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神預言
-
2 # 朝夕五秋
我也想知道這個問題,似乎應該怪文化問題吧,猜想1,趙國偏北和外族多有接觸,本身也受到外族影響,沒有太多的思想束縛,能奪位的絕不手軟,並且由於法律實行較早,普遍的盛行勝者為王的思想。猜想2,國內各種勢力彼此比較平衡,平時相互制約積累矛盾,到了老大換人的時候一下子矛盾爆發出來。猜想3,習慣了就很難改變。猜想4,其他大國的暗中活動,尤其是魏國。
-
3 # 牧螢童子
趙國崛起開始於被稱為“趙氏孤兒”的趙武(趙文子),趙武少年時歷盡艱辛,最後終於強盛起來,所以比較能勵精圖治。當時就有人預言晉國的大權會被趙,韓,魏三家掌握。
趙武的孫子趙簡子與一個地位地下的女子生了個小孩叫毋恤,雖然地位地下,但賢能過人,所以趙簡子廢了太子伯魯,立毋恤為太子。
毋恤執政後稱為趙襄子,他最大的貢獻就是與韓,魏兩家共同瓜分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趙襄子不肯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立了伯魯(以前的廢太子)的孫子趙浣,稱為趙獻子(侯)。襄子的弟弟桓子不服氣,驅逐趙獻子自立,後來把位子傳給他兒子。但是趙國民心所向,殺了桓子的兒子而又迎取了趙獻子。
趙獻子死了他的兒子烈侯繼位,烈侯連同韓,魏兩家共同立自己為侯(古代等級公侯伯子男)。
✔之後是烈侯的弟弟武公立,武公死了趙華人又立了烈侯的兒子敬侯,武公的兒子趙朝不服,召集眾人作亂不成,逃往魏國。
✔敬侯去世,兒子成侯立,公子趙勝不服,作亂。
✔成侯去世,公子堞與太子肅侯爭國位,肅侯成功。(肅侯完全廢了晉侯)
肅侯去世,肅侯的兒子趙武靈王繼位(胡服騎射的那位)。
✔趙武靈王有兩個兒子,長子分為安陽君,次子立為太子。安陽君一向奢侈,不服他弟弟繼承侯位,趙武靈王想平分趙國給他兒子,還沒來得及分,安陽君作亂,沒有成功被殺了,連帶著趙武靈王也被臣下殺了。
♞惠文王去世後,太子趙丹繼位,為趙孝成王。(長平之戰)
♞孝成王去世,悼襄王立,悼襄王用人不當,最終被秦所滅。
上面就是趙國族譜,畫✔代表兄弟叔侄之間為了爭奪國君的位子而發動暴亂,畫♞的代表秦國滅六國前的混戰時期。
所以,綜上所述,皇親貴族為了國君的位子而動亂不是趙國特有,其他六國也屢見不鮮,就是後代的王朝也不乏例項,可能是趙國的頻率較高,所以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而六國混戰恰好撞到趙國新舊交接,原因有二:一是大勢所趨,歷史偶然,因為那幾十年幾乎天天有戰爭,二是新君上位,政策不佳,被秦國抓住機會,發動戰爭,比如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
-
4 # 梅軒說三國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正當國家強盛、政局穩定,事業如日中天時,不知怎麼想的,趙武靈王忽然想退居二線,在東宮大會文武,當眾宣佈將王位傳給太子何。
太子何是趙武靈王的寵妃娃贏又叫孟姚為他生的兒子。
趙武靈王長子名章,最早被立為太子。但公子何出生後,武靈王因為寵愛惠後,就沒有任何理由地廢掉章,另立公子何為太子。
二十五年,惠後卒。
惠後一死,趙武靈王好像受了很大刺激,似乎是為了彌補自己對惠後的愛, 居然在自己身體康健時把王位傳給了太子何。
二十七年,王子何臨朝稱制,是為惠文王。
即使是二十歲繼位的話,趙武靈王也才四十七歲呀?清乾隆皇帝做了六十年的皇帝,都八十多了,不是還不那麼情願把皇位讓給已經五十多歲的太子永琰嗎?
