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魂舞大漠
-
2 # 孔乙己亂彈
APAR(ActivephascⅠArrayRadar)有源相控陣列式雷達其最大優勢是每個陣列單元都是獨立訊號源、每個小單元都向外發射訊號源、集中掃描一個區域、並且快速計算處理接收訊號……
中國雷達系統研發科技工作者積極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齊、在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域處於領先位置。
中國新型號驅逐艦、航母、三/四代火控雷達系統就是有力的證明、現代高科技技術的武器裝備像“下餃子般”裝備部隊、雷達……“千里眼順風耳”功不可沒!
各國自然而然不惜代價研發和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
-
3 # 大志遠思想空間
戰鬥機上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優點多多。
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相控陣雷達的一種。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每個輻射器都配裝有一個發射/接收元件,每一個元件都能自己產生、接收電磁波,因此在頻寬、訊號處理和冗度設計上都比無源相控陣雷達具有較大的優勢。
正因為如此,也使得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造價昂貴,工程化難度加大。但有源相控陣雷達在功能上有獨特優點,有可能取代無源相控陣雷達。說的通俗一點,無源相控陣雷達是一堆天線一個處理器,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天線都有自己的處理器,都獨立工作。
其實他們的效能差不多,但是無源相控陣雷達如果壞一部分,恐怕整個就壞了。而有源相控陣雷達換一部分沒問題,餘下的照常工作。因為有源相控陣雷達比有源相控陣雷達麻煩的多,所以價格也貴得多,很難製造,俄羅斯估計剛剛完成。
-
4 # 兔哥42928
相控陣雷達技術;相控陣雷達技術的特點有別於傳統雷達,傳統雷達採用的是機械結構,雷達不停的旋轉,每旋轉一次接收一次雷達波束反射回來的訊號,轉的越快定位越準。所以傳統雷達中的火控雷達轉速都高,而偵察警戒雷達轉速都難慢並且個頭大。相控陣雷達有兩個模式,一個是有源相控陣,一個是無源相控陣。區別在於發射接收控制器的多少,表面上看沒什麼區別,無源相控陣雷達有一箇中央發射機和接收機,有源相控陣雷達每一個陣元都是獨立的發射機和接收機,有源相控陣雷達比無源相控陣雷達好,壞幾個陣元照樣能用,效能也高出許多。有源相控陣雷達採用了發射、接受單元(陣元)陣面,每一個單元(陣面)就相當於是一個小型雷達。相控陣雷達採用了多個陣元,而且是陣面越大陣元越多,多則幾萬,少則幾百,這些陣元有規則地排列在平面上,構成平面陣列天線。通過計算機控制移相器就可以改變電磁波束的掃描方向。相控陣雷達效能優劣和陣元的多少有關係,而安裝多少個陣元又和戰鬥機的機頭空間大小有關係。如果是一個小腦瓜的戰鬥機即便是相控陣雷達,也不能和陣面大,陣元多的相控陣雷達戰鬥機比。⬇️戰鬥機用相控陣雷達
-
5 # 東龍45
好馬配好鞍,五代機都是各個國家的大寶貝,一定會整合這個國家的最高科技,各國都會不惜重金研究的,歷史上有很多的因雷達不行,而輸掉空戰的事情,如米格一29格鬥能力超群,沒有對手,但雷達不行,看的很近象瞎子,被西方戰機打得不堪一擊,各國明白後,就大力發展雷達,雷達是制勝的法寶。南聯盟空軍副司令駕駛米格一29偷襲,被人家看的清清楚楚,自己還不知情的被擊落了,雷達太重要了。
-
6 # 東斯坦因
相控陣雷達,又稱相位控制電子掃描陣列雷達,通過利用大量個別控制的小型天線單元排列成天線陣面,每個天線單元都由獨立的移相開關控制,通過控制各天線單元發射的相位,合成不同相位波束來探測目標。與機械雷達相比,相控陣雷達具有反應速度、目標更新速率、多目標追蹤能力、解析度、多功能性、電子對抗能力強等優點。
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相控陣雷達的一種。其主要特點是,每個輻射器都配裝有一個發射/接收元件,每一個元件都能自己產生、接收電磁波;同時高效能代表著技術含量高與製造工藝要求高,這使得有源相控陣雷達造價昂貴。
雖然造價高昂,但是世界各軍事強國依舊在有源相控陣雷達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裝備和發展有源相控陣雷達。
軍事方面的考量1.爭取先手權
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通常採用數字化工作方式,使雷達與數字計算機結合起來,能大大提高自動化程度,簡化了雷達操作,縮短了目標搜尋、跟蹤和發控準備時間,便於快速、準確地實施雷達程式和資料處理。作戰中,有源相控陣雷達憑藉這些特點,可以做到先於敵人發現目標,並引導制導武器進行攻擊。
老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作戰中,如果能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將會擁有不小的優勢。
2.更高的作戰效率
相控陣雷達能夠同時形成多個獨立控制的波束,分別用以執行搜尋、探測、識別、跟蹤、照射目標和跟蹤、制導導彈等多種功能,相當於一部相控陣雷達能起到多部專用雷達的作用。這樣就減少了資料在不同裝置之間的傳輸時間,提高了作戰效率。在爭分奪秒的戰場上,一秒可能就會決定很多的事情。
3.可靠性高
對於軍隊來說,武器裝備的可靠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畢竟,在戰場上武器要是有事沒事就出毛病,那可是要命的。相控陣雷達的陣列單元較多,且為並聯使用,即使有少量單元失效,仍能正常工作,突然完全失效的可能性最小。這正符合,軍隊高可靠性的要求。
經濟方面的考量“以軍帶民,以民促軍”,現代國防工業,軍民融合程度很高。有源相控陣雷達在生產和研製的過程中,會所產生很多先進的技術與工藝。這其中有不少都可以被推廣到民用領域,促進並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進而產生可觀的經濟利益。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回覆列表
軍事技術要與時俱進,機載雷達首當其衝。傳統的機械脈衝多普勒雷達,為了獲得更遠的探測距離,只有越做越大,而機頭空間是一定的,這就給先進性帶來很大阻礙。相控陣雷達的出現,則成功解決了是一問題。
把大量獨立的移相控制的小型天線單元,整合在一個不大的陣面,即相控陣雷達,由於有功率大,發現遠的技術優勢,進入新的世紀以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併成為五代機的標配。
美製F-22率先使用,編號為APG77,其T/R元件達到2200多個,功率達到了16.4千瓦,對三代戰機的發現距離達到了240公里,對0.001平米的目標可達到35公里以上,最多可同步跟蹤100多個目標。據說它有一個絕活,它的低探測率通過擴頻分擔來實現,其技術難點在於擴頻波束形成與成形,但也留下了精度不足的技術痼疾。
相對於APG77,美國用於第二款五代機F-35上的APG-81,體積上要小得多,只有1200個發射/接收模組,成本也要小很多,但在對地對海探測有絕招,有地圖測繪和探測地面移動目標的能力。
相對於美國,俄羅斯由於國力的原因,半導體技術處於相對弱勢,其蘇-57使用的N-036有源相控陣雷達,只有1000多個T/R元件,但因為在機頭兩側和襟翼分別加裝了X波段和L波段雷達,使蘇-57具備了發現隱身目標的明顯優勢。自成一家,雖然說無可奈何,但也通過技術創新,賦予其極大的能量。
中國機載相控陣雷達,起步相對美國較晚,但發展較快,如2016年在珠海亮相的KLJ-7,成為第一部機載三面陣雷達,因此有理由相信,用於五代機殲-20,要比公開亮相者進步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