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
2 # 一醉寶閣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於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哪怕人能夠意識到某種行為是有害的或者錯誤的,但還是會不斷重複。比如,吸菸、酗酒、濫賭……
但是,如果施暴者能夠痛改前非,有較強的意志,具備開放的態度和自我完善的意願,他就能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自己,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如果施暴者的家人能夠採取一些有效的應對措施,也可以促使有家暴傾向的人改過。其實並不主張女人一旦遇到家暴就輕言離婚。首先,女人如果不幸遭遇到家暴,其實可以採取一些有效、果斷的應對措施,女人可以跟施暴者設定明確、清晰的界限來保護自身,同時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離婚反而是“下策”。
其次,女人遭受到家暴後,也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為。事實上,我們緣盾曾接受過的家暴求助案子中,女人或者是語言過分尖銳,無意或者故意踩到施暴者的某個“心理痛點”;也或者是不懂得“以柔克剛”,明知道施暴者開始動怒,還要故意硬碰硬,忽視了引火燒身的危險……
總之,當施暴者處於一種心理失控的狀態時,聰明的女人應該及時安撫,或者暫時遠離,而不是火上澆油,甚至刻意觸碰對方的底線。畢竟,再溫和的人也是有底線的,故意觸碰對方的底線很有可能導致對方怒不可遏。
當然,這決不是給施暴者的錯誤行為找藉口,無論如何,一家人都應該放下各自的偏見,真真正正地坐下來溝通交流,好好解決問題,任何暴力行為都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
另外,施暴方一旦受到刺激,開啟“家暴模式”時,往往處於單向思維的狀態,這時女人千萬不要跟施暴方講道理,或者嘗試跟施暴方硬碰硬,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說他喜歡聽、體貼、暖心的話,讓施暴方冷靜下來,就有可能避免家暴的發生。
最後,家暴其實是負面情緒的釋放方式,很多施暴者不懂得如何釋放負面情緒,才會採取暴力手段。因此,女人平時多幫施暴者消除或者排解負面情緒是關鍵,跟他多溝通,引導他健康地釋放負面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
3 # 何老師心理課堂
家暴是一種“病”!
中國家庭暴力發生率為29.7%—35.7%,受害者多半為婦女,而老人,兒童和男性的比例也有所上升。雖然家暴的程度有所不同,但這個資料是很驚人的。宇芽"掙脫"了暴力的漩渦,得到了法律的保護。但是,那些還在承受家暴的受害者呢?真的很讓我們揪心!這裡就家暴產生的原因和如何應對,從心理學的視角談一談這個問題。
一、 家暴產生的原因家暴產生的原因很多,大體上分為社會原因、生物原因和心理原因。從心理方面而言,我們可以從偏執的觀念、暴躁的情緒和愚昧的無知三個方面來分析家暴的成因。
偏執的觀念
家暴的產生大多源於施暴者腦子中偏執的觀念。施暴者一般在其成長過程中固化了某種執念,腦子裡無數的"必須"、"應該"、"不能"、"完了"、"好不了"等的片面的觀念。一般有三種誤區:一是"絕對化"的傾向。常常把自己"希望怎麼樣"、"想要怎麼樣",誤認為"一定要怎麼樣"、"必須要怎麼樣",不能這樣,自己就受不了!二是"以偏概全"的傾向,一個事沒做好,甚至一點沒做好,就認為這個人不好,什麼都不好。三是"糟糕透頂"的傾向。認為自己很倒黴,遇到了這樣個人。於是一言不合,一事不對,一心不順,就會發生暴力。
暴躁的情緒
