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野生電影菌

    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他執著挖掘電影語言的潛力、追求構圖的力度、意想的豐富和色彩的飽滿,透過反常規的銀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達到獨特的藝術境界。

    早期張藝謀以執導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文藝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主題浪漫的互相映照,善於電影色彩學和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張藝謀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對中國傳統封建意識的深刻認識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是內蘊其中的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是古樸民俗的奇特景觀,同時也飽含對女性反抗精神的謳歌和讚頌,他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背後堅持了生活的真實和敘事的抒情。張藝謀的本領在於他能強烈而不失準確,適時而又超前地撥動中國百姓的心絃。

    張藝謀拍攝的影片題材廣泛,有農村、城市、歷史、人文、現實、愛情、武俠動作以及戰爭等題材,表現手法也不斷更新他的影片在國內外屢屢獲獎,使沉寂多時的中國影片開始受到世人矚目。

    在電影人才的提攜上,張藝謀捧紅的“謀女郎”也是媒體和公眾聚焦的物件,鞏俐和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電影外,張藝謀“副業”很多。他執導過歌劇、芭蕾舞劇和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系列成為當地的旅遊文化。拍過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傳片以及北京奧運會會徽和火炬的宣傳片。另外,還拍攝過廣告,出版過圖書,設計國慶60週年紀念郵票,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等等。

  • 2 # 莊子WSZ19531026

    其實沒啥好說的,一切都是時代的產物。大浪淘沙,泥沙俱下,需時日才能

    澄清。物慾橫流,立得住才算英豪。三十多年來,早先稱文藝圈,自然文化藝術佔主導,娛樂只是表象,透過表象反映出社會真善美,假醜惡,這本是文藝的社會的責任擔當。曾幾何時,冒出個娛樂圈之後,一切都變了,真善美逐漸沉淪了,假醜惡的東西大行其道!被一些腦殘粉們追上了天,這便是當下的現狀。如果說這是娛樂圈惹的禍實不為過!當然被當作正派的文藝圈也是亂象叢生,這一切自然是錢的本能造成的!當然要說到張藝謀了,某以為他當屬於文藝圈的,雖然也有些蜚聞,有過超生被罰的事,仍不失一位搞藝術的大家,與趙本山之流不可同日而語

  • 3 # 愛在心裡

    謝謝邀請!張藝謀是個著名導演、藝術家、演員他導演了許多大作。比如:《英雄》,《十面埋伏》等等經典名作。慢慢的在大陸奠定了大導演的地位,也同時培養出了幾個女明星,比如:鞏俐,章子怡,董潔等等國內知名女明星,他可謂是以上女明星的伯樂也!如果沒有他的栽培與賞識,以上的女明星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默默無聞的打工妹呢。現在他老了,因此也不怎麼在大眾面前露臉了。

  • 4 # 彩霞147648136

    覺得張藝謀很少有廣告並不是為了錢,你看別人在拍電影爭錢,他在為國家作貢獻搞大型奧運會能爭幾個錢想想,只是有些人不從正面瞭解而是為了人家的生活說的一無是處,他是為藝術而努力的人吧。

  • 5 # 高冷逗帥

    我看過他拍的活著,如此有深度的劇情片現在在全世界都可以排前十,看過他的英雄,對於推動中國大片至時今日都有里程碑的意義,拿過無數國內國際大獎(除你奧斯卡),看過他導的奧運會,無數人為他稱道,國師地位不可憾動,不過現在的噴子為了噴而噴,豪無素質,豪無藝術品味可言,繼續加油,

  • 6 # 串雅先生

    張藝謀對藝術的虔誠追求,對藝術的領悟和創造力,可說是天才加努力的結果。一個未經證實的笑話說:文革期間,張父被下放至陝南山區勞動鍛鍊,張藝謀假期去看望父親,當地農村在一條小河上修了一座可供馬車透過的水泥石橋。橋不過一二十米長,但村民感覺非常宏偉。山溪,小橋,引起張藝謀的興趣,端起照相機拍了一兩張照片。村民發現有人對著他們的大橋拍照,懷疑是敵特想搞破壞,便將張導扣押了。後經一些周折,才證明了張導的身份,而獲解放。就在那樣一種環境下,張導已在積累攝影技能。他應該成功!

