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99年兜裡有5000萬以上資產就妥妥進榜而且排名前50,而到了20年後的今天,要290億才能進入“百富”行列,即使是榜單收錄的最後一名(第2000名)資產也達到20億,且同時並列的有900多號人,頗有“一億一操場”的架勢。 如果賺錢速度不夠快,富翁也要面對“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1999年富豪榜上的大佬,如今僅剩2人掙扎著還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
9
回覆列表
  • 1 # 商道謝智李奕廷

    十個億在全世界都算富翁了,如果少數富人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必然讓兩極分化更嚴重,使更多的普通人生活得更艱辛,也讓社會消費嚴重不足,從而導致發展遲緩社會問題大增。

  • 2 # 零零漆Qi

    世界經濟始終是在不斷髮展的發展,1999年到現在已經過去20年,世界經濟總量增長了不知道多少倍,20年前的5000萬在經濟總量所佔的比例,如果按相同比例計算的話,有是多少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詢相關資料做一個比較。另外,還有通貨膨脹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如今的10億已經算不上頂級富豪了,雖然如此也足夠輝煌了。

  • 3 # 小原雜談

    資產等於淨資產和負資產的總和,有的公司資產很龐大例如萬達等,同時他們的負資產也是非常高的,個人淨資產就更少了,並且每天都會隨著二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只有全部變現才算是個人財富。

  • 4 # 股市散淡人

    經濟學中有一則馬太效應的理論充分地解釋了這樣的自然法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馬太效應”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故事發生在上帝的家中,有一天上帝要出遠門,然後把他的三個僕人都叫了過來,並按著各人的才幹,分別給了5000兩、2000兩、1000兩。

    拿5000兩的僕人拿去做買賣賺了5000兩,拿2000兩的僕人同樣做買賣賺了2000兩,唯獨拿1000兩的僕人什麼也沒有做,更為荒唐地是把銀子還給埋藏起來。

    後來上帝回來,先後誇獎了拿5000兩和2000兩的僕人,並把本錢和他們賺的錢一併賞賜給了他們。而那位拿1000兩的僕人被上帝重重地責罰,連僅有的1000兩都一併收回賞賜給了那位拿5000兩的僕人。

    經濟學者認為,馬太效應不僅是自然法則,更是社會法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

    那麼,富人和窮人在思維上有哪些不一樣?富人喜歡掙錢,窮人喜歡省錢;富人喜歡付費,窮人喜歡免費;富人只想穩健增長,窮人只想一夜暴富;富人在風險中尋找機遇,窮人則放棄機遇尋求安逸。

    窮人思維往往把個人幸福生活寄託到政府那裡,希望這個社會福利好一些,自己不用那麼辛苦;富人思維是美好生活需要個人努力和奮鬥,不要相信什麼救世主。

    窮人思維希望有一位慈祥的母親愛護自己,對自己關懷無微不至,讓自己不再受到任何傷害;富人思維是自己面對嚴父,自己被丟擲溫室,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哪怕遇到再大困難,也需要自己去解決。正是這種的思維差異,窮人的偏好往往喜歡計劃經濟,富人的偏好往往喜歡市場經濟。

    窮人喜歡守著錢,富人懂得錢生錢;窮人渴求安逸,富人不怕挫折;窮人眼裡只有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富人懂得透過學習和努力提升自己、走出舒適圈。窮人們,從現在開始就一步步培養並鍛煉出自己的富人思維,遲早能挖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 5 # 甜竹築客

    富人越來越富會影響社會的資源分配,以28定律來說,20%的財富,留給80%的人去爭奪,當人口越多競爭就會越激烈,中產以下階級日子會過的越痛苦,空氣也越稀薄。對實體經濟,貧富差距增大會導致購買力不足。因為有錢人就一張嘴,吃和用不了很多,大批有錢人的資金就會在在金融圈打轉,很少經過實體經濟中老百姓的手裡,老百姓就沒有錢消費。

    富人越來越富實際在歷史潮流來說,是人類發展的必經之路,沒有這一步,資本主義社會不會深刻意識自身的問題,從而做出改革。

  • 6 # 楊周彝

    大部分富人的錢都是憑創新發明和過人的經營才能獲得的。他們不是單幹戶,他們帶動了一大批人就業,拉動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繁榮。