施暴者常常有情緒化的傾向,遇到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時,或者某種發生過痛苦的場景時,就會立刻產生暴躁的情緒,不會控制,又習慣於出手,於是不計後果,衝動暴力。很多施暴者都是有反社會人格的傾向的,他們不會因為對方對自己好就會感動,他們彷彿會對這些正向情感冷漠,甚至是麻木,而對與之相反的負向情感就會非常敏感。所以,當宇芽在不經意間說了一句不合他男友胃口的話時,或做了一件不合男友想法的事時,就會觸碰到男友心裡巨大的憤怒,不管宇芽是否正在好心好意的幫男友刷牆或做照顧男友,他都會火冒三丈,大打出手。
愚昧的無知
很多施暴者由於家庭的傳統觀念、封建的思想,或成長過程中習得的自認為對的教條,形成了很多愚昧可笑的觀點。比如,男尊女卑心理上的優越感,把對方當成任其擺佈的物品。或經濟上的優勢,誤以為有了制約對方的砝碼,或是本身無能的自卑,只能用暴力獲取可憐的"自尊"。而人格的殘缺還會讓他急於同化對方,企圖灌輸他的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家暴者又認為是私人的事,沒人能管,更會肆無忌憚。
二、施暴者的問題家暴是心理問題
多源於原生家庭的扭曲關係,是父母關係的複製。極端自卑又沒能力,膽小懦弱又愛面子,愛慕虛榮又不要臉面,一進家門變成大爺,一到外面又成孫子。
家暴是情緒問題
施暴者一旦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是就要動手,不聽對方解釋,還振振有詞,我不想打你,是你逼我動手!你為什麼不聽話?而事後表現愧疚。
家暴是"疑難雜症"
很多施暴者總心存僥倖,或者根本不顧外人的看法,認為是自家的問題,沒人管得了。所以,一般施暴者有恃無恐,越用越習慣,越習慣,越不願放手。家暴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或許會變本加厲。
三、 家暴如何應對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無疑,這是需要堅決制止的。那麼,面對家暴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堅決向施暴者說"不"!
一個人絕對沒有權力去傷害另一個人,家暴不值得被原諒。家暴是病,你給他第一次機會,他就會變本加厲,無休無止,愈演愈烈。就像貓捉老鼠,不玩夠,不撒手,老鼠不逃走,只能萬劫不復。你不必念及情感、期盼希望、顧及牽絆。不要指望他人。最強大的力量,來自你自己勇敢的內心!你必須對施暴者堅定地說"不"!你每次弱小的發聲,都會讓施暴者望而卻步!該離堅決離,軟弱也可以求助法律。要向勇敢的宇芽學習,讓施暴者無處躲藏。
家暴不只是家庭的事
反對家庭暴力,需要全社會的參與,但是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可能有人會認為家庭暴力是家裡的事情,是一種隱私,不可外揚,這是不對的。家庭暴力不是私事,每個人都是社會一份子,社會的風氣也是一個個小單元組成的。家是小的國,國是大的家。經營好小的家,才形成和諧的國。
愛也需要溝通與交流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是談情說愛的地方,家人是世界上最近最親的人,要學會尊重,學會諒解,學會溝通。發生了事情,要先接納對方的情緒,然後談自己的感受,再協商事情解決的辦法,制定未來家建的方向。不要指責、抱怨、譏諷,更不要辱罵、詛咒、冷漠。
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包容,願意幫他走出自卑,走出恐懼,拯救他的不安全感,用愛的力量為你曾深愛的人療傷,那你就需要更強大的心理能量,和"狼"結伴成長。據說,也有比貓大的老鼠,當老鼠愛上了貓,就要有失去生命的勇氣,但這是一條艱難而痛苦之路。
其實,誰都不是誰的誰,誰的沒有拯救誰的責任,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欠債總是要還的,誰暴力了別人,就必須承擔"反暴力"的代價!每個人都需要自我成長,誰也無法代替誰!
我要向全社會呼籲:拒絕家暴,拯救婦女、兒童和老人!