  • 7 # 三蘇家的舒

    不怪他~口碑下滑好像是從他的武俠風開始~那個時候他就開始走商業化路線~後來和合作夥伴鬧掰了以後肯定有很多精力要去兼顧其他事情~而且中國企業或者導演明星都是有了名氣就開始想著先生存先多賺~你也想象不出拍出人間四月天的黃磊會拍深夜食堂~

  • 8 # 遊戲宗師2019

    張藝謀08年奧運總導演,G20杭州峰會文藝晚會總導演,還有很多導演電影,電視劇導演代表作有《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一個都不能少》等。可以說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最傑出的之一。

    他也演過配角大宅門裡面演白景琦他季師傅等小人物,他什麼角色都能演是個好演員。

    他出席什麼頒獎典禮都會帶上他的媳婦,經常秀恩愛。他是一箇中國好老公之一,這點向你多多學習。

  • 9 # 優優飛揚

    大概在一年前,張藝謀正準備用《長城》為自己的商業片再創高峰。

    《長城》的明星陣容讓粉絲肝顫。馬特·達蒙、威廉·達福等主攻西方市場,劉德華張涵予鹿晗他們主攻中國市場,老中青三代偶像陣容,擺明要做閤家歡套餐。

    然而,這部號稱全中國有史以來最貴的電影,投資1.5億美元。影片公映首日,只斬獲5000萬票房。

    雞毛懟達蒙只是一個玩笑: 《長城》的票房沒有在美國掀起多大水花,但卻作為一個笑梗登上了奧斯卡頒獎典禮。

    透過《長城》的陣容,我們看到他依舊是國內備受資本追逐的大導演。

    透過《長城》的票房,我們似乎看到張藝謀的性價似乎比並不高。

    不可否認,張藝謀很可能是最忙的國產導演。電影等著他拍,奧運開幕式要他執導,城市印象系列等著他做,家裡的幾個娃等他養。

    這廂《長城》公映,那廂開辦張藝謀藝術學院,自然要拜謁毛澤東像。

    受資本追逐,同時受官方認可,張藝謀是大導演,也被成為張國師。

    如果在四十年前,有人對張藝謀說,他能成為最知名的中國導演。他肯定會以為你開玩笑。

    當年的張藝謀只是普通的紡織廠工人。他當時最大的願望,有一部照相機。為此,他攢了三年錢,加上賣血,買了一臺。相機價格186塊6。

    那是1974年,張藝謀24歲。他的父親張秉鈞,曾是黃埔軍校的軍需官,國民黨黨員。多年之後,總有媒體用顯赫的家庭背景來介紹張藝謀。事實上,正是這種家庭背景,讓張藝謀自卑不已。

    低端人口張藝謀比出身不錯的陳凱歌更懂得把握命運。他努力透過求學改變命運,用一臺攝影機加天分就成為攝影師,一轉成為導演。

    赤裸裸地成功逆襲典範。

    他的成績單在八九十年代都是光彩奪目的。

    《紅高粱》,中國第一部榮獲國際A級電影節大獎的影片。《菊豆》,第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中國電影。《秋菊打官司》,讓鞏俐第一次拿到威尼斯影后……

    還有,他用《活著》讓葛優成為戛納影帝,比梁朝偉還早五六年。

    然而,《活著》因為政治影響,讓張藝謀的藝術生命險些死掉。

    《活著》被禁,張藝謀公開表示,作為一個導演,你的作品中國人長期看不到,是很失落的。他不能接受這情況,再不能碰敏感題材了。

    這是張藝謀一個極其重要的創作分水嶺,也是他日後成為商業片大導的重要契機。

    另外,張藝謀的作品還有個特別重要的特點,他的電影文字相當依賴小說作品。

    張藝謀對於攝影有很高的天分,但是編劇能力稍遜,改編小說能夠彌補他在編劇方面的不足 。

    比如說,前兩年的《歸來》,就是改編自嚴歌苓的《陸犯焉識》,讓很多人看到,張藝謀回來了。

    《長城》沒有成熟的文字,豆瓣評分4.9。

    這是個觀察張藝謀作品的角度。大家可以自行對比一下,只有成熟的小說文字為張藝謀的電影保駕護航,他的作品總不會難看。

    以上。

  • 10 # 非藥物治療疑難雜症

    張藝謀最大的貢獻是給超生的孩子上戶口一帆風順啊,全國勞苦大眾都借光了,張的孩子能上戶口我也能武裝了全中國的勞苦大眾,呸!

