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七部修真

    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明心見性:

    明心,是透亮,通暢,不阻,大度的心性思想,這是健康,不病,流暢的體現

    見性,是本來的狀態

    明心見性,是術語,也是象言,是指人的心性通達,思想豁達,

    我們修行,是修達這樣的心境,我們本來初性是沒有怨積的,是沒有汙濁的

    由於後天的不良影響,導致人的心性產生各種妄想,就是這些妄想,比喻是汙濁,阻塞人心路的業力,這些業力的形成,逐漸把人的本性矇蔽腐朽,人的智慧,悟性,靈性,就固執住了,不靈通了,使得人的思想愚昧,愚蠢,頑固不化。要徹底清除這些不良的東西,就需要依靠正法水,洗修除淨,讓我們的心路豁達,心性不阻,是點亮心燈

    人的血管通暢,就是健康,人的經絡通暢,就是健康,人的心性通暢,就是心性的健康,人的思想通暢,就是精神的健康,哪方面出了淤滯,都是病患。我們修行,就是獲得性與命的全方面的健康。此乃,性命雙修。

    性命都健康,叫解脫,叫自在,這是聖道

    自己健康了,還要讓更多的人健康起來。傳播正法,幫助,佈施,挽救眾生的心願,是聖,是佛

    人的心性是決定人生的層境,在不同的層境上產生不同的思想,行為相符合的事情,產生相符合的命運。覺悟者,之所以大愛施廣,就是希望社會祥和,人們健康幸福。

    因此,才不厭其煩的苦口婆心的宣講,讓更多 人覺醒,看清光明的真道

    人的心性在未覺之前,是變化不定的,會產生動搖,甚至逃避,放棄,這是心量的格局影響

    有懷疑,有思緒,有低沉,有鬱悶,都是由於心路的不通暢之因。當打開了心性之窗,看透真相,豁然開朗,就清楚自己所走的路。一切修行方法,都是築基,一切功夫境界,都是築基後的體現

    不論是佛還道,都依照次第逐漸升華,離此不真。

  • 2 # 見說

    明心見性,悟就能解決。大千世界,萬花筒。我們每個都生活在人與事的交集中,煩惱天天有。見境起心,聞事動念是常態。作為一個凡人,略有善根但不明佛理,是無法管住心,也不可能棄無明。悟就是明心見性的過程。(悟,有頓悟和漸悟)就如我從上海到北京不管用升麼交通工具,必有旅途。否則不可能到達。所以你必順先從悟下功夫,如果不得要令,會無功而返,無法見性。

  • 3 # 夏瑪遜達爾

    明心見性就是成佛的等級!看書不成佛、打坐不成佛、持戒不成佛、唸佛不成佛、供養不成佛,沒有成佛的師父收你為入室弟子,親力親為以心傳心,也永遠成不了佛!

  • 4 # 宇宙天文宗師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

    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就這樣圓球中有圓球,我們是被幾十層的圓球套著。

  • 5 # 如是如是我聞

    問如何“明心見性”?不如問:“什麼是心?戓如何了知自己的真心”?

    想知道這個問題答案,請聽聞大乘經典《楞嚴經》。佛在經中,專門為我們做了開示。

    什麼是真心,這個問題解決後。然後才是如何入實修,《楞嚴經》中觀音菩薩專門講了修行最最圓通的“耳根圓通法門”。文殊菩薩做了印證說:“我也是修耳根圓通法門而得成就的。並且這個法門堪以教阿難及未劫沉淪,真實心如是。”

    所以,我們還沒有找到真心的同修,一定要堅信自己本有如來藏,以不修習固不得見。

    只要找到明心見性的方法,明心見性,騎著馬,哼著歌,品著茶,聞著香,看著手機,說見當下就能見。見到後,解六結。

    能看的就是能聽的,能聽的就是能聞的,能嗅的就是能嘗的,能嘗的就是能覺的。這時候“六解一沒亡”。剩下一個明明瞭了的這個東東,不是仁者的真如自性又是誰?