我是心理老師何竟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4 # 辦公知識局
嗯,家暴是多重問題的重合表現,我們先排除,你可能存在刻意激怒或者取向問題,就說單方面家暴,一個社會中的弱者家庭中的強者,例如,具備絕對的家庭收入來源,或者能夠鉗制你不敢反抗的基礎。純外部受壓回家發洩的可能性,你天生弱小他天生身材魁梧有力,男方成長過程中就充滿了暴戾,觀看了不健康的文字影片音像製品,被人教唆,都有可能成為家暴的誘因
比方說你沒工作,一家人都要靠一個男人來養活,很可能就會讓男人壓力大,思維發生變化,例如為什麼我要這麼累養活一個沒用的人
或者是覺得你上弱小,想欺負你,毆打你能過得恃強凌弱的快感
或者是他從小就被灌輸男人大老婆天經地義,沒事就要打一下,現實家庭權威
看了一些情色虐待的內容,把你想象成另一個物件獲得變態的心裡滿足
還有非常多的可能,但是問題來了,你沒有反抗,否則你不會來問,你跟看中這個感情,你想挽回些什麼
從實際情況分析一下,你喜歡他他打你嗎?如果喜歡,那你的問題是在問自己是否正常而不是對方
如果你不喜歡對方打,那就要評估一下了,對方毆打你的程度,只是開玩笑的碰碰你,但是你心裡敏感覺得受辱?
還是,每次都拳打腳踢,造成了明顯的外傷,毆打時是否使用了器械?毆打的頻率?毆打的時間段?除了毆打是否有辱罵?辱罵內容?
如果是造成人身傷害,我建議你去婦聯尋求援助,因為從你的問答方式來看你不想結束感情,你想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震懾和權威性的說服,這種家暴恐怕會越演越烈的
還有就是對方施暴後的態度,很重要,悔恨懊惱,冷漠,還是沒變化。他自己有沒有覺得自己有問題?如果毫無悔意就很麻煩。如果意識到自己有問題有改正的意願可以去醫院看看,更重要的是,我們幫不了你,家庭的複雜程度,不僅僅是家庭暴力,還有子女,老人,經濟利益,個人自尊心問題,如和選擇都是你自己的事,每一種選擇都有可預期的結果
-
5 # 茲心永駐
任何事情,我們都建議全面看待。
一般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角度看待。
家暴也是,我有一期影片是專門家暴的,可以看一下。
另外,家暴受害者要學會自保,同時,家暴行為不容易改變。
面對家暴這個話題,最好是夫妻雙方一起探討家庭治療。
-
6 # 純水文
除非是天生家族有這種暴力基因,否則通常都是小時候家庭環境和教育不當所引起的。建議你偷拍影片和錄音取證,記得要隱秘保護好自己。我們都是獨立個體,沒有理由委屈自己,遭受傷害。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讓只會讓暴徒得寸進尺。家暴是病,我們不是專業醫生,沒必要把自己搭上去幫他治療。(以上僅僅只是建議)
-
7 # 詩晏話情感
不斷迴圈家暴的發生,肯定有心理疾病。你伴侶身上,可能和你之間有,他會感覺到自卑感和壓抑,因為壓抑情緒沒有疏導宣洩,那麼他就透過暴力的方式來呈現他的力量。
可能還有報復心理,胸心狹窄,害怕壓力,不會表達,當一個人語言無法表達他的情緒時,就透過拳頭來證明自己的厲害之處!在壓力情況下可能他也會有暴力狀態。
為什麼總打你,我想這裡有原因,先從你的內因分析。一般家暴的發生,來自於兩人之間互動模式出了問題,華人有一句俗話,“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家暴發生,也可以說是願意被男人捱打,如果你不允許任何人打你,沒有任何人可以打你。如果你有立場,你有勇氣面對,而不是懦弱的心理,沒有任何人可以送你半根手指頭。你有保護自己的權利。
改善這種狀態,第一,透過溝通,讓彼此瞭解發生,第二,建立你們關係的地基,彼此達成共識。第三,放下自己是對的,去聆聽對方未表達的聲音。第四,對你而言保護自己的安全和不被侵害是你對自己最基本的愛。
-
8 # 潕兒
肯定是心裡疾病!這種人極度自卑,超敏感!多疑!自私!屬於垃圾人群,如果能開導好的就開導開導,如果開導不了的,請遠離,別讓這種人影響你的心情!
