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珍珠串一串

    我覺得商鞅被車裂必然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貴族勢力的反撲。商鞅為人非常刻薄,用法非常嚴苛,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替太子受刑被割掉鼻子,閉門不出多年;而且新法剝奪了很多貴族的權利,觸及貴族勢力的根本利益。

    二是推行新法的需要。商鞅變法無疑是成功的,在短期內是秦國國力大增,新任秦惠文王顯然知道這一點,但為平衡貴族勢力,必須要殺掉商鞅,才能保證新法的繼續施行。

    三是商鞅貪戀權利和富貴。商鞅這個人只要出門,車乘、護衛這些排場差一點都不行,把持秦國朝政,還佔著秦國最富的商於之地,一點也不知收斂,秦孝公一去世,那還有人給他支援啊。

    四是百姓有怨氣。商鞅的變法對百姓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但執行起來非常嚴苛,動不動就被砍胳膊斷腿,商鞅執法,犯法百姓的血流成河,非常慘,百姓對商鞅本人是有怨恨的。

    總之,出來混是要還的!商鞅最後逃亡時,百姓因怕新法都不敢收留他。

  • 2 # 識時務者為拉頓N

    商鞅變法在孝公晚年已經成功,但卻因了秦國老氏族,所以孝公一死,惠文王繼位,老氏族便以謀反為名要求處死商鞅,而商鞅此時因為變法成功在秦國深得人心,這對於帝王而言是很危險也很忌憚的,因為在戰國時期,國內最具威望的必須是帝王,否則極易被權臣篡位,三家分晉,同時代的齊國都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所以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商鞅必須死,但卻不能由惠文王動手,所以老氏族在惠文王手裡就成了最好的一把刀,借老氏族之手殺了商鞅。但惠文王也清楚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巨大好處,所以就算商鞅死了,他也不會廢除新法,而此時以為商鞅平反,殺老氏族就成了安定民心最好的方法,這一來一去,惠文王便將擋在眼前的兩座山給剷平了,而且當時山東六國因為商鞅讓秦國變得強大而忌憚和憤恨,所以便在商鞅獲罪時派遣使臣要求秦王處死商鞅,而這讓秦國有了東出函谷,逐鹿中原的藉口

  • 3 # 國病

    史學界尤其最近幾年用一種極度變色的眼鏡看待秦制和商鞅變法。把秦制說得一文不值,甚至舉例說商君作繭自縛、罪有應得。

    事實是這樣嗎?顯然不是。誰要殺死商君?最後又是誰車裂了商君?很明顯是貴族,是新的秦王。你想如果商鞅變法都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那貴族們和新秦王為什麼要對商君咬牙切齒,非致其於死地不可。很顯然,就是因為商鞅變法動了貴族們的利益。

    秦國之所以能崛起並不神秘,周代分封從周王到諸侯到卿大夫到士各階層都是嚴格的等級制,各級佔有的土地、待遇都是固定的,且多數為世系,社會並沒有一條上升通道。春秋時代諸侯割據,諸侯們需要能人異士獻策並協助自己壯大,以圖霸業,甚至吞併他國土地。所以春秋立馬就誕生了大批拼命思考、到處獻策、以求獲得重用的人。這說明社會是多麼需要有一條上升通道可以打通。商鞅自己就是投奔秦國獻策者之一,然而這種形式並不是秦國成功的原因。因為各諸侯國也都在使用這種吸納人才的門客制度。

    雖然各諸侯國都在吸納人才,但是舊的貴族體系仍然是牢固的。他們佔有的資源和封賞仍然是最大的。社會被調動起來的人才也是有限的。而秦國採取了以軍功封賞,以成績大小封賞,人人可以獲得封賞,只要戰場上能把敵人的頭顱提回來就能得到封賞。這種制度自然極大地刺激了秦國下層軍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熱情。但是反過來,這種制度一定會讓原本不勞而獲的貴族利益受損,資源是有限的,原本都是貴族的,現在要分給別的人。而且貴族想要獲得封賞也必須依靠能力。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斷腕、壯士斷腕。而且要執行好這個制度,就必須仰仗嚴格地法制。由法律說了算,否則徇私舞弊,新制度就無法執行了。而且必須將貴族也納入法制約束之下,沒有後門了,那新制度才能不折不扣地貫徹。所以這樣一來,商鞅變法首先受害的就是貴族們。貴族們原本可以坐享其成,現在不行了。原本都是特權,現在也被秦法所嚴格約束。所以貴族們感覺自己深受其害,所以自然對商君恨之入骨。老秦王一死,商君的危機也就出現了。連新秦王都要殺他,可見秦法似乎更接近法制。法制和法家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將所有人納入法律約束之下。就算秦王一人不受約束,但那也是法制程度很高的了。後世的所謂秦制怎麼能與之相比。

    秦國這麼幹自然能成功,而別的諸侯國就難以效仿,因為那是要拿貴族們自己開刀的,你能做到嗎?不能的話,當然只有眼睜睜看著秦國做大、做強,最後吞併六國,完成一統。秦國成功的核心因素就是壓制貴族利益,刺激全社會發揮動能。細微之處的操作還有很多,比如重農輕商,保證充足的糧食生產。比如准許土地買賣,這樣新的地主階層也就誕生了,而且地主是可以透過勤勞致富的,儘管不是所有都是勤勞致富,但畢竟有那樣的因素。地主階層其實就是伴隨秦制、郡縣制應孕而生。奇怪的是那些百般詬病秦制的人,反過來又美化地主。而被他們美化的貴族體制是產生不了地主的。土地佔有全都是世襲,哪來的地主呢?他們自己能自圓其說嗎?