  • 11 # 了不迪

    我認為解讀張藝謀的一個關鍵是《英雄》這部電影。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之前的付出,開始起作用了。差的可能是臨門一腳。

    轉過年來的2002年,《英雄》公映,這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中國產“大片”。當時全球票房近兩億,美金。更重要的是,財富之外,這部電影向東西方的觀眾,展現出張藝謀的能力,特別是對“宏大敘事”的把握。

    這裡不得不提到鞏俐和張偉平。

    鞏俐在1995年跟人結婚了。沒有了這塊招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海外片商削減了電影預算,拍《有話好好說》時,原本2600萬元的投資縮水到了1000萬元。

    這時候,張偉平出現了。

    張偉平提出要投資拍《有話好好說》。而且這部電影的海外發行曾經找過江志強。江是 中國大片的推手之一。但當年他看了《有話好好說》後,什麼也沒說,就沒了下文。

    直到多年後張拿著《英雄》又找到他,江馬上抓住了機會,因為,這樣的電影才能掙大錢。

    《英雄》開始只有幾千萬預算。江志強堅持用頂級明星,把預算搞到了2.5億。中國產大片的帷幕,這時候才真正開始拉開。當然,沒有那些頂級明星,《英雄》的風格還是那樣。但在明星的加盟和宣傳的造勢下,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江志強曾經說,《英雄》不是拍給大陸觀眾的。他的意思是電影市場在海外,但對張藝謀來說,這話有另一種解釋。就是他在《英雄》裡對整齊、宏大的把握,最大範圍地讓華人看到了。

    在《英雄》的宏大敘事之後,《十面埋伏》美妙而精緻,《滿城盡帶黃金甲》把各種元素融合到了一起。這一些,說白了都是奧運會開幕式的元素啊。

    這個時候,張去導演奧運開幕式,並讓人相信他能做好,都是順理成章的了。

    這個過程肯定不能說是“陰謀”,但期間的心態,誰敢說沒有呢?

  • 12 # 說娛扒樂

    他是中國最傑出的導演,他執導了驚豔全世界的奧運會開幕式,他詮釋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電影,他的北京八分鐘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了中國的強大。他的才華與世共睹,毋庸置疑!讓人唯一詬病的地方就是拋棄糟糠之妻。沒錯!此人就是中國著名的張藝謀導演。

    張藝謀導演

    小編今天之所以講張藝謀,目的是讓大家對張藝謀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畢竟,張藝謀作為導演,在宣傳中國方面做了很大的貢獻!與此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才華出眾的他也有過一段在外人看來有些不堪的過往。小編今天就帶著大家瞭解張藝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張藝謀,1950年出生在陝西西安。話說張導竟然68歲了,小編一直覺得張導50歲的樣子。廢話不多說,切入正題。張藝謀年輕的時候,下鄉插隊認識了其第一任妻子肖華女士。當時的肖華也是十足的大美女,有著眾多的追求者。同時,肖華的父親也是極力反對其與張藝謀的結合。但是,最終有才華的張藝謀還是把肖華給俘獲了。兩人於79年步入婚姻的殿堂,並於1983年有了第一個女兒——張末。

    這段婚姻持續了十年之久。不幸的是,1987年,肖華在整理張藝謀的衣服時,發現了鞏俐寫給張藝謀的情書,言辭之曖昧,對於肖華來說不可謂不小的打擊。兩人的婚姻又勉強維持了一年,1988年兩人正式離婚,讓不少人為之嘆息。

