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風閣書法日講
-
2 # 只憑嘵嘵問姓名
這很正常也很常見。書寫需要一定節奏,需要筆劃結構乃至字與字的搭配,你練習過的書法節奏、品味不一定和日常書寫需要的節奏相匹配,寫不好很正常。而有的人恰好適合書寫節奏,自然寫的美觀。節奏不對沒人能寫好。
-
3 # 極物初會
接受問題:實際是寫字練與沒練是有得大區別的,練字一定寫的好!專業訓練筆法,章法,臨大量名貼,寫的線條能力一定高於沒練的。(要說明的沒練,不是不懂書法,只是一定是指沒長期大量,高強度訓練)
說沒練的寫的比練的寫的好看,這樣的情況是有的,但要有以下理由:
1.寫不同字型,不好好練的寫行書寫的是王體或趙體,好好練的寫魏碑,讓不是專業的大眾看,沒練的字好看。
2.就是學日本書道,美國的塗鴉,國內學院派,大家稱為“醜書”越練離書法之道越遠,失去書法傳承,書法民族性,絕大民間書者團體,社會團體所不能接受。
-
4 # 隱子書畫
為什麼?
我來告訴你吧!
天賦、天賦、天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天賦各異的例子
做飯吧,有天賦的人,隨便做隨便炒隨便弄,色香味俱全……
沒天賦的人呢?窮其一天,不是切手了就是炸油了,最後做出來的不是生的就是糊的
有人不用尋章摘句也能出口成章,有人搜腸掛肚也難出新詞,有人寫作行雲流水卻不能口若懸河,有人口若懸河如滾滾黃濤一瀉千里卻寫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這都是天賦所致,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再回到書法也是一樣,其實,練可以把字練的很好很好看,但若果說光憑練就能把字提升到藝術層面,那就很難或是不可能。
書法上升到藝術層面,是需要用腦的;
而把字練好寫好只需要用手!
如果想透過練就能練成書法家,是基本不可能的事兒!
這就是有人練了一輩子字臨了一輩子貼,都成了氣候,都是在寫別人的字,沒有自己的字的原因了!
一句話:書法藝術需要用腦,寫字只需要用手!
一個不臨帖的傢伙枯筆爛筆禿筆粗筆細筆雞毛筆練了大半年、看看
-
5 # 夢散人痴
問題在於審美能力,每個人的美感是不同的,想練好字,先要提升自己的美感。
我哥就是那種從小寫字好的人。我從小寫字如蜘蛛爬,羨慕我哥寫字好,但是沒想練過。到高一的某一天,我沒事幹在紙上畫了一些格子,然後在格子裡斜著寫字,寫完後發現自己寫的也挺好看的,於是開始練字。練了好多年終於只比我哥差一點了。
總結我練字的過程,有幾點供練不好字的人參考:第一,握筆姿勢,高一那年我們物理老師的字寫的非常好,握筆姿勢也非常漂亮,我模仿老師寫字的同時,把握筆姿勢糾正了。好多年才想通這是我能寫好字的開端。現在人學寫字比較早,小孩手沒力氣,握筆姿勢十有八九是錯誤的。大家可以觀察一下。
第二,認真研究筆畫,字是由各個筆畫組成的,筆畫必須是一筆帶著輕重緩急寫出來的,不是描出來的。為什麼這樣粗細變化就是美,就感覺有力,不這樣寫為什麼醜,這要研究。
第三,研究結構,古人已經總結的很全面了,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先看懂了,記熟了,寫對了,再去研究自己的特點。否則只注重自己的風格,可能某些字還不錯,通篇問題就比較多了。結構的原理在於平衡美,否則橫平豎直的寫出來,看著就是歪的,這就是不懂平衡美。
第四,完整的研究古人的碑帖,不能總一個字一個字的練。這裡面的學問就更深了,我這水平就不敢亂說了。
第五,其實很多人的眼睛看的不仔細,眼睛沒有記憶功能,看著字帖,寫出來的還是自己的字,這樣練一輩子,也練不好。
-
6 # 心有靈犀一點通826
在書法圈不能刻意強調“天才論”,而恰恰應該強調正確的方法加勤奮加痴迷書道的精神。我們很難設想,一個不學無術的人能寫出讓人心醉的書法作品,很難想象一個自稱是天才的人能夠在不寫字帖的情況下就把五萬多個繁體字能夠熟練的寫出來。天賦的因素當然有,只是表現在別人寫十遍才能掌握的字形,天賦高一些的可能寫五遍就掌了,我觀察到一些書法界的天才現象,那就是,真正對自己負責的書家即使出了名,還是要靜下心來學習文學知識,還是要惡補古典文學知識和文字學知識。因為學習書法本來就沒有捷徑。至於學習好長時間字還寫的醜,那是學書者學習方法出了偏差,就像《射鵰英雄傳》裡邊的歐陽鋒練功越努力而練功方法不對,就會走火入魔毀了自己。
