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4
回覆列表
  • 1 # 落冰汪

    他應該算是歷史上最幸運的亡國之君了吧?東漢滅亡責任當然不在他,亡國之君能夠活下來的也不止他一個,但是後來他想發動政變居然還活了下來而且壽終正寢那就牛逼了!

  • 2 # 新江說歷史

    漢獻帝一生比較只能用“坎坷”二字來形容。

    首先漢獻帝劉協出生,先後經歷了十常侍,董卓,李傕、郭汜等禍亂,後來又被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最後把皇位傳給曹丕。

    在劉協未成年的時候沒有條件擁有自己的權利,成年之後也策劃反曹。但是都敗露了(伏完和吉太醫)自己的皇后也被賜死。

    所以說漢獻帝不是沒有爭取過,也不算沒有才能的人,只能說生不逢時吧

  • 3 # 薌江釣叟老林

    漢獻帝劉協生於181一234年,在位32年,189一22O,他是一個可憐的人,是一個生不逢時的君主,他也有過掙扎,但都失敗,掙扎後又向現實妥協的人。他也算是個聰明的人,在現實面前,只能是低頭妥協而讓位,讓位後他還過了14年的王公生活。與歷代亡國之君相比,他的命運還算是幸福的。

  • 4 # 亭外故柳

    漢獻帝原本可以做個陳留王,有權有勢,不受拘束,可董卓讓漢獻帝登上天子寶座,同時也成為了權臣手中的傀儡。天子,看似榮耀,但對劉協來說是痛苦。童年時便要看董卓臉色,毫無權利可言,之後又有李傕郭汜作亂,漢室威嚴不斷遭到踐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定程度上給了劉協權利,比較尊重他,但實質上還是傀儡。

    劉協自幼聰穎,舉止端莊,有皇帝威嚴,深受靈帝喜愛,如此有志向的君主又怎願意當傀儡。以衣帶詔,密令董承聯絡大臣剷除曹操,可是毫無實權的大臣哪有能力跟曹操抗衡,劉備也被曹操所敗,知道最後被逼禪讓給曹丕。

    可以說劉協生不逢時,否則以他的能力,多多少少能做出些政績,最少也要比桓帝,靈帝強。

  • 5 # 君發2019

    我本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本人淺見粗言,以博眾位看官一笑。我認為,漢獻帝是個悲催的人,他雖然成了全天下最大的官二代富二代,但他接位的時候年齡太小,上一代又沒給他留下幾個忠心耿耿能幹的幫手。因此,他這一生都是在表面上好聽,實際上就是當個傀儡的過程中過了多半輩子,後來和劉備的兒子劉禪一樣,做了一個沒權沒勢只能享受的富貴人,他一開始的時候沒本事也沒能力,所以就安於現狀了,後來成年後,他也不甘於受制於人,也整了幾個事兒,比如'衣帶詔',他想把他的真正權利奪回來,可由於事情沒整好謝了密,反被別人得了機會,把忠於他的幾個人都給殺了,劉備幸運的逃走了。要不然也會被董卓給殺了的。後來漢獻帝即沒有人忠於他也無人可用,他也就漸漸的習慣了當傀儡的生活。直到他把位置禪讓給曹丕,最後當了一個安樂官兒,他表面平安 舒服自在但是心裡憋去扒拉的度過了一生。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教誨,鄙人在此多謝了!

  • 6 # 桃花源龐永海

    漢獻帝很聰明!可惜生不逢時!他是歷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亡國之君,但又是最幸運的亡國之君!他活了五十四歲,在那個時候算是長壽之人。電視劇裡的漢獻帝不是歷史上的那個人!

  • 7 # 平常小道

    評價:力不從心,不負蒼生。

    劉協本為漢陳留王,董卓廢少帝后立,是為漢獻帝。歷來對於漢獻帝的評價多是負面的,畢竟大漢王朝在他的手上丟了。在眾人眼裡他是傀儡皇帝毫無作為,但今天我要說的是漢獻帝是另一種模樣。

    一、用小手腕撼大腿的小年輕

    漢獻帝劉協登基之時僅僅是九歲頑童,雖說他年齡小卻深知孰是孰非。他對於董卓的弄權專政、欺君罔上怨恨極深,奈何手裡無權無勢,無兵無卒。以他的小手腕怎能撼動董卓的大腿,雖有心但無力,只得終日嘆息。

    二、依靠忠義之臣試圖扳倒權臣的漢末皇帝。

    走了董卓,來了郭汜李傕挾天子輔政四年,這時的漢獻帝已漸長大並且積累了些許力量。

    後來,曹操打跑了郭汜李傕,挾漢獻帝遷都許昌以令諸侯。漢獻帝召見董承,解下衣帶咬破手指,用鮮血寫下詔書交於董承。董承對外集結忠義之士,如劉備、王子文、馬騰之輩,謀劃扳倒曹操,終因事情敗露,“衣帶詔”行動以失敗告終。

    這是漢獻帝不屈於被權臣玩弄的第一次主動反抗。

    當劉備依附曹操之時,曹操舉薦劉備上朝為官。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拜為皇叔,希望以劉備之力光大漢江山。他是多麼渴望有一群忠義之士幫助他除掉權臣逆賊,求賢若渴的漢獻帝想籠絡劉備,只可惜備尚無根基,無法達成 漢獻帝的期許。