    鞏俐

    現如今,肖華衰老嚴重,和當時的盛世容顏判若兩人,不免惹人同情。

    肖華晚景淒涼

    陳婷現年37歲,正是年輕貌美的階段,從其照片來看,確實保養有佳。

    陳婷身材

  • 13 # 愛看電影的阿布

    超一流的攝影師,並且有著獨特的審美觀念對美的捕捉非常敏感,挑劇本的好手,令人著急的編劇。一流的匠藝二流的藝術家,電影越拍越沒有情懷。

  • 14 # 穩當茶商

    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他執著挖掘電影語言的潛力、追求構圖的力度、意想的豐富和色彩的飽滿,透過反常規的銀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達到獨特的藝術境界。但是中國著名導演都有的通病-花心。雖然說花心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文化藝術,和超前的創新精神,我認為他很成功!

  • 15 # 貓眼電影

    2月25日,2018年冬奧會閉幕式在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張藝謀導演執導的“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以科技與未來之美為主題,將現代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充分彰顯了中國的時代風貌和大國氣質,不但為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更再次為華人長了臉。

    許多影迷可能不知道的是,今年是張藝謀導演從影40週年,自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攝影,他已不知不覺在電影行業幹了40年,在這40年裡,他執導的作品在國際上獲獎無數—— 3次提名奧斯卡、5次提名金球獎;6次提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其中有3次獲獎;6次提名柏林國際電影節,其中有3次獲獎;5次提名戛納國際電影節,其中有2次獲獎;更別提金雞獎、百花獎、金像獎等國內知名獎項了。

    張藝謀是中國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也是第一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都獲得過最高獎項的導演,他執導的《菊豆》是國內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而《英雄》則是第一部殺入美國電影市場並奪得票房冠軍的中國電影,轉型後,他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不僅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更兩次重新整理中國電影票房紀錄。毫不誇張的說,張藝謀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

    1978年中國恢復高考,已經27歲的張藝謀雖然早已過了規定考試的年紀,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把自己的攝影作品寄給了當時的教育部長,最終破格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學習攝影專業。

    1984年,張藝謀擔任電影《一個和八個》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一個和八個》不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都與以往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張藝謀作為該片的攝影師,自然也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此後,他又先後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黃土地》《大閱兵》中擔任攝影師,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等多個獎項。

    1988年,張藝謀執導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並開始了對於電影藝術的初步探索。影片中,他十分大膽地運用紅色色調將前後兩段完全割裂開的故事情節銜接起來,完美地展現了主人公的熱血與激情。該片最終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首部處女作就能獲此殊榮,可見張藝謀導演在電影行業領域所展現出的絕佳天賦。

    1990年,張藝謀又憑藉影片《菊豆》提名第4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得了首屆路易斯•布努力埃爾特別獎等諸多重要國際獎項,該片還成功入圍了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從而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作品。

    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再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並在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獲得了銀獅獎和女性題材電影獎,影片同樣注重色彩的形式感,象徵意味十分濃厚,透過運用燈籠這一意象,暗示出了女主角頌蓮逐步走向絕望的人生。

    《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等張藝謀早期作品都充斥著中原文化特有的豪氣,這可能跟他本身就是個陝西漢子有很大的關係,透過象徵性手法,張藝謀對中國社會以及華人的命運進行了深度剖析,並向觀眾們傳達了我們民族文化中“骨子裡”的東西。

    1992年,張藝謀開始嘗試半紀錄片式的影片風格,《秋菊打官司》就是其中一部,影片以小人物為視角,講述了一件荒誕而辛酸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的原貌。該片上映後在國內外廣受好評,不但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獎,還獲得了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而該片主演鞏俐也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94年,張藝謀又以中國近現代歷史為背景,拍攝了另一部黑色幽默片《活著》,影片用質樸無華的鏡頭傳遞出了極具張力的故事,在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包攬了評委會大獎、人道精神獎以及最佳男演員獎三大獎項,併入圍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該片至今仍被許多業內人士評選為張藝謀最為優秀的一部作品。

    1998年,張藝謀完全採用非職業演員拍攝了另一部紀錄片式風格的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反映了中國農村的教育現狀。該片獲得了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並在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得了最高獎項——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2年,是張藝謀電影事業轉型的重要一年,影片《英雄》開啟了國內電影市場的大片時代,自此之後,砸投資、拼明星、狂宣傳開始成為業內一種常規的商業操作模式。