回覆列表
為什麼他總忍不住打我
——家暴,失控的親密關係
2019年11月25日,仿妝博主宇芽釋出了一個被暴力對待的電梯影片,影片中是難以想象的一幕:一個強壯的男子拖拽著一個倒在地上的女子,就好像在拉著一個物體一般,儘管女子拼命反抗,但毫無用處,最終還是被無力的拉走了。
當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刻,我想所有人都會在心裡發顫,因為不知道之後的他們會發生什麼,但很顯然,沒有人會心存僥倖。
家暴,其實就是暴力。但單獨設定這樣的稱呼,卻意味著更多的含義。比如:相比一般的暴力,家暴要更令人恐懼和絕望。因為家庭,原本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港灣,家人也是我們最親密的連線。但暴力的出現和持續,卻會讓這種安全被完全的破壞掉,也會賦予“親密”以可怕的意義。它的恐懼在於:你無處可逃。它的絕望在於:你再也找不到一點希望。而如果一定要找到一個比喻來形容,就好似:和一個惡魔生活在一起,而你無能為力。
家暴的形成,具有兩個特徵
一:失控的暴力者
宇芽的前男友沱沱,就是一個失控的暴力者。在宇芽的敘述中曾有這樣一次被暴力的前奏:她只是說了一句“你是不是強迫你的學生給朋友拍照片啊”,就立刻招致了一次毒打。而這次毒打是非常突然的,並且毫無控制,因為當他發現宇芽一動不動,自己都被嚇了一跳。很顯然,在毆打的過程裡,他根本沒有一點對自己的控制,更不會感受到宇芽的存在,而是正像她的形容一般:我就像一個玩具一樣,被摔在了地上。
其實不單單是他,凡是家暴中的施暴方,其實都是失控的暴力者。他們在施暴時毫不留情,毫無顧忌,愛人在自己的眼裡此時只是一個要被肆意發洩的物件,而完全失去了作為愛人、親人的屬性,或者更進一步理解,也許連一個需要被尊重的人都算不上,因為哪怕是一個陌生人,都不會被如此對待。
所以在施暴者這裡,他是失控的。但反過來說,這正是他習慣的方式,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失控可以拿來去控制對方,而對方卻因此不得不順從時,這就變成了他對待親密關係,唯一的方式。
二:順從的受害者
一個家暴模式的促成,必然還會有另一方:順從的受害者。因為若第一次家暴出現,就能得到不同的結局:比如勢均力敵的對抗、保護自己斬斷關係、不抱無謂的幻想戳穿傷害的本質,那麼這一切都會在最初就化為無形。
但這樣去理解,顯然太理想化了。因為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可以立刻被剝離,也不是所有的關係都那麼容易被斬斷。並且從精神動力學的角度去看待受害者,她們在關係中展現出的脆弱和無力,恰恰對應了在原生家庭裡,她們是一個沒有被好好照顧到的孩子。
所以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後,我們常常會發現,她們是沒有後援的,或者她們也根本不會將這些告訴家人,彷彿在一個被傷害、極度恐懼的狀態下,她們與自己最應該得到的幫助是隔離的。這當然有被施暴者脅迫的部分,但若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清晰的得到自我保護意識,能夠將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劃分清楚,對於情感和傷害有著明確的辨識,那麼顯然,她們都不會讓自己處在如此的境地裡。
而這一點,我們從暴力者的脅迫也可以窺見一二。因為在他們的脅迫中,很容易包括這樣的部分:你如果怎樣,我就對你的家人不利。可是想想看,作為父母,那原本應該是能夠保護孩子的人,卻反過來成為孩子被掣肘之處。這是否意味著在孩子的心裡,父母是更加脆弱和無力的?
● 比起施暴者,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受害者。因為讓一個人學會保護自己,顯然能杜絕更多暴力事件的發生。或者反過來說,杜絕暴力是全社會的責任,可從內心去斬斷一段不健康、危險的關係,卻一定是我們每個人對於自我的堅定保護。
請關愛自己,遠離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