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冬季魚釣魚,空軍太多。
10
回覆列表
  • 1 # 行營二師兄

    冬季釣魚確實比較難釣,但是有了技巧也可以,首先打窩的量要少,餌料味型以腥為主,當然活餌效果更好,比如紅蟲和蚯蚓,如果用腥的餌料釣的話,要把狀態調整好,餌料要細膩一點,霧化要慢一點,附鉤性要好,上餌垂釣時,餌料要小點,一定要逗釣。

  • 2 # 垂釣佳人

    1.小魚種

    冬季釣魚,特別是冬釣自然水域,一般是以垂釣耐寒能力較強的作為小型與的鯽魚為主,那些在高溫時節常常釣有所獲的鯉魚、草魚、鰱鱅等,由於要求的水溫比較高,在寒冷的冬季除偶然釣獲外,一般不視為主要垂釣物件。故而,釣諺中有“低溫釣鯽,高溫釣鯉”的說法。

    2.小溫差

    溫差是指一天當中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冬季小溫差的日子,最高溫度不是很高,最低溫度也不是很低,他們之間的差距往往只有三五攝氏度甚至更小,這樣的日子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太寒冷,水中的魚兒此時也會感到比較舒服,於是比較活躍,也樂於張口。

    冬季,小溫差的日子有大風降溫前一兩天的陽暖天、陰暖天、霜天、雨夾雪或雪天等。風雪過後的響晴天、多股寒潮過境時的連續乾冷天等往往溫差較大,最高溫度較高,最低溫度卻極低。這樣的日子,魚兒多深伏水底不食不動,即便去釣魚也很難有滿意的收穫,要想再過釣癮,非得等到數日之後的變天之時不可。

    3.小窩子

    冬季釣魚,一般不提倡像高溫季節那樣打大窩誘魚。冬季是魚兒深藏休眠的世界,此時,它們所藏身的水域一般是固定的,絕不像其他季節那樣大規模四處遊動,到處覓食。所以冬釣要想有所收穫,首先要找準魚窩,而不是用餌料為魚做魚。如果找準了魚兒的聚集地,不打窩也能練練上魚,如果找不準這個地方,打再大的窩子也誘不來魚。

    冬釣時,即便找準了魚兒的聚居地也不應該打大窩。一是因為冬季魚兒食量小,活動量也小,大了較大的窩子很可能造成魚兒只在窩邊吃誘餌而不繼續前進去吃釣餌的現象;而是因為,冬季魚兒都處於休眠狀態,它們此時的視覺和嗅覺絕不像夏秋安陽銳利和靈敏,打窩大了,很容易混淆它們的“視聽”,使他們分不清餌料的主次而不去咬鉤。

    4.小鉤線

    冬季多以垂釣鯽魚為主,鯽魚屬小型魚,未來就體微口小,再加上受冬季水溫的限制,張口就更小,動作也更輕。所以,冬釣鯽魚配製釣組時,一定注意使用小鉤細線。

    釣體型較大的鯽魚時,主線不能超過1號,腦線不能超過0.6號,魚鉤可用相當於三四號伊豆大小的鉤子;釣體型較小的鯽魚時,主線不能超過0.6號,腦線不能超過0.4號,魚鉤可用相當於一二號伊豆一二號伊豆大小的鉤子。這樣的小鉤細線,既便於鯽魚吞入又便於傳遞低溫環境下魚兒的輕微就餌動作。

    5.小釣目

    冬季在深水環境裡釣魚,最好使用中大號浮漂。較大的浮漂較粗的漂尾,便於使用長竿時觀察;較大的浮漂吃鉛較重,使用長竿時容易拋投;較大的浮漂配重鉛,會使深水環境中的主線繃得更直,使整個釣組處於一處即發的高度靈敏狀態。

    低溫季節釣魚調漂,一般都是調低目。這是因為,冬釣時,一般都使用蟲餌或輕質商品面餌,這樣的餌料分量較輕,吃目(浮漂的目數)少,為了保證鉤餌落底,調漂時,最直接最簡便的方式就是將浮漂往低裡調,調漂目數大多都在零目到2目之間。另外,冬季魚兒張口小,咬鉤動作輕,為了便於魚兒將鉤餌吸入,也應該將浮漂往低裡調,因為低目狀態下的浮漂對鉤餌的牽引力小,能使釣組為魚兒提供較大的吸入空間。

    當然,調低目的浮漂在釣魚時也應釣低目,釣低目便於觀察冬季魚兒在水底的輕微咬鉤動作。“調低釣低”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調0釣1”、“調1釣1”、“調2釣1”等等。

    6.小動作

    冬季,受水溫的限制,魚兒咬鉤時,往往張口不大,吸餌無力,鉤餌入口後身體的擺幅也較小,又是甚至叼著鉤餌長時間原地不動。如此輕微的咬鉤動作反映在浮漂上,漂尾的起伏也會非常小,有時只是下沉三分之一目或上浮一個小黑格,但此時抬竿鉤上卻掛著魚。多以,冬釣觀漂一定要善於抓小動作,浮漂少有動作就要抬竿起魚,否則就會坐失良機。

    小動作還指冬釣過程中帶動浮漂牽引釣餌的逗魚動作。冬季是魚兒最需要引逗的季節,因為都因能刺激魚兒的視力和食慾,很多時候,你不給它來點“小動作”它是懶得咬你鉤的。

  • 3 # 以娛說漁

    魚類是趨溫性動物,一年四季中不同環境溫度對水體溫度造成影響,魚兒也會隨之改變之前的生活習慣和規律,和其他幾個季節相比只要注意以下幾個情況,在這個季節還是能夠取得一些收穫的。

    一、寒潮來臨後不宜出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夢想還不夠撐起你的日常生活,你會為了夢想放棄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