    電影《英雄》斥資3000萬美元,在國內的票房高達2.5億人民幣,是當年投資最高的中國電影,也是國內首部票房過億的電影。2004年,該片在北美地區上映,連續兩週都奪得了北美票房冠軍,成為中國影史上唯一一部獲得北美票房周冠軍的電影作品。

    當時,國外媒體都將《英雄》視為神作,《紐約時報》對電影大肆讚揚,稱“該電影經典得就像中國的《紅樓夢》,也是奧斯卡的無冕之王”。在時代週刊評選的“2004年全球十佳電影”中,該片更榮登榜單第一,成就了華語電影首次問榜登頂的神話。

    與以往電影不同,《英雄》中運用了“意念決鬥”等大量暗含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導演充分發揮了自己“純粹的藝術想象”,透過多視角、分段式的敘事手法和大膽的色彩運用,將影片中融入了“非理性的詩意”。影片中,不論是武打場面還是有關死亡的鏡頭,都如同藝術一般美輪美奐。尤其是秦軍攻打趙國那段,趙華人面對萬劍襲來仍無動於衷,使國外觀眾對此頗感震驚,透過張藝謀所要傳達的電影藝術,外華人終於對中華文明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之後,張藝謀在商業大片的製作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十面埋伏》提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服裝獎,並獲得了第33屆“土星獎”最佳服裝設計獎。這些享譽國際的影片都在中國文化輸出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08年,張藝謀成功執導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獲得了國內外高度讚譽,並被美國《時代》週刊列入年度人物提名。為了將中國最好的面貌展示給世界,張藝謀的敬業態度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在開會,大大小小的會議開了不下兩千次,只要不到最後一刻,他都會對方案作出不斷修改,甚至每天就吃一頓飯,簡直可以用廢寢忘食形容。這種盡善盡美的工匠精神獲得了所有工作人員的尊重。

    事實上,這種“拼了命”式的工作勁頭是張藝謀導演的常態,據說,他一年中幾乎每天都只睡2-3個小時,表也被調快了半個小時。拍攝電影《活著》的時候,每天完工後,張藝謀都會把相關工作人員留下繼續討論劇情,經常一聊就聊到深夜。他自己修改劇本到凌晨也是很正常的事。

    對待電影鏡頭,張藝謀導演更是精益求精,據《山楂樹之戀》劇組裡一個演次要角色的演員說,他當時每場戲大概都要拍上五十遍。

    2016年,電影《長城》在真正意義上開創了中美合拍片的新紀元,這部耗資1.5億美元的電影,製作團隊也是強大到“史無前例”,總共有來自37個國家的1300多人,其中光群演就有500多個,翻譯也有幾十名。作為張藝謀電影事業中“全球大片”的新起點,《長城》充分展現了他的野心,雖然該部影片也遭到了國內部分觀眾的質疑,但它在中國影史上的劃時代意義是不能抹殺的。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在行業裡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名“旗手”,他渴望變革,也在不斷嘗試變革。當一個人總是走在別人之前,作出別人還無法想到的事情時,他的每一次創新舉動難免都會招致非議。

    就像當初《英雄》上映,很多人都覺得它“形式大於內容”,可即便如此,十幾年後的今天,又有哪部電影能夠在形式上與《英雄》媲美呢?更何況,《英雄》是一部風格型別完全不同電影,我們無法拿別的電影的標準去評價它,就像我們不能以小說的標準去評價一首詩一樣。

    張藝謀曾在一次訪談裡談到,從《英雄》開始,他的很多電影都無法讓國內觀眾滿意,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就因為他是張藝謀。確實,觀眾對大導演的期待自然會更高些,對於張藝謀導演,我們時常拿《活著》這樣的電影作為標杆來要求他。

    導演也是人,他無法滿足所有人,也無法保證一生之中部部作品都能保持同一種風格和高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張藝謀導演從來沒有因為非議而停止自己對於電影事業的追求,現如今,已經68歲的他還在不斷嘗試新的東西,單憑這一點,他就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 16 # 小馬發光

