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字手藝人
-
2 # 歆靜CHINA
公元4世紀西晉永嘉之亂,拉開了中原漢族持續數百年的南遷序幕,從江淮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而經江西贛州輾轉進入閩西的中原移民則形成了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明清時期,客家人人口激增,促使他們從內陸向東擴張。離海洋更近的福佬人則受到倭寇侵擾以及隨之而來的嚴厲海禁壓力,開始向西遷徙。兩大族群在閩中大山博平嶺相遇了,這裡山巒起伏,野獸出沒,直到明代中葉還處於蠻荒狀態,正所謂“閩之絕域”。
在明嘉靖六年(1527年),龍溪知縣劉天授修篡的《龍溪縣誌》裡並沒有任何關於“土樓”的隻字記載,但是明崇禎六年(1623年),《海澄縣誌》卻記載了嘉靖丙辰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廣東廉州知府、海澄人黃文豪的一首《詠土樓》詩,這是有史可查最早一首詠土樓的詩,在此之前,全國所有史籍中都沒有出現“土樓”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專有名詞。明萬曆元年(1573年)的《漳州府志》記載:“漳州土堡舊時尚少,……嘉靖四十等年以來,各處盜賊生髮,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地方尤多。”並一一列出了龍溪、漳浦、詔安、海澄的土堡、土樓數量。這是正式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土樓”這一名詞,而當時漳州府所屬的平和、龍巖、漳平都沒有關於土樓的記載,可見在嘉靖年間,土樓僅分佈於九龍江下游兩岸。 明天啟元年間(1621-1627年),龍溪進士陳天定寫給漳州知府施邦曜的《北溪紀勝》說當時“煙火稠密,樓堡相望”,龍嶺(今華安縣城華豐鎮)以下諸村“連山築堡”,可見當時九龍江中下游樓堡之多。如今在九龍江中下游的天寶、上坪、仙都等地仍保留明嘉靖至清初的土寨圓樓,就是實證。土樓之所以首 懷遠樓
歷史學及建築學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築方式是出於族群安全而採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在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一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便被採納下來。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裡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共存共榮,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內大概是土樓最恰當的歸納。
回覆列表
客家土樓,客家先民經漫長遷徙、艱苦創業、流動生活之後,世世代代傳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才結出客家人世代聚族而居的大型生土建築——客家土樓這個碩果。它外牆採用版築夯土法建造,高大厚實,堅固無比,護佑客家人安居樂業,繁衍生息,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永定、南靖、華安、饒平、大埔等縣。
顧名思義,客家土樓糅合了客家人和土樓兩種元素,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沒有客家土樓。那麼,只有揭開客家人群體,也就是客家民系的形成時間,以及釐清福建地區土樓之源頭,才能最終明瞭客家土樓的歷史年代。
所以,搞清楚如題客家土樓有多少年,本文從客家人的來歷與歷史談起,逐層剝筍,考察客家土樓早期誕生及土壤,再結合具體土樓案例,溯本追源弄清其流脈,直至解決問題。
1.客家人的來歷:唐宋大遷徙學界認為,客家人祖居中原的黃河流域,歷史上“群雄爭中土,黎庶走南疆”,戰亂災難之下出現五次大遷徙:即首次西晉時的五胡亂華,第二次唐末黃巢起義,第三次宋末金人、元人入侵,第四次明末清初滿人入關,“移湖廣填四川”,第五次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綜合以上五次大遷徙,形成了學界關於客家淵源的兩種說法:其一是中原漢族南遷發展演變說,其二是南遷漢人與南方土著融合發展說。更具體的研究認為,客家民系形成於五代宋初,初源東晉客家先祖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及五代時期再遷閩、贛二省汀、贛二洲所形成。
也有史料記載,公元10世紀中葉唐末,客家先民陸續遷入永定,在17世紀上半期的明末達到高峰。因此,客家民系早形成於唐末宋初歷史大遷徙,是可信的。
2.客家土樓的成熟時間:16世紀下半葉的明末夯土建房的源頭早至殷商。《孟子》有“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句,講商代大臣傅說被提拔於版築夯土工作中。
