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執著的河
-
2 # 今天看起來更好
熱愛這片土地是詩人寫詩的出發點。這片土地是富饒也好貧脊也罷,詩人都要對它有深沉的愛,這愛是恨也罷是怨也好都是從詩人心底深處流淌出來的,這樣寫出的作品才能感染人,這感染人的詩意就是人性的表達。
鄉村的生活豐富多彩,同時也有許多無奈,只要心存感恩,一草一木皆是有情之物,一草一木皆有靈性。有位詩人專寫一個村的故事。他將村中的所有物象都賦予了靈動的個性,連一頭老牛耕地時的心情都從不同環境、角度、角色方面寫的翔翔如生。如果詩人心中沒有對這片土地飽含深情,他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來的:
我從東邊走到西邊
渾水濺起的花朵
越過山脊叢林
這人性就從老牛的眼神裡流露了出來,任勞任怨的勞動著,盼望著豐收的喜悅。
山裡的夜晚寂靜無聲
一絲絲風從柴門穿過
阿婆沙沙的腳步
驚醒了屋後的小狗
詩人不厭其煩的述說著鄉村的一切,由此可見詩人是多麼的執著的熱愛著這片熱情洋溢的土地。詩言志,這志就藏在這長長短短的字行裡,就藏在心底盪漾的韻律裡。
所以,作為一個麥田詩人,只有熱愛著這片土地才能抒發出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感情,才能充分展現出這片土地上人們的人性,樸實無華又深藏著看不見的志向,人們只有從這樣火熱的情感中體會感悟,才能明白詩人的執著追求,才能展示出這片土地上人們是多麼的熱愛生活。
淺論麥田詩人的詩意人生觀
在論述麥田詩人是怎樣透過藝術創作來表達人性化之前,筆者先引用大詩人艾青的一句詩:問我為什麼滿含眼淚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這裡筆者班門弄斧一下啦,談談我的淺見與心得。
首先,立象是作品的必要條件,是作品的靈魂載體。是宣示作品形象的格局成功的先決要素,它標記著詩歌的形象成功與完美展示。
其次,立意是作品靈魂的塑造,讓作品生命力鮮活地表達出來,有靈魂的作品才是完美的,使作品栩栩如生。
第三,把人的情感寄寓山水田園,賦予萬物靈性與激情,感情色彩化人性化的統一融合,且賦且歌,亦悲亦舒,亦進亦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