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媽育兒

    孩子對世界有了一定認識之後,對於父母的言行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言聽計從,而是產生叛逆心理,這種對立行為有助於形成獨立思考,但是也造成很多困擾。

    為什麼會叛逆?多大程度上的叛逆是合適的?怎樣安然對過叛逆期?如何引導孩子走過叛逆期?心理模式的發生和轉變。

    1、在嬰幼兒時期,由本能為基礎的思維模式構成心理模式,由於在基本認知功能形成階段,主要行為是接受和模仿。似乎對什麼都好奇,東張西望,嬰兒模仿能力很強,但是並不知道什麼意思,也沒有“你”“我”之分。偶爾會笑和哭,哭笑也是本能性的,有幾種情形會觸發笑,幾種情形會觸發哭。

    2、當孩子兩歲左右,開始認識“你”“我”的概念,於是有了佔有慾,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並且逐漸發展出交換概念。對於不同人區分對待,對父母產生依戀。

    3、當孩子再大一些後,就會對不同事物表現出好惡,有了選擇。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探索、希望得到。好奇心是人類探索大自然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學習技能的重要驅動力。孩子能夠不厭其煩地擺弄喜歡的玩具,從中訓練活動技能、建立空間、顏色、形狀等概念。

    4、注意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邏輯思維是在主動注意的基礎上逐漸產生的。孩子開始學會觀察,因為水滴到紙上所以紙溼了;因為我按了開關所以燈亮了。邏輯思維有助於人們正確地認識和理解事物,形成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

    5、原因探索。經常會問很多“為什麼”,嚐到邏輯思維的威力,並努力建立一個理性的思維世界。於是興趣大增,什麼都要問,並且與父母交流。這個時期,還是對父母的崇拜和信任達到最大值。

    6、形成自己的認識和主張。當孩子到5、6歲的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這代表孩子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定的自信程度。比如有一天孩子說我要自己一個人睡,我要自己做算術題,我要自己洗衣服。要求自己做是獨立性的表現,人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當覺得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做好了,就會非常得意。這種自我激勵作用促使孩子走向獨立。

    7、開始違抗家長的命令。父母說該睡覺了,孩子卻說“不,我還要玩一會”,父母給孩子夾菜,孩子說我要吃那邊一個。違抗命令成為一種嘗試行為,這是創造性的開始,透過違抗命令看看還有什麼可能性,看看家長會有什麼反應。這個時候的孩子非常調皮,經常做出一些讓家長無奈的行為,將顏料弄得到處都是,還樂此不疲。至此我們已經能夠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叛逆了。孩子叛逆是心理成長的必經階段,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也應該積極應對,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否則就會造成與孩子的矛盾,如果過分壓抑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創造性,而過度縱容,甚至會造成很多危險。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伴隨孩子安然度過探索與挑戰階段。從對物品的探索到對父母態度的探索,探索是人類發展的根本動因,探索也造成了很多損失和矛盾。引導孩子的原則是讓孩子順利、儘快完成階段能力構建,充分獲得階段能力,併為開啟下一階段打下基礎。心理的過早開發不是好事,但是一個階段完成後開發下一階段,就是瓜熟蒂落,是順理成章的好事。過度開發比如過分貪玩也不好,這種失衡可能給整個成長期的教育帶來困擾,甚至停滯在某一階段不能自拔。控制的核心就是在恰當的階段輸入恰當的訓練量,這也如同人吃飯,過飢和過飽都是有損健康的。

    8、困擾期。逆反期之中、之後,就是困擾期,這種心理的激盪幾乎是相伴而生的。由於逆反,孩子經常遭受挫折,家長一方面要承受孩子的叛逆,一方面又要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帶來的問題,此時家長處於痛苦之中,唯有在愛作用力下才能夠勝任此等重任。在孩子逐漸成熟時,也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孩子逐漸不再叛逆,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

  • 2 # 育兒如育己

    孩子會叛逆,有可能是因為他積累了太多對父母、對老師、對生活的不滿,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才表達、爆發出來;還有可能就是他覺得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了,沒有必要再聽父母或老師的了。

    叛逆確實和家庭教育有一定關係。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會要求他聽老師的,聽父母的,要懂事、順從不要頂嘴,要好好學習,到了青春期就會有強烈的反彈,給孩子表達想法意見的機會,和孩子做好有效的溝通,會減少叛逆期的衝突。

  • 3 # 愛的處方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那?

