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壓軸陳老師

    一般來說是這樣的,當你做一道題的時候,其實沒有“思路是什麼”這根弦,有這根弦也不對,就是說當你看到一道題的時候,腦袋裡不去想思路是什麼,而是根據題目所求的,再去看已知哪些條件,現來分析,逐漸理出思路(其實也不叫思路,就是順著做下去)。

    絕大多數題目的情況

    比如一道題,給你一個函式表示式,然後讓你判斷它的單調性。那麼你看到所求“證明單調性”,那麼就在腦袋裡想“單調性是什麼”?——就是遞增或者遞減——那怎麼證明是遞增(或遞減)呢?——就是去取兩個自變數x1和x2,假設x1<x2,去比較函式值f(x1)和函式值f(x2),如果f(x1)也<f(x2),那麼它就是遞增的(因為自變數x1小,它的函式值也小,這也是增函式的定義)——那麼怎麼比較f(x1)和f(x2)呢?——有兩種辦法,一種作差法,用f(x1)-f(x2),如果>0,那麼f(x1)>f(x2),反之。另一種方法作商法,如果f(x1)和f(x2)都是正數,那麼用f(x1)去除以f(x2),如果商大於1,那麼f(x1)大,反之。——然後你就用作差法或作商法(只適用於函式值都是正數)這兩種方法之一去計算,看是否能求出f(x1)大於或小於f(x2),這樣就證明出來了。

    總的說來就是這樣的,就是根據題目的所求,再結合已知(這個例子舉得不好,沒有用到已知)去現分析,一步一步來求出來。

    如果這道題你都不知道思路,也就是看到題目讓你判斷它的單調性你都不知道思路是什麼的話,那麼證明你對“什麼是函式的單調性”以及“怎樣判斷函式的單調性”這個知識點沒有掌握(所謂“掌握”,就是隨時問你你都用自己的話回答得出來,而不是說只有個模糊的印象),那麼你需要補的就是這些知識點。只要知識點掌握牢了,那麼遇到絕大部分題目都不可能沒有思路。

    很多學生有個誤區,就是認為數學這種理科的科目不需要背知識點,只需要會做題就是了。其實這是個根本性的錯誤。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去參看我主頁文章的學習方法之一,是專門講知識點的重要性的。

  • 2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做數學難的題目時很沒頭緒,怎麼辦?首先,大家不能一概而論,要視題和自己兩方面的情況而定。

    從題的角度,可以看題的難度和重要程度。如果題目本身確實比較難,而自己目前基礎較薄弱,可以先放一放,等後面功底深厚了,再來個 回馬槍 ;如果題目本身屬於核心考點,那確實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兩個、三個十分鐘也值得。其他情況,考生可作相應處理。

    從自身的情況看,可以看基礎和時間。如果自己基礎較薄弱,那挑戰難題就不大明智;如果時間充裕,多思考下難題倒是無妨,但如果時間緊,而還有比較基礎的考點沒搞定,那還是把難題放一放好。

    具體說,對於中考數學壓軸難題的解題策略,我們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以座標系為橋樑,運用數形結合思想

    縱觀最近幾年各地的中考數學壓軸題,絕大部分都是與座標系有關的,其特點是透過建立點與數即座標之間的對應關係,一方面可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圖形的性質,點的位置轉化為座標問題,“點在影象上,點的座標滿足方程”;另一方面又可藉助兒何直觀,得到某些代數問題的解答,把座標的問題轉化為線段的關係,利用“直角座標系中求線段的長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考慮三角形相似再說”,“幾何中求線段的長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構造直角三角形再說”的方法解決問題。

    2、以直線或拋物線知識為載體,運用函式建模、求解方程思想

    直線與拋物線是初中數學中的兩類重要函式,即次函式與二次函式所表示的圖形。因此,無論是求其解析式還是研究其性質,都離不開函式與方程的思想。“方案選擇與最值問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建立目標函式再說100%”、土“ 二次函式極值問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考慮化成頂點式作圖再說100%”。在解答一次函式與二次函式影象問題的綜合題時,應結合影象的特點、函式的性質,牢記引數alk的幾何意義,“k在一元一次函式中的作用”“a在一元二次函式中的作用”“二次函式圖形對稱”。

