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神預言

    曹劌論戰只是一場戲,課本誤導不少人。長勺之戰鮑叔牙飈演技,齊桓公志在取威定霸。

    藉口發兵,“師出有名”。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桓公藉口魯國不久前扶持公子糾與他爭奪君位,再次發兵進攻魯國。

    “奇蹟”般勝利,根本不合理。

    大軍壓境,莊公此時急躁不安,心無成算。自認為“肉食者鄙”的“鄉人”曹劌請求接見,提出“可以一戰”。於是莊公劈頭蓋臉又不耐煩的質問曹劌,“何以戰”。曹劌認為莊公“取信於民”,還算是盡心務實,“可以一戰”,並提出直接參戰。莊公贊同,“公與之乘”。曹劌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居然不可思議的完成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奇蹟,實在太牽強。

    孫子兵法,勝負條件。

    孫子兵法上說,透過比較雙方的具體條件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這些條件是:雙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將領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時、地利哪一方佔得多?軍中法令哪一方執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強大?士兵哪一方更訓練有素?獎賞與懲罰哪一方更嚴明?憑著對這些情況的分析比較,就可知道戰爭勝負的情形了。

    致勝條件少而且理由不充分,書生之見。

    未開戰而在廟算中就認為會勝利的,是因為具備的致勝條件多;未開戰而在廟算中就認為不能勝利的,是具備的致勝條件少。具備致勝條件多就勝,少就不勝,何況一個致勝條件也不具備的呢?從這些對比分析來看,勝負的情形就得出來了!魯國根本就沒有致勝條件,就憑區區“取信於民”和運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戰略取勝實在是文人墨客的看法。

    戰爭實際情況,戲精鮑叔牙。

    當時,敵方主帥鮑叔牙故意安排軍隊做出“轍亂旗靡”的樣子讓魯軍看到。曹劌指出“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可見當時魯國是以小敵大,以弱敵強,魯國非常忌憚齊國實力。雖然曹劌也懂兵不厭詐,但是還是中計了,鮑叔牙真是個戲精啊,這一切都按照齊國當初設想的有序進行著。醉翁之意不在酒,鮑叔牙故意更多的是炫耀武力和示威,我齊國才是老大,看你小小魯國還服不服?這不是他在齊桓公的領導下第一次這麼做,當然也不是最後一次。當然假裝戰敗淡定跑路回家的鮑叔牙沒有受到任何降職處分。而且後來齊桓公稱霸諸侯,實力有目共睹,事實擺在面前。魯國確實弱小,不是小小的“鄉人”曹劌能左右的,曹劌論戰只是世人一廂情願的幻想。

    魯國的預言,周公的遠見。

    很久以前,周公曾富有遠見地感嘆說:“唉,魯國的後代將要當齊國的臣民了!政令不簡約易行,百姓就不會對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會歸附。”

    當初輔佐文王、武王滅商的太公姜尚被封在齊地。他只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來報告在那裡的施政情況了。當時,周公驚訝地問道:“你怎麼這樣快就報告情況呀?”太公回答說:“因為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風俗去做,所以這樣快呀。”

    輔助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的周公被封在魯地,派長子伯禽去接受封地,伯禽到魯地後,過了三年才向周公彙報在那裡的施政情況況。周公很不滿意,便質問他:“為什麼這麼遲才來彙報?”伯禽答道:“因為改變那裡的習俗,革新那裡的禮法,三年後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唄。”

    周公聽完就悲觀的斷定,魯國今後將淪為齊國附庸。事實上,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確實是一直被齊國死掐,根本沒有抬頭的機會。

    爭霸時代,戰略需要。

    東周初期,天子衰微,各國兼併,擴大領土。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併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併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後來鄭莊公假借天子,小霸諸侯,天子跌落神壇,於是大國爭霸的局面開始了。

    齊國與魯國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齊國要向中原發展,就必須跨過魯國這道坎。

    魯國積弱之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春秋時期,魯國實際已經是積弱之國,其主盟不若齊、晉之強,地勢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諸如滕、薛、曹、邾、杞等國皆勤贄,修朝禮;即使遠在方域之外的谷、鄧等國也不憚僕僕,至魯來朝。小國親魯,皆因魯乃周禮所在。

    因此對於齊國來說,魯國這塊骨頭啃不得,不然會被中原各國的集火圍攻,因此只能採用打壓收服的策略。齊襄公在位時,睡了魯國國君的夫人,好大的一頂綠帽子啊,更過分的是還把國君殺死在齊國境內,然後推給公子彭生敷衍了事,魯國也不敢多說什麼。從這就可以看出來,齊國欺負魯國到什麼地步了,簡直是欺人太甚,兩國實力差距不在一個等級,實力打臉曹劌論戰。

