,有重要事件先在鰲拜府中商議好了再上奏康熙實行。

    可康熙少年天子,一代雄主,豈能坐以待斃。招索尼之子索額圖近宮,以培康熙遊戲為名,在八旗子弟中選身強力壯十多歲孩童進宮組成善撲營。整天在宮裡表演角鬥,摔跤,鰲拜進宮奏事也不讓他們迴避,有時還讓鰲拜教幾招善撲營,讓鰲拜以為康熙懶於政務,貪圖享樂,胸無大志,而表面上康熙更尊重鰲拜以麻痺他的防備之心。

    時機慢慢成熟,康熙將鰲拜重要黨羽以各種藉口支出京城,康熙8年5月16日,康熙單獨召見鰲拜,鰲拜一進宮門就被一擁而上的善撲營小子們摁住,開始以為是在和他玩笑,等他反應過來已束手就擒,另一輔臣而遏必隆同時被捕。

    秋後算賬的日子來了,但康熙也沒大面積株連。列出鰲拜欺君擅權,結黨亂政等三十大罪狀,本當誅族有餘,康熙寬厚大度,念在鰲拜過去立國創業期間屢立戰功的面上,免死罪,改判無期,妻並孫為奴,家產籍沒,鰲拜黨羽罪大惡極僅九人處斬,其他都從寬發落,鰲拜最後死於獄中。

    古來輔政大臣大都沒好下場,覬覦皇權那更可能被驚濤駭浪所吞沒,不懂得進退有度,明哲保身,在權力最高峰處就是江河日下的轉折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力殘障學生放學後溺亡,家屬訴學校政府水務局三方索賠69萬,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