    張藝謀 中國電影國師級的人物。

    雖然這幾年他的電影不太被觀眾所接受,但絲毫不影響他大師級的導演地位。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旗幟性人物,從農民到工人,再到被電影學院破格錄取成為一名攝影師,他的電影導演生涯可謂豐富。其代表作《紅高粱》《活著》《我的父親母親》獲獎無數,奠定了他在中國電影導演的地位,以及他的電影風格。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進入商業大片時代的序幕,大格局、大陣容、大製作,在當年電影《英雄》可謂家喻戶曉,也正是從那時起,中國電影才有了商業大片的概念。

    2008年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由張藝謀導演執導,即使現在想這個問題,有且僅有張藝謀一人能擔此重任,一是他的國際知名度,二是他在中國導演界的地位。從2008到2018年,從北京奧運會,到平昌冬奧會北京精彩的8分鐘表演,相信2022年北京冬奧運的開幕式總導演也肯定會是張藝謀。試想,有哪一位導演能承受的住如此大任,只有國師張藝謀。

    大製作大投資國際陣容的《長城》票房和口碑都不如預期,有的人說68歲的張藝謀老了,但筆者並不認同,可能有些觀眾不懂張藝謀,導演的最新電影《影》已經提上日程,這一次,張藝謀導演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一部電影作品呢?相信無數觀眾依然會很期待。

    希望張藝謀導演依舊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精彩!因為,他是國師。

  • 17 # 一嘟嚕一嘟嚕的八月呦

    評價張藝謀,還是根據他的作品說話吧。 1987:《紅高粱》 。

    1989:《代號美洲豹》 。

    1990:《菊豆》。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秋菊打官司》。

    1994:《活著》 。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6:《有話好好說》。

    1998:《一個都不能少》 。

    1999:《我的父親母親》。

    2000:《幸福時光》。

    2009:《三槍驚奇拍案》 。

    2010:《山楂樹之戀》。

    2011:《金陵十三釵》。

    2013:《歸來》。

    2002:《英雄》。

    2004:《十面埋伏》。

    2005:《千里走單騎》。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 。

    大家公認的,他導演的經典影片就是他早期的作品《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 為什麼那些電影成就了他,也豐富了中國電影,能給我們帶來一次次視覺盛宴。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原著。

    《菊豆》改編自劉恆的小說《伏羲伏羲》 。

    《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小說《妻妾成群》 。

    《秋菊打官司》改編自陳源斌小說《萬家訴訟》 。

    《活著》改編自餘華小說《活著》。

    以上這些原著小說幾乎都是當代經典,當然還有能發現它們的劇本統籌,這說明是名著和劇本統籌成就了張藝謀。

    這幾部作品時間跨度1987到2000年的《幸福時光》,這十多年的時間正是中國“文藝迴歸” 的時候,張藝謀恰逢之時。

    2009年,或許應為市場經濟,或許他開始認為只有票房高的才是好作品,或許他想證明給世人,“我能拍藝術片,也能拍商業片!”,《三槍》似乎射中了張藝謀的哪個神經,揚短避長,改弦易轍拍商業片了,而且一條道走到黑,拍了《十三釵》,《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長城》。難道現在沒有商業片的好本子嗎,有。他身邊似乎沒了幫他甄選劇本的劇本統籌了。這中間一到快名譽掃地時改進又回去拍《山楂樹》,《歸來》籠絡回自己著名導演的招牌。就連馮小剛這種商業片的腦袋,有錢到為所欲為了,還想拍點情懷呢!如果是別人逼他,或者是因為家裡娃多,生活所迫,不得不拍,對他這個已經成名已久的導演來說應該不至於吧!

    其實,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人有優勢就要侷限性。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就是觀眾眼中的“大家”。希區柯克一輩子只拍懸疑片,所以,他從成為懸疑大師。柯南道爾只寫推理小說,他也是推理小說的大家。

    張藝謀,哎!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電影藝術家而不是電影商人!