    3、利用條件或結論的多變性,運用邏輯劃分的思想

    邏輯劃分(即分類討論)思想解題已成為重點,每年肯定要考。原因在於邏輯劃分思想可考查學生數學思維的準確性與嚴密性,常常透過條件的多變性或結論的不確定性來進行考核。請同學們牢記“分類討論不重複,不遺漏”、“不增根,不漏解”,“特別的點, 特別的愛”,避免不注意對各種情況分類討論,造成錯解或漏解不必要的失分。

    4、綜合多個知識點,運用等價轉換的思想

    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轉換的思想,初中數學中的轉換大體包括由已知向未知,由複雜向簡單的轉換,而作為中考壓軸題,更注意不同知識之問的聯絡與轉換,一道中考壓軸題一般是融代數、幾何、三角於一體的綜合試題,轉換的思路更要得到充分的應用。

    中考壓軸題所考察的並非孤立的知識點,也並非個別的思想方法,它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一個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識面廣,所使用的數學思想方法也較全面。因此有的考生對壓軸題有一種恐懼感,認為自己的水平一般,做不了,甚至連看也沒看就放棄了,當然也就得不到應得的分數。

    5、抓住定義法,運用歸納猜想的思想

    新課標中,還有一類新題型,就是材料閱讀理解題:與規律探究開放問題。這類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獲取新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形象的講就是“糖炒栗子,現炒現賣”。

    閱讀材料理解題,關鍵讀懂材料本身想說明的知識點,這類知識點或是教材的拓展,或是高中數學的簡單知識點,這種題型有一定的難度。

    解決這類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住定義法再說”。規律探究開放問題是中考必考的一種題型,它融合了考查學生髮散思維、數學研究能力。鑑於但此類題目相對難度比較大,故在命題中運用“低起點高落點”的命題原則,讓學生容易上手,故中考題目得分率還是比較高,但考生一定要做到“觀點開放題,有根有據、合情合理”,以免不必要的丟分。

    如涉及高考中不等式方面問題,題很怪讓你無從下手,就需要你簡化這道題,找突破口。比如一道題有很多看上去繁複的變數,那你就要減少干擾的變數,而換元法的精髓就是減少變數,那你用換元法不就得了。

    一道題乍看沒有頭緒,一種情況是它用了很概念性的跨度,你要聯想到定義的變通,這時候數形結合就來了,不等式就跟圓合為一體,你不如畫張圖看看不等式所表示的範圍。

    總結這程式,不是總結一道題,而是把很多題放在一起總結,比如歸類,搞清楚題目區別再想清楚為什麼這點區別,做題思路就不同。也可以歸納出自己的固定演算法,比如看到這類題就這麼做,就比較熟練而且節約時間。

    再如高考數學最後一道題的難度在於,如果你沒有一點邏輯的頭緒,哪怕你試完了所有的幾何求法、導數求法、機率求法、猜測法等等都找不到一點突破口,你會發現你被的那些tan/cos/sin或者函式公式、幾何公式,完全用不上。

    高考數學的最後一道題,往往是一個創新的題,這題型往往是沒接觸過的,哪怕是接觸過的,用正常的方法是無法進行大量的計算的,也只有那批智商爆棚的人,在知識的基礎上創新才能夠另闢曲徑,作答出來。所以平時學數學不要以為做多題就好不要以為死記硬背就可以,需要可以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做到不只舉一反三。

    以上策略適用於也適用於考場答題。考場上碰到一時想不出來的題目是正常的,建議先放一放,把能搞定的題目做完,再回過頭來琢磨這道題。這樣做的好處是:萬一這道題做不出來,因為已經搞定大部分基礎題,所以仍能得到一個可接受的分數;做出來,當然是錦上添花了。另外,搞定大部分基礎題後,考生心理會 有底 ,而在放鬆的狀態下是有利於做出較難的題目的。

    人生嘛,數學嘛,時重時輕,不爽就把數學吃掉好了!如果你的人生被數學打敗了,那遇到今後更多更多的問題,你還是無藥可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大片《阿麗塔》已經上映,你覺得會對《流浪地球》的總票房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