    秦制再不好,其實也比沒有流動性的貴族制要強。而且百家爭鳴並不是因為諸侯國林立導致,否則西周諸侯國更多,怎麼不產生百家爭鳴呢?百家爭鳴的唯一原因是各諸侯有壯大自己、以圖霸業、吞併他人的需求,所以需要能人異士來獻策協助。如果認為百家爭鳴好,那等於是認可了這種諸侯相攻伐、常年戰亂的社會狀態。

    其實商鞅的遭遇是歷代變法者都面臨的挑戰和危險。變法者往往最容易成為打擊報復的物件。所以對於我們今天的人,真的應該客觀看待,更多包容這些勵精圖治的能人。如果要在歷史上選一位改革派政治家,那非商君莫屬。而且完全可以配得上偉大二字。按現有歷史認知還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4 # 荒野歷史

    商鞅為了表法,得罪諸多皇親貴族甚至割掉了秦惠文王老師的鼻子,被秦惠文王記恨在心!

    商鞅本是衛華人,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多次勸說進諫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史稱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一場極其嚴苛的國家體制的改革,他涉及範圍之廣甚至連皇室也遭到變法的牽連。觸及了大批皇親貴族的利益,因此讓商鞅在朝廷四處樹敵。

    其中最有名的是太子犯法,按商鞅之法理當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於是他憾然向秦孝文王建議力處太子,然而又怕此關係國家之大事,於是將罪責歸到了太子的兩位老師身上,一個被割掉了鼻子一個臉上被刻上了字!此事之後宮廷反駁商鞅的聲音越來越多,貴族們紛紛站隊太子一邊!

    由於商鞅之法太過嚴苛,設連坐之法加上軍功爵制度引發了貴族們強烈不滿積怨已久!秦孝公死時曾想將皇位傳與商鞅結果被商鞅拒絕了,後期的商鞅恃才放曠經常拿著法制來打壓皇宮貴族,終於在秦惠文王上臺後,公子虔等人得以翻身並趁機誣告商鞅有謀反之意,而秦惠文王也是對商鞅忌諱已舊,便下達了通緝令!

    商鞅立刻向邊關逃竄,由於之前叛逃魏國魏國不願收留他,無奈只能返回封地等候死亡。兵敗的商鞅被押回了咸陽,難以洩憤的貴族們要求將其車裂,而按照商鞅之法商鞅的家人也受連坐之罪慘遭抄殺!商鞅最終作法自斃。然而商鞅死後商鞅之法依舊被秦國所作用直至滅亡!

  • 5 # 淡看天上月

    動了他們的乳酪

    為什麼六國之中只有秦國透過變法最終走向了勝利,因為秦國變法最徹底。正因為這麼徹底,才動了諸多利益階級的乳酪。

    既然動了這些人的乳酪,就必須有個代價,秦孝公還在他們就還不敢造次(畢竟秦孝公大權在手),那麼商鞅還可以榮華富貴集一身。但是秦孝公和商鞅把秦國的變法推動的太徹底太快了。所以秦惠文王上位之後就必須得緩衝一下,不然說不定這些階級都聯合起來把他的位置奪了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商鞅就只能被推出來消消那些人的怨氣了。

    熱豆腐不好吃

    其實秦國變法沒有錯,不足的是秦孝公和商鞅都太急了。想著一下子就把秦國變成各自心目中想象的那個強大的秦國,最後雖然願望的確是實現了,但是秦孝公死了,商鞅怎麼能在秦國安安心心的獨享富貴呢?

    不過這就是矛盾所在,畢竟人的壽命是有限制的,如果秦孝公不這麼急的徹底變法,他怕他的後世又顛覆回去。秦孝公倒是可以先來個撒手人寰,但這就苦了商鞅,所以說這熱豆腐不太好吃。

    能留給商鞅的唯一活路,就是去某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隱居一陣子。過了這個風聲之後再看看能不能出山,不過這就得早在秦孝公活著的時候就行動,不然還是徒勞無功的。

    故而商鞅無論多麼嘔心瀝血的變法,功勞再大。動了這麼多人的乳酪,他自己還想在秦國享受富貴也只能是死路一條,反而後來像是范雎等等就好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美國那麼高的人工,那美國的一些肉類是如何做到那麼廉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