  • 6 # 長風浩蕩

    心、性,只與自我有關,與自我之外的任何存在都無關,無論是具體存在還是抽象存在。心性要與外在互動交流,必須透過自我的具象,不可能直接與外互動。心性的直接互動物件,只有自我。

    因此,要明心,只有自我明之;要見性,只有自我見之。

    你要問如何見?那你更問不著別人。你的心在哪性在哪,只有你自己才是真正、唯一知道,別人無法直接互動到你的心與性,因為人家自己有心性。就好像你也無法直接互動到其他人的心性一樣。

    我現在要回家,先向東北走20米,下樓梯,再向西走300米,上公交,到站下公交,再向南走300米,上電梯。那麼,你能如此回家麼?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7 # mali瑪麗—悟真

    明心見性:

    真我首先是對自我和自我意識的超越,它是自我、本我、超我的來源和歸宿,是具有個體完整資訊和高能量的絕對主體,其自主性和自由度可超越時空。並不是每個人能發現和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我”,但在每一個血肉之軀之內必潛藏著一個“真我”又稱自性。當真我積累獲得一定的能量時,稱為明心。所以,唯有見性才能明心,先見性而後明心。以生命能量觀來看,人的一切精神活動都表現一種能量的波動,人的超我、自我、本我的能量本質都源於這種心能量,它是從真我中剝離的能量。其以波的形式彌散,所以要求心靜以保持能量不散。修心煉己的本質在於從減少心能量的損耗到增加真我的能量,啟用它。等到真我能量具足時,既混沌初開,元神出竅,是我非我與宇宙融為一體。

  • 8 # n是名n

    我一直也在研究這個問題。

    按道理講,是這樣的:

    第一層,而立:

    這是最普通的一個層次,我們會被自己的對立面,設定在一個固定的立場上。

    這個對立面是“誰”,我們暫時不知道呢,但是我們一定會被固定在某個立場上,過著一種不一定和自己相干的生活。

    第二層,不惑:

    在生命過程中,由於某種機緣巧合,我們會不經意的跑到那個對立面的立場上去,不同於以住的單向看問題,現在我們多了一個,轉了180度的角度,這時的觀念會變得很新奇,就像整個世界比做一個被罩,這個被罩裡外反了一下那種感覺,我把這種現象叫“顛倒鏡”。

    如果我們格局夠大,翻的力度夠猛,就會有強烈的“頓悟感”。一時間不適應,還以為有了“天眼通”呢。

    這時,有個陷阱:

    淺層是種“中二”,逆反心理很強;

    內心強大的話,會“心猿鬧天宮”,思維混亂而瘋狂;

    還好,我們普通人,可以用“平常心”,去平復內心,如常而行。

    這時,我們就有可能學會一種,隨意變換視角的能力,可以同時多角度考慮問題,並找出對事態最有利的推動方向。

    第三層,知天命。

    在我們生命中的某一天,我們經歷了人生的頂點或低谷,然後的某一天,這種極端和平時的平常同時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層次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很奇怪,頂點和底點,都是俯視眾生的感覺。格局廣大、感受敏銳時,我們又會有一次強烈的頓悟感,過後一段不適應,還以為自己得了“慧眼通”呢。

    如果我們心存邪念,就很容易被激發強烈的控制慾,有一種想當上帝的感覺,這時就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被慾望控制,慢慢調服。

    這一層的平等心就尤其重要。

    仁者一視同仁,仁中不要丟了自己。

    當我們平順下來,如常而行時,我們又會得到一個能力:

    觀察事物的“觀點”,那個鏡頭一樣的東西,可以隨意調節高度,就容易照見全景,好象我們變得更聰明瞭。

    第四層,耳順。

    這一層,究其原因,源自前兩重能力的疊加。

    在這一層,不會產生頓悟感,甚至是不知不覺得,卻是人生修行中,最重要的地方。

    當我們觀察事物的角度和高度變換,掌握的越來越嫻熟時,會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完全開啟:我們會在遇到任何事、聽到任何話、看到任何文字,都無意間讓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精準的對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來享受那種喜悅感覺。

    “隨順眾生”是一種快樂的享受,你敢信?

    別人打我罵我我都能很開心,你敢信?

    別人讓我幹嘛我就幹嘛,你敢信?

    如果我們能順利的走到這一步,就知道“心存善念”有多麼重要,所謂行善積德,在這裡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我們之前善待周圍的人,周圍的人就不會在這時候坑我們或有過份要求,如果我們之前對別人不好,那就要吃很多苦了。

    我想這時候是唯一可以講神秘論的時候,自天佑之,誠不我欺。

    但是,就像眾多美好一樣,這裡也同樣有一個可怕的陷阱:無記空。其實就是儘量不要把自己玩到斷片兒。

    這一段是我們退病的關鍵,過去積累的心病、由心病引起的身體上的毛病,玩得好,都會在這一段時間自動癒合。

    擇法、採藥,我們可以用這種隨順的天賦,去攝受大量“道理”,甚至能感受到吃什麼食物更適合自己,去什麼地方讓自己更舒服,等等等等。

    第五層,立而。

    第一層叫了而立,這一層就只能叫立而了。

    前邊所有的話,我有可能是在騙你,也有可能不是在騙你,上沒上當,只有這時的人才清楚。

    “情懷”,在這一關特別重要,乃至新生,全部都依賴於個人的情懷。

    真清楚了,就會有大夢初覺的感覺,眼前的一切會“破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鮮活”的世界。

