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次讀到“汗滴禾下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或者“心憂炭賤願天寒”這樣的詩句,總會讓人想起百姓生存不易,那歷史上哪些詩人真正在關心人民呢?
11
回覆列表
  • 1 # 趙建明Zhao

    歷史上雖有杜甫等詩人心繫百姓,並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佳句名篇。但改變不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擺脫不了兵荒馬亂,顛沛流離的悲慘命運。只留下了無奈和嘆息。毛主席才是歷史上真正心繫百姓的詩人。他心憂天下,關心百姓疾苦,帶領勞苦大眾造剝削階級的反。經過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使飽受磨難的被剝削,被壓迫的人民獲得了翻身解放,有了尊嚴,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毛主席不僅改造了中國,還改變了世界,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當作宗旨。只要是對人民群眾有利的事情毛主席就號召大家積極地去做。1958年6月30日毛主席看到人民日報報導了浙江省吳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後,浮想連翩,夜不能寐,通宵達旦寫出了《送瘟神》二首。將新舊社會作了鮮明對比,謳歌了人民群眾戰天鬥地的精神。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的歷史命運,六億神州盡舜堯,征服了血吸蟲病,送走了瘟神,人民群眾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實現了詩人毛主席的夙願。毛主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世界和平犧牲了六位親人,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是人民的大救星。

  • 2 # 散澹人

    現在評價一個詩人愛不愛民只能從詩人的詩句耒看了。一個詩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卻能寫出惜農憫農的千古絕句。這個現象並不矛盾。這和當前的一些口頭革命者一樣,他們的革命詞句也有可能被傳頌千古,但他們也的的確確不是個革命者。

  • 3 # zj史海拾貝

    毛澤東主席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有深厚的人民情懷,始終關注民生,關注人民群眾生活,以人民為主體,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他詩詞的核心理念核心內容。

    一九五零年國慶觀劇,毛澤東寫下了《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對人民的熱愛、對新中國成立的自豪感躍然紙上。

    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韶山時,感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他始終把人民群眾看做是真正的英雄。“中華兒女多奇志”“六億神州盡舜堯”,他一直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1955年冬,毛澤東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和“限期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1958年6月30日,他從《人民日報》得知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了七言律詩,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這首詩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心繫百姓,情注民生,彰顯了他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領袖情懷。

  • 4 # 大樹天音

    開國領袖毛主席,既是領袖,又是詩人,是真正心繫百姓,關心民間疾苦的詩人。1958年6月30日,毛主席在讀了《人民日報》的特寫《第一面紅旗》後,看到報導江西省餘江縣從根本上消滅了血吸蟲的事蹟後,一夜興奮地沒有睡著覺,早上在旭日的微風中,欣然命筆,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律 送瘟神》:

    (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霹靂人遺失,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其二)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開國領袖毛主席,非常關心群眾生活,非常關心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他的詩詞歌賦把這些內容充分的表達了出來,《七律 送瘟神》就是其中很著名的詩篇。毛主席在看到報導江西省餘江縣根本消滅了血吸蟲病之後,他的高興和喜悅之情,與我們今天戰勝了新冠肺炎是一樣的萬分高興,可見,作為領袖詩人的毛主席,是真正的心繫百姓,關心人民疾苦的好領袖,好詩人。

  • 5 # LIU老四

    苦恨年年押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代秦韜)。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張俞)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朝李紳的巜憫農》。真正關心人民是不會讓人民捱餓的!

  • 6 # 1952823

    杜甫!他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對人民的真情,他看社會和底層大眾的視覺是一種仰視的關愛之情,而沒有那種以豪言壯語俯視人民的壯志難酬之情。他的作品"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別等糸列作品,以寫實的手法充分反應當時社會的動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他那顆經歷過窮困的心與底層人民是相通的,作為一代傑出″詩聖"他盡了為人民奔走呼號之情懷,另一方面”安得廣廈千萬間…"又反映了詩聖的期盼與無奈。這也是知識分子的宿命。

  • 7 # 使用者zc榮

    據我所知,印象最深,最突出的是毛主席那首《送瘟神》,在歷史上真的體現了為民疾苦著想。

    《七律二首·送《七律二首·送瘟神瘟神》是》是毛澤東毛澤東在1958年6月30日,從《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得知》得知餘江縣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的七言律詩。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的七言律詩。