中國古代皇帝當太上皇的不少,有的是被逼無奈,如唐高祖李淵、唐玄宗李隆基、明英宗朱祈鎮;有的是年紀大了,厭煩了,樂得清閒,如宋高宗、清乾隆;有的是大敵當前,趕緊把燙手的山竽扔給太子,自己逃避責任,如宋徽宗。
像趙武靈王這樣,自己身體康健,精力旺盛,國家尚未真正和平穩定,兒子又那麼小,就把王位讓出去,自己去當太上皇帝,而且他還不是去享清閒,而是親自帶兵到一線衝殺,甚至還化妝到秦國親自去刺探情報,目的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江山打下來,讓小兒子安安穩穩地繼承享受。
你不能不說,趙武靈王用心良苦,實在是一個好父親。
但就是這樣一個好父親,卻親手把自己和兩個兒子推向了深淵。
為保證惠文王儘快適應國君之位,趙武靈王特意安排正直的肥義為相國兼擔任惠文王的師傅。
趙武靈王退居二線後,自稱主父。
有了這個新的稱號和身份,趙武靈王覺得很好玩兒,覺得自己也很偉大。
他發誓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把惠文王培養成一個像自己一樣偉大的君主。
趙武靈王將王位傳給太子何後,自己穿上胡服親自率領文武眾將發起伐胡之戰,為兒子開疆拓土。
同時,武靈王還野心勃勃地想從雲中、九原南襲秦國。為刺探情報,他甚至親自化妝成外交使節去秦國會見了秦昭王,一是刺探敵國情報,二是親自看看自己的老對手秦昭王是個什麼樣的君主。
秦昭王覺得這個使者相貌奇偉,肯定不是一般人。武靈王離開王宮後,昭王立刻命人隨後追殺,但武靈王非常警惕,沒等被追上,就早已跑過邊境,脫離了危險。
秦昭公又派人多方偵察,方知這個外交官就是趙武靈王。連昭王帶秦國滿朝文武,都為之大驚。
老天,從來沒聽說過天下竟然有這樣的勇敢無畏的國王!這樣的對手太可怕了!
金庸寫《射鵰英雄傳》,裡面的完顏洪烈,梅軒覺得就有趙武靈王的影子。
貴為一國的王子,為了刺探宋朝的虛實,竟敢孤身潛入中原,幾次身臨險境,幾乎喪了性命。
當然,其氣度的恢弘、其履險的驚險曲折,比趙武靈王遜色多了。
秦昭王很是擔憂,自己恐怕不是趙武靈王的對手。但他沒想到,不用自己動手,那麼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竟然死在了自己的高度信任的王叔公子成手裡。
惠文王二年,趙武靈王巡視北地,召見樓煩王,命其出兵助趙。
惠文王三年,趙武靈王滅中山國,打通了與代地的交通,去除了趙國的心腹大患,剩下的就是積蓄力量征伐秦國了。
但是這時,武靈王又想起了廢太子章,他突然覺得怪對不起大兒子章的,於是他一激動,就把章封到了代,號為安陽君。並安排田不禮作公子章的相國。
嗐,武靈王固然是位偉大的君主,但他又是一位慈愛的父親,他不想讓兩個兒子任何一個受委屈。他要補償他們。他覺得這樣的安排很公平,自己感到非常欣慰。他覺得,這兩個孩子一定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塊兒,為趙國的長治久安,肝膽相照,共同奮鬥。
但是,章這個孩子平素很奢侈驕傲,對父親傳位給弟弟何,心 裡一直不滿。
偏偏主父又選了一個品質不好的田不禮做章的相國,這更助長了章的驕奢。