    這時,所有的襲擾會紛至沓來,有觀察、有誘惑、有威脅、有合理的,更多是不合理的,幻聽、幻視、幻覺,一重音、兩重音、甚至三重音,一重界、兩重界、甚至三重界。

    而我們自己,就像個無助的嬰兒,雖然心裡清楚,但還是本能的想聽別人的話、也想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善護念由此而起,儘量讓環境更好一點,爭取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吧。

  • 9 # 澡雪堂主談修心

    “明心見性”不是用語言和文字就能解決的,經典雖然是由文字構成,但文字的本身並不是答案,而是引導我們尋找答案的航標,所以要解決“明心見性”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明心”即“見性”

    “明心”和“見性”是一回事,“心”即是“性”,一個明白了,另一個自然也就見到了,只是站在主與客的角度假說,可以姑且將我們生命中這個能知的功能稱為“心”,而我們這個心可以去知的那個物件稱為“性”,但是要再強調一下,這個只是假說,目的是為了方便理解。

    為什麼要反覆強調這一點呢?因為根據經典裡面的記載,如果真到了“明心見性”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既沒有能知的“心”,也沒有所知的“性”,這二者是完全重合的。

    這就好比是兩滴水,在它們沒有合在一起的時候,你是你,他是他,了了分明,這時候讓一滴滑向另一滴,然後兩滴變一滴,這時候你再想分出誰是主動的那個,誰是被動的那個,就做不到了,因為它們已經完全融在了一起,沒有彼此之間的區別了,“明心見性”就屬於這種情況。

    “能知”的心

    上面介紹了“明心見性”時的情景,經典裡面的說法,叫“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文字境界很優美,呵呵,但是沒有用,真要到這種境界,是不能靠文字的。

    但話又說回來,雖然“明心見性”的時候不分彼此,那只是終點上的事情,我們現在畢竟還沒有到終點,甚至可能連起點還沒找到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要分彼此,而且還要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才能找到起點,才有機會邁出第一步。

    其實“明心見性”的起點,就是我們這個能知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功能,只不過不知道好好利用罷了,整天用它來想東想西,天馬行空,結果到頭來空到人間走一回,也許我們會取得一些其它的成就,但最根本的問題——生從哪裡來,死向哪裡去——卻可能邊都沒挨著。

    所以若想“明心見性”,就要善用我們的這個“知”,所以唐代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宗密大師有一句話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真是一語道破了絕密天機。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這句話妙就妙在一語道破,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真是一點不假,你明白了,就這一個字,終身受用不盡,祖師傳道就是這樣,毫不拖泥帶水,據說當年虛雲長老上堂說法,也是一句“羚羊掛角無蹤跡,一任東風滿太虛。”然後雲板一拍,下堂走人,就這麼幹脆。

    既然人人都有這個能知的功能,那為什麼有的人“明心見性”了,有的卻沒有呢?問題就出在這個“知”上,那是因為“知”的不夠專一,“知”的不夠有力,這又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太散了,就象Sunny,雖然溫暖,但不夠灼熱。

    所以Sunny雖然寶貴,但卻無法穿透一張紙,如果想穿透的話,那就要採取別的措施,用凸透鏡來把光聚在一起,把焦點投到紙上,這樣一來,紙馬上就被灼破。

    這個原理,用到“明心見性”上,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知”的不專一,“知”的沒力度,就是缺少一個象凸透鏡一樣的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定”,重要的話講三遍,是“定”!是“定”!是“定”!這就是之所以要“定慧雙修”的奧秘。

  • 10 # 時雨醉翁

    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這些答案中有很多中肯之言可以瞭解一下。

    其實,這個問題是無法用語言表述清楚的,因為語言文字會產生歧義,還有就是每個人理解程度不同,對錶達者的要求也不同。

    用指指月,要見的是月。

    心靈的修煉是艱辛的實際功夫,這是超凡入聖的必然之路,稍加不慎,就可能走向歧途,這也是修者多,得法者少的原因。

    正確道路是找到好的老師、師父,請其傳授和指導。

    看菜譜做菜,會成為好廚子的,但很難成為食神。

    修行還有個前提,就是先要好好做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避免被別人的觀點想法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