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成國學堂
-
2 # 七狼三羊
因為本身就不會寫字,只因在書協工作,大家礙著面子誰也不說破。特別是資歷深,走上領導崗位後更沒人敢說。現在領導換屆人走茶涼,恢復正常輿論而已。在書協管後勤都有本會員證不奇怪。
-
3 # 手機使用者56899324441
沈先生的精品字和作品不錯。但精品太少,錯字不少。在他和後者任職期間倡導創新,出了不少江湖書法家,中書協會員作品大多水平不高,失去了書協高水平書院的認知度。
-
4 # 乙從兵
他的字是寫出來的嗎?他的筆劃有基本功嗎?寫個楷字行書看看?描字,造作。他的字三歲小孩用掃把拖把都可以拖出來。糟蹋了中國文字,辱沒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
5 # 阿林7750
本人認為書法作品用不著搞的高大上,搞的學問很深奧,不就是寫幾個字,人人認為你寫的好你就是大家,少數人認為你好你就不是大家最多隻能有點成績,幾代人說你寫的好你就是真大師!
-
6 # 美滿幸福162240908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論書法沈鵬老先生功力很深,論橫平豎直是不行,但書法史上大家誰這樣書寫呢。不要妄論。把自己的字拿出來供大家欣賞。
-
7 # 手機使用者81245021534
好的書法筆鋒規範,行筆完潤流暢,結體嚴密,筆畫輕重大細適宜,字型大細濃談錯落有致,姿態優美,通篇佈局合理,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不知道當代醜書美在何處?是否連美醜都辨別不了?
-
8 # 河邊人家830
作為國粹的書法,到了正本清源的時侯了。望中書協帥先垂範,從自身做起。讓書法的繼承與創新同步時代,為歷史負責。
-
9 # 魯東居人1
寫書法是古文化延革發軸跡生美妙的,研究其文化有利於拓展搗練智性一一乃是民族的根由!楷行篆隸是世代一步步發掘而來。然草書字法不能認讀不懂就把古張懷素都罵斃才甘心。藝朮創作要有一定的包容心。但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多數人賞行草體,書家也是得心應手,一.眼鑑識皆以"精氣神為最"!
-
10 # 正直樂觀68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代表個人不喜歡這字型!像是江湖忽悠體,沒有什麼標準規範值得學習之處。看字不看名,個人觀點
-
11 # 雨滴33400682
過去的書法作品,人們只能在書法的評展會上能見到,字的好壞只有少數人知道,況且參評的人彼此熟悉,即然是領導,大家一定給面子,對人在先。
現在的書法作品,一出現自媒體迅速讓全國的老百姓都看見,對字的美醜的評值非常真實,對字不對人,所以醜書者現了原形。
這也是大師們與老百姓對書法評價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中國書法的各種書體其實有著各自的靈魂,這種靈魂就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由這種書體形成的書寫傳統、筆法、氣質以及相應形成的氣韻。
甲骨、金文、這一類中華文字尚處於初期階段,靈魂在“像”。可以理解為圖解式描繪的生動和樸拙之趣。大量篆隸之間的簡書也基本歸入此類。
小篆靈魂在“齊”,無論你用什麼筆法,都在追求勻整之美。至於清篆的本質其實是將隸書的靈魂灌注入篆書,使其超越小篆本身的實用壓倒美學的狀態轉向藝術審美。
確切說,真正夠得上藝術性追求的書體是隸書,也可以認為隸書就是中華書法藝術審美走向自覺之始的書體。無論是廟堂隸書還是民間隸書還是篆隸之間的秦漢簡,都是在端莊強厚與變化飛揚之間尋找一個書者認為的臨界點,所以,隸書的靈魂在“變”。
行書的靈魂在節奏即“調”。以各種抑揚頓挫強化點畫之間的關聯,給文字注入節奏變化,用節奏去改變點畫形質卻不偏離辨識度原則,對書者的精神是一個極大的放鬆和享受。
