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至樓市直通車
-
2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家長如何幫孩子把志向立的長久,我想一定是你想要孩子更好,這也是很多家長們的期待,並且堅韌不拔,也是一個好的品質。
在這個想法後面你有一個信念就是:如果孩子選擇了做什麼就要堅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因為想要成功就要有這個韌性。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韌性和堅持。
如果想要孩子,把志向立的長久。我想首先要幫助孩子找到真正是他喜歡的事情。縱覽歷史上能夠把一件事情堅持做的很久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比如馬雲,蓋茨,貝多芬,梵高等,他們對他們所從事的這個事情是用命來愛的,或者說是用他們的生命來做的。這就能激發他們生命的動力。
其次,如果這件事情是他發自生命深處的真愛,那不需要用太大的意志力來堅持。因為他的生命已經跟這件事情融為一體了。
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作為家長,我們不允許孩子自己來選擇他最愛做的事情。我們家長總是很傲慢。我們認為孩子還小,他沒有遠見,我們已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幾十年,所以我們比孩子有經驗。所以作為家長,我們的選擇是非常功利的。比如因為醫生收入高,家長們就認為要學醫更有利於孩子以後發展。巴菲特做金融很成功,我們就拼命的讓孩子學金融。我們看到朗朗彈鋼琴很成功,我們就逼孩子彈鋼琴。但是恰恰你的孩子真的不喜歡這些,比如他喜歡畫畫,他用他的生命畫畫。家長認為他不務正業。拼命的打擊他,制止他。讓他轉到我們喜歡的,我們認為更成功的行業裡來。這會讓這個孩子的生命失去了熱情。即便他在做父母期待他做的事情,有時也甚至很成功,但是這個人不快樂,不幸福。並且孩子需要額外拿出他的很多的意志力來維持自己做這個他不喜歡的事情。
重點在於:如果我們讓孩子堅持做的是我們自己,我們作為家長,我們喜歡的,我們認為容易成功的,而不是孩子發自內在的喜歡,那這個孩子恐怕就很難堅持下去。
所以就讓孩子來選擇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吧。如果是他發自生命深處的喜歡,家長們不需要做什麼來幫他立長久的志向,因為這件事情是他的生命,他和這件事情是融為一體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
3 # 吆呵天怎麼又亮了
不要用話說,用行動幫助孩子開拓眼界,擴充套件認知。
當他對世界有了更多更廣的瞭解後,乘以他先天稟賦,自然會有屬於自己的一個明確的方向。
-
4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每一個孩子的目標可以分為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長期目標,我們一般又稱之為理想或夢想。而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應該是根據長期目標來科學設計的。
比如孩子需要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一類我們稱作為短期目標,可以馬上實施,馬上執行。而像孩子在小學6年學習完以後,爭取考上好的中學,或者中學學業完成以後,考上國內好的名牌大學,這個我們一般稱之為中期目標。而孩子將來希望成為一個著名的醫學專家,這個就是一個長遠目標,或者我們稱之為夢想或理想。
而一旦確立了長遠目標,其實中期目標就會很明確,比如說將來想成為一個醫學專家,那麼將來要重點考慮的學校肯定是國內外著名的醫學院。而中期目標一旦確立,其實短期目標也會變得非常明確。比如醫學院對哪一些科目要求比較高,那麼這些科目就應該重點關注,盡力的把這些科目學好。
所以,一般來說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是互相關聯的。很多的家長錯誤的把中期目標或短期目標當做孩子的長期目標,所以必然會導致我們孩子的立志偏差。
-
5 # 皓皓蒼穹
孩子的志向是自己立的,讓他感到自己是一個很能幹的人,他才會有志向,大人要幫助的,是分析他的本領與社會怎樣對應!
-
6 # 快樂成長教練曉天
在回答問題之前,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孩子立那麼長久的志向,有什麼用呢?現在這麼沒心沒肺、快快樂樂的活著,不是挺好嗎?
你一定聽過昆德拉的書,《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曬太陽的漁夫的故事:
一個漁民在海邊曬太陽。
一位紳士走過來對他說:“天氣這麼好為什麼不去捕魚呢?”
漁夫說:“先生,捕魚乾什麼呢?”