    1,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幼兒-兒童-少年-青年,在某一個階段會出現“叛逆行為”,其具有年齡特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

    2,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孩子容易“叛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無條件的滿足,對孩子的要求不會說“不”,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例如:一個初一學生,平時愛打遊戲,父母視而不見,孩子越大越沉迷網路,不能自拔,導致厭學,想管教孩子,孩子根本不聽,及其叛逆,這時的父母,已經素手無策,悔恨當初過於寵慣,溺愛孩子。

    3,父母關係不和諧,孩子也會叛逆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非常必要。有這樣一個家庭:夫妻關係不好,經常吵架,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家裡沒有安寧之日,空氣十分緊張,孩子無心學習,一直被父母吵架所困擾,久而久之,厭煩父母,厭煩這個家,開始“叛逆”,讓父母關注他的存在。所以父母和諧,有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叛逆有哪些表現呢?

    1,網癮:沉溺於網路

    2,厭學:逃學,逃課

    3,脾氣暴躁:跟父母對著幹

    4,離家出走:厭煩父母的管教

    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叛逆有關係嗎?

    孩子有“叛逆行為”與家長的教育方法有直接關係。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使孩子優越感十足,任性自我,無視父母,叛逆成性;另外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嚴厲苛刻,必須排名第一,不能給哪位同學來往,應該考上一本,更有甚者,使用暴力等,這些要求會造成孩子反感,牴觸,與家長做對,用“叛逆”向家長抗議。 所以說:家庭教育正確與否,對孩子叛逆關係重大。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與孩子交朋友,用愛感化孩子,用智慧教育孩子,讓孩子遠離“叛逆”。

  • 4 # MHlove1982

    孩子的叛逆大多數都是被壓制的太久。釋放一種出路。或者被別人帶上了歪路。也可能習慣慣出來了性格!放蕩慣了也會覺得叛逆!

  • 5 # 公正永生

    謝邀。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叛逆,難道真是父母教育的問題嗎的問題,我認為這不可否認。難道不是?叛逆期的孩子聰明伶俐啥事都懂。做父母的認為一個孩唄懂啥,言談舉止一點都不講究,不管理非批評挖苦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多時以大壓小,自己說的做的自己認為都對。這時的孩子感覺氣憤、沒法理論就要開始叛逆了。還不是父母的教育?

  • 6 # 蕾蕾283831526

    其實是父母的教育不到位,沒有一路相陪,如果讓孩子崇拜父母,有事就會多和父母商量。他想飛時你別攔著。掉地上摔一下,他會回頭。8到10歲時要多和孩子說,爸媽和你交朋友。朋友之間要說心裡話。思想工作做好了。孩子的青春期就能平安了。叛逆期大的孩子往往父母平時很少和孩子交流。等到發現不對了,想糾正就來不及了。離家出走,走極端。

  • 7 # 富足的靈魂

    現在的家長問題多一些。

    孩子不是邏輯思維,重在體會和感受,家長總是想規範孩子的行為認為是教育,完全是錯誤的認知。

    孩子像打翻的水,毫無規律的發展,體會的過程會確定自己的方向。家長不理解孩子還胡亂給意見。

  • 8 # 大貓咪和小貓咪

    叛逆,可能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發生。有的不嚴重,有的卻很嚴重。但或多或少都會有。

    產生叛逆的根源還是在於孩子的自主意識的萌芽和發展,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旦認識到這一點,就開始對父母有所反抗了。如果這時候父母採取比較極端的方式,可能會延長他的叛逆時間,加重他的叛逆程度。

  • 9 #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孩子叛逆期這概念不知誤導了多少人。

    一 你覺得孩子“叛逆”的表現,不見得是孩子刻意和你作對。

    1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從依賴到獨立:

    孩子像以父母為軸心的鐘擺,年齡越小,離軸心越近,即孩子對父母較為依賴,稱“依賴期”。隨著孩子年齡和經驗的增長,由依賴到逐步過渡到獨立。在依賴到獨立期間,有人稱為叛逆期。速強認為稱趨向獨立期更適當。

    2 孩子的成長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從母體出生到依賴母體到離開母體自我獨立的過程。

    概念比較能難理解,你參考動物世界裡獅子媽媽和小獅子的關係,到最後獅子媽媽將小獅子子趕出領地……

    3 孩子成長的教程中逐趨獨立,因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了,可能不再是你原來眼裡的乖乖寶寶了……媽媽有些失落,有些不習慣,但應感到欣喜。你那麼辛苦的哺育孩子不正是想孩子有獨立自主的生活麼?

    二,孩子的所有表現,或你喜歡,或你不喜歡,都與父母脫不了關係。速強15年的兒童教育體驗驗證“家庭是臺複復印機,孩子只是原件,家長是原件。”

    三,沒人天生是合格的父母,珍惜這難得得的和孩子相處,尚沒完全獨立的十多年時光,多學習瞭解些親子關係知識,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遊戲讓你曾經在一怒之下刪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