回覆列表
首先,針對網友提問,我們先簡單分為兩種情況:
1.練過書法,但字依舊醜
2.不用學,天生就寫的好看
我相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誰都強,剛買來的電器不用看說明書,一上手就會。許多東西自己看別人做完一遍,馬上就熟練的像一個老手一樣可以重複。這樣的人真的存在,而且他讓周邊的人都懷疑人生。
我認為這些人都是天賦超常的人,他們是智商超群的人。有人說,那你自己是嗎,我當然不是。
天才音樂家莫扎特,四歲就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六歲到處演出。可以說是音樂上的獨有的“天才神童”。而且其音樂不僅技巧高妙,而且後人很難複製學習。這樣的人就是天才。
但是我們需要承認,莫扎特是一個極其罕見的個例,根本沒有可複製性。他就像上帝派來愚弄人類的精靈,就這一個,再沒別人了。不管你多麼愛你的孩子,醒醒吧,他都不可能是莫扎特的。
因此,我覺得第二種人“不用學,天生就寫的好看”應該就是這樣的人。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值得我們去商榷了。那就是——這意味著什麼。
我認為至少意味著他如果在書法上肯鑽研、下功夫,那麼他一定會在此領域有造詣。
所謂的書法家,其實就是有先天的天賦,後天再努力學習,便是書法大家了。但是如果您沒有天賦,還硬學、死學,自然不會有很大的成就。這也就是第一種情況——練過書法,但字依舊醜。當然這個前提是你確實認真學習了,如果沒有認真學習的話,那就是你學習態度問題,就另當別論了。
再說回“天賦”問題上,那麼是不是有天賦就一定可以成為書法家,當然不是!如果不經過系統的學習,你始終無法掌握書法的根本大“法”,沒有法度的字,寫的再漂亮,也是寫字而已,根本談不上書法。
這就好像一個人有美麗動聽的嗓音,但是他不去學習歌唱、聲樂,反而去學習做飯,自然是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歌唱家的。這是很可惜的。
這樣的現象其實有很多。前幾天我還看到一篇略帶有雞湯性質的文章,題目叫做——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學琴?
文中完全忽略了孩子內在的興趣,指斥孩子“太小”“根本不懂”“有必要逼她”。對於這樣的“逼迫”,文章美曰其名——
是為了孩子知道學習的不容易、學習的辛苦,教會他以後知道有些事情雖然很困難,但是不要放棄。
哦!多麼“合理”的理由,多麼險惡的用心!且不論現代心理學研究對於“孩子什麼都不懂”這一陳腔濫調的推翻有多麼理直氣壯!就單單說為了孩子知道困難這樣一件事。除非他是個傻子,否則他早就知道自己能力是有限的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你為什麼不讓你的孩子學習飛上天呢?一樣也可以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困難的,這也一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力量的弱小,何必用這樣荒唐的理由去搪塞自己的“家長虛榮心”?
還好,我生活的家庭從沒有逼我做過什麼,我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的。
而我們在學習書法中也一樣,我們必須要承認,有些人確實不適合學習書法,確實沒有這個天賦,何必強求?
真正合格的父母,不是逼迫孩子學習一個他完全不感興趣以及學完之後也只能達到“中等水平”的才藝,而是要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找到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東西。
不要告訴我你的孩子什麼都不感興趣,或者感興趣的是一些你認為不上進的東西,那是因為你過度壓抑了他的天性發展!
總之,興趣和天賦很重要,按照你自己的感覺來吧,不然後悔莫及!
注: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