    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蟲病,在中國流行了2000多年。解放前,疫區遍及江南12個省、市的350個縣,患者1000萬人,受感染威脅的人口達1億以上。由於歷代反動統治者不顧人民的疾苦,致使血吸蟲病愈演愈烈。解放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非常重視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後就派出100多名醫務人員進駐重疫區餘江除滅血吸蟲病,治好千餘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蟲病,在中國流行了2000多年。解放前,疫區遍及江南12個省、市的350個縣,患者1000萬人,受感染威脅的人口達1億以上。由於歷代反動統治者不顧人民的疾苦,致使血吸蟲病愈演愈烈。解放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非常重視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後就派出100多名醫務人員進駐重疫區餘江除滅血吸蟲病,治好千餘人。

    1955年冬,毛澤東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和"限期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毛澤東還親自到湖北疫區視察,在杭州親自制定規劃。1955年冬,毛澤東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和"限期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毛澤東還親自到湖北疫區視察,在杭州親自制定規劃。

    因此,為人民疾苦的詩人,理所當然是偉人—毛澤東主席!

  • 8 # 太白天下

    要說歷史上關心百姓疾苦的詩人,還真不多。唐朝詩人杜甫可算一個。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吟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由己及人,心憂天下與他同樣遭遇的寒士,可謂為民而呼了。他還寫了“三吏”“三別”。都是寫民眾的悲慘生活的。

    唐朝還有一位太守詩人叫白居易,他同情百姓的疾苦,他筆下的賣炭翁的形象栩栩如生。

    真正關心百姓疾苦的是現代領袖詩人毛澤東。他的詩與前朝的詩根本不同的是,抒情的主人公不是自己個人,而是人民。有紅軍官兵,如”《長征》以及在井岡山寫的很多的詞都是如此。他的《送瘟神》為戰勝吸血蟲病而歌。等等。他的詩詞無不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心裡裝著人民,把人民群眾作為歌頌的物件。因此,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主席才是真正心繫天下百姓的最偉大的詩人!

  • 9 # 1128230840寒

    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

    遼闊的大海,無際的原野,滂沱的大雨,滔天的白浪,詩人以雄渾的筆力,還原了一幅壯觀的大自然景觀之後,筆鋒一轉“秦皇島外打漁船”引發了詩人的關注,在“一片汪洋都不見”之後,哪艘打船“知向誰邊”了呢?該詩把詩人毛澤東,國事繁雜,日曆萬機之餘,心繫蒼生的情懷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讀者面前,偉人氣魄,凡人情懷,這樣的領袖,古今中外,能有幾人?

  • 10 # 手工範

    印象最深的當屬杜甫了吧,《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了,此詩為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時期創作的,沒有關心民間疾苦的胸懷是寫不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

  • 11 # 使用者名稱卯金刀

    好詩,雅俗共賞,好的詩人,身在廟堂,心繫百姓。杜工部《三吏》《三別。白居易《賣炭翁》無不膾炙人口,千古傳頌。

  • 12 # 一江1955

    有,唐代白居易和杜甫都關心百姓疾苦,但都是筆下的,因為他們無力解救百姓之苦,只能用鏗鏘語言,告誡後人罷了。

  • 13 # 天馬行空茶醇蘭香

    歷史上真正心繫百姓的詩人當屬杜甫了,他的幾詩中所表達出來的流傳後世的名句有:

    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灸,到處潛悲辛。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足矣!

    他的這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描述的秋雨瀝瀝,屋外雨停,屋中還漏,又一陣大風,捲去屋上茅草,雨溼風寒,令人難以眠睡,處境甚為悽苦。但杜甫在此時此地竟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正是他的奇偉之處。

    杜甫的詩篇中表現出詩人的歡快與痛苦和百姓是共通的!他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過野菜,拾過橡粟,砍過山柴,擺過藥攤。因而,杜甫悲憤而沉痛地唱出了一首首詩歌,勾畫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圖。

  • 14 # 天佑中華萬古盛平

    杜甫,首推杜甫。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就是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顛沛流離大半生,好不容易找到棲身之所,確又坎坷,狂風破屋,群童當面偷茅,夜雨來襲,被子寒冷,房間裡面由於破舊,一下雨沒有不被淋溼的了,經歷戰亂,難以入睡…

    但就是這樣的慘境,子美依然在為天下人擔心,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真的,佩服,這應該就是讀書人的那種修懷了吧,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

    杜甫被稱為詩聖,其詩大多反應民間疾苦,表達了對受苦受難百姓的關懷。

    還有就是范仲淹了,《岳陽樓記》。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心懷天下人。

    當然還有許多,與其說這些詩人憂國憂民,到不如說是一種知識分子一種國家一份子的責任感。正是有了這些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我們才得以傳承五千年,源遠流長。

    當今中國仍有許多貧困縣,街頭流浪者亦多,許多小孩沒有學上。這也是我青年一輩的責任!