    三、朝中已無一人可信,做個事事妥協皇帝,輕鬆自在。

    隨著曹操鞏固勢力,剷除異黨,大漢朝廷上下官員已無一家屬劉。漢獻帝心灰意冷,他看到的是絕望,是地方割據把大漢宗室當作擺設,是朝中權臣視帝王為玩物。

    這時的漢獻帝選擇了妥協。

    以上是我的一己拙見,有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 8 # 長湖火鳳凰

    《三國演義》中,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末代君主,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這個漢獻帝與浩如煙海的漢末三國群雄豪傑相比,歷來都不是一個怎麼樣舉足輕重的人物,他雖然擁有皇帝的高貴身份,但由於他手中沒有軍隊,沒有掌握管制天下的實際權力,因此他只是個被曹操擁立的一個可憐巴巴的傀儡。但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男子漢,他在哀怨自己的命運的同時,也作出了一些行為,召示他自己不甘當傀儡。

    一、漢獻帝從小有志,膽識過人。

    1、漢獻帝本人並不是一個懦弱怕事、既無權又無能的人物,而是一個明大事、識大體、心懷天下、心繫蒼生、很有戰略眼光、很有治國才識的皇帝。我們過去評價漢獻帝,常常會想到曹操批評漢獻帝的一句話:“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是說漢獻帝從小嬌生慣養,空有心志,沒有無治國安邦的能耐。事實上恰恰相反,漢獻帝從小命途多舛,在他出生不久之後母親王美人就因宮廷鬥爭而被何皇后毒死,因此他連自己的媽媽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自幼得不到母愛的體貼,日子過得應該是很苦的。董卓攻入洛陽,廢掉少帝劉辯,擁立劉協為帝,並將之脅迫至長安。

    2、董卓被王允設計殺掉後,他的手下軍閥起而作亂長安,更是一片兵荒馬亂的氣象,漢獻帝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小小年紀就要去應對如此複雜的局面,受到的磨礪不可勝數,是非常不容易的,怎麼能與那些富家紈絝子弟先提並論呢?再者,漢獻帝劉協從小天資聰穎,處事得體,董卓擁立他為帝雖是出於更便於加以控制的原因,但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他比他的哥哥更有“帝王風度”:當董卓率軍來到洛陽郊外偶遇少帝劉辯和劉協時,劉辯當即就被嚇得大哭不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年紀更小的劉協卻臨危不懼,對董卓提出的問題應答如流,這是很了不起的。在長安時,有一次鬧饑荒,漢獻帝命一位大臣開倉放糧,結果這位大臣監守自盜,饑荒依然嚴重。漢獻帝通過當庭煮米實驗戳穿了他的罪行,但卻沒有下令將這位大臣依罪斬首,而是打了他幾十大板,然後令他再去處理此事,這位大臣自然不敢再搞鬼,很快就處理好了鎮荒的事。

    二、漢獻帝雖然被迫當傀儡,但也是一個有志氣皇帝

    漢獻帝絕非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傀儡。漢末的局勢雖然軍閥掌權,局勢混亂不安,但人們對於皇權的認識跟今天人的看法有著巨大的差別,皇帝在他們的心目中依然有一種很神聖的權威性,以至他們雖然傭兵作亂,但絕不敢輕易染指皇權。即便是曹操也不能一手操縱整個朝廷局勢,他的很多決策和命令,必須要得到漢獻帝的同意才具有效力,可以向外釋出。漢獻帝憑藉自己手中的皇帝玉璽,時不時也給曹操一些難堪,比如“衣帶詔”事件,如果計劃成功,就可以成功奪取政治權利。可見漢獻帝並不甘心做一輩子的傀儡。

    三、從漢獻帝與曹操的關係看,漢獻帝也不是無所作為的人。

    漢獻帝與曹操的關係並非是簡單地利用與利用、脅迫與被脅迫的關係,而更近似於一種合作的關係。在漢獻帝的朝廷之中,並非全部都是隸屬於曹操的嫡系勢力,也有很多聽命於自己的大臣。當時天下的很多有才之士人心歸漢,依舊懷有著強烈的擁護漢朝廷恢復天下一統、實現漢室中興的志向和願望,因此,他們奔著擁護漢獻帝的目的才來到曹操的帳下,表面上是作為曹操謀士協助他平定地方割據勢力,實際上是代表漢獻帝與曹操合作。這裡面最為突出的代表是荀彧。正是因為漢獻帝的向心力,才吸引了大批的人才來到許昌,一時間人才濟濟,這給曹操集團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援。可以說,漢獻帝離不了曹操,曹操也離不了漢獻帝,如果沒有漢獻帝,就絕對不會有後來的曹操。

    當曹操去世之後,由於北方已經統一,局勢比較穩定,他的兒子曹丕就輕而易舉地把漢獻帝這件已經沒什麼用處的擺設趕下了臺,然後自己取而代之,號為魏文帝。但這個時候,所有事件的程序已不是漢獻帝本人所能左右的了,這時說他是傀儡,他也只能認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名合格的創業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