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豪諾媽媽育兒記
-
2 # 玲瓏骰子安紅豆5
接納孩子,是一種親子關係的建立,只有發自內心的接受孩子,孩子才會開心。孩子是最純真無邪的,誰對她好,誰對她不好,她會感受的很清楚,容不得半點虛假。我們接納孩子的所有,引導他改掉缺點,鼓勵她的優點,讓孩子把我們當朋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時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多聽聽孩子說什麼,讓孩子信任我們,在她需要幫助,需要傾訴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我們。
-
3 # 深深的呼吸淺淺的笑
接納,可以簡單地拆分理解為接受和採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有必要學會正確接納孩子。但是接納不代表是縱容和忍受,縱容孩子只會讓孩子在溺愛中成長,永遠做一個養尊處優的人,而忍受孩子則會讓家長的情緒和心態永遠處於消極狀態。因此對孩子是不可以縱容和忍受的,而是應該接納,把孩子所有不好的都教育轉變成為好的,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一、不接納孩子的壞處
1.家長無法瞭解孩子
家長不接納孩子,當孩子有心事要說的時候又不敢和家人說,因此只能埋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而家長也無法瞭解到孩子的真心想法,久而久之家長就越來越不瞭解孩子了,甚至容易由於不瞭解產生了一些生活上的誤會。
2.家長和孩子的感情淡薄
家長不接納孩子,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會變得很淡薄,孩子失去了對家長的信任感,家長也對孩子沒包容心,所以兩者矛盾的關係導致感情變淡了。
3.孩子的自信心不足
家長不接納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對於孩子來說,如果連最重要的家人都對自己不接納,那麼孩子的內心深處受到了傷害,難免會對自己也感覺沒有信心的。
4.孩子的性格孤僻
家長不接納孩子,容易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很孤僻,孩子不喜歡放開自己,把自己的優缺點展現在別人的面前,心理有什麼喜怒哀樂也是自己默默承受著,因此性格會比較越來越內向孤僻。
5.不善於和他人交往
家長不接納孩子,容易導致孩子不善於和他人交往,孩子會喜歡獨來獨往,對身邊的人不信任,不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這將影響到孩子的交際能力。
二、如何正確接納孩子
1.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接納
家長想要做到正確接納孩子,那麼就要先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接納。接納並不是說把孩子的好的壞的都全然接納了,而且應該接納孩子好的,幷包容孩子不好的去引導成好的。
2.不要隨便發洩負面情緒
家長正確接納孩子,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時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這樣容易使無辜的孩子受到身心傷害。
3.接納孩子也要引導理解
接納孩子的同時,也要注重教育,對孩子多加理解,對孩子正確引導,這樣才是真切對孩子有利的。
-
4 # 啟明星138717721
家長接納孩子,首先要接納自己,允許孩子的不完美,接納他的優點和缺點;其次,要學會與孩子共情,接納孩子的情緒,但對孩子的壞脾氣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且不能混亂批評孩子,要懂得寬慰孩子,始終保持耐心。最後,要經常與孩子交流互動,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孩子,有時候,聽比說更加重要。
回覆列表
一、我們需要了解接納的定義
接納在生活中是指接受和採納的意思。接納孩子則是指接受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在家庭教育中接納和忍受是有很大區別的。接納指父母真正的瞭解孩子,所以可以接納孩子的一些表現,內心知道孩子這樣做是出於何種需求,是想要引人注意,還是想增加父母對他的陪伴。忍受則是孩子的種種表現,讓父母難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但是為了做到接納又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這種在教育上的忍受不但在教育孩子上沒有積極作用,還會讓父母總處於消極情緒的漩渦中,影響工作生活的正常進行。
二、接納的前提是處理好情緒
孩子出生後,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幾乎是在逐年遞增的,隨著孩子的成長,對外界探索的增多,孩子會出現各種嘗試,比如:嘗試著洗碗,把碗打破;嘗試著做滑冰場,弄了一地的肥皂泡沫……下班回到家面對這樣狼藉的場面,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會出現不良情緒,甚至給孩子來一頓“竹板炒肉”。
作為兒童教育工作者,我可以理解父母這種反應的深層原因。我們對孩子有消極情緒甚至出現不接納的狀態,不是因為我們不愛這個孩子或者真的不接納孩子。而是當時的消極情緒主導了我們的言語和行為。所以,我們在有消極情緒的時候要先處理這些情緒。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1、我發脾氣是因為孩子破壞了的東西比孩子還重要麼?2、我發脾氣到底是因為生孩子的氣還是擔心孩子的安全?3、我發脾氣對引導孩子不做危害自身安全的事或培養良好的習慣有沒有用?
三、接納不等於接納所有而是理解和引導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做到接納孩子,但接納並不代表要接納所有。比如,孩子因為媽媽沒有在商場買他最喜歡的玩具就撒潑打滾,或者因為小朋友沒有聽自己的意見就把玩具向小夥伴扔去。在這兩個例子裡,我們接納的應該是孩子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不是接納孩子所有,比如:撒潑或者對他人的攻擊 。
當孩子出現負性行為的時候,我們在找出這些負性行為的深層原因進行接納,但是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進行引導,鼓勵孩子能夠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能夠在各種場合恰當的表達自己。
接納在家庭教育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從內心真正的接納了孩子,才能真正的去懂得孩子,繼而去引導孩子更好的發展。接納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無底線的放縱孩子,需要每一位父母都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