李兌是個明白人,對這種局面很是憂心。他找到肥義說,公子章強壯而志驕,黨羽甚多,而且野心很大,恐怕暗中會有不臣之心。主父給他配的這個相國田不禮,也是出名的殘忍驕橫。這兩個湊到一塊兒,必然會陰謀作亂。自古小人野心膨脹時,都不會深思熟慮考慮後果,只要有利可圖就會不顧風險、不擇手段、不顧一切地去攫取,互相慫恿鼓動,共同走向深淵。依我看,趙國不久必有大亂。先生您身為相國,任重勢大,如果有禍患,必然成為奸人攻擊的目標,您最好還是早作打算。仁者慈愛萬物,智者防患於未然,如果這兩點都做不到,還坐在相國這樣的位置上,那可是十分危險的。我建議您稱病不朝,把位子讓給主父最信任的王叔公子成。總之,現在政治生態非常惡劣,政治局面非常危險,千萬不要成為眾矢之的,作子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肥義說,這怎麼可以呢?主父把輔佐惠文王的重任交給我,當時特意囑咐我說,“一定要時刻牢記你的責任,堅守一心,直到身歿。”我當時對著主父他老人家拜了兩拜,鄭重承諾一定不辜負他的信任和重託。現在如果因為畏懼田不禮的權勢我就抽身自保,那就太對不起主父他老人家了。進受嚴命,退而不全,還有比這更不堪的行為嗎?當臣子的,不敢擔當,不守承諾,罪莫大焉。古人說,受人之託應該做到“死者復生,生者不愧”,我既然答應了主父,就要踐行我的諾言,怎麼能只顧自己的身家性命呢?再說,忠貞之臣,只有在急難之時才能顯出英雄本色。我知道您提醒我全都是為我好,但是我還是不能從命。
李兌苦笑道,既是這樣,您就好自為之吧。明年的今天我們恐怕再沒有機會相見了,不是我為你收屍,就是你為我收屍。
說罷涕泣而出。
李兌見肥義不聽自己的忠言,就去找王叔公子成,希望他能早作準備,以防田不禮作亂。
肥義雖然沒有聽李兌的建議明哲保身,但李兌的提醒他還是非常重視的。
肥義找到公子信期,對他說,公子章與田不禮互相勾結,實在令人擔憂。他們表面上仁義忠順,實際上包藏禍心,很可能會幹出不子不臣的事來。我聽說,奸臣在朝,是國家的隱患。他們貪婪殘忍,野心膨脹,在內得到主父的信任,在外驕橫殘暴。如果有一天假借國君之令,做出禍國殃民的事來,就會不可收拾。這幾天我憂心得睡不好覺,吃不好飯。您作為國之宗室重臣,有必要做好防備。從今往後,如果有召您入朝的詔令,您一定先不要去,我先替您去打探訊息,沒有危險時您再去不遲。
信期說,好,我知道了,就聽先生您的。
四年,惠文王大會朝臣,安陽君章也來上朝議事。
主父在殿角一側窺視群臣宗室上朝時的舉止態度,發現大兒子安陽君章小兒子惠文王面前恭恭敬北面稱臣,態度非常謙卑,看了之後,心裡很是不忍。
主父突發奇想,欲把趙國一分為二,讓章在代國稱王,他覺得這樣對大兒子才公平。
他這樣打算了,但猶豫未決,決定等合適時機,和小兒子還有文武群臣商量商量 。
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他一直眷顧心疼的公子章已經迫不及待,對父親和弟弟搶先下手了。
主父與惠文王巡遊沙丘,公子章即與田不禮糾集黨徒發動叛亂,對外詐稱接到主父的密令,召諸公子、宗室入宮議事,肥義與公子成早就約好了,如果有入宮開會或議事的詔令,公子成先不要去,自己先入朝探聽虛實,結果肥義一入朝,即被當場誅殺。
信期聽說後,急忙點齊人馬與叛軍交戰。
王叔公子成與李兌在自己的封地聽說公子章作亂,也立即率領四方軍隊第一時間入朝平叛,由於準備充分,自己平素威望又高,所以很快殺死田不禮,盡滅其黨羽,迅速穩定了局面。