    齊國收小弟,管仲的霸術。

    當初,作為公子小白的齊桓公還沒即位,魯國認為管仲是天下奇才,如果為小白所用,一定會稱霸於諸侯,必將會長久地成為魯國的禍患,準備殺死管仲,沒有成功。

    齊桓公即位後想建立霸業,管仲首先親近鄰國,這樣可以魯國作為征伐南方的東道主供給軍需。

    齊國真正意圖,胡蘿蔔加大棒。

    霸道定下來以後就差個師出有名了,於是就有了本文開始的長勺之戰。一句話說白了,齊國是想用“先大棒後胡蘿蔔”的套路收服魯國這個小弟,讓魯國死心塌地的跟在齊國屁股後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齊國稱霸辛苦賣力啊。魯國先祖周公真是神機妙算啊,這一戰後,魯國終究還是淪為齊國的附庸,後來為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打下第一步基礎,好大的一盤棋。

  • 2 # 日月明心

    想要解開這個謎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當時戰士們的作戰方式。在春秋時期,齊魯兩國的戰鬥力基本相當,軍隊的基本程式設計是乘,一乘包括一輛戰車三名戰士,還有所屬步兵方陣,這是當時軍隊的一個基本的佈局。按照曹劌書中所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後人的理解當中,齊軍在戰鼓聲中一共完成了三次衝鋒和三次撤退,在衝鋒和撤退的行動當中,士兵們計程車氣都被消耗殆盡,而魯軍計程車氣十分高漲,一鼓作氣就將齊軍打敗了。按照這個邏輯,齊軍在完成每次衝鋒之後都需要集體調頭進行車隊,但是這個行為很容易會使軍隊的戰鬥隊形發生混亂。

    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並且按照常規來說,魯軍也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齊軍調頭,他們肯定會趁著騎軍轉身的時候全面進行阻擊,這樣的話,齊軍的軍隊隊形將會被徹底的打亂。並且古代戰車作戰時採用的是錯穀格鬥的方式,比如說只有在兩方的戰車相交時,戰車上計程車兵才能夠彼此刺擊。而如果兩方的戰車交戰的話,必須要有一方軍隊衝進另一方軍隊的陣營。在這種狀態之下,齊軍根本就沒有必要從戰鬥中退出。為此我們需要弄清楚齊人三鼓的真實意義。

    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在第一次擊鼓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在有節奏的隨著鼓聲穩步前進,等到主帥發出停止前進的訊號時,軍官們就會將旗幟放倒,士兵們稍作休息,在觀察敵情之後,主帥再次下令擊鼓前進,這也是第二次擊鼓了,全軍聽到鼓聲之後繼續朝敵人的方向前進,但速度會比第一次加快許多,當全軍進行到接近雙方弓箭的射程內時,主帥就會再次下令停止,這時軍隊開始做最後衝鋒的準備了,當主帥第三次擊鼓時,軍隊便開始向前衝鋒,戰車也飛馳了起來,士兵們就跟在後面跑步前進,在非常急促的戰鼓助威之下,戰士們一面向敵軍射箭,一面又衝向敵軍,雙方便以戈,戟等兵器展開肉搏戰。

    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在齊魯兩國都完成了列隊之後。魯莊公根據以往的作戰慣例,下令擊鼓前進,但是曹劌卻阻止了他,而他們的對手齊軍則按照了以往的慣例,向魯軍開始前進。在齊軍前兩次的擊鼓前進中,魯國計程車兵始終原地不動。一直等到齊軍開始擊鼓衝鋒,並且快到達魯軍軍前時,曹劌才讓魯軍擊鼓前進,向齊軍發起進攻,經過雙方非常激烈的較量,最終以齊軍大敗結束。

    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曹劌的這一做法讓原本應該要齊魯兩軍各走一半的路程,全部變成了由齊軍單獨完成,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奇軍刑訊的距離不僅增加了一倍之多,魯軍這邊始終在原地待命,無形之中讓他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儲存了充足的實力。當齊軍第三次擊鼓後,發出衝刺計程車兵因為前兩次的擊鼓已經消耗了大量的體能,體力大大下降。用疲憊之師跟養精蓄銳的軍隊對抗,這不就是彼竭我盈嗎?從這裡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齊國之所以在本次戰爭當中失利,並不是因為齊軍計程車氣非常低落,而是因為在經歷了三次擊鼓過後體能的下降。曹劌也成功地運用了物理學原理,幫助瞭如果取得了本場戰爭的勝利,這也是他的過人之處。

    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中華的歷史真是博大精深,如果只是簡單的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的話,有可能會讓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想要弄明白歷史中事情的原委,就必須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找出其中的各種證據,我們才能夠還原歷史,究其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工和專科院校你會選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