“捕魚你就能掙很多錢啊?“
漁夫說:“掙錢又為了做什麼呢?”
“掙錢你就可以買一艘更大的船。”
“先生,買大船又做什麼呢?”
“這樣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
“那又能怎麼樣呢?”
“這樣你就可以像我這樣,在海邊曬太陽。”
漁夫說:“先生,我現在正在這樣做呢。”
嘿嘿,看完這個故事,你想說什麼呢?是否覺得好像及時行樂,得過且過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說,感覺這個好像有些不對,可是說不上來是什麼?
我想說的是,我們的孩子就象漁夫,很多時候就是這麼覺得的。
也因著這個故事,有許多人以為,學會知足就是幸福,何必委曲自己呢。
可是,我想說,看似漁夫和紳士都在曬太陽,背後的生活狀態是一樣的嗎?一個是經歷了千山萬水後內心的淡然,一個是隻在享受眼前的快樂。一個是天下之大皆可來去,一個只是困於一隅不得已而為之。一個安頓好家人擔當自己的職責,一個只圖個人的享樂而不想其它。
還記得那個井底之蛙的故事嗎?長久生活於井底之中,聽聞大海之大:千里之外尚不及邊,萬丈之深尚不及底,不禁瞠目結舌,不可想象了。
這個漁夫,不就是那個井底之蛙嗎?
可是,我想說的不只是這個,而是想問:為什麼這隻蛙沒有立志去大海呢?為什麼那個漁夫不想去打魚建船隊?這就是開文之初我的問題:孩子立那麼長久的志向,有什麼用呢?
紳士給漁夫說了那麼多,他沒有感覺;井底之蛙對於大海,也沒什麼印象。一個剛會爬的小孩子,你給他說:“不要去動爐子,那很燙!“他是不會聽的。真燙了一下,他感受到疼了,哭過之後,下次自然不再動爐子了。
那麼,我想說什麼呢?感受。只有一個人真切的感受到事物的美好,才會真心想要得到它。
那個漁夫,如果體會到了經商的樂趣,感受到事業大發展,可能就會改變原先的觀點;那隻青蛙,如果見識過大江大河,可能才會感受到那樣的壯闊。
而對於孩子,也是這樣。太多的家長,只是一味的想讓孩子去立自己的志向,但究竟這些志向的價值和意義,孩子卻沒什麼感受,沒多少體會,他們怎麼會對志向有興趣呢?相對於虛幻的概念和眼前的糖果,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糖果吧。
如何讓孩子立長志?重要的在於:使他真切感受到這個志向的好處,並且相信自己是可以達到的。當他一方面感受到幸福和美好,一方面又相信自己的能力時,自然會有足夠的內趨力為之而努力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1、 父母自身樹立榜樣
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行為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
孩子是最善於模仿了。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間,最後成為孩子自己的行為方式。當家庭形成統一明確的價值觀時,孩子會從屬於這種氛圍,培養出同樣的價值觀。當父母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孩子自己也會具有堅持不懈的韌性。
2、 尊重孩子+良好的溝通
好的溝通是需要關注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
有句話說: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當父母對孩子的情感變化、內心需求有透徹的瞭解,才能更好的從旁協助,進而引導孩子進行更好的探索。
尊重,意味著信任和支援。我們要明白,孩子的路是自己的,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決定強加於孩子,內心的不認可,會引發強烈的牴觸的。
3、 利用各種機會,去增強見識
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所謂行萬里路就是在增加見識。
我們想要什麼,就要去接觸什麼。想要我們和孩子有更大的志向,先問問我們所接觸的人中,有多少這樣的人;我們是否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否知曉他們是怎麼一步步走到現在的。
人世間最在的障礙不是來自事情本身的難度,而是我們自己根本覺得不可能。透過跟這些傑出人物的接觸,瞭解他們的出身及奮鬥狀況,就能得到巨大的鼓舞。因為他們的存在就是最好的實證,就是最鮮活的說明,比千萬句的話都頂用。
萬里江山萬里情,當我們走過山水水,見識那以許多的傑出人物,自然體會到目標方向的重要性,也漸漸會明晰自己志向在何處。
我以為,只有我們做到了這些,孩子自然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明確自己的志向了。
-
7 # 滿分父母
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這個希望是對的,因為有了遠大的目標,孩子的一生才會有明確的方向,進而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
家長的希望往往很美好,可是大多數的時候,孩子並不太願意配合,這讓父母們也飽受折磨,但我想不管怎麼折磨,設定目標這件事我們當父母的還是要做的。決定要怎麼做之前,我們可以先想想為什麼孩子會不願意有目標呢?