公子成平定叛亂後,按說應該向在外視察的主父和惠文王彙報情況,但他沒有這樣做,他不想失去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與李兌一商議,即自稱相國,號安平君,封李兌為司寇。
政變未遂的公子章在混亂中單身出逃,跑到了主父的沙丘行宮。
主父一看大兒子如此狼狽可憐,一下子又心軟了,竟忘記了這小子乾的罪不容誅的天大壞事,開啟宮門將其藏在宮中。
公子成與李兌聽說公子章被主父藏在了行宮,立即率兵包圍了王宮,不由分說,將公子章搜出,當場誅殺。
殺完公子章,公子成與李兌一商量,我們因為公子章的緣故包圍主父的行宮,逼死了章,退兵後主父恐怕不會饒過我們,我們這些人都會死無葬身之地。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主父一塊兒殺死算了。
於是,兩個人繼續率兵圍困王宮,對裡面的宮人說,想活的就趕快出宮逃命。
宮中的大小官員、宮娥太監一聽,誰也不想陪著主父趙武靈王等死,一聲吶喊,全部跑光了。
主父想跑跑不了,又沒人送飯,躲在宮中幾天後餓得不行,以至於挖老鼠洞找糧食、爬到樹上掏鳥窩充飢,堅持了三個月,終於餓死於沙丘行宮。
公子成確信主父真死了,這才打開宮門,隆重為主父發喪,組織全國軍民揭批公子章的罪行,緬懷主父生前的豐功偉績,號召全國軍民化悲痛為力量,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千萬不能給各國攻擊趙國的可乘之機。同時,向各國派出使者通報情況,大致意思是亂臣賊子公子章已被繩之以法,主父悲傷過度不幸暴病而亡,現在國內政局穩定,趙國願意繼續與各國保持良好的國際關係。
說起來,這次宮廷政變式的內亂,始作俑者全在主父一人。
主父不能說不偉大,不能說不英明,但在處理接班人事情上卻犯糊塗,屢出昏招,屢犯低階的戰略性錯誤。
開始他立了太子章,只是後來娶了孟姚,因為寵愛孟姚就輕率地廢掉章,另立幼子何為太子。這還不夠,繼而又把王位傳給何,自己交出大權甘願東討西殺以一個臣子的角色去輔佐幼主。
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但不合禮法,還使全國上下思想混亂,莫知所從。
後來看到公子章卑微地向弟弟俯首稱臣,他又覺得很對不起大兒子,遂想把趙國一分為二,另立章為代王,讓兩個兒子分庭抗禮,共享共治國家。這種荒唐想法和做法,真是曠古少有。
就這樣,主父從一個偉大、英明的君主,突然英雄氣短變成了一個慈愛、天真,像一個娘們兒一樣的父親,但是事與願違,事情並不按照他的一廂情願的主觀願望發展,而是造成朝中文武無所適從,給公子成和田不禮作亂的理由和機會,最後間接害死了公子章,自己也被餓死在沙丘,成了一個國際笑話。
-
5 # 學無止鏡
小仙玉君趙的歷史論述很詳細了,我不想獻醜了;但我認為古今中外任何的獨裁或專制的社會,在至高無上、權大於法的皇帝或頂層人物新老更替時,大都會互相不擇手段、掙權奪利、陰謀陷害、殺戮內鬥、無親情可言,造成血淋淋的教訓比比皆是;剩下的能在暗流湧動中平穩過渡,除非繼任者有絕對的能力、強大後盾勢力,或先王提前安排,繼任者無匹敵的競爭者;
只有像英、日、荷蘭……王室,沒有絕對的權力,而受三權平衡制約的王權更替時,永遠不會被推翻的可能!因為冒生命威險得來的權力,在議會和司法面前會蕩然無存!