楷書的靈魂在“法”,辨識度是第一要義,任何點畫和結字變化都要服從“所見即解”的要求。
草書的靈魂在本質上是融合以上所有書體的一次最高意義上的自我創造。既要遵守嚴格的草書書寫法度,又要以沉鬱和飛揚為兩端形成陰陽關係,還要強化節奏,以使並不豐富的線條隨著節奏的匯入變得具有“移情作用”,也要以“沉而實”的線條體現勻整之美。
不同於前面的所有書體的是:草書不僅具有空間特徵,更具有強烈的時間特徵。空間體現在單字到整幅的布白與陰陽轉換草書,所以說看草書與其說是看白底黑字的黑,高明的欣賞者感受更多的其實是“白”。時間特質體現在強烈的節奏轉換、頓挫起伏,而這些就是打動欣賞者,讓觀者與書者形成欣賞過程的情感共鳴的關竅所在。
所以,草書是中華各書體皇冠上的明珠,既在於其難度,也在於好的作品能夠具備的多維特質。
當下時代對發言權的開放環境下,罵沈鵬的人多了。(其實罵他的人多了,你算老幾?)罵不要緊,要罵出道道兒來,而且帶著善意。
沈鵬先生其他書體基本上可以置之不論,不是因為他寫不了別的書體,事實上僅就我們能夠看到的他的隸書、篆書,我們基本上可以將其歸入高手之列。沈鵬書法的強主要在草書,他的草書從祝允明、傅山、林散之、李可染諸名家前輩中得道最多。祝允明的重視單字筆法、傅山的大氣圓渾,林散之的屋漏痕線質,李可染的“積點成線”筆法等等。
強調單字法度弱化線條變化顯然來自祝允明、圓渾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筆法顯然來自傅山,結字虛空、平正中追求適度的軸線曲度顯然來自林散之先生,追求蒼茫大氣的個性化顯然承繼李可染先生。
但顯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祝允明大草的單字講究章法不太講究、傅山的書寫質量不穩定、林散之先生的線條疲弱、李可染先生的頓挫習氣甚至叫積弊,也都在沈鵬先生各個時期作品上有所反映。
其中期,草書線條有時一筆之中頓挫、注力太多、雕琢意太多,影響了整幅氣脈的流貫。這種頓挫習氣假如能夠強化大草的節奏,也自具有一種動人的力量,但問題在於,沈鵬先生草書恰恰是屬於節奏比較貧弱的“冷靜型”草書,而這種冷靜大草、逐字雕琢的始祖就是黃庭堅。當頓挫習氣以一種快速和節奏明快的方式呈現,線條會呈現出老辣蒼茫,而當慢寫成為常態的時候,就會呈現沈鵬之雕琢型筆線、虛弱型體質,欲求一些激盪、振迅之氣格時,作品不足就很明顯了。
其書總有欲向左右兩側開拓,求“空間”雕琢,而又不捨“時間”上的節奏變化,往往顧此失彼,氣脈時有聲嘶力竭之態。所以沈鵬先生草書不宜於大氣勢作品,只宜於空間塑造為主、時間為輔的草書。這就是為什麼他的多字作品、長卷作品要遠好於他的大字、大幅作品的原因。
整體上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用筆理應刪去些雕琢氣。創作中沒有必要每字每筆都刻意經營點綴。草書中,適當對一些字進行“弱化”處理一可增筆速,二可暢氣,三可突顯其它雕琢之筆。清人劉熙載雲:“書非使人愛之為難,而不求人愛之為難。”引申一下,對於刻意表現之書無不反映出書家“求人愛”之心:沈書其病在“太認真”、“不簡”。
唐張懷增所言“精魄超然,神采射人”,千年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草書的極則。當今書壇。草書作品大量面世,草書作者不斷湧現,待發之勢逐漸顯露,書家的表現欲、抒情慾和震撼欲日漸增強。
時代在發展,王鐸那個追求以“大”為特徵的社會審美習慣和實用需求又來了。所以劉洪彪、胡抗美等以大字草書著稱的書法家遠比沈鵬先生捱罵要少,雖然沈鵬先生以書藝、資歷和德行都遠比大多數德不配位、書不配位的書壇大佬們要強了不少。
不過,觀沈鵬先生近年作品,顯然還在孜孜追求,習氣有所改觀、取法視野也寬了不少,書寫更輕鬆自然,當然線條力度又進一步削弱。
總之,祝老先生長壽有年、書學再進,更少一點藝商炒作的參與或者被參與,方不辜負這書道藝術的責任!書道傳遞,固然在“書”,更在德和文人風骨,這才是書藝不滅薪火相傳最重要的火種。