  • 15 # 宇麟321弘揚正能量

    一:謹摘錄杜甫一首《兵車行》幾句: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千雲霄……

    信知生男惡,

    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

    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

    天陰雨溼聲啾啾。

    注:這是杜甫一首反對唐朝黷武戰爭的政治詩,也是杜甫最早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

    二: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杜甫在這首詩裡借春天花開鳥鳴之美,但由於國家遭逢喪亂,人民流離失所天各一方,面對春暖花開鳥鳴的美景,卻更增添流離失所人的愁懷和悲慼。

    三: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戌,

    一男附書致,

    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巳!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注:這是杜甫反映戰爭期間人民的紛亂慘象新樂府詩“三吏”其中的第二組“石壕吏”。

    詩中充滿了對勞動人民深刻地同情和對統治階級的譴責。

    其他的還有白居易的《賣炭翁》,在此恕不具體列舉了。

    還有李紳的《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兩首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鋒芒卻直指統治階級,反映了千百萬貧苦農民的疾苦,直到現在仍然具有震撼人心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備受喜愛,一直傳誦不衰。

    注:李紳:江蘇省無錫市人(772—846)做過宰相,和白居易、元稹是好朋友。

  • 16 # 步蘭香407

    在漫長的文學長河中,詩人詩作琳瑯滿目,枚不勝舉,真正心繫百姓,關心民間疾苦的首推杜甫,白居易。

    先說杜甫。(公元712年一770年),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出生在河南鞏縣一個衰落的世族家庭裡。在文學上用過苦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他的經驗之談。他有一番抱負,希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然而終生不得志,在愁苦生活中,他接觸底層,寫出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例如訴說農民沉重兵役負擔的《兵車行》揭露了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抨擊了統治階級黷武開邊的不義戰爭,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安史之亂後,他在長期的漂泊生活中寫出了著名的組詩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深刻地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殘暴,描述了人民的苦難。杜甫的代表作有《麗人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三吏,三別等皆為人傳誦,有《杜工部》傳世,後人稱之為詩聖。白居易(公元772年一846年)字樂天,祖籍太原,是繼李白,杜甫後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今存三千多首。白居易主張文學應反映現實。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走向衰敗的時期,長期過著貧困流浪的生話,更多地接觸社會現實,瞭解人民的疾苦,詩作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他的《新樂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就是這類詩歌的代表作。元和二年,(公元806年)他在《觀刈麥》中寫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崗,足蒸暑土氣,背灼炎無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弊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宴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此首反映了農民在炎夏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情景,與食腴者形成巨大反差!他在《重斌》一詩中寫道,厚地植桑麻,所要濟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身外充徵賦,上以奉君親,,,,,稅外加一物,皆以王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織絹未成匹,繅絲未成斤,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歲暮天地閉,陰風生破村,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悲端與寒氣,併入鼻中辛。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號為羨餘物,隨月獻至尊,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他的長篇敘事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社會內容,藝術價值頗高,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婦女兒童也會吟唱,流傳很廣影響很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白居易是真正心繫百姓,關心民間疾苦的兩位偉大詩人。

  • 17 # 老鐵觀典

    說到關心民間疾苦的詩人,大家一般會想到杜甫與李紳,“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句,幾乎無人不曉。

    但我今天要介紹另外一位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少年得志,做官也算順利,但他時刻不忘黎民百姓,不僅用詩表達,而且身體力行。

    白居易擔任盩厔縣尉時,看到農民盛夏收麥子,觸景生情,寫下《觀刈麥》 一詩:“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可謂描述詳盡、感同身受。 詩的末尾寫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如果官員們都能有白居易這樣的覺悟,貪汙腐敗必然會大大減少。

    當白居易受到皇帝賞識,被提拔為京官時,他經常寫詩規勸皇帝、諷刺時弊。

    比如大家熟悉的《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描寫了底層百姓的痛苦。再比如《長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諷刺皇帝的荒淫腐敗。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有一次秋夜送客,泛舟於潯陽江頭。忽聽對面船上傳來一陣憂怨而美妙的琵琶聲,原來是一位經歷坎坷的年輕婦人所彈。白居易聽後深為感慨,事後賦詩一首,這就是流傳千古的《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寫盡了詩人的平民情懷。出任杭州刺史期間

    白居易領導民眾浚通水井,並在錢塘門外石涵橋附近修築了一條堤壩,蓄水灌溉,造福於民,被稱為“白公堤”。現在“白公堤”已無跡可尋了,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把連線杭州市區與風景區的長堤稱為“白堤”。

    在蘇州刺史任內

    白居易為改善蘇州的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七里長的山塘河,並在河北修建道路,被稱為“七里山塘”,百姓們十分感念。