回覆列表
趙國爭立國君之亂頻發,本質上就是以代郡和邯鄲為代表的兩種文化、兩種政治造成的南北分裂和權力爭奪。
邯鄲與代郡實際上是趙國執行南北不同攻略的兩個國都。一個國家,兩個國都,自古以來都不是什麼好事,尾大不掉,據城而守,弒君奪位屢見不鮮。比如牛馬,夏天到了,牛虻聚集得多了,牛馬就不能擺動它的尾巴了,國家也是這樣。
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範無宇曾說:“書籍上記載說,國家修築大城,沒有什麼好處。以前鄭國有京城、櫟城,衛國有蒲城、戚城,宋國有蕭城、蒙城,魯國有弁城、費城,齊國有渠丘城,晉國有曲沃城,秦國有徵城、衙城。叔段因為京城而給鄭莊公製造憂患,鄭國幾乎不能戰勝他,櫟人傅瑕使鄭子丟掉了君位。衛國蒲城、戚城的邑主驅逐了衛獻公,宋國蕭城、蒙城的邑主殺害了宋昭公,魯國弁城、費城的邑主削弱了魯襄公的勢力,齊國渠丘的邑主殺了公孫無知,晉國曲沃的邑主被齊軍接納而作亂,秦國徵城、衙城的邑主侵逼秦桓公和秦景公,這些在各諸侯國都有記載,都是不利的例子。而且修築城邑就像人的身體一樣,有頭和四肢,一直到手指、毛髮和血脈,大的部位能調動小的部位,所以行動起來並不勞累。地勢有高有低,天氣有陰有晴,人分為君和臣,國家有國都和邊邑,這是自古以來的制度。先王恐怕有人不遵守,就是因為改變了尊卑秩序的緣故。”
靈王不聽,過了三年,陳國、蔡國和不羹的人接納了棄疾,殺死了楚靈王。
——《國語·楚語·範無宇論國為大城未有利者》
①
在趙武靈王之前,趙國曾發生多起爭立國君的政變,其頻繁程度為當時各國之最。
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敬侯堂兄弟、趙武公之子趙朝(一作趙朔)作亂,因沒有獲勝,於是出逃投奔魏國。[1]
趙成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公子趙勝因與趙成侯爭奪君位,而發動叛亂。[2]
成侯趙種二十五年(公元前350年),趙成侯趙種去世,公子趙緤和太子趙語爭奪君位,趙緤失敗,逃奔韓國。[3]
包括趙武靈王在內的之前幾代國君都是在政變中或者在反政變中即位或死去。
在爭立國君的兩派中往往一派由有戎狄背景的大臣支援、以代郡為根據地,一派由華夏族大臣支援、以邯鄲為根據地。趙國的內政矛盾則體現為華夏族大臣與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間的矛盾。兩派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由於華夏族的大臣蔑視、排擠戎狄族大臣而引起的。
②
趙國是一個遊牧文明重於農耕文明的國家,趙國的戎狄化非常嚴重。趙國是華夏系統中與北方戎狄各族交流最全面、最深刻的國家。戰國時各地諸侯相爭,使原本週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趙國的遊牧文明佔上風。趙國與林胡、樓煩、東胡、義渠、空同、中山等遊牧民族國家接壤,公室與戎狄的通婚程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各國,國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後裔,趙國的文化如同他們國君的血統裡有大量的戎狄之血一樣,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混合體,胡人文化在趙國也是根深蒂固的。
中山國正好楔在趙國的中央地帶,全境只有東北角一小塊與燕國接壤,其餘皆為趙國所包。中山將趙國的領土綻得四分五裂。代郡、邯鄲、上黨郡與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是趙國的四個重鎮,由於中山的從中阻隔而交通極為困難。趙國是一個北為遊牧文明、南為農耕文明的國家,本來就存在嚴重的分裂趨勢,中山國的橫亙中央,使偏居南端邯鄲的趙國中央政府對趙國的控制更加不力。而且中山是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插在農耕文明重鎮邯鄲與遊牧文明重鎮代郡之間,使代郡偏離趙中央邯鄲的離心力更強了。 中山雖然不是一流強國,史載“千乘之國”,且處於趙國的心臟地帶,給趙國的國家安全和統一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鄰近的齊國、燕國與中山相勾結,共同對付趙國。齊、燕把中山作為牽制趙國的最佳搭檔,對中山的資助很多。由於齊、燕的阻撓,趙國一直也沒有解除自己的這個心腹大患。趙國的幾代國君雖然都想幹一番事業,由於中山的牽制,趙國的圖強大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英武有為的趙肅侯雖然一再擊敗齊、魏、燕等強國,但卻在解決中山的問題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趙武靈王即位後,就秉承先君遺志,在肥義的幫助下,展開了對中山的進攻,在佔領中山國後,趙武靈王便整理代郡和邯鄲之間的道路。不久,趙國境內的道路就通暢無阻了,各地的交流方便多了,境內的各民族間的交流也更多了。