  • 18 # 影視口碑榜

    攝影出身的張導,對影片的色彩和構圖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很多導演不敢滿屏使用的色系,他卻用的得心應手。比如紅色和黃色。

    無論是早期的《紅高粱》還是在張藝謀開始商業化電影的轉型之作《英雄》中,他都把自己對“紅色”這一色彩的喜歡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他又把“黃色”用得濫。

    再喜歡的色彩也有“審美疲勞”的時候,一輩子都喜歡豔麗色彩的張導,在自己68歲的時候,忽然放棄了自己最鍾愛的色彩審美,轉而“無色”,拍了一部黑白色調的《影》,真是應了那句話:物極必反。又或者是張導影像審美的一次返璞歸真。

  • 19 # 電影鏡頭讀名著

    這兩天《影》正在熱映,口碑不錯,算是在《長城》敗績之後,成功扳回一局。很多人都說這是張藝謀在新千年之後,最好的一部電影。很多人覺得這是稱讚,我反而聽出了一種批評的意味。大概的意思是說,人們對他還是有所期待的,新千年過去了十八年,他只有一部好電影,這到底是稱讚,還是批評?你自己琢磨。

    還記得跟第五代導演合作最多的編劇蘆葦,在他的文章中對比了張藝謀和陳凱歌,說陳凱歌當年憑藉《霸王別姬》在1993年的戛納電影節拿了金棕櫚之後,回來之後高興壞了,一波一波的慶功宴。身為編劇的蘆葦說,這個時候他去找陳凱歌,說不要對這樣一部電影過於高興了,我們應該湊這個時候反省一下,對這部電影提些意見。陳凱歌忙著慶功根本就聽不進去。下一年,蘆葦又跟張藝謀合作了《活著》,在1994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拿了評審團大獎。但是這部電影因為揹著電影局拿去了海外,電影國內被禁,無法上映,雖然海外獲獎,但是張藝謀一點高興的勁頭都沒有。從戛納回來之後,就著急了蘆葦還有其他製作人,關在賓館裡一夜未眠,反省這部電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蘆葦後來很感慨,說只有不驕不躁,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導演才是好導演。大概也是意有所指吧。

    張藝謀在中國導演中一直扮演著“國師”的角色,估計很多人都用嘲諷的語氣說出這個詞。但是不得不承認,張藝謀先是憑藉《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系列藝術電影,走出了國門,獲獎無數;後來又憑藉《英雄》等電影開創了中國商業電影的先河。這種對中國電影的探索,無論成敗,都是值得借鑑和稱讚的。借用高曉松的吹捧,中國導演中,不用姓名稱呼,直接能夠稱得上“導演”就知道是張藝謀的,也只有一人。

    張藝謀對藝術和電影是有野心的,這個我們自然承認。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那代人好像對各種宏大敘事上癮,對家國敘事,對各種集體和國家這種宏大的詞有過於迷戀的感覺,所以電影中呈現出來的價值觀,總是造成個人敘事的缺失。在現在這個彰顯個人主義的時代中,看他的電影總覺得過於陳舊。而且,自從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張藝謀對權力過於迷戀,這點在他的電影中都有折射。現如今中國電影的發展逐漸成熟,商業型別電影和藝術電影都逐漸有了起色,很多後起之秀比老一輩導演有才華,有眼光,有超前的意識,關鍵是他們生活的環境對大敘事的迷戀已經不存在了,像賈樟柯這樣的導演,同樣是海外獲獎無數,但是評價的都是從極度個人和私人的經歷中抽取讓人感興趣的電影敘事,他們天生反對宏大敘事,把個人經驗凌駕於家國集體之上,讓個人成為電影的中心,這樣的電影正逐漸成為中國電影的中心。所以,再看張藝謀的那些電影就覺得格格不入。

    但是,儘管如此,張藝謀對藝術的野心還是值得稱讚的。很多導演都有江郎才盡的憂慮,或者說,天才型導演都擔心和恐懼有天自己無法創作,但是張藝謀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把自己放在一個匠人的位置上,所以才對藝術的探索孜孜不倦,所以上部電影爛了,沒關係,他可以從下一部電影找回來自己的位置和尊嚴。這大概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

  • 20 # 丬彡sky

    首先他是一個很有藝術天賦的導演。不然也不至於走到現在。當然,人家有那麼大的能耐。就應該享受自己應該享受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酒有什麼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