殷商以下,秦漢長城也多為夯土打造,秦朝咸陽宮、西漢未央宮等宮殿,屬於臺榭式建築,在階梯形夯土臺之上,逐層夯築土牆,建起高大的木構房屋。城池更不用說,夯土城牆建得高大厚實,不易攻破,才能確保安全。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土樓狀貌,四周高高築起,防禦能力出眾,宛似城池的具體而微者。
後來,隋代大興城,唐代東西二都長安和洛陽,將夯土技藝在大興宮、大明宮等皇宮上發展到了更高水平。而都城裡平民裡坊、官僚衙署,也採用夯土築牆,全城從外到內,從城牆到房舍,敦厚粗獷,滿目望去一片土黃。
在秦漢隋唐夯土建造逐漸成熟的同時,戰火紛飛中北方士族開始向南方遷徙,西晉“五胡之亂”和唐末這兩次大遷徙,不可避免地向南方,即今天贛、閩、粵等地帶去成熟的版築夯土技術,在遷徙中文化、技術的交流和碰撞下,逐漸為日後客家土樓的萌芽培植了溫床。這就追溯到贛閩粵客家人最早的形成——公元10世紀唐末宋初。
明清時期,福建永定及周邊的客家人,在歷史沿襲、社會自然環境的作用下,融合當地傳統,大量建成方或圓形土樓,逐漸發展定型,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客家土樓了。
現存資料明確記載的最早土樓是閩西南一德樓,從其樓匾上刻的年代,可知其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即公元1558年,距今已462年。此外,明嘉靖、萬曆、崇禎年間所造土樓甚多,明崇禎六年《海澄縣誌》載知府黃文豪《詠土樓》詩為證:“倚山兮為城, 斬木兮為兵,接空樓閣兮跨層層,奮戈口兮若虎視而龍騰。”顯見土樓在當時的繁盛。可以確定,今天所說的民居建築巨無霸、且仍能居住的客家土樓成熟於16世紀下半葉明晚期。
3.客家土樓的變遷:歷史風雲中客家人熟練掌握土木技術的結晶就目前可見的資料,結合客家土樓在明清的流行,發現土樓在誕生和成熟過程中,受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兩種:
(1)約1000年前誕生之初,北方黃河流域作為政治文化的中心,影響輻射四面八方。從長城、城池和宮殿建造上,可見皇家和官方擁有成熟的夯土技術資源。成熟的版築夯土技術四散傳播,包括與南方贛閩粵的交融,最終體現在本地官方建築和民居上。尤其當朝代更替,戰亂紛起,人口遷徙,融合的速度更快。客家人建造民居與此不無關聯。
(2)明代東南沿海受倭寇侵擾,夯土軍事堡壘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保衛疆域同時,也為當地百姓提供臨時避難場所。後來,防賊防匪防獸防水,對軍事堡壘更寬泛的防衛需要產生了,於是土城、土堡遍及民間,遍地開花。該結果無論來自政府命令或者民間自覺效仿,都無關土樓存在併成熟的合理性。
整體來看,客家土樓的出現,並非單方面原因,它要有技術積澱來支撐,要客家人有意識去籌備規劃,然後得著環境大勢的助推,自然孕育成熟,破殼而出。
究其客家土樓變遷之種種因素:首在,要在歷史大遷徙中形成客家民系;其次,經過一代一代客家人對民居的摸索積累,如從生土單屋到五鳳樓,從五鳳樓到方樓,最後到圓樓方告成熟;再次,明清之際的特殊形勢,如倭寇侵邊、遷界移民等;最後,土樓築造技術從官方到民間、從軍用城池土堡到民用民居的滲透借鑑。綜合諸種,遷而演之,演而變之,才造成客家土樓日後蔚為大觀。
4.最古老的客家土樓之一:馥馨樓為更直觀地理解客家土樓悠久的歷史,現舉永定的馥馨樓為例進行說明。
馥馨樓,位於永定湖雷鎮下寨村,佔地約1300㎡,高4層,牆身全部夯土築成,樓四周挖4米寬護城壕,上有吊橋供通行,該設計顯然汲取北方城池的建造經驗,佐證其與中原的源承。
關於馥馨樓建造的歷史年代,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建於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持該說的較普遍。只是一座生土建築,在南方潮溼多雨環境中,風吹日曬,屹立不倒支撐千年,令人頗感詫異。
有研究發現,唐末五代以後,閩地出現具有強烈軍事防禦性質的堡、寨,其堡、寨的牆體多以夯土依山而築。這些生土夯築之物,自古至今大多被當地人稱為的“寨”,基本已毀。
那麼結合馥馨樓所在“下寨村”,筆者傾向於認為,馥馨樓是宋初“寨”毀後,於原址上重新夯建,它的始建年代其實就是另一種:元末明初1368年前後。
筆者之所以認為馥馨樓建於明初,還有一個證據,目前所知最早記載“土樓”的文獻《重修虔臺志》講:“福建永安縣賊鄧惠銓、鄧興祖、謝大髻等,於嘉靖三十八年聚黨四千人,佔據大、小淘水陸要道,築二土樓,鑿池豎柵自固,且與龍巖賊廖選勢成犄角……已復攻圍土樓,禽賊首吳長富,斬一百一十九級,獨鄧興祖據樓抗拒,攻之不克……”嘉靖三十八年是1559年,與前述最早且仍存土樓一德樓,僅晚1年。可見明代客家土樓不僅普遍,且建造牢固,防禦功能與效果還挺不錯。
5.小結:客家土樓歷史已千年在戰亂匪患野獸橫行的古代,土寨土堡以良好的軍事防護功能,為人們所需要。從馥馨樓前身——宋初“寨”“堡”,可以推斷客家土樓在這片土地上,有著深厚的孕育發展土壤,日後它能夠發展壯大,絕非偶然。
當唐末宋初中原漢人南遷,形成新的客家民系,客家人與土寨土堡一相逢,順理成章便催生客家土樓的萌芽。至此,時代不斷前進,土木工藝尤其夯築經驗日益成熟完善,土樓一而再再而三地新變,終於在明清的客家人手裡,從方樓逐漸開枝散葉,繁衍成橢圓、八角、圓形等不同形狀風格的客家土樓。
所以,回到本題,客家土樓源於唐末宋初,成熟於明清之際,歷史已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