一:孩子太小,理解不了。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設定目標的時候,孩子還太小,對於你的期望他可能根本不瞭解那是什麼。孩子想朝著你說的地方去做,但有時候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時,父母會對孩子有情緒,那孩子感受到這樣不好體驗,會把目標當成一個恐怖的事情,進而不去做。
二:成長中的孩子,本來就富有變化性。還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家孩子倒是有目標了,可是他設定目標的時候也太沒長性了,好點的一年一變,不好的恨不得三天兩頭變。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本性,他本來就對這個世界充滿未知,有很多新鮮事物沒有接觸,今天看到這個可能覺得是自己的目標,明天看到哪個,又轉換了,這是他認識世界的過程,他總有一天會長大,隨著長大後,目標慢慢也就穩了。
三:父母的強幹預,讓孩子產生逆反。試想,有多少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或者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呢?的確,父母會認為自己選的東西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為了孩子好的,少走彎路的,可是那真的是孩子喜歡的,孩子想要的麼?那是孩子的人生,他總需要自己去嘗試完成。有些南牆,是需要他自己撞後,才會有所收穫的。父母不要讓孩子單純是為了反抗你而故意摧毀目標,那樣反而是得不償失了。有時候過渡保護,也是一種錯誤。
孩子又不是圖畫練習冊,父母們不能光顧著塗上自己想要的顏色。
那做父母的又該如何正確的幫助孩子制定遠大的目標呢?其實很簡單,跟隨孩子的步調走。
一:瞭解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都有其獨有的特色和天賦部分。做父母的想要發展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瞭解他的習慣特點,瞭解他的喜好,瞭解他的做事風格。父母們可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沒有什麼主意,其實孩子的主意都反應在他日常生活的習性中,父母們要透過觀察瞭解孩子,進而選擇適合孩子發展的方向去設定目標,一開始目標不應太大、太虛,而應該小而具體,一步步引領,孩子自己就會找到最後的終極目標。
二:榜樣的力量父母們可以在瞭解孩子後,給孩子找到相對的榜樣,把榜樣在孩子心目中樹立好後,孩子會有想要成為該榜樣的願望。在孩子想成為榜樣人物的途中,父母適時的加以引導,避免孩子太過要強,或者產生巨大的壓力,從而失去信心。在選擇榜樣人物時,父母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時解答孩子產生的疑惑,避免孩子走入歧途。
三:尊重你的孩子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們隨著發展,會產生很多自己的喜好和目標,有的地方可能父母不夠認可,覺得是天馬行空、胡思亂想,但不要盲目的急著拒絕,因為你的拒絕反而會助推孩子執意往前走。父母要做的就足夠的支援,幫助孩子去了解他的夢想和目標,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是否適合該目標,很多時候孩子透過試驗會重新調整,最後慢慢成為你期待的樣子。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和支援,然後保護孩子不受到欺騙和人身傷害。
四:相信你的孩子
父母們,相信自己的孩子吧~他身上有遺傳自你的基因,相信他的選擇都帶著你身上的傳承,不會偏差到難以接受的地步,有時候你太過慌張,反而會讓孩子不知所措,難以抉擇。
希望父母們明白,好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透過成長和發展慢慢發現和更正的,一切交給時間,一切交給孩子,未來可期。
-
8 # 名師聊家教
家長幫助孩子確立理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嘗試,矯正的過程,伴隨著孩子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
幼年階段,觀察孩子對什麼好奇,特別專注,並且持續性長,家長可嘗試在這方面培養他的愛好,興趣。如觀察動物,愛好運動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身心的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發生轉移,有了新的愛好和興趣。家長要根據孩子知識掌握的情況和他自身實際,看自己孩子的智力在哪方面突出,是語言能力,還是空間能力、運動能力、協調能力等,來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從而培養這方面的特長。家長也可引導學生確立未來職業發展方向(長遠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確立短期目標,如中考高考分別達到什麼層次,上一個什麼樣的中學,讀一個什麼樣的大學,才能實現自己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孩子才能按照目標,腳踏實地去奮鬥。這樣的理想才能長久。
在確立理想上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理想不能空泛,否則沒有操作性,如報效祖國,當個科學家等,理想要具有職業屬性,所以,我把它稱為目標更確切。
第二,理想要切合孩子自身實際。根據加德納《智力多元論》的觀點,人的智慧是多元的,每個人的智慧並不完全相同。如果孩子語言智慧強,數理邏輯能力差,要他樹立當科學家的理想恰當嗎?