趙國雖然也採用此前一直施用的大臣異地就任制,即有戎狄背景的大臣到農耕文明的中心邯鄲,華夏族大臣則到遊牧文明重鎮代郡為官,以期達到加強兩種文化的交流和國君控制兩派大臣的目的。趙國國君喜歡用沒有複雜背景、出身於戎狄的大臣,他們能力出眾而易於控制,遠較能力平平卻野心不小的宗室成員為強。趙武靈王即位後,重用出身於樓煩的樓緩和出身於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親的託孤重臣肥義,趙國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趙武靈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但這種辦法顯然功效不大,代郡與邯鄲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成為了趙國政變的兩個牢固據點。
而且,代郡的勢力不斷滲入到遊牧文明的另一個重鎮太原郡,邯鄲則控制了地近中原的上黨郡,趙國的南北分裂局勢在擴大。趙國的兩種文化、兩大政治勢力處於不斷的爭鬥狀態,而且越離越遠。邯鄲與代郡分居趙國的南北,分別是趙國進軍中原的基地和制約戎狄的據點。邯鄲與代郡之間隔著中山國,邯鄲要與代郡交往就得繞很大的圈子,需要經過太行山西側的上黨郡和太原郡才能進入本來處於邯鄲北面的代郡,很不方便。 邯鄲與代郡的聯絡遠不如與它們臨近的中原和戎狄之間的交流緊密。兩個重鎮本來在民族和文化上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交通的不便利更加大了這種差別。邯鄲對代郡的控制本來就一直很不力,而代郡出於同戎狄國家軍事鬥爭的需要又有便宜行事的巨大自治權力,邯鄲與代郡實際上是趙國執行南北不同攻略的兩個國都。趙國有很多貴族就是在控制了代郡後,有了向趙國中央政府挑戰的實力。當初,以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和、趙造、等人為代表的趙國宗室貴族不願丟掉手中的權力,以胡服騎射必將引起全國範圍內的各項國家政策隨之改變、變動太大容易造成國內局勢的不穩定為由,阻止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③
直到趙武靈王透過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對趙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領域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趙國消除了分裂的內在隱患,鐵腕整合兩方勢力,明確各自的地位,將其整合為一個依賴重於排斥的整體,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權體制,牢固地保衛了王權,使趙國從外型到精神真正統一起來。
自古改革者,是不落好的。趙武靈王雖然趙武靈王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了問題,自己最後也死於非命,但這場政變恰恰是由於趙王何牢固地掌握著經趙武靈王改造加強的王權,才沒有演變成全國性的大叛亂,趙國才沒有因此而實力大損。經過趙武靈王對趙國國家結構的整體改造,對趙國國家性格的重新塑造,趙國一躍成為當時的超級強國,與秦國共同成為戰國後期爭霸戰的主角。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一個國家有兩個首都就會威脅到主權的完整,陷入分裂勢力對抗和嚴重的內耗而損耗實力,不瞭解歷史,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之處。
參考資料
[1] 《資治通鑑·卷一》:趙公子朝作亂,出奔魏,與魏襲邯鄲,不克。
[2]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成侯元年,公子勝與成侯爭立,為亂。
[3] 《資治通鑑·卷二》:趙成侯薨,公子緤與太子爭立。緤敗,奔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