  • 7 # 李進躍律師

    貧富分化是社會發展歷史程序中永恆話題,縱觀上下幾千年,無論中外那個國家的統冶者,在治理國家中,都會遇到此問題。

    中國歷史上朝代的更替興亡無不是社會矛盾積聚,貧富分化導致百姓食不裹腹,被迫揭竿造反的一部壓迫與反壓迫的鬥爭史

    歷史發展到今天,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文明的進步,困擾千年的百姓吃飯問題似乎己經解決。但貧富差距的擴大仍然造成很多的社會和經濟問題,是國家社會治理體糸中必須解決和麵對的重大課題。

    貧富懸殊使社會矛盾加劇,族群對立,階層固化,不利於社會和諧,產生很多社會治安問題。位於社會底層的百姓為生計奔波,幸福感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社會文明進步程序受到阻滯。從經濟學角度,財富過度集中,不利於消費升級,暴富又會降低部分財富擁有者創新創業的慾望,投資熱情下降,"以富養奢""以富致懶"不乏其人。如果財富分配嚴重失衡,必然會釀成社會經濟重大矛盾,進而影響一個國家文明發展程序。

  • 8 # 康樂舅

    這個不用咱拿工資,過日子的百姓,因為隨著物價的上漲,工資也漲,以前拿三十多元,現在拿四,五千元,基本上過日子沒問題!

    而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哪是高層管的事,咱可管不了,所以也沒必要研究!還是多喝點小酒,防病毒吧!

  • 9 # 我有華人心

    經濟學中有一則馬太效應的理論充分地解釋了這樣的自然法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就是仇富心理的人增多,經濟結果就是壟斷會大量出現,形成惡性迴圈!

  • 10 # 春天來了7270

    會造成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平等現象,更會造成貧富差距極大,收入差距極大,福利待遇差距極大的嚴重問題。

    一句話:有錢人的錢花不完,沒錢人賺錢難的嚴重問題!

  • 11 # 股市心理之情緒收割

    社會程序最終的結果就是人民慢慢都富有起來,生活的舒適度提高,生活品質提高,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有資源、人脈、財商能力超強的人抓住了時代賦予的商業機會,在很短的時間透過合法的資本積累達到數以萬計的財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並不是大肆掠奪,而是透過創新、艱苦創業,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和壓力,就和馬雲說的,再讓他做一次淘寶,他一定不願意,因為過程太艱辛太艱難了,每天都面臨生存的問題。

    從積極面看,這些億萬的富豪,可能是某個商業領域裡的領袖任人物,他能引領一個時代的商業方向,推進本國的科技程序,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給社會創造了無數的工作機會,給很對年輕人奮進的夢想,這些富豪做的事業好多都是推進社會的程序,比如馬雲和馬化騰讓中國的移動支付進入全球第一,推動了相關產業高速發展,任正非的華為讓中國高科技企業開始崛起,在這些高科技公司高速成長的過程中,培養了無數的科技人才,也培養了無數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成長,這些企業又培養了無數的高技能人才,這些有一定創業能力的人可能出來創業,透過原始積累也成了數以萬計富豪,富豪慢慢多起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整個社會在這樣的良性迴圈下得以成長。再說消極方面的,這些富豪所擁有的企業大多是行業的龍頭,給出來創業的人是一種阻力,龍頭企業會形成某些領域裡的壟斷,很難再有人插足這個行業超越他們,只得在夾縫中需求生存,而且他們會對小薇企業形成行業門檻,初創企業生存變得越發艱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政策的引導,這些富豪會把自己的資金更多的應用於創造就業機會,幫助更多有學識又能力的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自己的財富得以在增長,這些可能是最積極的,也是全社會希望看到的。其他不積極的我們暫且不討論了。最後, 今天是2020年2月17日星期四,農曆正月二十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雖然還在蔓延,但已經不是脫韁的野馬,我們已經控制到了它的韁繩,春天來了氣候慢慢轉暖,大地開始復甦,到處開始生機盎然,就像現在治癒人數遠遠大於死亡人數一樣,一切的危機困難都是暫時的,中國人民必將戰勝一切妖魔鬼怪豺狼虎豹和病毒,中國經濟將勢不可擋繼續穩健前行,一些卡脖子的高科技也將在這一年取得重大成果,產業鏈將更健全健康,這一年終將是一個不平凡的進取之年,當我們站在2020年末之際,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將為過去的一年感慨萬千且無比自豪,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我們會更團結,更明白一個強大和諧太平的社會實屬來之不易,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將更加穩健前行,祝福我們的祖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玩的沙盒遊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