    幾十年流轉為官,白居易始終關心底層民眾。每有新詩問世,他常唸誦給不識字的婦孺,力求通常明白,絕不故作高深。

    因此“白詩”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公元846年秋,白居易逝世於洛陽。唐宣宗李忱寫詩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 18 # 一片紅與紅樓夢

    晚唐期間,社會矛盾一天比一天尖銳。統治階級對貧窮的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也是非常的殘酷。

    官府的苛捐雜銳也是特別的厲害,即使是貧窮的老百姓生活在“深山更深處,也無計避徵徭”。

    有很多強勢力藩鎮割據,戰爭頻繁,狼煙四起,讓老百姓實在是無法生活下去了。也有的人被逼的走投無路,便鋌而走險,當了強盜,整個社會一片混亂,不安。

    詩人李涉,洛陽人。他從小便在兵荒馬亂的生活中長大,對貧窮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是瞭如指掌。

    受當朝宰相的多次推薦,他做過太學博士。由於他為人正直,從不肯與貪官汙吏合流做事,遭到權貴們的打擊,並被排擠出了官場。

    李涉的詩寫的非常的好,大部分的詩作品都是反映老百姓現實生活的。這次被擠出官場後,他無事所做,到各地旅遊。

    一次,他乘船正行駛在九江,遇到了頂頭大風,只好停泊在江的一邊。

    這時後面來了一隻大船,行到李涉的船前停下,從船內走出十幾個手執兵器的人來,大聲的喊叫:“這是誰家的船停在這裡,船上坐的是什麼人?”

    李涉的隨從出來,回答對方:“是李博士的船,他正在船內讀書,因遇大風,特借貴地停一會,風止即走。″

    手拿兵器的人群中有個頭領問道:“天下李博士眾多,請說清楚,是那一個李博士?”

    隨行人告知對方:“是李涉李博士。”

    這些手拿兵器的人都是被逼的鋌而走險的人,他們在這一帶常常截奪過往官船的糧貨錢財,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聽說是李涉李博士的船,個個都放下兵器,恭恭敬敬地說:“我們都聽說過,李博士為人正直,他寫的詩也都是為天下貧苦的老百姓嗚不平,大家都很敬重他。”

    李涉聽到外面喧嚷,便走出船艙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為首的那個人看到李博士出來,就拱拱手對李涉說:“久聞李博士大名,幸得今日在此相見。我們都是老百姓,被逼的無路可走,只好當強盜,走這條路。但我們有一條規定,專殺貪官汙吏,不殺好人。弟兄們都瞭解李博士的為人,我們絕對不會打擾您,請放心。”

    李涉聽說,拱手相謝,並叫隨從們準備禮物送給他們。

    對方的人們都說:“久聞李博士的詩寫的好,遠近知名,請您寫首詩送紿我們,好嗎?”

    李涉看看這些人們,心中在想,都說他們是強盜,但他們是人世間最懂的善惡是非曲直的人。他們能用自己的眼光區別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他們聚眾為盜,正是被那些貪官汙吏所逼。他們比貪官汙吏強得多了,如今這個世界上,官就是盜,盜就是官。再加上被官府逼成盜的人,不是有一多半是盜嗎?這樣的世界,算個什麼世界?

    想到這裡對大家說道:“好,我這就寫。”他回到船艙中飛筆疾書詩一首: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詩語解讀:傍晚,李涉李博士的船停泊在江邊的一個小山村莊附近,風不止,濛濛的小雨下個不停,遠處的綠林好漢們聞訊後連夜趕來。

    以後在所有的日子裡,正直、敢為百姓鳴不平的人們,不必隱姓埋名。

    你沒看見嗎?如今這個封建社會的世界上貪官汙吏滿天都是,橫行霸道,欺壓百姓,有一半都和你們一樣了。

    李涉的這首詩寫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真實情況,關心社會,瞭解天下貧民百姓的疾苦,敢於說真話的詩人是不會迴避現實的。

  • 19 # 厚德41319

    毛主席,陳毅,賀敬之,臧克家,鄒狄帆。。

    為人民而歌,為祖國而頌。

    杜甫有為民訴苦的詩,李白同志是酒囊,盡是酒肉詩。

  • 20 # 星座命理風水

    下面這兩首詩的作者,是真正心繫百姓,

    關心民間疾苦的:

    時世行贈田婦 杜荀鶴

    夫因兵亂守蓬茅,麻苧裙衫鬢髮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徵苗。

    時挑野萊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

    干戈 王中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鬢絲。

    蹤跡大綱王粲傳,情杯小樣杜陵詩。

    鶺鴒音斷人千里,烏鵲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的都忘不了自己的初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