第三,理想是以成績為基礎的,不能上一個好的重點高中,能實現進一流大學的目標嗎?而我們的高考是總分錄取,要求各科都要發展,單科特長很難達到理想的目標。所以,要實現志存高遠的理想,中學階段還須全面發展加特長。
第四,不要將父母未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理想才能成為內驅力。
注意以上幾點,理想才能長久。
-
9 # 三葉草65757283
家長首先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現、價值觀、世界觀。要有一個崇高理想和目標。如果孩子想當醫生,家長就應告訴孩子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救人,天下人都沒有病苦,想當軍人,告訴孩子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讀書是為了給社會和世界創造價值。為他人、為社會、為世界做貢獻。孩子發了正能量的願望,就願意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奮發圖強。
-
10 # 陌上秋趣
言傳身教比什麼都重要,家長如果整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那孩子多半也是這樣,如果家長有志向,幹啥事有計劃,有條理,有遠見,那麼孩子也會這樣。當然也有少數相反的,,家長不怎麼樣,但是孩子特優秀,這跟孩子的性格有關係。
-
11 # 暗度陳倉192
志向高遠,不是光說說就有的,我還記得我13歲時第一次攀爬福州名山——鼓山時的場景,今年已經27歲了。
志當存高遠,也就是讓孩子能感知高,感知遠方,孩子的心胸自然也會被開啟,人最大的潛能來自於自我的不斷激發。所以,要培養孩子高遠志向多讓他看、接觸一下這類場景,比如山川的雄偉,自然的壯觀,人類的偉大分等。這是最好的辦法,以無聲代有聲。
-
12 # 漫談心語
有了興趣就有了不竭的動力,興趣是永動機。首先要讓孩子對自己的志向一直有新鮮感和探索力,家長可以經常描述藍圖,使孩子心嚮往之。
在向目標持久奮鬥的攻堅戰中,要讓孩子嚐到甜頭。時常的鼓勵和獎勵,讓孩子覺得有堅持努力的驚喜和必要。
榜樣教育法。雖說孩子都討厭“別人家的孩子”,家長可以默默觀察孩子欣賞的身邊人物,從其身上發掘閃光點,引導孩子。
-
13 # 侯紹帥571838339
一個人只有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穩步前進,才不會失敗。力量集中於一點,總是受力最大。一個再強大的人,如果他的力量分散在許多方面,他終究會一事無成。因而,要想讓男孩成功,父母一定要幫助他樹立長期的遠大志向。當然,男孩小的時候還不太清楚自身的長處和短處,對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還把握不準,很容易就會轉移目標。父母這個時候,一定要幫助男孩樹立遠大理想,自強不息,不斷地為實現人生的理想而奮鬥。
-
14 # 小樓聽雨257
孩子每個階段都應該有一個目標,就像小學之前是快樂的長大,上了初中高中應該幫他樹立正確的三觀,並不是說從小就立志長久,這個畢竟不適合大部分人
回覆列表
1.要使孩子重視上學,儘量避免學生缺課情況的發生。2.儘量表揚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會肯去學習。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哪怕是改正了一個缺點。3.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家長要多詢問孩子最近學習了什麼,掌握得如何等。4.經常給孩子制訂幾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感覺到能夠做到,孩子有信心,從而有利於孩子發揮出潛能。5.刺激孩子的學習慾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學習。6.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孩子學會自己監督自己,盡到自己那份責任。7.在孩子面前做表率。8.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教師。9.定下家庭學習規矩,並且自始至終執行,以行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息習慣。10.引導學生善於提出問題。要培養學生多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